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旭這次要返回華夏,飛行的距離比上一次飛到阿拉斯加去攔截核彈遠得多,他飛得比那次更高,更快。

田旭一直朝高空爬升,一直飛到大約500公里的高空,飛行速度已經達到接近每秒8公里,也就是在第一宇宙速度附近,才停止加速,改變成比較穩定的飛行。

所謂第一宇宙速度,是指能夠抵抗住地球引力作用,不會被重力從空中拉回地面的速度。

我們知道,由於重力的存在,我們都被牢牢地吸附在地球表面,不會浮起來,更不會被地球丟下。

但是當人或物體環繞地球高速飛行的時候,圓形的飛行軌跡會產生離心力。

離心力的大小受飛行的線速度影響,速度越快,離心力越大。

當環繞地球做環形飛行所產生的離心力與重力大小相等時,便可以相互抵消,這種飛行狀態便可以一直進行下去。

天空中的人造衛星和宇宙飛船都是這樣飛在天上的。

如果這種飛行發生在大氣層以內,因為受到空氣阻力影響,飛行速度會逐漸降低,然後離心力便會變小,飛行物就會慢慢落回地面。

四五百公里的高空,正是國際空間站飛行的高度。

這裡並非完全沒有空氣,所以這些飛行器也會受到微小的阻力,然後就會慢慢減速並下落。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為這些飛行器做一些加速,以維持它們的狀態。

這就是軌道維護。

田旭此時就飛行在這個高度,他確定了自己的飛行方向之後,飛到預定高度。

等加速到感覺到完全的失重狀態的時候,便基本達到了類似於衛星的在軌飛行狀態。

在這種狀態下,他不必費心地維持飛行高度,也不必費力去加速,便可以這樣全自動地保持高速飛行狀態,到達地球對面的目的地。

那次在神農谷團滅了三仙觀眾人之後,周愛萍便在田旭的建議下奪佔了三仙觀的地盤。

三仙觀的老巢在秦嶺之中,位於四川青海之間。

現在周愛萍正在那裡修煉。

從西雅圖到周愛萍所在的華夏西部,地表直線距離大約有不到兩萬公里,幾乎就是在地球的背面。

田旭的飛行速度極快,飛越這樣的距離只需要不到一個小時。

田旭升空的時候是上午,他飛行的速度比太陽快得多,不一會就把太陽拋在了身後,進入黑夜之中。

黑夜中的太平洋烏沉沉的,沒有什麼可看的景色,倒是滿天繁星沒有了雲霧和塵埃的遮擋,顯得清晰無比。

田旭不需要控制飛行姿態,也沒有風景可看,便在這太空中靜靜地閉上眼睛,感受著那如層層蛛網一般紛亂錯雜的電磁波,練習著對電磁波的操控和感受。

修煉中時間過得飛快,半個小時之後,一片燈光出現在前方的地表,隨著田旭的不斷飛近,漸漸在田旭的視野中勾勒出一串島嶼的形狀,正是夜晚的日本列島。

而此時,更西面的朝鮮半島和華夏東部也開始映入田旭的眼簾。

華夏東部是地球上人口最密集,最繁華的區域之一,大片的燈火在黑夜裡將東部沿海的形狀勾勒得清清楚楚。

從見到日本列島之後,田旭便開始減速下降,啟動復入大氣層的工作。

他不能像小行星撞地球一樣,以現在的高速度直接落在秦嶺之中,否則田旭雖然已經將追日訣修煉到第六層,卻仍舊是無法承受這樣的巨大沖擊的。

更何況高速衝入大氣層時,與空氣摩擦產生的高溫也不是容易抵禦的。

上次復入時耗費了田旭的大量靈氣和精力,這次他可要更小心,爭取使最困難的復入工作輕鬆一些。

田旭這次凝聚出來的防護罩與上次復入時不同,不再是類似太空梭的形狀,而是呈盾形。

這是吸取了剛剛與天使教爭奪難民時急剎車用的那個類似於二人轉手絹的形狀的優點,加以改進後得到的形狀。

這種盾形的護罩可以更靈活地在下落過程中掌握方向,並可以提供更加強大的剎車力,使減速更加方便可靠。

這種形狀惟一的缺點是對操控的要求更加精細,在極高的速度下,稍有不慎便會在空中翻車,將自己暴露在高速摩擦衝擊的空氣中,然後就會像遊覽隕石一樣在空中劃出一道明亮的火光,在大氣層中被燒得乾乾淨淨。

這可能也是各國的太空梭都沒有采用這種形狀的減速護盾的原因。

這樣的危險對於田旭來說並不存在,他的領域可以完美地控制護盾的姿態,防止翻車事故發生。

另外,即使真的翻車,他也可以及時凝聚出新的護盾,恢復正常姿態,並不會發生危險。

田旭乘著這面圓形護盾衝進大氣層的時候,有些像衝浪,或者說像拿瓦片在水面上打水漂,在空中左右搖擺著滑行,走過的是一條蛇形的軌跡。

每次轉彎的時候,護盾與空氣摩擦加劇,便會在空中閃出一道弧形的火光。

田旭這次復入大氣層,相對的地表距離長達5000公里,時間則有將近半個小時。

田旭雖然已經把聲勢控制得比較小,但是長時間的斷續火光在天空中連成一條近似的直線,終於還是引起了華夏天文專家和國防值班軍人的注意。

只是田旭處於隱身狀態,他所乘的靈氣護盾也同樣是透明的,所以國防和天文人員雖然用盡全力,也沒有能夠搞清楚這一連串火光的真正原因。

也有人根據觀察到的運動軌跡想到了外太空飛行器復入大氣層,但是可以證實的是,這一時段根本沒有任何人造飛行器有復入大氣層操作,更不會落向林木茂密的秦嶺,事情最終不了了之。

掌控靈氣護盾開始時還比較好玩,但是由於與空氣高速摩擦,在護盾表面形成了一層等離子體,把外界的光訊號和電磁訊號全部隔絕了。

田旭自身以及護盾本身雖然都是透明的,卻無法看到外面的風景,時間稍長便有些無趣。

田旭鼓搗出一個陣法,讓護盾基本達到了自動駕駛的水平,他自己則專心地察看起地面上的情況來。

剛剛說過,摩擦產生的電離層基本隔絕了外界的全部五感訊號,田旭要想觀察外界情況,只能藉助領域的力量。

他的領域半徑已經達到三百米以上,可以輕鬆將護盾及摩擦產生的電離層完全包裹起來,這樣外界的五感訊號便可以在到達電離層之前被領域直接接收,然後反饋到田旭自己的識海之中。

這樣的觀察比直接發動嗅覺成像並不差,只是需要消耗比較多的精神力。

現在田旭將操縱護盾的工作交給了陣法去做,他自己觀察起外界來,便算不得什麼負擔了。

中間田旭也曾經想過用領域的力量來實現護盾的減速功能,還想著能夠用領域實現快速減速,但試驗的結果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對於這麼巨大的加速度,快速減速需要對快速流過領域的空氣進行精準控制,實在不是現階段的田旭能夠做得到的。

此事也進一步證明了領域並非是萬能的。

為了試驗用領域直接控制減速過程,田旭幾次撤去靈氣護盾,結果當然沒有成功,接連幾次在翻滾摩擦中將自己燒成一團火球之後,田旭放棄了。

他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承受這樣的傷害,還可以消耗靈氣護住自身,可這樣的經歷實在算不上舒服,既然做不到,也就不再給自己找罪受了。

減速復入的過程持續了半個小時後,田旭的速度終於從每秒八千米下降到八百米,也就是兩倍音速多一點的水平。

此時田旭距離地面還有萬米左右,下方的地面上已經是秦嶺的密林。

田旭雖然沒有超音速飛機的噴氣式發動機,但超音速飛行在空氣中仍舊引起了強烈的尖嘯聲。

這種尖嘯在寂靜的夜空下仍舊十分刺耳,田旭不想引起普通人的不安,只好進一步減速,直到將速度控制在高亞音速的水平,大概是每秒兩百多米的樣子,才做到了真正的隱身飛行。

田旭沒有去過三仙觀,他把506從藥王鬥裡面喊出來給他指路。

506和507是在田旭的幫助下渡過雷劫成為地仙的,是他的七個地仙手下里面對他最為忠誠的,這次被叫出來帶路,506感到一種受到重視的興奮。

三仙觀是506的師門,他幾乎終生都生活在那裡,對那裡極為熟悉。

這裡是秦嶺北麓,距離三仙觀只有不到200公里的路程。

506跟不上田旭的速度,仍舊像那次渡劫時一樣,被田旭帶在身邊飛行,十五分鐘之後,便到達了三仙觀所在的山谷外面。

令田旭意外的是,這山谷入口處正在進行著一場戰鬥。

這戰鬥發生在凝丹境修煉者之間,對於此時的田旭來說,凝丹境的戰鬥已經如同小孩子過家家一般,入不了他的法眼。

只是這場戰鬥竟然進行得無聲無息,與他見慣的凝丹境戰鬥完全不同。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符魔道

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