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李清微幫了自己的大忙,所以宋慈要獎賞李清微。

而要依律審理他也是真的,雖然宋慈很佩服李清微的所作所為,也很感謝對自己破案的幫助,但是濫用私刑,害人性命是要不得的。

不然人人都憑藉武力動用私刑,沒有了法律道德的約束,那麼這個世道豈不是要亂套了?如果李清微將情況告知給宋慈,整個案件由他來懲辦的話,那麼宋慈會奉李清微為座上賓,而不是今日的“階下囚”。

宋慈代表的是大宋的王法,王法之中是禁止動用私刑害人性命的,而且這次還是朝廷命官。

宋慈要維護大宋王法的“尊嚴”,自然今天要把李清微帶到堂中問話。

之後將證據,還有奏摺送到宮中。

宋慈雖然可以定李清微的罪狀,但是他卻沒權力懲辦李清微。

他雖然有皇權特許的拿人特權。

但是他可沒有包拯的三口御賜鍘刀。

因為李清微不是普通的貴族,而是宗室貴胄。

如果只是一般的世襲貴胄的話,宋慈是有權力懲辦的。

但是宗室貴胄就不一樣了。

宗室貴胄犯罪的話,只能是三司進行不公開審理之後,呈報給皇帝審閱。

然後由專門管理皇室宗親的“宗正寺”來按照皇帝的意思定罪。

因此宋慈只有“審理”的權力,然後上個摺子,出一個懲處的意見。

他沒有直接給李清微這樣的宗室,尤其是直系宗親貴族定罪的權力。

所以今天把李清微叫來,只是單純的“審理”而已。

宋慈此時說道:“衛王殿下還是不要裝糊塗的好。

既然下官敢明目張膽的將你這一皇親貴胄帶到我這提刑司,那邊說明下官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王爺與殺害工部郎中一家的兇案有關.”

李清微此時站起身來說道:“那麼就請宋大人說說證據吧。

若是宋大人說的有憑有據,那麼本王甘願伏法.”

宋慈此時也走下了堂來,此時竹英姑將之前李清微丟下的沾染血漬的夜行衣,捧到了李清微的面前。

李清微看看自己扔下的血衣,然後說道:“宋大人單憑這一件衣服,就想定本王的罪,未免有些武斷了吧.”

宋慈此時說道:“不錯,如果單憑這麼一件衣服就斷定王爺行兇確實有些武斷。

但是下官查出衛王府與這件衣服有關.”

李清微用扇子挑起了血衣,然後微微笑了笑說道:“這不過是一件普通的黑衣,又如何能跟本王扯上關係.”

宋慈隨即解釋道:“這件衣服的做工材質均屬上乘,絕非是一般的小作坊可以做得出來的,經過下官細細查證,此衣服是出自京中“七巧坊”之手.”

這件衣服的確是李清微之前在臨安小居的時候在七巧坊定製的,不過李清微並沒有驚訝於宋慈的手段,因為這個並不難查出來。

李清微隨即問道:“那宋大人即便推斷出此衣物出自七巧坊,又如何斷定本王就是這件衣服的主人?”

宋慈此時說道:“那麼下官就要委屈王爺將這件血衣換上了.”

這個時候趙玦站起身來呵斥道:“大膽!我夫君身為皇天貴胄,身上袞龍袍乃天子欽賜,爾等怎敢如此的無禮!”

此時宋慈看了看趙玦,他對趙玦行禮後說道:“王妃請息怒,在這公堂之上,下官身為提刑官,自有執法之權.”

李清微此時笑道:“愛妃不必嗔怒,宋大人在這公堂之上他最大,本王依他.”

說著李清微便解下了自己的蟒袍玉帶,然後一旁的衙役恭敬地捧著李清微換下來的衣服。

李清微將這一身血衣穿上,剛好合身。

宋慈打量了李清微然後說道:“那麼王爺肯認罪了嗎?”

李清微此時又是搖搖頭,他說道:“天下之間身形相似者頗多,若是宋大人以此來定本王的罪,那本王心中可是會有些不服.”

宋慈不慌不忙拿出了第二份證據,這個證據便是李清微留下的檢舉書信。

宋慈此時說道:“這是王爺那日留給下官的檢舉信件,這信中的筆記與王爺的筆記如出一轍。

若王爺不信可請王爺驗看.”

說著宋慈便讓竹英姑將李清微書寫的那封檢舉信貼在畫板上,然後旁邊還有他用“水紙脫骨法”拓印下來的李清微的那份“宋蒙議和條款”。

這份條款是李清微草擬的,就是當初給闊出太子看的那一張。

也不知道宋慈是從哪裡得來的。

雖然字數不是很多,但在宋慈的眼中卻是巨大的破綻,他一眼就認出二者的筆記如出一轍。

因為每個人的落筆習慣,還有執筆的習慣,都會影響字型,雖然有些人模仿其他人的字惟妙惟肖,但只能模仿其神,不能模仿其魂。

不過幸好榮王偽造的宗室典籍沒讓宋慈去鑑定,不然宋慈一眼便能戳穿宗室典籍偽造的真相。

李清微沒料到這個小細節宋慈竟然也能注意到。

看來名垂千古的“大宋提刑官”“法醫鼻祖”真的不是吹出來的。

不過李清微依舊沒有認罪,他還想考驗考驗宋慈,雖然宋慈一眼便認出了他的字跡,但這點證據依舊不能證明他就是兇手。

李清微此時說道:“本王所修字跡,乃是徽宗皇帝所創瘦金體字,這天下間又不止本王一個人會寫,難道就以此來武斷本王殺人行兇嗎?”

宋慈依舊是不動聲色,因為李清微說的沒錯,光憑衣服合身,筆跡這確實無法證明他殺人。

但就在這個時候,宋慈將之前趙捕頭收繳上來的薔薇劍拿了過來。

他拔出薔薇劍細細的端詳了片刻,然後他問道:“這把劍是王爺的嗎?”

李清微回答道:“自然是!”

宋慈問道:“王爺近日來可曾用過?”

李清微當然不會承認,他說道:“自然沒有!”

宋慈此時說道:“那便好!”

這個時候,竹英姑從後堂推著一個小車走了過來。

車上掛著一層蚊帳,而裡面盡是蒼蠅的嗡鳴聲。

此時李清微才恍然大悟,他拱手說道:“宋大人不必試了,本王認罪伏法!”

現在的李清微著實佩服這個法醫鼻祖。

宋慈想到的這個辦法,雖然看上去有些不雅,但確是能直接驗出這把是不是兇器。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封神:帶著系統到商朝

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