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微捏著段思穎的小臉說道:“嘿嘿,我的思穎現在蠻可愛的.”

段思穎眯著眼睛望著李清微說道:“說一名三十多歲的成熟女子可愛,這可不是誇獎的她的話.”

段思穎摸了摸自己的乾癟瘦小的身體,她抓著李清微的衣領說道:“你個混蛋,都是你害的,我還我曼妙,丰韻的身材,我不要做這個乾癟的小丫頭.”

李清微苦笑著說道:“你變成這樣,我有什麼辦法?”

段思穎壞笑一聲說道:“我不管!你要是不負責,我就天天跟你睡一起,你走到哪裡我都纏著你,讓大家都知道,你是個喜歡小丫頭的‘變態’.”

李清微此時擺擺手說道:“好了,好了,我怕了你了,不過我是真的沒有什麼辦法,畢竟我只通曉武功,並不精通醫術,而思穎你對武學的理解並不亞於我。

你都沒有辦法,我又有什麼辦法.”

段思穎嘆了口氣說道:“也是,別說是你了,就連天龍寺裡的叔叔伯伯,叔公們都沒辦法.”

段思穎看著自己的小細胳膊,還有稚嫩的手掌,她說道:“我此次回家省親,為了兩件事,一件事是找叔公他們想想辦法,能不能治療我這‘還少’之症。

二來是把我們的兒子送到大理皇宮贍養.”

李清微問道:“兒子?”

段思穎點點頭說道:“恩恩!我們的兒子,現在一歲半,會叫娘了。

那小‘毛頭’眉宇之間與你十分的相像,乳牙都有好幾顆了。

只是我這個人‘懶’的很,現在又搞成了這個樣子,實在不適合帶孩子了.”

“兄長無子,膝下只有仙兒一個女兒,我便將孩子託付給兄嫂照顧。

仙兒很喜歡這個小弟弟。

李郎,如今咱們的兒子只有一個乳名‘阿寶’,這個正名要你這個做父親的來取才是.”

李清微還沒在自己有兒子的喜悅之中清醒過來,見到他呵呵傻笑的樣子,段思穎也是一陣訕笑。

李清微回過神來後說道:“清靈,玄玉。

按照家族的輩分,我兒應該是玄字輩的,不如便叫‘玄同’.”

段思穎喃喃自語道:“玄同......玄同.......好吧就叫這個名字吧.”

段思穎知道李清微給自己的兒子取這個名字的原因,寓意“天下大同”。

段思穎此時望向了李清微說道:“李郎,我想讓孩子隨母姓,不知道你的意見如何?”

李清微說道:“這個無妨,我並非是那般不開明之人,既然思穎想讓孩子隨母姓,那便隨母姓吧。

不過思穎為我誕下的是長子,未來我大唐的皇位繼承,我打算以嫡長子繼承製。

我們的孩子可為將來的太子.”

段思穎此時笑了笑說道:“太子就算了吧,我還是寧可我們的兒子當個逍遙王爺,朝堂爾虞我詐,兄弟鬩牆自古孑然。

以後你將大理國分封給他便可以了,到時候我老了,便跟我兒回故鄉養老.”

“而且我兒有一半的段家血統,未來我大理臣服大唐,讓我兒繼承我大理國君之位,相信大理臣民,包括我的叔伯們都是十分的滿意.”

李清微說道:“思穎考慮的真周到.”

段思穎靠在李清微的身上說道:“這是自然,你我雖無夫妻之名,但卻有夫妻之實,我自然要為我的小相公考慮了.”

段思穎此時又是嘆了口氣,她說道:“可惜我這小身板了,若我還是之前那般,定要好好侍奉相公.”

李清微此時按住了段思穎的脈搏,他試著以自己的內力,緩緩地注入到段思穎的體內。

段思穎此時說道:“沒用的,不知道為何,每次我凝聚內力之後,體內的內力都會慢慢地散掉。

就像是......像是一個打油的漏斗一樣。

仙兒,淑涵,玉涵,包括天龍寺的叔伯們都試過,都無濟於事.”

李清微說道:“或許是他們的內力不足也說不定。

放心吧思穎,我會想辦法讓你‘長大’的.”

李清微說這話是有你本錢的,畢竟完整的九陰九陽都在他的手裡,要是這倆都治不好。

那是沒轍了。

段思穎此時說道:“嗯!不過這件事暫時不急,我們先去見諸葛公子吧.”

說罷他們二人便前往了諸葛青雲的書房。

段雲仙,李玉涵都已經在這裡等候著。

見到李清微與段思穎到來,李玉涵趕忙叩拜道:“參見尊主.”

之後李玉涵站起身來,一臉崇敬的望著李清微,然後恭敬地以西夏宮廷之禮對李清微叩拜,她說道:“大唐定難軍節度使,西夏王族末裔之後,李玉涵拜見大唐天子陛下!”

李清微說道:“李姐姐不必如此,如今我尚未登極,我大唐暫未立國,我們暫時還是以朋友相稱為好.”

李玉涵說道:“屬下不敢,天子是未來的大唐皇帝,而又是尊主夫婿,屬下不過靈鷲宮婢子,哪裡敢和天子以朋友相稱,之前屬下多有冒犯,還請天子恕罪.”

李清微說道:“好!好!好!李姑娘請起.”

李清微說完,李玉涵才緩緩地站起身來。

李清微望向了諸葛青雲,他說道:“諸葛兄,你可回來了。

我們的事情差不多該提上日程了.”

諸葛青雲的書案前擺著李清微勘察的地形圖。

諸葛青雲說道:“請主公與我們說說主公的想法吧.”

說著諸葛青雲便讓出了自己的書案,然後將李清微請了上去。

李清微說道:“計劃還是之前的計劃,不過要做出一些變通,拿下整個關隴地區,倒不是一件難事,只不過進軍中原是個問題.”

“因為洛陽與其他地方不同,這裡是中原重鎮,蒙古人對這裡的管轄很嚴格,整個洛陽地區,算上各個關隘的蒙古軍大約有三萬人,其中治安部隊有一萬,多由蒙古老弱病殘,色目人以及漢人偽軍組成,這些人乃是烏合之眾,不足為慮.”

“剩下的兩萬有一半是前線退下來的殘兵,還有一萬常備預備軍。

但儘管這兩萬人是由‘殘兵’組成,但實力卻不容小覷,他們的戰鬥力不弱。

是個心腹大患.”

“我的計劃是這樣的,首先我們先在關中起兵,計劃不變,按照我們之前計劃的來。

而之後我率李家的親兵與蒙古軍合流‘征討’然後我將蒙古軍騙出函谷關後,我們便在這裡!”

李清微指向了地形圖上的一個地方,“豺狼谷”。

“我們便在這裡全殲這幫蒙古豺狼!”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鳳盞記

墨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