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微將玉璽捧給了劉氏,劉氏接過來仔細的觀瞧著,她瞪著眼睛,張著嘴。

滿臉的不可思議。

劉氏此時放下玉璽,趕忙掩上了房門,她顫顫巍巍的將玉璽放在了桌子上,她說道:“我的兒啊,你拿什麼不好,拿它作甚?你可知私藏玉璽可是殺頭的罪名!本身蒙古朝廷便對我們漢人不是很信任,倘若這件事傳揚出去,咱們全家都要滿門抄斬.”

李清微沒有聽母親的話,反而將玉璽捧在手中,恭恭敬敬的放回了盒子中。

他說道:“孃親,可還記得咱家祖宗是誰?”

劉氏定了定心神,她說道:“自然記得,咱們祖上乃是大唐宗室,遠祖為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太祖為南唐烈帝李昪,高祖為南唐元宗李璟.”

李清微坦然道:“既然孃親還知曉祖宗身份,便更應該留下此物。

此物是孩兒從大宋內侍省中連同紫蘊龍王參一同盜出的,此物便是我南唐國璽,南唐末帝李煜投降之後,將此物獻於宋室。

今日孩兒將其取回,實乃物歸原主.”

李清微繼續介紹道:“此物也是我大唐太宗皇帝所遺寶璽之一。

無論如何,我等都要小心供奉才是.”

聽完李清微的話,劉氏已經嚇出了一身冷汗。

劉氏拂袖擦了擦自己頭上的汗水說道:“我兒若想將其留下,便留下吧。

只是切不可讓外人知曉。

對了,為娘有要事跟我兒商議.”

李清微將玉璽收回,本來他以為收回了祖物,劉氏即便不是很高興,但也淡然處之,但沒想到竟然把她嚇成這樣。

本來李清微還想告知母親,自己以後的宏圖大業。

但是現在看來,還是什麼都不說為好。

雖然李清微是“漢奸”世家,但李慶隆好歹是一鎮總兵。

將來佈局結束,“挑動黃河天下反”的時候,李慶隆手下的偽軍們也是李清微可以拉攏利用的物件。

甚至是起事的原始資本。

不過看劉氏驚恐的樣子,這件事還是不予她說為好。

等父親李慶隆回來,再與父親商談。

母親雖然身懷武藝,但畢竟是個婦道人家,婦道人家膽小一些也是正常,他的父親李慶隆總不會如此了吧。

李清微將玉璽好生藏好後,坐在了母親的對面。

李清微問道:“母親有什麼要事要跟孩兒商議?”

劉氏沉默片刻後說道:“這件事是關於安兒的,你此次將靈藥取來,你對安兒的病情怎麼看?”

李清微不假思索的回答道:“當然是希望大哥可以快點好起來,若是此藥能延大哥性命,甚至可以讓大哥痊癒,那也不枉我萬里之遙的辛苦.”

劉氏看著兒子的樣子,她說道:“可你是否想過,如果你安兒的病好了,恢復如初了,那麼你爹很有可能將侯位傳給安兒,而不是傳給你.”

這個時候李清微笑道:“長幼有序,兄終方能弟及,大哥身為嫡子,又是長子,繼承爵位理所應當。

孩兒並不嫉妒大哥.”

李清微當然不嫉妒了,現在南唐國璽在他的手裡,他將來有更宏偉的計劃,自然看不上一個小小的萬戶侯。

他的目標是去冊封別人,而不是讓別人冊封自己。

這個家對於現在的他來說,甚至會是一個負累。

更何況現在他可不止小侯爺一個身份,他還是大宋宗族世譜之中的宗室貴族趙盤,大宋的華亭縣公。

雖然華亭縣公的爵祿比起萬戶侯府來是一個地下一個天上。

但公爵,哪怕是縣公也比侯爵要大。

更何況臨安城裡,有兩個大宋的宗室帝姬要包養他。

相比起洛陽,他更願意生活在南宋,在那裡他不缺銀子,不缺妹子,甚至還不缺面子。

最重要的是,接受南宋的爵位不用背上“漢奸”的罵名。

做大蒙古國的侯爺,那不但是“漢奸”,而且還是“鐵桿漢奸”,而總兵萬戶侯更是“鐵桿漢奸”中的“大漢奸”。

李清微想想就覺得膈應。

當“漢奸”這是他的三觀認識所不能接受的。

雖然從後世的角度上看,這只是新舊王朝的歷史更替。

但在這個時代,這個神鵰的平行宇宙當中,宋蒙就是不兩立的。

他身為千古漢人,更是大唐宗室,豈可屈膝於胡虜。

身為漢人,不顧廉恥,屈膝於蠻夷。

這不但是蔑視漢人血脈,更是蔑視祖宗。

李清微可不想背上“無君無父”蔑視祖宗的罵名。

雖然所有的男人都想著封侯拜相,但為了爵祿衣食,當“漢奸”是不可取的。

而南宋給李清微的“華亭縣公”已經足夠滿足他的虛榮心了。

更何況他以後還有大棋要下,又豈會去奪一個“漢奸”的名號?相反他竊取紫蘊龍王參,一來是為了自己可以在短時間內練成九陽神功,獲得實力收取美人,圖謀大業。

二來,便是救李清安性命,先讓自己的哥哥,替自己擔一擔這“漢奸”的惡名。

相比起奪走哥哥的名位,妻妾,李清微覺得這樣更對不起他。

李清微的一番話,讓本來想要幫兒子出謀劃策的劉氏,一時語塞。

她沒想到自己的兒子竟然這麼大公無私。

她再說的話,她甚至感覺自己是在挑撥他們兄弟之間的關係。

看到母親如同噎住般的樣子,李清微問道:“孃親還有什麼事情,要找孩兒商議?只是爵位順位繼承的事情嗎?”

劉氏回過神來說道:“是的,如今我兒取回靈藥醫治兄長,此乃大仁,而長幼有序,不與兄長爭奪名位,視為大義。

我兒不愧是大仁大義之人.”

一番誇讚之後,劉氏話鋒一轉說道:“只是我兒可否想過,若是你兄長痊癒之後,不容你怎麼辦?那我兒日後當如何?”

李清微根本沒有去想過這些問題,他也不屑去想。

他說道:“孃親,孩兒也已經打定主意了,孩兒會全力幫助嫂嫂醫治大哥。

道家講順其自然,若是大哥吉人天相,不需我也可痊癒。

若是大哥命該如此,那麼我即便補救亦是徒勞。

萬戶侯的名位也是這般,若孩兒命中有此名位,即便大哥痊癒,大哥也會想讓。

若是沒有即便大哥身死,恐怕也落不到孩兒的頭上.”

父母總是這樣的,總是讓子女按照他們設想的去做,如果子女的行為脫離了他的掌控,他們總是要生氣,然後拿孝道來“綁架子女”試圖讓子女重新歸附於他們的教化。

他們會告訴子女這叫“孝順”。

李清微只是想告訴母親,凡事要順其自然,不要老是按照她的想法去辦。

不過劉氏沒有理會李清微“順其自然”的思想,反而有了其他的想法。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鳳盞記

墨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