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追攝

張御在與衛靈英議定諸事宜過後,就回轉了居處,隨後他也是給左道人回了一封書信,講明這次推拒反而會對己方更為不利,只有積極應對方是上策。

同時他也提醒左道人這次要多加小心,並儘可能的增強徵伍的實力。下月兩隊可以約定一個時日一同出發。

衛氏軍和傅氏軍同樣是奎宿星的徵伍,軍卒的性命也是性命,他並不會因為自己身在衛氏軍中而不管其死活。這次兩隊一起合作,他也會盡力照應。

不過他對傅氏軍並不熟悉,說不定傅氏軍軍中還可能有被收買的內應,所以沒有洩露為衛氏軍訂造外甲的打算。

而傅氏軍比衛氏軍財力雄厚的多,若要不惜全力增強自身,當也有的是辦法。

在令李青禾把書信送出後,他來到書房之中,翻閱了一下掖崖州近來的報紙,由於掖崖州相當於一個大的軍州,所以上面所刊登的訊息多數都是清繳開拓等事宜,關於外州的事則只有寥寥幾條。

他在看罷之後,就回了靜室之中,待得坐定,他於心下一喚,便將大道渾章喚了出來。

他目注在神覺之印上,在下層他已是把此印思慮清楚,此刻當是將此化煉入觀想圖之時了。

他意念一落,便神元往此印上投入進去, 隨著此印亮起, 上面立有光芒照來,並落在他身上,好一會兒之後,光芒才是退去。

他心下一起意, 那擁有若燦爛星辰般雙翼的玄渾蟬在頭頂之上浮現了出來。

他抬頭看了一眼, 這觀想圖倏爾化為點點光芒散去。

觀想圖是神通章印的統合,也是玄修自身所學道法和一身力量的具體映現, 在由死轉生之前並不是實質存在的事物。

而如今他要把神覺之印化入此中, 令其成為支撐觀想圖的核心章印之一,就需再度作一番調和統攝。

他眼簾低垂, 氣息緩緩沉定下去, 而與此同時,大道玄章也是在身軀另一側顯現出來。

許久之後,又有星星點點的光芒在他身軀周圍生出, 而後紛紛往上飄去,與此同時,一團幽氣飄懸在那裡,並將光點接納入身。

只是十來個呼吸之後,玄渾蟬觀想圖再一次出現在了那裡,不過隱約之間卻可以發現, 其似比以往更是多出了幾分靈性。

張御此刻稍作感應, 頓覺身外諸般物事比以往更是清晰了不少,不覺微微點頭。

神覺之印方成, 還需要繼續完善,不過自此刻起,他對危機之辨識、鬥戰之時對戰機的把握, 還有對靈妙之感應都是在原來基礎上提升了一個層次。

並且他能感覺到,隨著此印與諸印融合加深, 再加上後續的填補, 待時機一至, 他當會再次領悟到一門神通。

再是試著察看一會兒, 他才將觀想圖收了起來。

接下來,當是用功於下一枚核心章印了。

對於他也是早有思量, 目光往大道玄章上一移,便有一個章印在那裡面緩緩生出。

只是印上尚無印名出現,這代表著在他的自我認知之中,此印尚未能完滿。

不過他心中已是定思, 此印若成, 當定名為“擒光”!

神覺之印為“蟬之神”, 那麼此印則當“蟬之足”。

他如今與人鬥戰,多數情況下是靠尋覓戰機, 窺敵破綻,進而倚仗速力之勝一舉破敵。

可若是有定拿困鎖之術, 那麼再配合他的劍術,那麼鬥能力又將躍升一個層次。

他過往曾以觀想圖的蟬身幽氣困鎖過敵人,不過那是在一定戰機出現後才能做到的,限制不小, 而言印一來要謹慎使用,二來有距離和心力之限, 而若是此印能成, 那意味著他隔遠也能定拿敵手。

只是他以往不通此法, 連半點都是不明, 所以這一回, 就需借用大道玄章之助了。

玄章之印與渾章之印不同,可以透過借鑑前人之印,並吸收此中經驗,進而快速掌握運使之法,或是乾脆將前人章印改良,化為自身之印。

他之前觀摩來許多章印,其中就有一些是有困鎖拿敵之術的。

不過這些章印威能皆是有限,在瞬息萬變的鬥戰之中幾乎沒有太大作用,所以此印目前也只是稍具雛形,連印名都不值得加上。

對解決此法他也有所考量,其中最容易的,就是從擅長此道的修士身上交換習得。

這裡他已是有一個目標了。

月初他在垂星宮闕的開陽子殿之中時,那裡的玄柱之上有許多曾經宿住過那裡的修士留下的章印。

其中有些人在留下章印同時還留下了自己所擅長章印的訊息, 這其實就是希望有人幫助自己完善與其進行交換,這樣彼此都能有所獲益。

他曾是注意到, 有一名修士就是擅長困鎖之術,那麼其人留下的疑難章印若是他能將此推演完善,那麼或可能與其進行交換。

當然,前提是其人還需要此印。

之前他已是寫了書信送去,不過至今還沒有迴音到來,他待過幾日若是再無回訊,便親去拜訪一趟。

這時他心意一轉,把玄渾二章俱是消隱退去,便起身步出靜室,尋了妙丹君過來帶到在身邊,而後再次迴轉靜室,調息片刻,伸手一按天行晷,須臾之間,靜室之中就又再一次被光芒所籠罩。

光芒散去之後,他見自己已是站在了那一面石盤之上,而妙丹君同樣也是出現在了他的腳下。

他抬頭看有一眼,眼前的軍壘看去已是粗略修整了一番,地上本來坍塌破碎的石塊斷柱也被清理乾淨了。

遠處傳來密集的腳步聲,卻是歷柏梁和老楊二人發現動靜,帶著軍卒趕了過來,他們原本目光還略帶警惕,見是他出現,都是露出欣喜之色,上來抱拳一禮,道:“張玄修,你回來了。”

張御微微頜首,他只是在外層渡過了一天,但下層已經過去了十天。

他問了一下,瞭解到這些天軍壘之內補充了三千餘兵力,補充了一批大炮火銃,已是恢復了一定的戰鬥力。

因為這裡屬於重要隘口,鋪陳不開數萬以上的大軍,所以通常只需要幾千人就能守住,但是涉及到神異力量的爭鬥,就不是光看人數了,幾乎都是取決於雙方上層力量的強弱。

在知道這裡情況之後,他道:“我此番回來,需去外間走動一番,你們這裡既然是穩固,我就不在這裡多留了。”

玄修修行,神元最為重要,既然這裡有源能存在,他自是不會錯過,決定出去做一番搜尋。

歷柏梁、老楊二人對此都是沒有異議,張御並非是軍務署派遣來的人,之前替他們守住軍壘已經是非常講道義了,他們不可能攔住他不讓他走,於是皆是抱拳道:“祝張玄修一路順風。”

張御略略一思,道:“若是那人再次來至此處,問起我的去處,大可告知其人,不用做什麼掩飾。”

歷柏梁和老楊皆是稱是。

張御關照過後,就手持長劍,帶著妙丹君一路出了軍壘。

而那兩百多名在上次戰鬥中倖存下來的軍卒聽聞他離去,俱是上了城頭,默默目送著他的背影逐漸消失在原野之上。

張御向著夕陽落下的方向行去,自多日前雙方交戰的戰場上穿行而過,在翻過一道座小丘,天色逐漸黯淡下來,不過他並沒有停步的打算,繼續往前走去。

妙丹君到了這裡後,沒有胡亂跑動,一直緊挨在他身邊,警惕而好奇的打量四周。

路上時不時可以看到有一些殘破木棚屋舍,還有一些殘存的高大的建築,主體都被拆除乾淨了,只剩下一些基牆存在。

這裡以往都是屬於樂朝的疆域,但在異神信徒的壓迫之下,一直在往後退縮,如今只是佔據著一塊極其狹小的地域,隨時可能面臨覆亡的危機。

趕了半夜路後,他的前面出現了一座高大山樑,按照軍壘中軍卒說法,翻過這裡,再有四日路程,就是樂朝的舊都所在,只是現在成了邪神的祭祀場所了。

而那裡正是他此行的第一個目標。

在次日清晨的明光照耀下,他已是站在山脊高處,由此往遠處望去,在偏向西北一點地方,的確見到了一座殘破的大城,可以見到那裡隱隱約約有靈性光芒閃爍著。

他一緊手中長劍,邁步向前行去,妙丹君也是輕盈的跟了上來。

而就在他離去之後的第二天,兩道光芒在石盤上顯現出來,徐姓修士和一個面目看去大約十七八歲,頗有幾分輕佻的修士一同出現在了那裡。

那年輕修士看了看四周,饒有興趣道:“這裡就是下層了麼?”他看了看自己手腳,“有趣,有趣,好似我當真到了這裡。”隨後一挑眉,“就是心力被壓制了許多。”

徐姓修士警惕看向四周,道:“粟師弟可稍微適應一下,我們稍候要對付的人可不簡單。”

粟師弟似笑非笑道:“師兄是被那人殺怕了吧?”

徐姓修士有些惱火道:“這人的確有些門道,粟師弟,這次助我成功,先前說好的東西我一樣不會少你。”

粟師弟哈哈一笑,道:“我們師兄弟,何必說這等見外之話呢,”他目光四顧,倒是這人在哪裡呢?”

徐姓修士立刻尋了歷柏梁和老楊等人來問,兩人得了張御囑咐,也沒有隱瞞,如實道明瞭他的去處。

徐姓修士在問明之後,與粟師弟稍作商量,也是立刻離開了軍壘,尋蹤跟了上去。

……

……

(本章完)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太初道帝

雲端上的阿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