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溫本來便長得不差,性格內斂,加上多年來面對熊孩子培養出來的穩重,即便是跛腳,也讓人覺得溫文爾雅,不見一絲狼狽和憤懣,這種平和的態度很讓人信服。

至少這一刻樓內的人便不會多想,只以為林溫果真是為了大家著想才想出這個辦法來的。

本地的學子,想要抄書的都借了書回去抄,樓裡一下去了不少人,氣氛也緩和了下來。

趁著休沐跑來看書的盧瑞眼睛一轉,拽了盧理和周通就上前,悄咪咪的問林溫,“林掌櫃,你看我們也是本地學子,我們能不能把書借回去看?”

林溫抬眼看向他們,然後溫和的一笑,“不行.”

盧瑞本來正跟著一起揚起笑臉,聽到這倆字頓時臉上一苦,企圖說服他道:“您看我們幾家皆是知根知底的,我要是敢把書弄丟,您還不能上我家找我嗎?別的不說,我們先生可就在你們樓裡呢.”

林溫搖頭,目光溫和的注視著他們道:“現在閱書樓還沒有這樣的規矩,郡主一再強調一視同仁,別說你是世交的孩子,就是我們族長來了,想要把書借出去看也不行.”

林溫含笑道:“你要不想留在樓裡看書,那也借一本回去抄?”

盧瑞一噎,他哪裡能抄書?他的字是不錯,也工整,但要寫完一本書都保持這種工整很難,別以為他沒試過,他也試過自己掙些零用錢的。

然而操作太難,努力了兩次便放棄了,反正他又不缺那個錢。

而閱書樓為了避免人長時間的佔用一本書,可是做了規定的,接了抄書任務的,每三天就要交夠多少字。

這個字數規定還是很低的,抄書抄慣的人每天抄上一個時辰就能完成任務。

換成盧瑞他們就不一定了。

而且他們還要上學,每旬才休沐一天,平時的作業也不少,哪有時間抄書啊。

三人惋惜的嘆了一口氣,只能捧了書繼續找各角落蹲著,忍受著背面吹來的冷風和蹲著的腿痠背書。

周通忍不住嘟囔道:“閱書樓印書的速度也太慢了,我們想買本書都不行.”

盧瑞和盧理手上不太寬裕,可週通卻是有錢的,可惜他看上的好幾本書都是單冊或雙冊,書全放在閱書樓裡給人觀閱,旁邊的翰墨齋根本沒得賣。

他沒見過的書,翰墨齋也沒有賣的書,其他書鋪更不會有了,所以他只能老老實實地蹲這裡看了。

三人擠在一起取暖,真誠的感嘆道:“若是有地暖就好了.”

一旁也縮著脖子的書生小聲接話,“沒有地暖,把窗關起來也好啊.”

周通就抬頭看了對方一眼,低聲道:“樓內皆是木製的書架及紙張,不能見明火,不把窗開啟豈不昏暗一片?”

別提什麼窗紙,那玩意兒糊上去屋內便也昏暗下來了。

書生也知道這點,所以也只是小聲的說了一聲,然後便嘆著氣低頭看書。

現在都這麼冷了,再下去可怎麼得了。

林清婉也在想這個問題,可這個世界發展有限,許多東西都沒做出來,她便是有心也無力。

她並不想拿出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東西,歷史的發展自有它的程序,科技的生產力應該和農業的生產力共同進步,這樣才能改善生產關係,不然三者有一樣太冒前都會造成大矛盾。

而矛盾尖銳起來社會就會動盪不安。

現在天下局勢已經夠亂了,她不想給將來埋下更亂的伏筆。

這個世界的歷史與她的世界不同,依照她的時間軌跡,此時北宋早已建立,即便邊關依然不穩,但至少中原是統一的,百姓也不會年年都遭受戰亂之苦。

可這個世界依然在四分五裂之中,她在這個時代也就做出了一張竹紙和一個活字印刷而已。

竹紙的影響不會很大,而本來影響巨大的活字印刷如今還只在林氏書局中應用,她不確定這個方法何時會被人應用,但在她的世界裡,這個發明是在宋時,但真正大量應用是在明中後期。

她的老師曾經慨嘆過活字印刷的冷遇讓中國知識傳播緩慢,讓它本來應起的作用晚了四百年。

而她現在不過是儘量使這個遺憾不再發生。

她雖然沒有做過蒸汽機,卻是知道原理的,讓工匠們研究個十幾二十年總能做出來,然而她不想那樣,那不是屬於這個時代的東西,貿然出現只會打亂這個世界的秩序。

生產關係一旦崩壞,到時勢必又是大亂,大家的願望是和平,她不想製造混亂,所以,林清婉烤著火爐想,閱書樓裡的人就繼續吹著冷風吧。

燈沒有,玻璃也沒有!不過隨著天氣越來越冷,林清婉開始讓人在熬了熱湯放在閱書樓門口,不僅樓裡的人能喝,過路的人也能喝。

一開始還只是樓裡看書的人會打了湯喝,後來林溫親自給一旁圍觀的小乞丐打了一碗,大家便知道這鍋裡的湯不是隻給樓裡的讀書人的,於是每天來喝湯的人越來越多。

運氣好的還能喝到蛋花呢。

沒錯,湯裡放了蛋。

果園裡養的雞,池塘上養的鴨生的蛋不少,尤其是這段時間,小雞小鴨們都長大,也開始下蛋了,收穫太大,一時賣不完,所以林清婉才那麼大方的給大家煮湯。

乞丐們跟閱書樓裡的夥計混熟了,便偶爾靠在門邊與他們說話,幾個年紀比較小的孩子偶爾會羨慕的看著樓裡的人,大乞丐便拍著他們的腦袋道:“別亂看,那不是你們能看的東西.”

櫃檯上正埋頭謄抄東西的林溫聞言抬頭,看向門口的乞丐笑道:“老人家這話不對,閱書樓對任何人開放,他們也是人,怎麼不能看呢?”

老乞丐沒想到林溫會搭話,一時有些慌張,手腳無措的收回手,然後解釋道:“讀書是聖賢事,我們這些卑賤之人哪敢碰聖賢書?”

林溫還未說話,一道溫和的聲音便道:“老人家這話便錯了,貴賤不應該以身份來分,而應當以人品,這孩子眼睛清澈,您老人家也無大過,何來的卑賤?”

林溫聽到聲音連忙放下筆一瘸一拐的迎出門,“九妹來了.”

老乞丐也認出了林清婉,連忙要跪下。

林清婉便一把扶住他笑道,“老人家莫要折煞了我.”

老乞丐看著他爆裂且黑乎乎的手,一時羞愧的縮了回去。

林清婉也看到了,並不介意的改而扶住他的胳膊,直接把人扶正了才低頭看向幾個小孩。

“你們年紀這麼小,怎麼不去育善堂?”

老乞丐連忙道:“這幾個孩子都是育善堂的,不過冬天無事做,所以出來走走.”

林清婉看著他們身上襤褸的衣裳,微微蹙眉,冬至時林家給育善堂捐了一批布料,其他家也有過節時給育善堂捐贈東西的習慣,怎麼這幾個孩子還穿成這樣?林清婉暗暗記在了心中,蹲下身與幾個孩子對視,笑問,“你們想進去看書?”

年紀比較大的一個小男孩便小聲道:“我們不識字.”

“沒關係,不識字可以學嘛,”林清婉笑道:“要進去不難,只要把手腳洗乾淨,進去了不要喧譁就行.”

小男孩一怔,問道:“穿著爛衣服也行嗎?”

“貧富從不在閱書樓的規定範圍之內,我們只在乎乾淨.”

這話很有深意,樓裡圍觀的人皆若有所思,但小男孩只聽字面意思,他臉上閃過興奮,看了幾個小夥伴一眼,然後咬著嘴唇道:“我們不識字,沒人會教我們的.”

林清婉就笑問,“你沒試過怎麼知道沒人願意教你們?”

她指了林溫對他們道:“這位林掌櫃以前就是先生,你們要是想學就去求他吧,只要打動了他,我想他或許願意教你們.”

幾個孩子眼睛一亮,目光炯炯的看向林溫。

林溫抽了抽嘴角,任勞任怨的站在一旁不語。

是林清婉說的現在閱書樓裡的人多為讀書人,對閱書樓的長久發展不好,也不符她的初衷,所以讓他想辦法多拉些別的人進樓裡看書。

多增加一個農夫比多增加兩個書生的意義都大,所以剛才才想著說服這幾個乞丐進樓。

他就是想讓大家知道,看,連乞丐都能進閱書樓,還有誰不能進來的?可他沒想到林清婉會直接給他這麼一個活兒,難道他不僅要做閱書樓的掌櫃,還要兼職教書先生嗎?不知道他忙,他累嗎?然而此時對著這幾個眼睛閃閃發亮的小孩,他心頭就不由一軟,拒絕的話就怎麼也開不了口。

林溫終究嘆息一聲,對幾個孩子道:“回去打些熱水將手腳洗乾淨,明日過來我找兩本書給你們看.”

孩子們低低的歡呼一聲,學著那些書生的模樣給林溫和林清婉團團行禮,這才蹦著跳著離開。

老乞丐張大了嘴巴,半響才喃喃的道:“時代不同了,時代不同了啊……”林清婉聽到了他的喃喃細語,輕聲道:“總會越來越好的.”

老乞丐抬起頭來,眼中含著淚道:“那是因為有了郡主這樣的人,孩子們運氣好,比我們要好得多.”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失業被雷劈,卻繫結超級錦鯉系統

楓橋十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