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件事對大宋來說是件壞事。

但李清微只能對他們表以精神上的“哀悼”。

畢竟這場仗,宋蒙兩軍幾乎都喪失了相當一部分的精銳力量。

這是李清微樂意看到的。

蒙古人陣亡八千多,五千多人不同程度受傷,而且參加這一場戰鬥的蒙古軍都是身經百戰的精英。

是忽必烈特地從自己的各個部隊之中抽調出來組成的。

尤其是那一支身綁火藥,划著小舟高呼“大汗萬歲!”

,勇猛衝鋒在前,擊沉六艘炮船的近千人的隊伍,更是精英中的精英。

這些人的損失對忽必烈來說是非常沉重的,本來忽必烈這次孤注一擲是想要一戰成功,繞過襄陽,像當年的金人一樣,突破淮河防線直逼臨安,金陵。

但可惜他這一次低估了一個人,那個人就是曹將軍。

曹將軍經過上次李清微的點撥之後,真的把自己的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去禦敵了。

宋軍前期傷亡大,很大程度上是非戰鬥減員,見到了兇殘的蒙古人衝過來,前線的宋軍就開始崩潰,隨之而來的就是潰退。

不少人都是被自己人踩踏致死的。

古代前線作戰,不可能像現代化戰爭那樣,能用各種辦法聯絡上前方的部隊,詢問發生了什麼事情。

而古代大規模作戰全靠建制組織度,還有士兵的基本素質。

基本是前鋒部隊如果全面潰退的話,那麼後方的部隊一來不明所以,不知道前面發生了什麼。

二來出於恐懼心理,也會跟著一起潰退。

這就是所謂的“兵敗如山倒”。

而宋軍在這場戰鬥的初期就遇到了這種情況。

若是換了往常的話,定然是收攏部隊,然後組織梯次縱深防禦,節節抗擊。

但是這一次曹將軍沒有,他親自帶領自己的衛隊,在前線作為督戰隊,先殺了一批逃跑的軍官們,然後放言誰敢後退一步殺無赦。

大家見到三軍主將都沒有逃跑,而是就在前線督戰,宋軍計程車氣一下子就被穩住了。

之後便是宋軍扭轉頹勢全面反撲,而且曹將軍還派出快馬,報告軍情請求支援。

這一次大宋朝廷眾人,表現出了空前的團結。

這幫人雖然是幫貪得無厭,魚肉百姓的“蟲豸”,但不代表他們都是傻缺。

江淮防線是拱衛京師的重要防線,若是被蒙古人攻破,無疑是在他們的腦袋上懸了一把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砍下來的刀。

就算是睡覺也睡不安穩。

雖然那些門閥們是有“賣國求榮”傾向的,但是“賣國”的前提是蒙古人依舊能保障他們的利益。

但是如果就這麼失去了江淮防線,讓蒙古人長驅直入攻破臨安的話,那麼他們這些門閥們也就失去了跟蒙古人“有條件投降”的本錢。

而且蒙古人破城之後,受損失最大的人是誰?肯定不是那些被颳得乾乾淨淨,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窮百姓。

肯定是他們這群門閥世家,畢竟他們的“大宅門”裡有錢,有糧,有很多漂亮的姑娘。

既然對方已經破城了,他們也不在乎你投不投降這種無聊的問題了。

這是這些門閥世家們,不可接受的,因此這次無論是勳貴派,還是門閥派都實現了團結一致。

很快各地閒散的宋軍就被派到了淮河防線,而且有糧,有錢,有軍資。

就是一句話,只要能守住淮河防線,你們要什麼朝中的老爺們就給你批什麼。

最終在幾萬人陣亡的代價下,終於打退了蒙古人這次最為慘烈的進攻。

因為這次的勝利,李清微這個“空殼子”衛王,都罕見的被傳召,親自上朝聽政。

李清微也是就坡下驢,上了一道奏疏,讓朝廷厚加封賞這次戰鬥的有功將士。

尤其是曹將軍。

雖然趙禥並未正式登基,但還是以大宋天子的名義,厚加封賞了這次戰鬥的有功之臣。

面對這場勝利,最為高興的人不是趙禥,也不是朝中那些門閥勳貴們。

最高興地是李清微本人。

因為這場慘烈的淮河戰役,讓宋蒙兩軍都是損失慘重。

尤其是蒙古軍,這次宋軍活生生的消耗了蒙古軍上萬名精銳。

這對他來說可謂是天大的好訊息。

雖然這段時間身在臨安,但是李清微並沒有閒著,因為他的起兵時間就定在了今年,所以他依然開始了自己的佈局。

而替他執行傳達任務的人便是李凝露。

李清微讓李凝露先去了一趟襄陽,請黃蓉的丐幫弟子,在北方散播“莫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童謠。

雖然黃蓉不明所以,但這是李清微的請求,也只能照辦,誰讓李清微是她的“師弟”又送了她的二女兒一個長命鎖呢。

雖然帶有一個“反”字,但黃河現如今又不在南宋境內,就算是“反”也是黃河兩岸“反”,也是蒙古人佔領的地方“反”,因此郭靖夫婦並未多想什麼,只是照辦。

而此次李凝露的襄陽之行,還有一個目的,那便是查探耶律齊的下落。

而李凝露真的給李清微帶回來了好訊息,如今耶律齊兄妹就在襄陽城中,而且耶律楚材已經死了。

這讓李清微是大喜過望,眼下“東風”已至,李清微自然也不再耽擱什麼了。

他馬上派遣李凝露帶著他的親筆書信前往長安城守備府交給諸葛青雲,讓諸葛青雲做起事的準備。

只要等黃河汛期至,獨眼石人一出,他們馬上便開始他們的大事業。

而李清微也將起義的時間定在自己回到長安之後,但是最晚不會超過今年的九月初八。

如果自己不在的話,只要到了九月初八便由諸葛青雲指揮,立即發動起義。

現在諸葛青雲需要積蓄糧草,繼續滲透長安周邊的城防,然後爭取在起義之時十日之內徹底拿下整個關中地區,然後在蒙古人尚未反應改過來之前,拿下洛陽,虎牢,武關,天水,武威等地,建立第一道防線。

李清微選在九月初八這一天發動起義,不單單是因為黃巢的那句詩,更多的是因為蒙古軍多為騎兵。

如果選在水草豐盛的春夏發動起義的話,那麼他的唐軍是不利的。

因為即便是燒燬了蒙古人的糧草,那麼春夏兩季蒙古人可以很快的得到新的糧草補充進來。

畢竟蒙古帝國的體量可是非常龐大的。

龐大到曠古絕今,他所佔領的資源可不是雍涼二州之地能比的。

但是如果是在秋冬發動的話,只要自己燒燬了他們的糧草,他們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的補充。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聖心教

銀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