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記得當年,在西疆玉龍關以西處,有座密-宗子弟管轄的佛門高塔,塔內有宗教僧侶不下八百人。

一次某個小和尚在塔底燒火做飯時,不慎弄倒了火爐,直接導致火勢飛速蔓延,無法立時撲滅,不多時便已滾滾濃煙熏天,焰光衝破夜空。

熊熊大火從一樓直直往上方燒去,估計用不了半個時辰的光陰,整座佛塔內的所有人,都要悽慘的淪為焰中之鬼,情況著實已萬分兇險!

西域有個人盡皆知的魔教喚作“宓教”,宓教教主和那位龍虎宮前任掌教一樣,也姓張。

那位手段通天的魔教張教主也不知是路過寶地,突發菩薩心腸,不忍見塔內僧人盡數喪身火海,亦或是別有所圖,希望透過此種救人的方式穩固地位,拉攏人心,讓整座西域都知道宓教教主是個仗義出手救人的俠義兒郎,值得信賴,讓全教在世人眼中的那個糟粕形象得到徹頭徹尾的大幅改善。

反正那整整八百號僧人都在張教主的幫助下,留得了一條性命,皆沒有以身殉佛!

那時候火勢已極是雄大,別說最開始燒的一樓了,就連二三樓的視窗處,都有十分猙獰“火蛇”往外瘋狂吐著性子,其狀猶為恐怖詭譎,彷彿要把牆磚壁壘都給用高溫融化一般。

逃命的出口早已被烈焰堵住,飛天無路,遁地無門,身處該塔中的人們若沒有翅膀,從天空飛走,焉還能有半分活路?必然是死路一條!

就在全部僧侶都已陷入絕望,不少輩分年長的僧人都開始默默唸誦起往生經文,打算為自己以及其餘僧眾超度祈福之際。

樓底下突然傳來了張大教主的震聲喊話。

那位年紀輕輕的魔教教主聲若洪鐘,他放言勸躲在樓頂處的僧人們不用擔心會不會摔死的問題,儘管從高處跳下來便是,有他張教主在,決然不會讓半個人摔死。

雖然他說得坦坦蕩蕩,且義正辭嚴,大有讓人信服的底氣所在,但此人畢竟是西域著名魔教宓教的當家教主,豈能隨意就相信?

宓教在玉龍關以西的土地上興風作浪多年,歷經了整十代教主,除去這一代,前九代教主,無疑例外全都是兇惡歹毒,殺人不眨眼的魔頭,手上孽障多得數不過來,可謂臭名昭著到了極點。

那個姓張的年輕人精通佛道兩家學問和功法,不過二十歲便已修為登堂入室,出任堂堂一教之主,本事固然不小,境界更是強得厲害,人脈極廣,長輩緣也極佳,甚至連青泥寺方丈一衲禪師和龍虎宮張天師兩位聖人都對其讚賞有加,覺得此人年紀雖然輕,但心性絕佳,有著統領萬人的“帥才”,就憑他對人處事種種方面透露出的那份“心意”,就能看出,宓教有了他,必能痛改前非,即使無法抹去黑暗渾濁的過去,但肯定能擁有美好光明的未來。

張教主對此深以為然,為了讓宓教前程無憂,甚至還討好彩頭一般的提議,將宓教本部基地,改名為“光明山”,光明山有宓教,前途光明璀璨。

這個提議剛一出口,立刻就得到了教眾們的同意,無一人有異議,均覺得此名字妙之極矣,也就新一任宓教教主這種不世之材,方能取得出來。

魔教新任張教主上任不到半年光陰,美名就已遠播,大半個西域都知道宓教出了個不過弱冠之年的傳奇新教主,那個青年人大刀闊斧的改變教內諸多事務,賞善罰惡,手段雷霆,短短數月,就親手斬殺了教內最出名的幾號兇惡之徒,讓那些終日殘害百姓的罪孽滔天、惡貫滿盈之輩,付出了他們應有的代價。

可即便張教主聲譽已達這種光輝地步,宓教之“臭名”實在太過地固根深。

魔教就該行惡事,這類潛移默化的思想,早就深深紮根在人們心中,哪兒是那麼容易就輕易扭轉過來的?

宓教教主會做好事,可以,你做了以後我才勉為其難的會捏著鼻子認可,而且就算勉強認可,背地裡也難免腹誹一句“偽君子”,給你戴一頂收買人心的黑帽子。

覺得你這麼做壓根就不是出於本心,表面看來功勞不小,但實際上,目的可能並不單純,是想著用小小的施恩,換取更多的福利回報,讓愈來愈多的人投效魔宗宓教,成為你張教主的麾下爪牙。

待你收買了足夠多的人心以後,等到你掌控的魔教教眾門徒的人數愈發雄大以後,那麼那個姓張的臭小子必定會漏出萬分醜惡的獠牙,開始大規模發起戰爭,引得戰火滔天,民不聊生,江湖和廟堂都不得安生!

屆時搞不好整座西域都要出現宓教一家獨大的局面,西域的幾大密-宗教派,搞不好都要成為他姓張的附庸傀儡,魔教吞併佛教,滅絕人倫,真正意義上的末法時代,就要因為那個該死的小子而宣告到來了……

多半是聽信了太多的流言蜚語,西域密-宗的宗主皆對宓教新教主極度不滿,談不上恨之入骨,但其態度卻也與千年前儒家至聖說的,和對待鬼神的態度相似,但並非單純的敬而遠之,而是“不敬”且遠之。

意思就那個姓張的年輕混蛋如果早早死了那最好,萬事大吉,值得慶祝,若沒死,那就寄希望於宓教別和密教有任何的關係,兩者離得越遠越好,佛門聖地,斷然不許魔教子弟涉足,否則便是對佛祖的一種褻瀆!

可及時密-宗教主們對宓教有這般深厚的成見,張教主那會兒功夫仍是挺身而出,雖萬千人吾往矣。

儒家講究“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融佛道兩家思想於一身的年輕張教主卻欣然前往塔底,決意以德報怨,要出手救下眾僧侶的生命。

那些僧人們蠢笨愚鈍,早就已被流言蜚語所洗腦,認準姓張的傢伙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偽君子,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自身利益出發,所圖之事尤為陰暗,沒有絲毫好心腸可言。

根本就沒想到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張教主是出於本心的善意才願意跑來救人的。

火勢愈燒愈旺,高達七級的浮屠佛塔眼看就要被完全燒穿。

等到那時候,區區肉身如何能擋得住千度烈焰,小和尚們自然會全被燒成骨灰,老和尚能不能燒出幾顆舍利子那要另說。

況且就算真燒出來又如何?八百條寶貴人命都已葬在了塔中,區區幾顆破舍利又算得了什麼?能彌補西域密-宗的莫大損失麼?

不行!身臨寶塔最高層,後頭巨大的高溫熱浪已洶湧而至,估計不消小半柱香的時間,一座高塔裡就要沒半條生靈,悉數死光死絕。

和尚雖整日吃齋唸佛,追求超脫邁入極樂世界,但正經面臨死亡威脅的時候,本能的恐懼心理還是難以擺脫,一定會想要努力活下去,不願意就這樣悲慘死去,一事無成,什麼都沒有留下就離開人世。

於是,就真的有小輩僧人用力一咬牙,一閉眼,身子從視窗一縱,就從塔頂位置躍了下去。

在塔下站了半天的張教主見有人下來,急忙施展其自家最擅長的內力功法“天地大挪移”,以自身雄渾無匹的內勁,和小和尚下墜時的那股子衝勁相互抵消,然後把落下來的人往邊上一拋,正正好好讓墜塔者身子輕輕摔在了鬆軟的草地上面。

結果當然就是人體安然無恙,除了僧衣上頭沾了些許泥土草葉以外,其餘什麼都沒事,連一根頭髮都沒有損失。

見有人被成功救下,其餘僧眾們都不願放過這存貨機會,都紛紛從塔中的最高一層縱身跳了下去。

烈焰焚塔,群僧墜樓,畫面詭異絕倫,其場景,幾乎不亞於佛教對可怖地-獄的誇張描述!

一個接著一個,密-宗們不同輩分的眾多僧侶們,接二連三的從塔上跳下。

眾僧如雪花而落,塔下張教主盡力施為內家功法,毫無保留,傾瀉膻中府海內的珍貴內力,天地間,火光席捲大地,焰氣直燻蒼穹。

有張教主一人,扭轉乾坤!

等到差不多火焰快要吞沒整座高塔的時候,將近八百個人密-宗僧人都已安全撤離,在宓教張教主的通天能力之下,安安全全的來到了塔下的那一大片草皮上,密-宗的這一場滔天浩劫,算是結束了。

唯獨有一個迂腐不化的老僧人,思想硬得如鐵,水米不進,怎麼勸都不聽,死活不願意被西域臭名遠揚的“魔教教主”相救,執意赴死。

那個老僧沒跳之前,在最高處用內力把嗓音傳了下來,把宓教以及宓教新任張教主都罵了個狗血淋頭,各種詞彙無不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對年紀小小,不過才二十歲的年輕教主進行無情譴責。

隨後當他自佛塔上躍下後,同樣也還是得到了張教主的救助,可那股下墜之力和年輕教主的掌力相互抵消以後,痛恨魔教到了極點的頑固老僧竟然又狠狠朝下方推出了一擊,於是乎,便又多出了一股任誰都消除不了的致命力道。

密-宗老和尚沒學過青泥寺的鎮寺功法大金剛印,肉身決計到不了金剛不壞的程度,必死無疑。

但見那僧人整個人如斷了線的風箏,被巨大真氣彈飛了出去,不管張教主修為再如何強悍,身法再如何快捷,又怎可能救得了一心求死的人?

僧人一生苦求佛法,故而肉軀並不強勁,藉著巨力,身體結結實實的摔砸在了堅實的磚地上頭,“啪嘰”一下,當場淪為一灘爛泥狀的可憐屍體,實在令人唏噓。

那老和尚也就成為了這次魔教教主力救群僧事件,唯一一個死者,屍體後來遭到活化,並未燒出半塊舍利骨,淪為笑談。

而那事件之後,八百個僧人的性命得以保全,魔教宓宗和佛教密-宗兩家的關係也有了明顯的改善,不至於說雙方關係融洽到攜手並進吧,但也絕不會再出現昔日,佛魔見面立刻動手廝殺那麼僵的關係了。

想必再用不了幾年,宓教教眾在西域百姓眼中的形象,就要有翻天覆地的優良改觀了。

這一切的好事,自然都要歸功於那位年紀極輕的張教主,若沒有他,只怕魔教宗壇光明山大平頂,早就被幾大俠義道門派聯手踏平,從此世間再無宓教了。

西域魔教張教主的名氣太盛,以至於連遠在天燭國英雄府折腰山的諸葛老大都有聽聞,曾與手下們笑稱,若是那個姓張的年輕人肯屈尊加入折腰山,他可以毫不猶豫的給他一個幹部噹噹,並分權與之,贈送一張兵力虎符,可以隨意呼叫莫大精銳。

折腰山十三兇徒排行第二的王臨霄素來嚮往崇拜英雄,更是對宓教新任張教主讚賞有加,這才會願意斥巨資,在黃龍府陽鳳城城中心,主持修建了一座高達百尺的巍峨巨樓,為之取名“摘星”。

據說摘星樓的整體構建格局,與西域玉龍關以外的那座,有八百名僧人跳樓逃生的浮屠巨塔頗為相像,或者說壓根就就是直接仿造的那座佛塔而修建的。

若是那佛塔沒有張教主的那次壯舉,玉鼎峰峰主王老二才沒那麼多的閒工夫,花時間花精力去瞎搞這種東西呢,建出來了又能怎麼樣?又不能吃又不能住的,沒點文化和內涵在裡面,建出來也是純純浪費,不划算得緊。

也正是因為有那個豪傑傳說作為幫襯,添磚加瓦,才為這座百尺摘星樓增色了不少。

剛一落地建成,把那個響噹噹的“牌子”打出去以後,陽鳳城的城市中心地帶就一下子變得熱鬧了起來。

各路三階百尺境修為以上的宗師級別高手,有獨自一個來的,也有三五好友相約至此的,更有一些感情恩愛的江湖俠侶,攜手來到摘星樓的最高樓頂,從視窗跳出,一口子掠至地面,享受那種極速墜落時,耳旁風聲陣陣的快意感受,著實奇妙無比。

今時今日,年度彩燈大會開始在即,也有兩道身影自五層高樓上面一躍而下。

一黑一藍,兩顆“流星”嘭然墜至人間。

身後是那棟耗資無數的巨型巍峨寶塔,兩名身份尤其煊赫的男子,就那樣並肩挺胸立在塔前的那方廣場之上。

披著黑紅裰衣的魁梧巨漢一言不發,只是挺身而立,體格雄壯若天神下凡的他,神威蓋世,叫人連直視的勇氣都無。

另一位身穿藍底黃紋袍子的中年人比巨漢矮了差不多半個頭,氣定神閒,縱使剛從那麼高的地方躍下,也不見其臉上有任何波瀾,呼吸勻暢,不存在大喘氣的情況,臉不紅,心不跳,很顯然,此人內力同樣不凡,百尺之高不放在眼裡,理所當然可視作是武道宗師級別的人物。

身高約有九尺的黑衣漢子綽號“小武神”,姓鼓名武,黃龍府裡的百姓都喜歡在他名字的後頭多加一個“鼓大高手”的字尾詞。

氣質超脫的中年男人被人們調侃作“畫眉城主”,姓藍名關,乃整座黃龍府陽鳳城的一城之主,官位顯赫,這輩子獨愛一人,那就是自己的妻子果眉。

藍關藍大城主雙手背在後面,挺胸吸了口氣,遂以內力逼出了陣陣嗓音,聽得陽鳳城城主的話語在整片廣場上頭響起:“諸位,我宣佈,一年一度的彩燈大會,現在正式開始!”

觀眾們的歡呼聲頓時爆發,欣喜雀躍之情盈滿了塔底。

待喜氣雲騰之氣稍稍平息後,藍城主扭過頭,笑著對那名偉岸巨漢說道:“鼓弟,該你表演了,一個活命都不需要留下,儘管放開手殺人便是。”

單看體格,與一座黑色寶塔並無多大分別的鼓姓漢子點了點頭,仍是不言語,徑直走向了一邊。

他來到了那個裝有百名死囚的巨型牢籠。

那個鋼鐵巨籠單單是看外在,就已極是不同尋常,每根籠柱都異常之粗,大概和成年男子的大腿一般粗細了,恐怕就連那種分量上千斤的猙獰巨獸被關押在此籠裡面,都決計沒有脫身出逃的可能性,只能乖乖聽話,連逃都不用逃,因為必無可能破開那麼粗的鋼條,重獲自由。

巨型鐵籠裡面關著的不是什麼異種野獸,但卻也差別不大,都屬於“不能放出來”的存在。

那等巨籠裡此刻有足足一百名死不足惜的大惡人,每一個惡人都穿著黑白色的囚犯薄衣,身材尤為精悍,面部表情駭人,顯然都是身經百戰之輩,無一不是殺人如麻,吃人不吐骨頭的亡命之徒。

不是魔頭,勝似魔頭!

那群亡命徒因犯下了十惡不赦的死罪,而被官府計程車兵抓住,判了斬首的極刑,關在牢中,靜靜等待著最後那頓斷頭餐的到來。

本該是一絲一毫活頭都沒有,但如今卻因為機緣巧合給他們碰上了這場一年才有一次的彩燈大會,一個“活下去”的可能性突然就擺在了眼前。

那些個死囚們在牢裡被提出來的時候,就已明確的知悉了。

你們若是想活,那就在大會上好好表現,共計一百人,只要你們能打得贏藍城主麾下的鼓武鼓大高手,那麼你們就自由了,想去哪兒去哪兒,官府毫不干涉。

天燭國人歷來恪守承諾,說出去的話如潑出去的水,絕無食言而肥的道理。

故此,一百個不多時就要被砍頭的牢中死囚都極度興高采烈,覺得自己而今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可以借這個機會重獲生天。

想想就知道,我們可是有一百號人吶,那個姓鼓的王八蛋再他-媽厲害,那也就只有一個人而已,一百對一,形同猛虎對雞,怎可能會打不過呢?

退一萬步,就算當真打他不過,那可是整一百人吶,有個詞叫“渾水摸魚”,如此天賜良機,難道不可以趁著其他人對付鼓武,拖延時間的寶貴機會,來溜之大吉麼?白痴才跑不掉!

隨著藍城主貼身侍衛,陽鳳城天字一號武夫鼓武的指令下,兩名官兵緩步上前開啟了鐵籠的開關。

巨型鋼鐵大籠的“正門”被徐徐開啟。

與之一同被開啟,還有籠中百名死囚們那勃然雄壯的滔天殺意!

一百個被拘押了許久,滿腹怨氣和憎惡的死刑囚犯,如陡然噴發的活火山一樣,從鐵籠裡狂湧而出,你擠我,我壓你,都想著快些上前。

彷彿群狼掙脫鐵鏈束縛,惡狠狠的撲向了眼前的那頭綿軟羔羊。

勢不可當。

可他鼓武卻偏偏要一人當之!

人間真武林清的門下愛徒鼓武此時此刻深深往腹腔吸入了一口氣,然後猛地將濃厚氣浪從肚子裡面擠壓而出,再從喉嚨裡發出一記堪稱穿雲裂石的沉重巨響。

嘯聲震得人耳膜欲穿,頭腦幾乎都要當場崩碎炸裂!

就在群囚心神嚴重駭然之際,小武神鼓武,率先一步出手了。

那名裰衣巨漢以迅猛到無可言喻的速度衝奔向前,風馳電掣,在距離差不多兩臂距離的位置,同時朝前方遞送出了兩拳。

兩道煞是強橫的拳罡恍若怒海狂蛟,猛然間直掠向前。

罡氣澎湃如江水衝堤。

好像在跟眼前的人們詮釋著何為真正的“勢不可當”!

雙拳摧發而出的無敵罡力,就那麼直直衝入了兩名結實死囚的胸口。

瞬間便凌厲貫穿了兩個壯漢的身體,奔在最前頭的那個死刑漢子,只一剎那,便被震碎了五臟六腑和前胸處全部骨骼,血吐一地,死得不能再死。

拳罡自兩人前胸處穿入,再無可阻擋的從其後背透出,那股無與倫比的神力,令身處兩個死人後面的兩個囚犯也給震斃,亡命之徒最終亡命於拳下。

等於說是鼓武兩拳合一招,一招殺了四人!

當廣場上眾囚犯被嚇得頭皮發麻的時候,鼓大高手輕呵一聲,片刻遲疑都不存在,又須臾飛出一腿。

這一腿所挾帶銳利勁風,促使一擊之威,渾不亞於寶劍刀鋒斫砍。

一擊鞭腿瞄準了人的頸部要害,“呼”的一聲,眨眼而出,襲向脆弱之處。

明明肉眼可見此腿的軌跡,但卻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避開。

只因這一腿所出者,是位半步六階凝丹境的純粹武夫,是英雄府折腰山最強近戰高手林老九的寶貝徒弟。

是天燭國黃龍府萬千習武之人日日夜夜所憧憬嚮往著的“武神”!

來自五階脫俗境大圓滿武夫的一腿,沒有給人任何迴避躲閃或者格擋的餘地,只聽得清晰至極的骨骼斷裂粉碎之聲猝然炸響。

恍惚之間,兩顆大好人頭已徹底分離身體,被一“刮”而下,快速滾落到了地上,又有兩人殞命,無首屍體被後面湧上來的人踩在了腳下,踐踏得不成樣子。

鼓武腿力強橫霸氣至斯,輕輕彈擊一下便可取人性命。

這等神乎其神的絕技,已然超脫了凡人的水準。

其實對於境界不高的人們來說,五階大圓滿和仙品六階已經相差不大了。

都已算不得是“人”,準確些來說,鼓大高手就是俗世意義上的陸地仙神!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離恨刀

逍遙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