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下一杯酒之後段思穎便講述起了她與李慶隆的故事。

那是在十幾年前,那段時間的段思穎坐上靈鷲宮尊主的寶座不久。

而那個時候的李慶隆與他的漢人部隊暫時調到了敦煌駐紮,與當地的蒙古軍團換防。

作為治安部隊暫時維持西域到中原門戶的秩序。

而當地的蒙古大軍則被抽調到了歐洲攻打當時的基輔羅斯。

當時蒙古大部分軍隊都被調往高加索,東歐等地參戰。

蒙古人在西域的兵力不足已維持對當地的統治秩序,如果任用本地的色目人的話,恐他們趁機生事。

於是臨時加封李慶隆為敦煌都督,率領中原洛陽的漢軍來到西域,與興慶府的蒙軍,長安的漢軍遙相呼應。

維持整個關中,河西走廊到西域的秩序穩定。

一來可以將漢軍調離自己的故土可以防止他們趁機謀反,也可以用他們監視西域的色目人。

本來那只是非常平常的一次換防任務,但是卻誤了段思穎十幾年的青春。

當時西域已經被蒙古人殘酷的手段所征服,所以李慶隆手下的漢軍們非常輕鬆的執行著維持秩序的任務,而且他們這些人只不過負責平亂以及治安維護,西域地區的行政管理不需要他們,有當地的宗教祭司,還有蒙古官吏們維持。

而李慶隆雖然名義上是都督,但他頭上還有個蒙古人行軍道大總管,雖然行軍大總管手下的兵都被抽調走了,但本地的軍政要務依舊是他來節度。

因此李慶隆的職責說白了就是帶著他的兵來這裡,然後他就老實在敦煌吃喝玩樂。

出了問題,西域的地方官吏會直接報告蒙古人行軍道大總管,然後大總管也直接繞過李慶隆,調動李慶隆帶來的漢軍去處理西域的問題。

因此他這個都督基本上就是個擺設,用不著他做什麼事情,自然人也就閒了下來。

李慶隆為大蒙古帝國征戰多年,雖然面對宋軍,還有漢人義軍的時候他總是消極避戰,渾水摸魚。

但面對色目人在內的其他外族的時候,他手下的漢軍則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

尤其是對契丹與女真餘孽的時候,更是直接出重拳。

久而久之,蒙古大汗也看出了李慶隆的這些小心思,雖然洛陽距離宋境近在咫尺,但蒙古人很少讓李慶隆手下的漢軍去攻伐南宋,一來這些人容易渾水摸魚浪費糧食軍械,二來也怕他們當中的一些人臨陣倒戈。

不過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雖然李慶隆對戰南宋的時候態度有些曖昧,但他的能力,還有對大蒙古帝國的忠誠還是有目共睹的。

大蒙古帝國的版圖之大曠古絕今,李慶隆不想“手足相殘”那麼蒙古大汗也不去勉強。

於是經常派他一些其他非漢族地區的鎮壓、平叛、駐防任務。

而每一次李慶隆與他手下的“偽軍”們也會出色的完成任務。

這也是為什麼李慶隆常年不在家中的原因。

雖然李慶隆不在家,但他無時無刻不想著家裡的家人,他最疼的就是自己的兩個兒子。

他膝下五子,人未至中年卻已喪其三,三次喪子之痛,讓他更加的珍視剩下的兩個兒子。

雖然愛屋及烏他更寵小兒子李清微,但不代表他不心疼自幼患病的大兒子。

他走遍天下,便求良醫良藥,只求未來有一天可以治癒大兒子。

而他在敦煌閒遊的時候,從市場的西域商人手裡得到了一個藥方。

藥方需要以天山冰泉輔以其他藥材,然後配合雪蓮為引,可以治療先天性的肺病。

雖然李慶隆不知真假,但也打算死馬當活馬醫,試一試。

畢竟當時天下能請到的名醫,他都請到了,而所有大夫都是束手無策,只是開出了大同小異的藥方,讓李清安精心調養。

久病成良醫,李慶隆因為操心兒子的病情,這位老父親也漸漸地懂了些醫術,他看了看藥方上的藥,基本上都是溫補之藥,雖然不知道能不能治好李清安的病,但他知道這些藥是吃不壞他的。

而李慶隆走遍了整個西域的市場,其他的藥物都好湊齊,但這天山雪蓮十分的珍貴,並不是錢能買來的。

而且天山冰泉更是要親自到天山上去取。

於是李慶隆向蒙古大總管報備之後,便帶著一個小隊計程車兵們前往天山尋找雪蓮與冰泉。

天山山脈龐大,在本地嚮導的幫助下,他們很容易就找到了冰泉。

趁著隆冬時節將冰泉送回了洛陽儲存在了侯府的冰庫之中。

但是天山雪蓮彌足珍貴,一顆雪蓮運到中原銷售的話價值百金。

商人的性格是有一倍的利潤他們就敢鋌而走險,有十倍的利潤就敢踐踏一切律法,有百倍的利潤的話,他們就算是殺頭也會心存僥倖。

更何況天山大部分地區是無主之地,因此數百年來有不少的商人們冒險深入天山深處採集雪蓮。

久而久之竭澤而漁,天山上的雪蓮幾乎絕跡了。

但是在嚮導的告知下,有一個地方可能還有雪蓮。

那個地方便是天山縹緲峰。

因為靈鷲宮盤踞在那裡,又有一線天天塹,所以縹緲峰上沒有被這些商人們下“絕戶網”。

雖然李慶隆是中原人,但是也聽說過靈鷲宮的事蹟。

畢竟當年一線天天塹之戰打的蒙古大軍求和的事,在蒙古軍界還是很轟動的。

這也是戰無不勝的蒙古軍為數不多的失敗戰績,所以被蒙古人銘記了下來。

而且蒙古朝廷的樞密院,還專門讓這些身經百戰的將軍們對那次戰役進行討論,如果下次遇到同樣地形該怎樣作戰。

而討論來討論去的結果是“無解”,不過那也是對靈鷲宮的地形無解,因為通往縹緲峰的山路狹窄,山路只夠三輛戰車並排而行。

大軍無法發揮人數優勢。

而且不少的器械沒辦法使用。

往日靈鷲宮進出人,馬,甚至是馬車都足夠了。

但是大軍作戰就沒辦法展開了。

而且對方也不怕封鎖,即便是打消耗戰,也打不過對方。

就因為這個固若金湯的防守,給蒙古大軍提供了豐富的作戰與防守經驗。

幾乎日後蒙古大軍的山地作戰中的糧倉,中軍大帳,幾乎都駐紮在類似靈鷲宮地形的險要之地上。

而且長期駐紮的哨所,更是按照靈鷲宮的防禦配置來。

雖然對靈鷲宮無解,不過他們也研究出了對抗類似地形的作戰策略,而且在入侵高加索和烏拉爾的時候,得到了成功的應用。

作為高階將領,一鎮諸侯的李慶隆當初也在樞密院參加了這個戰術討論會。

因此對縹緲峰靈鷲宮,這六個字非常的敏感。

不過為了兒子的病,老父親李慶隆還是硬著頭皮還是踏上了前往靈鷲宮的道路。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叫錢英俊

王至秦

仙骨令

顧九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