一年多的時間,定州、幽州和雲州已大不相同,以前因為戰亂,定州雖是邊關大城,卻也只是皮貨生意盛些,其他百行都凋零得很,居民流失嚴重。

可這次再來,從進入定州範圍開始,官道上便每天都是絡繹不絕的客商,還有附近的村民推著小推車或挑著擔子沿官道叫賣一些他們做的吃食。

客商們趕路多是帶乾糧,這幾文錢一份的吃食並不貴,他們都很樂意花這個錢,於是官道兩邊的村莊發展得越來越好。

定州只是進入互市的第一站,沒有路引的中小客商大多會選擇在這裡出手貨物。

將他們從中原或江南帶來的貨物賣給當地的商人或有路引的大客商,他們將貨物運到幽州後又提高價錢與胡商交易。

如今互市中的胡商早已不止有遼人而已,還有大老遠趕來的吐蕃人和西域過來的商人。

互市的一些小規矩也一變再變,互市除了有路引的大客商能進外,一些小商販也都能進出,只是每次進出攜帶的商品不能超過十兩。

而那些一直在市中做吃食生意的小販又屬於另一種情況。

跟著林清婉來的林任和林值就是想這樣進入互市的,他們的族兄林傳組織的商隊中,每次夥計們也都能私帶一些貨物,到了互市後便與遼國的一些小牧民交易,多少能賺一些錢。

兩個小夥子年紀輕,比林傳要小很多,所以不太搭得上話,這次林清婉一說可以帶家中子侄來幽州,他們倆人便報名了。

族中已經摸到了林清婉的行事規則,她會幫襯族中子弟,卻不會插手太多,是龍是蟲還得靠自己拼搏。

像現在族中做生意最好的林傳,以前林清婉也只是借給他一筆銀子,指點他幾句而已。

能闖出來是他的本事,闖不出來,欠下的錢也依舊要還。

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去吃背井離鄉的苦,去冒這個成則大富,敗則大貧的風險的。

畢竟現在林氏的日子過得不錯,在蘇州,族人互相依仗,只要勤懇,溫飽總是沒問題的。

所以到最後願意跟著林清婉一起來幽州的也只倆人耳。

家裡知道攔不住這倆孩子,乾脆便把家裡這些年做草紙和豆腐積攢下來的錢分了,讓他們帶了自己的那份。

倆人又瞞著父母和自家的兄弟借了一些,便湊夠了這次來的資金,不多,二十多兩而已。

一到幽州,倆人便立即辭別林清婉,挑揀出價值十兩的東西就要進互市,林清婉見了好笑,招手叫來他們道:“你們時間充溢,不必急於一時,先把貨物放在家中,去互市裡逛一逛,看看人家賣的什麼價,你們想買的貨物又是什麼價,是換成銀子再去買合算些,還是直接以物易物更合算。

若是以物易物,你們可能找到換到的人?”

看著只有十四五,還一臉稚氣的兩個少年,林清婉搖頭笑道:“臉太嫩了也不好,我的建議是這三天你們就厚著臉皮去互市中走走問問,先把臉皮練厚了再說.”

兩個少年撓撓腦袋,懵懵懂懂的去了。

林安等他們走了,這才上前請安,問道:“可要小的派人跟著兩位少爺?”

“不必,”林清婉笑道:“又不是小孩子了,他們敢來,這些都是要學會的,當年林傳拿了銀子出去闖蕩時也不比他們大多少.”

林安這才不再提,躬身請林清婉去後院。

這是林家的別院,因為林家在幽州的生意也挺大,且姑奶奶又是理藩院尚書,時不時就要來幽州巡視,林安便申請了一筆錢建了座別院。

不大,只三進而已,因為建得早,那時幽州地價還不貴,所以申請下來的錢大半都拿來佈置院子了。

林清婉住進來感覺還挺舒服。

她才坐下,林安便拿了一堆帖子從外面進來,先撿了要緊的彙報,“武大人和幽州刺史派人送來帖子,想要上門拜訪,雲州和定州的刺史昨日便有派人來問過,姑奶奶您看……”林清婉邊洗手邊道:“我下午就去互市,讓武大人和鄭刺史去互市裡等著吧.”

她想了想後問道:“近來幽州無大事吧?”

“小的未曾聽說過.”

林清婉這才點點頭。

互市的情況一直有傳回京中,畢竟有些東西還得林清婉親自批准,所以互市雖變化了許多,林清婉卻對它的情況還算了解。

武侍郎和鄭刺史早候在互市那裡,一見林清婉便上前行禮,她便揮手笑道:“兩位大人不必多禮,我們邊走邊說吧.”

鄭刺史本已在酒樓定好了位置,想著先給林清婉接風洗塵,然後再彙報一些事情,沒想到林清婉卻是直接來了互市,且還未曾鋪墊就直接說起正事來。

好在他也曾與她共事過一段時間,雖不及武侍郎,卻還算反應及時,一邊笑著往裡走,一邊簡單彙報了一下幽州的情況。

至於互市的事則由武侍郎來說。

秋收在即,秋收過後,互市將會迎來一次盛會,幽州和雲州勢必要接待更多的客商,所以幽州刺史才會來,不然,林清婉又不是他的直屬上司,按說,他不該來與她做彙報的。

如今互市中的商品更加多樣化,雖然還是以茶葉,綢緞和瓷器為主,但其他各式各樣的商品也有不少。

林清婉看了很滿意,問道:“互市中的糧食交易如何?”

“每日的成交量一直在我們的控制範圍之內,”武侍郎道:“遵郡主所令,我與幾大商行都定了規矩,每個季度的糧食交易都要到達一定量.”

他忍不住嘆氣,一開始他們還怕糧食大批次成交對梁國不利,誰知道遼國才過了那道坎,遼國的商人就不太願意交易糧食了。

一來,這東西不僅重,價格還高,他們哪怕提高兩倍的價錢再賣給部落和牧民,所賺也比不上一匹綢緞的利益。

更何況梁國的糧商也為了少買點糧食,多賣點茶葉和綢緞,一個勁兒的提高糧價。

林清婉走後不到兩月,互市中的糧價就高得不成樣子,溫迪罕差點氣得親自從上京跑來找梁國算賬。

好在武侍郎機敏,察覺到不對,立即和林清婉商議,又重新制定了幾條規矩。

不僅限制了互市中的糧價區間,還規定每天的成交量區間,有高有低。

一開始遼國那邊還表示反對,因為這明顯違背了他們一開始籤的合約,竟然還規定了成交量的上限,那不是他們想買多的都不行了?武侍郎跟他們扯皮扯了兩個多月,讓他們看見,若不限制區間,只怕他們一天連一石的糧食也難買到。

因為互市開放以後,糧食的利潤的確比不上其他商品的,商人們更喜歡交易其他的商品,而不是糧食。

遼國那邊便要求只能定下限,不能設上限,武侍郎差點氣笑了。

告訴他們,若要設下限,那必得設上限,不然梁國上下都不設,一切全憑市場交易。

但梁國對出口的糧食收稅就高,現在遼國的災情緩解,對糧食需求也不是那麼急迫了,市場中的商品種類也增多,梁國商人便不太喜歡販賣糧食,就連遼國的商人都不太喜歡買糧。

長此以往,只怕這糧食交易就更少了。

但遼國同意開這互市便是為了梁國的糧食,鹽巴和茶葉,若是失了這最重要的一項物資,那還有什麼意思?最後還是同意了武侍郎的提議,互市的規矩也隨之一變。

當然,武侍郎是不可能強逼客商們賣糧的,只能找互市中的大客商合作,朝廷會給他們一些優惠,他們則負責這些糧食交易。

這還有一個好處,朝廷與他們合作,那朝廷就算控制住了糧食交易,是多是少,皆是梁國朝廷說了算。

林清婉在倆人的陪同下,逛了半天也只逛了互市的一半,可見現在互市有多大。

林清婉丟下手中捏的茶葉,問了一下價格後便與武侍郎點頭道:“價格倒還算合理,同質量的都相差不大.”

武侍郎便笑道:“現在胡商也精明得很,知道貨比三家,所以能在價格上坑人的很少.”

新來的客商並不認得林清婉,但對經常出現在互市裡的武侍郎卻熟悉,且鄭刺史也有些眼熟,所以對能讓兩位大人陪同的林清婉都有些好奇。

一直走到賣吃食的那條小街上,有人看見林清婉,愣了一下後反應過來,立刻丟下攤位,捧了一碗羊肉湯就送過來,“林,林郡主?”

林清婉轉頭去看,不認得,卻還是揚起笑臉問,“老人家生意可好?”

“哎呀,真是林郡主啊,”他連忙將手中的羊肉湯奉上,跪在地上道:“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見到林郡主.”

林清婉連忙上前將人扶起來,接了他的羊肉湯笑道:“嗯,光聞著味兒就知道是草原上的好羊.”

四周的人也發現了林清婉,紛紛湧上來行禮,有沒見過的,便忍不住在人群后蹦起來,想看一看林郡主長什麼樣。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武道從拒絕校花開始!

火燒雲獅子

野村名醫

縱橫天下

別惹他,他的七個師姐太兇殘

漠上圖涼

絕品狂醫

小浣熊

超紀元逆未來

江邊憶天涯

鄉情2014

W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