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一年三部郎(求月票)

龍抬頭影業如今已經有超過10名員工了,他們全都圍著《密室逃生》這個專案打轉,一旦這部電影失利,那麼大機率公司解散,他們滾蛋。

在桃樂絲的辦公室,蘇特·格林再次表明了加盟的打算,至於原因他諱莫如深,兩人也沒再打聽。

為了表現自己的價值,蘇特問了兩人一個問題,“你們覺得奧斯卡是什麼。”

桃樂絲不假思索道,“世界上影響力最大,水準最高的獎項。”

王權想了想,“米國影業內部的大規模評獎。”

蘇特,“都不全面,在我看來,奧斯卡不是電影界的奧運會,但也不是一個普通的國家內部獎,它是從米國的視角看到的全球影業,就像報刊報道新聞一樣,不可能兩百多個國家平分秋色,必定是從自己讀者的角度有所側重,也正因為米國電影產品佔據了全球非常大的比例,才使得奧斯卡具有了全球的意義。”

即,它是一個立足米國,從米國觀眾視角下的全球獎,是全球最具江湖地位的獎項。

王權不禁想到,那如果華語電影占據全球最大的市場份額,這江湖地位又該怎麼論呢?

不過十幾年後的事現在想也多餘,還是聽聽蘇特講衝獎的事吧。

“想要衝獎,一般有兩種套路,第一種,年初上映,第二種,年末上映。”

“等一下!”桃樂絲突然叫停,然後把外面的助理布里特·馬靈叫了進來,讓她做筆記,“請繼續。”

蘇特喝了口水,“首先我們講最佳故事片的提名規則,其實很簡單,每年的12月26日之前,任何在洛杉磯連續公映一週的影片,無論出品地,使用語言,都可以參選來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

王權點點頭,跟很多人想的不一樣,這個確實沒有國家限制,只是非本土作品得獎的非常稀少,12年的法國電影《藝術家》算一部,不過也是默片+英文對白。

還有就是20年的《寄生蟲》,不僅是非本土電影,而且還是首部非英文對白的獲獎影片,只是裡面的門道就更多了。

“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有六千多個評委,想要讓自己的作品脫穎而出,兩個辦法,第一,看過的人最多,第二,看過後印象最深刻,這就造成了兩種衝獎模式,也就是我前面說的,年初和年末。”

王權若有所思。

蘇特繼續,“年初衝獎,衝獎歷程可以持續一年時間,可以最大限度讓數千名評委看到你的作品,看到了,才有希望在投票的時候把你放在前面,以今年這屆舉例,《撞車》就是05年年初的作品,透過持續不斷地參加影展,小規模放映積累口碑,漸漸在最佳影片的爭奪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而《斷背山》則是年末衝獎的典型,12月9日才開始在洛杉磯小規模放映,好處就是對於看過的評委們,它是新鮮的,後勁最大的,如果只投一張選票,很多人可能會選大腦裡印象最深的那部,而年初的衝獎選手可能已經被遺忘了,除非伱的衝獎經費可以持續到年末,或者質量遠超同屆選手。”

蘇特又補充了一點年末衝獎的好處,“對於年末衝獎的影片,當入圍名單公佈的時候通常還能在院線看到,可以在票房上有明顯的反饋,如果得獎了,那麼票房還能飆升一波,比如《斷背山》,入圍之前票房4000萬,最終票房8000萬(北美),這都是奧斯卡功勞的直觀體現,那麼你們喜歡哪一種呢。”

桃樂絲,“我喜歡第一種,可以從容不迫地衝擊獎項。”

王權,“我沒得選,我只能選第二種,因為我想參加明年的奧斯卡。”

“什麼!”桃樂絲詫異道,“你打算今年就拍完,而且還要上映?!”

“是的。”

桃樂絲,“加上六月的《科洛弗道十號》,九月的《密室逃生》,那你豈不是要一年之內上映三部電影!”

是的,《密室逃生》初步定在九月,暑期檔結束的時候上映。

王權再次點頭,“你說的嘛,發行團隊組建之後,最好能有源源不斷的片子上映,這樣才能攤薄每一部電影的發行成本,我只好多拍一些,你也知道我很快的,又都是小製作,相當於半年一部,完全應付的過來。”

桃樂絲有些感動,雖然老王他有物件我沒有,但他同樣在燃燒自己啊!我願稱你為一年三部郎!

蘇特·格林打斷兩人的交流,“年末衝獎,不是在12月把電影做出來並公映就萬事大吉的,通常電影的營銷在幾個月前就開始了。”

王權桃樂絲忙又做出恭敬聽講的姿態。

蘇特道,“還是說《斷背山》吧,影片在04年就拍完了,05年初後期製作也已完成,但最終他們選擇了在05年9月份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首次亮相,併成功摘得了金獅獎,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斷背山》的營銷宣傳就開始了,之後多倫多、紐約電影節,基本都有這部電影的身影,直到12月正式公映,後面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話題集中爆發,讓這部電影在頒獎季一路領跑,所向披靡,直至奧斯卡折戟。”

桃樂絲碰了碰王權,“怎麼樣,你有信心入圍威尼斯嗎?”

王權想了想,《科洛弗道十號》六月上映,《密室逃生》九月上映,留給他的拍攝時間只有這兩部電影中間的這兩個多月,再加上後期,威尼斯肯定趕不上了,而且這歐洲三大也不是那麼容易入圍的。

當然說的是主競賽單元,次級單元以王權如今的導演實力,再加上知名度,那還是比較輕鬆的。

王權搖搖頭,“威尼斯電影節八月開展,我肯定來不及,九月的多倫多也比較勉強,十月,十月有什麼比較重頭的電影節嗎?”

一直做筆記工作的馬靈開口道,“冬京國際電影節。”

~

京城,電影學院導演系辦公室。

早上剛上班的謝非就接到了王權的越洋電話。

他的核心思想就一個,“親愛的老師,我準備攜第三部導演作品參賽冬京國際電影節,不知道您那邊能不能幫忙推薦一下,如果連入圍資格都拿不到的話就太丟您老人家的臉了。”

放下電話後謝非老師還一臉懵,不是,他第一部作品不是還沒上映嗎?怎麼就冒出第三部作品了,第二部呢,讓狗吃了!?

而且你就不能早一年提這事,去年東影節評委會主席是易謀,那也算是師兄了,而且人家還拿過東影節的影帝呢。

謝非衝獎偏向歐美,什麼柏林、聖塞巴斯蒂安、蒙特利爾這些,東影節他不算太熟,想了想,他覺得有個人應該能說得上話,“喂,壯壯,問你個事兒哈……”

(大家有沒有想要遇到的霓虹女星呢,歡迎留言,看跟老佛想的那些個對不對得上~)

(推一本朋友的歷史文,《三國:在下張繡,有何貴幹?》,內容輕快,節奏緊湊,男主對嬸子鄒夫人有種別樣情愫~)

<BR />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夢中秋涼

陽陵虎

手持鐵棍,開局打死小仙女!

度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