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富士康大潰敗

郭敏心裡罵開了,誰說製造業利潤低都沒問題,就是長天科技不能說這句話,外頭普遍猜測長天科技每一樣產品的利潤率在300%以上。

這還只是猜的,很多人看長天科技滿世界攬下社會責任的做派,總覺得利潤率應該在500%以上。

但是人家都這樣說了,自己只能把話題接下來。

“陸總太謙虛了,貴公司現在外派的訂單總額應該是上千億,怎麼能說沒有利潤空間呢?

您也知道的,產品的代工水平很重要,外面那些公司的資質還是差了點,到頭來影響貴公司產品的質量就不好了。”郭敏言下之意就是富士康的代工水平非常高,對產品的質量有很高的加成。

這也是郭敏的傲氣所在,以前它可是能成為蘋果手機全球制定代工方和三星也有合作,蘋果的要求這麼高它都能達到,換一家公司根本沒有這個可能。

現在蘋果不行了,又不是富士康的製造能力不行。

“郭總不用擔心,現在大陸的那些工廠製造水平很不錯,已經達到我們的要求了。”陸博很不爽郭敏的語氣,好像離開了富士康,誰家的產品質量就不行了一般。

郭敏還真的就是這樣認為的。他極力的爭取訂單:“陸總,您看看,不妨讓我們試試,然後就能知道差距有多大了。”

陸博搖搖頭:“我們確實沒有多餘的訂單了,這些合作工廠很早就跟我們簽署了協議,給他們的配額都是預先設定的。您現在過來插一腳,我們就沒有足夠的訂單給別人,這樣也是違約的。”

陸博是搞技術出身的,雖然做了ceo,本質上還是理工男,那些彎彎繞繞他會盡量學,但是不會太過圓滑,話說的很是直接。這就把郭敏整無語了,這個年輕人怎麼就這樣不上道呢?

郭敏這時候也是感嘆,時代真的變了,自己竟然落到要回頭找長天科技要訂單的地步,並且是跟那些以往看不上的製造工廠搶訂單,甚至還沒搶過來。

富士康一直以來都是非常驕傲的,它的傲氣來源於自身的技術和相關的效應。

富士康在哪裡設廠,哪裡的經濟就會起飛,很多地方都會爭搶富士康的落戶。

訂單產生的直接收入,稅收已經很客觀,還有外派訂單的輻射效應。

富士康入駐同時會讓當地的工業園架橋鋪路,網路電力的投資都會增加,這就是重資產的引導

還帶動了運輸業,服務業,直接間接提供了難以想象的就業數量,社會正效應非常高。

但是富士康忘了,它之所以能在大陸開那麼大的攤子,工人數量幾百萬人,不是因為它有多牛掰,而是因為夏國本身的條件就很好,工人素質夠高,交通物流便捷,人力資源集中,其他國家想效仿都做不到,只能部分達到。

越南和印度那邊一直學夏國,學著學著就拉胯了。

所以富士康和夏國大陸是相互成就的,不是富士康給了夏國飯碗。

郭敏沒有擺正自己的心態和位置,一直都用居高臨下的心態看大陸,甚至這次過來找陸博都覺得自己是屈尊降貴。

陸博很敏感的感受到了郭敏的心態,始終沒有給郭敏訂單,這傢伙當初跟在蘋果後面可沒少噁心夏國大陸,不能慣著他。

郭敏失魂落魄的走了,夏國大陸地區的富士康要是玩不轉,整個富士康就得玩完了,郭敏已經看到數量眾多的廠區不斷關門的慘狀,他心裡憤怒的大喊,絕對不能就這樣坐以待斃。

於是郭敏回到灣灣地區之後,依舊主動尋找訂單,甚至把手伸到了更下游的工廠,搶奪那些以往看不上的訂單。

但是效果很小很小,那些工廠不在大陸,本身就沒有多少訂單。

加上富士康自身的固有成本太高,那些訂單的利潤率極低,搞到最後甚至會虧本。

富士康在深市的幾家工廠無奈倒閉了,大量員工都被裁員,股市血崩,一直一直的往下掉。

郭敏這些天根本睡不著,整夜整夜的擔憂,他經過考量終於下定決心,必須要做點什麼了。

人老成精的他把夏國的體系玩明白了,他打算把壓力轉到深市方面,既然自己處理不了長天科技,那就找能管長天科技的部門來施壓。

郭敏提出要搬離深市,將目前還有的產線和裝置一起的打包出售,好歹能回點血。

深市這下子急了,富士康在這裡有幾十萬的工人,突然撤離的話,後果極其嚴重。

先不說有有沒有那麼多的就業崗位容納這麼多人,哪怕有,接納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這個時期內的經濟損失,就業率,還有投資怎麼整?

深市極力挽回富士康,給了一堆的政策優惠,稅收,土地,進出口補貼都有,除了真金白銀,什麼辦法都想了,可還是沒用。

郭敏早就算明白了,富士康在大陸已經很難有翻身的機會。

如果這一次不能讓深市出面拿到訂單,那麼就只能趁此機會出售產線和裝置給長天科技,目前來看,只有這家公司能給較為合理的價格,其他的小公司壓根就是趁火打劫。

結果還是讓郭敏失望了,長天科技確實沒有給訂單,天工科技出於擴大產能的考慮,同意收購產線,裝置,甚至連廠子都在內。

不過這有前提的,富士康要把合同簽約之前的租金付清,工資付清,不能帶賬移交,長天科技不是冤大頭。廠子是有價值的,可以整套留下,甚至連管理人員都可以留下一部分。可是工資要下調兩成,工人的工資提升一成。

灣灣地區的高管這下滿肚子牢騷了,他們就是靠著大陸地區廉價的勞動力來換取低成本,高利潤的。以往他們的工資非常高,但是相對的,員工工資低於其他地區,有明顯的區別對待行為。

陸博還是沒有慣著這群陰陽怪氣的灣灣高管,他在預發檔案裡面宣告,如果不是為了出於順利過渡的考慮,這些人可以一個都不留!

大不了長天科技投產時間延長一點,也不能再讓工人受委屈,一切都得按照長天科技的模式執行!

狠話一放,灣灣高管們一個個噤若寒蟬,不再言語了,甚至在天工科技的人交接的時候還舉行了歡迎儀式。

他們也不傻,除了夏國大陸,全世界的發展速度明顯是不高的,去了其他地方根本找不到這樣收入的工作。

況且,跟著長天科技,待遇再低能低到哪裡去?訂單一上來,以後自己的績效說不定比之前還好呢!

最後交付購買的金額非常低,不是按照市值來打折的,因為大家都知道市值就是一個騙人的玩意,資本堆出來的東西,狗都不信。

天工科技自己估值,擠出水分。只考慮固定資產價值,存貨價值,原料價值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什麼商譽價值,品牌價值,還是留著騙投資者好了!

郭敏一臉的不忿,他始終強調富士康的可能性,但是長天科技不是吃素的。

“有幾家資本最近的動向不太正常吧,大量的資金入駐,各種利好訊息放出,我們還沒有簽約,網路上就已經出現了各種看好富士康發展的文章和影片。你們敢說這些跟你們沒有關係?”長天科技談判方說出了一些事實。

而這些事實確實是富士康的公關團隊做的,目的就是讓市場重新看好富士康。

他們甚至做通了一些評級機構的工作,使得富士康的信用等級非常高,導致富士康的股價短期上升,市值被高估。

這就是為何長天科技方面要自己做評估的原因,在它看來,製造業只有實物和相關的技術,人員才是最值錢的,其他都是廢話。

經過數天的日夜除錯,產線就可以投產了,一邊投產一邊改造,能造什麼就造什麼。

釋出會三個月之後,長天科技也只是交付了500萬臺手機,200萬臺蜉蝣和100萬臺可穿戴裝置。有購買意向的數量是其十倍以上,那叫一個杯水車薪。

然而就是這樣的銷售數量,長天科技穩拿百億的淨利潤,一個季度的時間就有這樣的業績,可謂是前所未有,如果之後產線全面投產,那麼後續利潤更加難以想象。

長天科技穩步發展的同時,焦急的米國軍方也終於買到了想要的裝置,他們的特勤拍了好幾輪隊伍這才把裝置拿到了手。

“快快快!全都集合!什麼?幹婆娘?我幹你孃!”

“怎麼能這麼罵人呢?”

“長天科技的產品回來了!我們如果找不到破解的辦法,以後我們都要失業了知道嗎?”

“哦!”

米國軍方的科技部門迅速的集結起來,所有的人看著瀚海t1,有點不敢相信這玩意有這麼強大。

實驗很快開始,最先開始的測試環境是強磁場,這裡別說訊號,就連處於磁場中的金屬都會磁化,被磁場控制。

在遠處的人撥通了手機,結果不到一秒,手機立馬響起,所有人的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情。

下一個進行的是幽閉環境的測試,也就是在底下數百米通話,這裡已經形成了事實上的鳥籠效應,只能允許有線通話。

結果還是一樣,根本沒有任何的遮蔽,瞬間就接通。然後深海,深山,沙漠地區都嘗試過了,甚至還進行了太空環境的測試,全都通暢,就連資訊的互動都沒有阻隔。

所有的測試都進行過了,米國軍方的人越做越是心涼,很多環境已經超出了最嚴峻的使用環境,現實當中根本不可能遇到。即便如此,長天科技的產品都沒打折扣的運轉。

米國軍方這一次死心了,他們臉色難看的坐在一起。

“說吧,我們能不能分析,仿造?”主持會議的中將非常務實,他都說不出“超越”這樣的詞語,能接近就應該不錯了。

結果他失望了,在場的人根本不敢搭腔。

“就連解析都不敢保障嗎?說話!”中將發火了。

終於,有人搭腔了:“連拆都不一定能拆明白,按照長天科技目前的產品表現,再聯絡前幾次的拆分結果,我們很可能會直接拆壞裝置,引起產品的保護性自毀。”

說到這裡,大家想起了上次拆蜉蝣的狼狽場面,根本就是一場噩夢。現在還加入了量子技術,鬼知道里面的結構是什麼。米國目前在量子方面的技術很不成熟。

“拆不明白也要拆!再叫夏國的特勤排隊買!伱們一邊拆解,一邊繼續在量子學方面進行研究。長天科技能把路走通,起碼證明某些方向的猜想沒有錯,這個何嘗不是我們的機會!”中將的話讓大家都沉默了,這麼樂觀的人也是不多見了。

會議結束後,米國的人開始了逆向破解的道路。

結果真的跟他們想的一樣,手機的拆開很容易,但是一觸及到量子方面的配件,就變得無比複雜,長天科技沒有遮掩什麼,想看就看,反正晶片和處理計算方式又學不來,看了又能怎麼樣?

這比思路不對還難受,人家是明顯走到前面去了。拆了幾臺產品後,收穫非常小,除了得到晶片排布方面的啟發外,量子學方面根本沒有進展。

“我們要重新補課了,製造業的大量外流終於還是出現了惡性反噬,產業空心化的惡果正在出現。

我們總是認為把低端產業交給別人,我們負責晶片之類的高階製造,卻忽視了製造業分散可能導致的後果,那就是產業不集中,整體水平的提升非常困難。

夏國始終保持整套工業體系,我們卻不斷往外遷移。過去我們的水平在高處,問題不大,一旦人家接近甚至超過我們,我們就得重新收攏製造業回本土!”米國政府智庫得出了最終結論。

現在他們必須要等整體制造水平跟上長天科技才有可能實現反超,不過這個可能非常低了。水平越高,每一步就越是難追!

(本章完)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通天樓

薩摩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