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女還是站著吧.”

陳瀅垂首躬身,語聲淡淡:“臣女站慣了,坐下來反倒不舒服.”

“由得你便是.”

蕭太后像是根本沒了火氣,態度十分和善。

司徒皇后也沒再多勸,只笑道:“今兒召你進宮,是想問問你昨天的情形.”

“就是這話.”

蕭太后介面說道:“昨兒你被帶去前頭問話,哀家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這心裡一直糊塗著呢,整宿都沒睡踏實,總要聽你分說清楚了才行.”

“是,娘娘.”

陳瀅微微欠身,自動抬起頭來看了皇后一眼,問:“不知皇后娘娘想從哪裡聽起?”

“就從迷香說起罷.”

皇后說道,端起了一旁的茶盞。

陳瀅略微組織了一下語言,便開口道:“昨日臣女拿帕子出來的時候,其實是想讓兩位娘娘看一看那帕子上的粉漬。

喬修容臉上塗了一層黃粉,臣女偶爾發現了這一點,據此認為她不僅沒中毒,很可能連滑胎也是假的,她可能根本就沒懷孕。

基於這兩點,臣女才提出要拿活物做驗證.”

無論中毒還是滑胎,都是很傷身體的事,就算喬修容只中了其中一樣,她也沒必要在臉色上作偽。

陳瀅當時猜測的是,喬修容很可能是謊稱懷孕,然後又在投毒案發當晚吃了一點瀉藥,用以欺人眼目,隨後便以藥粉抹黃了臉,讓眾人以為她是中毒外加滑胎。

那長秋殿的寢宮本就光線昏暗,若非陳瀅有著極為敏銳的觀察力,也發現不了喬修容面色上的那一點點不自然之處。

而即便如此,陳瀅亦未作他想,只以為那不過是嬪妃之間常見的爭鬥罷了,此等事件,想必宮中時常發生,就連太后並皇后也只想到了這一層。

聽得陳瀅所言,蕭太后與司徒皇后對視了一眼,面色皆有些發沉。

“汪廉死了.”

蕭太后驀地便開了口,神情森冷。

“太后娘娘所說之人,是不是便是那位斷出修容娘娘有孕的太醫?”

陳瀅立時問了出來。

從刺駕事件往回推測,則基本可以鎖定,診出喬修容有孕、中毒以及滑胎的太醫,應該是同一個人,而此人也必定與行刺有關。

蕭太后果然點了點頭,面色越發地陰沉:“汪廉擅婦人科,在太醫署也呆了三、四年了,想不到他竟是個內奸.”

陳瀅立時捕捉到了這段話中的關鍵詞。

汪廉在太醫署呆了三、四年。

四年前,正是安王起兵造反之時。

“罷了,不說這些敗興的事兒,還是說說昨天罷.”

蕭太后似乎並不想過多談及汪太醫,狀似不經意地岔開了話題:“你怎麼會知道那香氣是迷香?”

問出這個問題時,她的神情中帶了幾分審視。

一個養在深閨的嬌嬌女,哪來的機會辨識迷香?這確實是令人不解之處。

陳瀅自是明白蕭太后所思,平靜地道:“臣女之前說過,臣女喜歡看雜書,在讀《神農本草經》時,臣女發現有種名叫羊躑躅的花,有致人昏迷的效用。

彼時臣女還小,很是好奇,便叫人找來了這種花兒,長了個見識,並就此熟悉了它的香味。

而在昨天,臣女在帕子上以及蔣總管的衣袖上,都聞到了羊躑躅的味道.”

蕭太后默不作聲地看著她,司徒皇后倒是不像她那麼嚴肅,含笑問:“你的意思是不是說,喬修容用來抹臉的黃色粉末裡,也含有這種草藥?”

“皇后娘娘說得對.”

陳瀅頷首語道:“之前我見喬修容面色黃得有點不自然,所以藉故在她臉上蹭了一下,手上便沾了少許黃粉;而蔣總管因為曾經扶喬修容躺下,衣袖上便也沾了一些。

只是當時臣女與蔣總管皆是從長樂宮過去的,太后娘娘殿裡燃了月支香,這種香的味道比較幽沉,留香頗久,於是便將那羊躑躅的味道給掩去了,臣女便沒有第一時間發現.”

“原來是這麼回事兒.”

司徒皇后明白了過來,緩緩擱下了茶盞,面上浮起了幾許感慨:“這也是你心細如髮,換了旁人,哪裡想得到這許多?”

蕭太后還是沉默不語,陳瀅知道她怕是還存有疑惑,便又解釋地道:“臣女其實並不懂如何配製迷香,但卻知道羊躑躅與蔓陀蘿都有致人昏迷的效用。

臣女由是便又聯想起這投毒案中幾個不自然的地方,這才豁然開朗.”

“你所謂的不自然之處,指的是什麼?”

蕭太后終於開了口,神情中的審視已經消失了。

雖然她不喜陳瀅,但她也知道,如果沒有這位陳三姑娘,昨天的事必將釀成大禍,無論從哪個角度講,她都不該對其產生懷疑。

陳瀅聞言,便躬身說道:“臣女最初覺得此案怪異,是因為這起案子裡流露出的那種謹慎的意味.”

“謹慎?”

司徒皇后問道,面上帶著一縷不解:“這案子哪裡謹慎了?”

“雖是投毒,可案子裡卻並沒有死人.”

陳瀅直白地說道,面色坦然:“在拿活物做過驗證後,臣女的這種感覺便越發鮮明。

娘娘試想,若是為了爭寵,喬修容理應儘量把事情鬧大,多弄出幾條人命來,以引起陛下足夠的重視,才能達到栽贓陷害之效。

可是,在這起案件中,就連試菜的小太監都活了下來,可見有人並不希望鬧出太大的動靜。

換言之,只要事情收縮在一定的範圍之內,陛下與皇后便不會太過在意,也不會命人徹查此事。

而事實亦果然如此,若不是臣女湊巧進宮,此案只怕就會含糊過去.”

蕭太后的面色有些難看,但卻還是同意了陳瀅的說辭,點頭道:“你這話卻也有理,若真是鬧出人命來,那就必須好生查一查了.”

說這話時,她的眼底含了幾分淡漠。

這宮裡每年都要出一兩樁滑胎之事,所有人都習以為常了,雖然損了的是龍嗣,卻也不算什麼了不得的大事兒。

而投毒雖堪稱大事,可偏偏那夾竹桃又是從長樂宮流出去的,元嘉帝顧及蕭太后的顏面,自不會叫人細查。

如此一來,卻是正中刺客下懷。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赤貧

司南尋安

末日:開啟喪屍盛宴

南頌北枝

龍截道

龍鵬LP

唱哭校花:你管這叫治癒歌手?

星晚風眠

妖暗玄行

存在即歸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