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寂。

一瞬間,整個大殿像是突然墜入虛空,除了屋外渺小的落雪聲外便再無一絲動靜。

最終,李梧桐還是選擇了放棄。

放棄掉懷陵城中百餘萬百姓,以換取大奉的苟延殘喘。

就像之前說的,很難講她的決定是對是錯。

但如果單從當下的利弊得失來分析......似乎她也沒有別的選擇。

拒絕嗎?那寧永年毫無疑問會立刻將李岐殺死,並且懷陵城或許依舊要被屠。

如此一來,他們便是真的在“以死明志”了。

寧可死、寧可亡國,也不去背那莫須有的罪名......很明顯,李梧桐無論如何也不想大奉亡國。

所以,她便只能接受這樣一個條件。

“......”“噗通......”無力的跌坐回木椅,閔中光痛苦的嘆了一口氣,終究沒有說什麼。

其他大奉使臣也是一樣。

眾人的表情各不相同,但卻皆在此刻選擇了沉默。

毫無疑問,不管是出於什麼考慮,他們都預設了李梧桐的決定。

即便每個人都知道這個決定的後果。

“皇上......”另一邊,司馬從的表情同樣有些複雜。

他轉頭看向寧永年,見後者微微點了點頭,然後便又一次將宦官招至身邊。

提筆,蘸墨,落筆。

很快,“懷陵之盟”第五條,也是最後一條內容便被用文字記錄了下來。

司馬從深吸一口氣,將字條交給小宦官。

後者接在手中,旋即在眾人的注視下一步步向著殿門走去......十息之後,這張字條便會被交給候在殿外的禮官。

二十息後,鼓響三聲。

三十息後,禮官會向所有等在府衙外長街上的百姓高誦出字條上的內容。

再之後......駐紮在懷陵城的十萬大寧軍隊會封住各處城門,然後將城中百餘萬手無寸鐵的百姓屠戮殆盡。

屠城或許需要一天,或許需要兩天,但最多不會超過三天。

而在懷陵徹底變成一座死城之後,寧永年便會帶著雙方簽訂的“懷陵之盟”,以及尚且留在大奉的軍隊返回大寧。

到那時候,李梧桐便算是“如願以償”的保住了大奉,也保住了李岐的命。

為了這個結果,她已經放棄太多了。

甚至可以說是犧牲了可以犧牲的一切。

所以,當她看到小宦官一步步走向殿門時,心中竟有一種既絕望又解脫的感覺。

“吱呀......”殿門被推開一條縫隙,寒風夾雜著雪花從屋外擠了進來。

月黯無人望,大雪滿懷陵。

各處城牆上的大寧兵卒早已做好了屠城的準備,只等鄔定一聲下令便會封鎖城門,拔刀出鞘。

然而就在這最後關頭,就在小宦官即將走出大殿的前一刻,一個最不該在此時說話的人卻突然說話了。

“站住.”

“寡人,不答應!”

“......”......寒風冷冽,涼意淒厲入骨。

所有人目光聚焦的中心,正是臉色無比平靜的李岐。

從開城門投降,到今天,這位大奉皇帝已經裝傻了一個多月。

他被掛上城頭、受盡屈辱。

他親眼看著一批又一批大奉武人在腳下慘烈死去。

甚至就在剛剛,曾為他出生入死的蒙適就在他身後一聲不吭的揮掌自盡......所有的這些,李岐都忍了。

從寧永年的眼神中,他能看出前者已經相信自己是真的傻了。

但即便如此,此時此刻的李岐卻還是再也裝不下去了。

“皇上!”

第一聲驚呼來自閔中光。

後者並不知道李岐此前都是在裝傻,所以如今難免會感到驚愕。

他踉蹌著跑到李岐身前,“噗通”一聲跪倒在地,老淚縱橫的仰頭高呼:“皇上!您、您沒事了!”

“皇上!”

“陛下!!”

“......”下一刻,更多的大奉使臣也都反應了過來,皆顫抖著匍匐在地,表情萬分激動。

他們當中可能有人已經猜出李岐之前都是裝的,也有人只以為他是突然“病癒”。

但不管如何,李岐恢復正常,他們就有了主心骨。

就這樣,大殿之中瞬間便陷入一片混亂。

而在大奉官員無比激動、大寧使臣無比驚愕的眼神中,李岐卻只是直視著寧永年,冷哼一聲:“哼,好算計.”

“......”“你也不差.”

眯了眯眼,寧永年眼神中的驚訝慢慢褪去:“我差點便以為你真的傻了......怎麼?演下去了麼?”

“只是覺得沒必要再演了而已.”

平靜的搖了搖頭,李岐沒有半點“降君”該有的怯懦。

“寧永年,你是怎麼想的我再清楚不過.”

“如今魏家越發勢大,你的軍隊必須要撤回大寧.”

“但你又不甘心就這麼離去,所以便欲用這種手段來離間我大奉朝野.”

“哼,當真是打得一手如意算盤!”

“......”幾句話,李岐便把寧永年的計劃完全點破。

而寧永年卻也不否認,反而還似笑非笑的點了點頭。

“是,我正是如此打算的.”

“不過你又能如何?”

“如今懷陵城中有我大寧十萬將士,不管你答應與否,城中之人終究都會死.”

“並且你還要白白搭上性命......”“白白搭上性命?”

李岐臉上不見一絲慌亂與猶豫,譏笑著打斷道:“寧永年,你我之間就不必說這些了.”

“你應該知道我的死有什麼意義.”

“......”我的死有什麼意義......當李岐說出這句話後,所有人都瞬間明白了其中含義。

是,不管李岐同意與否,寧永年都有能力屠城。

但如果李岐真的死了,那麼這次屠城的性質便會從“大奉放棄了懷陵百姓”變成“寧永年屠殺了懷陵百姓”。

到時候,即便大奉皇室不復存在了,但大奉百姓卻定會對寧永年恨之入骨,後者日後再想吞下大奉便無疑要付出更為巨大的代價。

所以,如果李岐不答應,寧永年其實大機率不會真的屠城。

而另一方面,如果“懷陵之盟”無法達成,那寧永年也大機率會把李岐直接殺掉、把李梧桐帶走,讓大奉最起碼在名義上暫時“亡國”。

這樣想來,雙方的博弈其實就很清楚了。

寧永年希望的是留下一個千瘡百孔、名存實亡的大奉。

而李岐的目的則正好相反——哪怕自己身隕、大奉亡國,他也要保下李家的名譽、保下懷陵城這百餘萬人的命!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符界之主

當年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