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鍾如英正點著地圖道:“項善一直按兵不動,他脾氣向來硬,只怕不會聽從楚帝調遣.”

“那我們就逼他出手,”閔尚書看向林清婉,“林尚書那邊可有準備?”

“我們與楚國的聯絡幾乎中斷,但之前姚時傳信回來,說他和好幾個楚國官員搭上了話,如今應該已有人向楚帝進言。

但陣前換將是大忌,楚帝未必會做.”

閔尚書眼睛閃了閃,“若是我們派使臣去拉攏項善呢?”

“你是說造成一種項善要投靠我大梁的假象?”

“不錯.”

林清婉就問,“閔尚書去?”

閔尚書就噎了一下,看著林清婉沒說話。

林清婉就道:“我是不會去的,我怕死.”

鍾如英就笑道:“項善年紀大了,未必認得林大人,我看閔尚書去正好,份量夠,名氣也大.”

閔尚書就義正言辭的道:“以項善的為人,就算是陛下親自出面他可能也不會答應,算了,我們還是別做這無用之功了.”

“怎麼會是無用之功呢?”

林清婉笑道:“只要閔尚書讓楚帝覺得項善有投靠梁國之疑就行了.”

閔尚書:……項善為了表忠心是會殺使臣的,真的殺的!他輕咳一聲,衝林清婉微微拱手,算是認錯。

林清婉笑了笑,這事才算是揭過去。

鍾如英撇了撇嘴,起身道:“我明日要帶大軍去與盧真林信匯合,你們一干人等不要留在大營了,回洪州城去吧。

那裡安全些.”

閔尚書點頭,“正好,戰局已扭轉,我們也讓屬國看到了我們的誠意,盟書可以簽訂了.”

林清婉也點頭,“那我們收拾收拾,明日也一併離開吧.”

打仗是鍾如英和盧真林信的事,林清婉他們並不會插手太多。

三軍匯合後士氣高漲,三線同時碾壓過去,與此同時,楚國的後方,蜀國所在的西線也開始了猛烈的攻城略地。

項善沒有正面與梁軍衝突,反而採取防守態勢在緩慢後撤,除此外,還陸續分兵離開。

這無異於將他們才打下來的城池送人,訊息傳回京城,楚帝大怒。

他看不到梁軍的來勢洶洶,他只知道之前形勢一片大好,他們已經收復了好幾座城池,現在項善只是虛虛的抵抗一下便後側,這無異於是在將楚國江山拱手讓人。

開始有人提議換將,不少大臣尚書項善私心過重,不堪大任。

但更多的人是站在項善那邊,雖然他們不知道項善為什麼後撤,但他的軍事才華是有目共睹的,相比於他們在後方靠著僅限的訊息胡猜亂想,自然是在前線的項善更有發言權。

最要緊的是,他們相信項善的人品,他不可能是故意在損害楚國的利益。

但這種信任的態勢非但沒滅下楚帝的怒火,反而讓他更生氣了,也讓他開始考慮起換將之事來。

姬元在府中收到訊息,立即便提筆給項善寫信,將京中的情況告訴他,勸說他放下兵權回鄉,或是投奔梁國,楚國已是無可救之藥,何必在去費力以及犧牲那麼多士兵?楚都離項善的大營不遠,快馬兩天的路程而已,這也是前線訊息能如此迅速的往回遞的原因之一,自然,項善也很快收到了姬元的信。

他沉默良久,最後將手中的信點燃燒掉,對趕來的侄子道:“你回去將你父母及伯母兄弟都接走,回老家也好,去閩國也罷,總之不要再參與到朝政中了.”

“伯父,”項敏抿嘴問,“您還真打算為他死戰不成?他不值得!”

“我不是為他,我是為了大楚,為了楚國的黎民百姓.”

“可是伯父……”“好了,你老師都未能勸得了我,你覺得你費這口舌有意思嗎?快走吧,再不走,被梁軍合圍後就走不了了.”

項敏抿緊了嘴唇,半響才問,“你們還有幾日的糧草?”

項善沒說話。

項敏正要發火兒,突然一親兵臉色難看的跑進來彙報,“大將軍,糧草送到了.”

項善大喜,“哦?”

見他臉色不好,笑容便微滯,問道:“有多少,是不是差很多?”

“有二十車,但您去看看就知道了.”

親兵隱隱含著怒氣道:“大將軍,戶部那些人實在是欺人太甚了.”

項善沉著臉去看運來的糧草,他到達時,正有兩個參將發火的將車上的糧袋踢下,還把押運糧草的軍需官打了一頓。

項善沒說話,徑直走到糧袋前,看到倒出來的黴谷,臉色不由一沉。

他伸手抓起一捧,沉著臉問道:“一共有多少這樣的穀子?”

參將從車上跳下來,隱含著怒氣道:“只有四車是還能吃的陳糧,其餘皆是這種發黑的黴谷,大將軍,朝廷這是什麼意思,這仗到底還打不打了?”

項善攥緊了拳頭,道:“先將糧草入庫,我去找軍需官,此事你們不要管了.”

項敏連忙跟上,待回到帳中才怒道:“伯父,就是這樣您還打嗎?我知道您不願去梁國或蜀國,那我們就回鄉下去,不然您留在這兒,我真怕您沒死在戰場上,卻死在這些陰謀詭計之中.”

項善就揉了揉額頭道:“好了,只要陛下不罷免我,我就一日是主將,何況……”他扭頭看向外面,沉沉的問,“我若是走了,這些將士們怎麼辦?難道要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去送死嗎?”

他知道,若是陣前換將,那肯定會換上之前的宋濟。

以宋濟的為人,這些將士最後肯定都要上戰場填命,這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景,也是因此他才將兵馬分出去,讓他們迂迴後撤。

若大營果然出事,好歹也留下一點香火,可以讓大楚有東山再起的希望。

其實若不是軍中許多將士都不聽號令,他早帶人退出這一片了,雖然會失去城池,但只要人在,總能打回來的。

所以他必須盡力保住主將的位置,這樣他才能有所作為,才能保住大多數人的性命。

這次宋濟送來的糧食徹底惹怒了項善,他開始派心腹回京彙報,他知道有人在針對他。

不管是宋濟,還是梁國的手段,他先前沒有作為,不代表就沒有辦法。

項善開始反擊,他在楚國聲望極高,又有不少朝臣支援,楚帝想要一時換下他很難,反而被他帶回來的摺子黴谷轉移了視線。

不少大臣才知道宋濟這時候了還在發戰爭財,氣得不輕,紛紛彈劾起宋濟來。

楚帝也很生氣,本來都想嚴懲宋濟了,但朝中的態勢讓他心驚。

除了他的幾個心腹和宋家的人外,其餘人不約而同的都站在了項善那邊,不僅逼楚帝嚴懲宋濟給項善一個交代,還提議聽從項善的意見南遷。

前者還罷,後者卻是踩了楚帝的底線。

但出乎意料的是這次同意的人非常的多,甚至先前一直劇烈反對的人此時也贊同了,還列舉了不少理由。

楚帝向來是個強勢之人,說一不二,朝堂突然失控,這讓他震怒的同時也心懼。

項善對朝堂竟有如此大的影響力,他是何時說服這麼多人的,還有多少事是他不知道的?這事楚帝卻是冤枉項善了,說服他們的不是項善,而是姬元。

當然,姬元沒明說,只是和人下棋時會點評一下時事,他曾透露過,楚都早晚守不住,南遷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不遷,那就只是早晚問題而已。

項善說,群臣聽過後便是根據自己的利益反對,姬元說,他們卻過了腦子,開始仔細的斟酌思考。

最後發現局勢越來越壞,他們再待下去,楚都可能真的要保不住了,到時候他們這些當臣子的肯定也跑不了。

離開楚都是會失去很多,當如果不離開,人死了那才是真的一切都沒有了。

所以雖然痛惜不捨,這次他們還是趁勢提出南遷了。

可惜楚帝誤會了他們,更誤會了項善,他沉默了許久後問宋濟,“宋濟,你可認罪?”

宋濟冷汗淋淋,連忙跪下道:“陛下,臣冤枉啊,臣送去的糧食中是有陳糧,但都是能吃的,何況其中還有七成是新糧。

臣真的不知道怎麼糧食到了大營卻都變成了這樣.”

“既如此,那就招項善回來問話,軍中事務暫由陳象代理.”

眾臣皆驚,連忙勸誡,“陛下,陣前換將是大忌,切切不可啊.”

“之前宋濟為主將,也是在前線,眾卿不是提議換了項善,不也什麼事都沒有嗎?”

“那如何能一樣,項善聲威極高,又有才能,所以一到軍中便能收攏人心,但陳象人緣極差,他又才戰敗,怎能接手項善?”

“既如此,就由宋濟先前往大營領軍,待事情查明後再說.”

眾臣驚訝的瞪大了眼睛,宋濟本人就是當事人之一,怎麼能讓他去接手?最關鍵的是,當初就是因為他指揮不當才換人的,現在又把他換上去像什麼話?有人還要反對,便有機靈的扯了扯他的袖子,示意他去看楚帝的臉色。

楚帝一向剛愎自用,最聽不得人在朝中對他說不,他們已經說了兩次,再來第三次,只怕楚帝就要發火了。

他們知道,楚帝這是忌憚項善呢,可是,現在大敵當前,何必再去計較這些?眾臣信中疑惑,卻不知楚帝一回到後殿便招來楚太子,“朕打算讓你去領軍,你可能勝任?”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妖獸都市:撿到S級實驗體魅魔

小宵宵

全民:唯一神輔,你動我一下逝逝

初初愛喝水

霸總改造計劃

熊貓愛吃新竹

重友,輕色

央角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