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諸葛青雲一直在想這件事。

他在想個辦法將這件事陳奏給李清微,只不過這件事不能明面說。

畢竟他們大唐的皇帝原本也是“宗教徒”。

李清微出身“全真道”,這件事天下皆知。

如果要打壓這些宗教地主的話,那麼全真道也在名單之內。

這可能會讓李清微為難。

不過這件事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作為大唐的丞相諸葛青雲還是要稟報給李清微的,如果李清微法外施恩,不找全真道的麻煩的話,那麼是他自己的事情。

李清微看出了諸葛青雲一路上心事重重的,他此時撥馬來到了諸葛青雲的身旁問道:“丞相可是有什麼話要與朕說?”

諸葛青雲說道:“回稟陛下,臣的確有事上奏,只不過到了洛陽之後,臣帶陛下游覽一下後,再報不遲.”

李清微笑道:“我的諸葛丞相,也開始賣關子了.”

諸葛青雲俯首說道:“臣不敢.”

李清微也沒有為難他,既然諸葛青雲說到了洛陽再說,那麼就到了洛陽再說。

按照計劃,和親的車隊要在洛陽停駕,而居住的地方也早就安排好了,就在龍琴居。

很快,隊伍便浩浩蕩蕩的開到了龍門山下,之後小龍女便在車上換了便服,然後跟眾人一同前往龍琴居。

不過走到龍門石窟前的時候,諸葛青雲故意停下了腳步。

李清微此時問道:“丞相怎麼了?”

諸葛青雲此時指著崖壁上重新裝飾過的佛像問道:“陛下感覺這大佛如何?”

李清微抬眼望去,眼前的這些大佛確實與之前不同了,山石雕鑿的大佛如今被塑上了“金身”,這自然不是用真正的金子做的,而是刷上了一層金粉。

見到此景李清微皺起了自己的眉頭。

諸葛青雲見到李清微甚是不快的表情,心中一喜。

隨後便跟隨李清微回到了龍琴居內。

回到了龍琴居,大家倒是都可以放下架子了。

之前李清微說了,在龍琴居里他只是李清微,不是什麼“李昇”,在這裡沒有什麼尊卑上下的分別,大家都是朋友。

一進龍琴居小龍女便先去休息了,畢竟整段路程她是最累的。

李清微等人騎著馬還能有說有笑的,她雖然坐在車上但是不能笑,不能動,要隨時保證公主的威儀。

即便小龍女是個很有定力的人,但是這一路上總是這樣,她也有些乏了。

不過眼下龍琴居內沒有什麼僕役了,原本的梅杏二人均被蘇媛調到了開封城貼身服侍她了。

眼下府中的僕役們,都是靈鷲宮的人。

李清微回到了自己闊別已久的龍琴居,回到了自己“家”的客廳,感覺分外的親切。

李清微一屁股便坐了下來,他晃了晃自己的脖頸,然後說道:“思穎,諸葛兄,隨便坐!只有在這裡,我才能輕鬆一點.”

段思穎此時挖苦道:“這不是你自己找的嗎?放著好好地逍遙小侯爺不做,非得做什麼皇上,既然你承擔了這份責任,你自然要把這份擔子挑起來.”

李清微笑著說道:“是!是!是!我錯了還不行嗎.”

此時李清微嬉笑的望向了諸葛青雲,他問道:“對了諸葛兄,之前你吞吞吐吐的好像有事情要說,現在回家了,我們沒有了尊卑之分,有什麼話你可以直說了吧.”

諸葛青雲說道:“沒什麼事情,我只是想讓李兄看一下洛陽的佛像.”

聽到他說佛像,李清微當下便明白了他的意思,看來他們兩個想到一起去了。

這件事還要從攻佔巴蜀的時候說起,那個時候李清微便想著從哪裡搞銅來鑄錢。

他想來想去,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寺廟的財產統統沒收,然後用他們的東西來鑄錢。

畢竟亂世“僧兵”出動,當初李清微前往少林的時候,也見過少林寺的佛像,那些佛像全部都是純銅打造後鍍上一層黃金的。

既然少林如此的話,相信其他寺院的也是這樣。

想到這裡的時候李清微有些自嘲,那些自詡“普度眾生”的出家人,最終卻富了他們自己。

從他們這裡,李清微又聯想到了他們全真道。

李清微是在重陽宮長大的,而且還是全真教現任掌教真人的嫡傳弟子。

全真教有“幾斤幾兩”李清微是在知道不過了。

全真教用一個字來形容的話,那就是“窮”。

而且還不是一般的“窮”。

李清微作為入室弟子是最瞭解自己的師門的了,雖然師門也有收入,但全真教的收入來源基本就兩條。

一個是弟子們外出行俠仗義,或者是給人講經說法,甚至是乾點糙活獲得些許酬勞。

而是靠著上山祭神的香客們的捐助。

除此之外全真教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

準確的說全真教的戒律是不允許他們有其他的收入來源的。

至於終南山的其他地區,也只有重陽宮境內是屬於全真教的,但其他的地方是屬於官府所有的。

全真教雖然有土地,但是卻沒有佃農,基本上都是一些外門弟子們在耕種,種出來的糧食來供養全派。

因為道家的戒律就在那裡,天生萬物雖人人取捨,但要自己去取才行,不能假他人之手。

不過這些外門弟子大多數是俗家的,雖然他們種田很辛苦,但是全真教也沒有虧待他們,傳了他們不少全真派的武功,本質上算是互換。

至於重陽宮建起來,那是靠著祖師王重陽還有全真七子幾位師祖,一分錢一分錢的“化緣”,或者是行俠得到的酬勞建起來的。

即便是殿內的三清神像,還有祖師爺王重陽的坐像,統統是泥塑後再彩繪的。

李清微幼年時在重陽宮的日子過的並不算好。

整天都是時蔬,還有豆腐,偶爾有頓大米粥小米粥,若是趕上關中地區鬧災荒的話。

他連口米粥都喝不上,因為糧食全都被師爺哪去賑濟終南山周圍的災民了。

至於全真教的弟子們則是伙食減半,吃不飽肚子餓怎麼辦?非常簡單,丘師爺親自教大家“辟穀仙術”,自他們這幫老道士開始,二三代凡是有輩分的弟子均是如此。

哪怕當年的李清微還是個幾歲的大的孩子,也沒逃過老師爺的“魔掌”。

李清微記得當初有一年山下鬧饑荒,師爺把糧食全都散發出去救人了。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修仙娶妻,多子多福

太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