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已落,夜色降臨。

陽鳳城城中心卻依舊是燈火通明如晝。

只因今晚的這片地方,有整座黃龍府一年一度的盛大“彩燈會”隆重舉辦。

每當此等盛會到來,這座黃龍府三大雄城之一的陽鳳,就會變得熱鬧異常,城中央人山人海。

何為彩燈大會?顧名思義,在這一年度的舉城盛會里,有成千上萬盞不同規格的炫麗彩燈會在眾人的放飛下浮空升起,照得上空天穹一片亮麗華明。

尋常天燭國百姓人家,兜裡銀子不多,固然買不起那些價格尤為昂貴,極度華美且招搖的巨型彩燈,但他們可以花上部分小錢,在經濟能力支援的範圍之內,購上一兩盞製作工藝略微粗糙,但同樣足夠漂亮體面的“天燈”,於午夜時分將之放飛。

天燈,又名“祈天燈”、“諸葛燈”。

所謂祈天,即是祈禱天燭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至於諸葛二字,說的自然便是發明了這種物美價廉彩燈的折腰山諸峰共主,天燭北庭諸葛女帝的本家兄長諸葛長懷。

折腰山十三兇徒之首,英雄峰峰主諸葛老大充分考慮到普通老百姓的經濟實力,特意研發出了這種造價便宜,但又不失造型美觀的祈天燈,作為祈福禱告之用,人們往往會把自己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與嚮往寫在燈紙上面,心裡懷著莫大虔誠,祈求老天爺在上,能夠保佑紙面處那些或大或小的願望,終有一日能夠變為現實。

雄城陽鳳的城中心是年年彩燈大會的舉行場所,該地矗立有一座巍峨巨樓,名喚“摘星”。

摘星樓最早由折腰山老二,玉鼎峰峰主王臨霄發起修建並主持操辦,隨後又有多家重商巨賈聯合出資,由大量名匠繪圖監工,聘請建築好手無數,集結了莫大的人力物力,耗時不下兩年光陰,方始算是竣工完成。

樓高約百尺,共有五層,飛簷翹角,畫棟雕樑,頂端覆蓋有貴重已極的多彩琉璃瓦,極盡富麗堂皇,盡顯巨城陽鳳的底蘊風采。

樓中置有千餘盞體型巨大的紅色燈籠,每每到了夜晚,整棟百尺高樓輝煌耀眼,如同一座金光閃閃的五層佛塔,可謂莊嚴無比,恍若佛教聖地大雄寶殿。

此時雖已至午夜,陽鳳城的城中心地帶卻仍恍若白晝。

圓月皎潔,似一輪玉盤嵌在天空,傾灑下濃濃的銀光,聖潔萬分。

成千上萬盞滿載了人們心中願景的天燈,與璀璨星辰結伴,兩者完美搭配,共同綴飾著無邊無垠的夜幕蒼穹。

月光,星河。

襯萬家燈火。

但使天燈不滅,龍蒙族生生不息。

只因今日有年度盛會在此開展,故而位於摘星樓下方的那片遼闊廣場之上,密密麻麻都是前來參加大會的百姓,以及負責維持秩序的官兵,數目共計不下五六千人。

除了大量圍觀百姓以外,官府士兵們還團團守護著另外兩大塊區域。

一塊區域裡,跪著少說有五十人之多的俘虜,盡數是中原人,他們無一例外,都被粗麻繩子結結實實捆得好似粽子,最恐怖的是,每一個“人”的下頜骨都被提前用蠻力掰得脫臼下垂,嘴巴大大的張著,怎麼樣都合不攏,與池塘裡的青蛙蛤蟆近乎一模一樣,其狀甚是可憐無助,萬分卑微。

這群中原百姓都非常清楚自己即將到來的悲哀命運,那就是淪為“投壺”的受刑工具,被人們嬉笑著用羽箭殘忍刺殺,以取樂物件的身份無力的死去,沒有任何存活可能!

他們不是沒有掙扎反抗過,可結果不存在意外,作為異族人囚中俘虜的他們,只要表現出任何不服從管教的“異心”,那麼很快迎接他們的,必然就是殘酷到匪夷所思的鎮壓,狼蠻族計程車兵們,會用虐待牲-口般的惡毒手段對付他們,殺起人來渾無半分顧慮,比碾死只臭蟲還要不如。

萬般不由人,就兩個字,認命!

另一塊區域裡則擺放有一個巨型鋼鐵籠子,籠子的鋼柱足有男人大腿粗細,被那麼粗壯結實的鋼條困在裡頭的,是足足一百名身穿有黑白囚衣的罪犯。

每一名罪犯都擁有著極為魁岸彪悍的體格,模樣個頂個的凶神惡煞,面目尤為猙獰,彷彿別說什麼殺人了,就連“吃人”那種傷天害理、滅絕人倫的拔舌罪孽,他們都有十足的膽量去做,這世上,幾無那群滿肚子壞水的孽障惡徒不敢為之事!

只因那群該殺千刀的籠中大漢,無一例外全都是天燭國黃龍府裡拘押著的重罪死囚,人人都是因為武鬥兇殺等等滔天罪行被官府擒拿抓獲,和他們犯同等罪的剩餘惡人們,十個裡有九個都已被就地正法,他們算是其中較為幸運的存在,在反抗過程中僥倖並未被殺害,而是得以順利保留了一條性命,從而被關在死牢裡活到今天。

今時今日,這些個滿腹仇恨和怒氣,恨不得把官府的人盡數生吞活剝了的極刑囚犯們,即將要被從封印自由的牢籠中解脫出來。

迎接他們的,是一場從所未有的激烈大戰!

身為黃龍府頗具名氣的極刑“大惡人”,這些體格魁梧的巨漢們全非甚麼貪生畏死之輩,一生皆是造孽無數,殺人自然也是無數,狹路相逢捉對廝殺,也不知親手葬送過多少敵人的性命。

所以讓他們以戰鬥的形式了卻殘生,倒也不失為一種仁慈。

為何要這麼說?

還不是因為這足足一百號大惡人們,不多時馬上要面對一場血腥異常的頂尖廝殺,而會和他們展開武道搏鬥的人物,更是絕非普通貨色。

此人宣告地位極重,乃堂堂折腰山真武峰峰主門下愛徒,陽鳳城城主藍關的貼身侍衛,被世俗百姓們親切稱作“小武神”的鼓武鼓大高手。

那個姓鼓名武的男人,今年才不過二十九歲,才連三十都還不到青壯年紀,竟然已經擁有了五階脫俗境大圓滿的巔峰修為,距離傳說中的仙品凝丹境所差無多,不消多少時日便可成功破境,一舉踏步六階,真正無愧於綽號裡的“武神”二字!

折腰山除諸葛老大以外的近戰第一人,號稱“人間真武大帝”的林清林老九,對自己這個年紀輕輕的弟子可謂是關愛有加,除了將畢生武學傾囊相授以外,還努力為其開通青雲平步的上行通道,各種託關係耍手段,總算將鼓武派給了南院大王耶律鎮江作守院護衛。

雖尚無六階凝丹境,但其在天闕城裡的種種身份地位和行事特權,幾乎已經不低於那些堂堂正正的仙品修士,飽受南院大王的青眼相睞,盡享專屬上流層級的生活品質,和無數官場大能與武林人士關係搞得甚佳,人脈廣大,不少人以能與之稱兄道弟為榮光。

每每提起“鼓武”這一古怪名字的時候,人們都不忘在後頭多加一個“鼓大高手”的字尾詞,這個字尾絕不是什麼嘲笑調侃或是在說反話,恰恰是那些江湖廟堂的前輩豪傑們對這名二十九歲的年輕人,寄予著莫大的厚望,希望這位五階脫俗境巔峰的小武神能早日躋身仙品六階,成就更高一層的武道造化,從“小高手”變成無人敢背後嚼舌根子的,真正意義上的“大高手”。

後來,陽鳳城藍關藍城主靠著從中原伯樂那裡學來的“相馬”技術,一口氣為耶律大王尋得了不下十匹日行千里的寶馬,耶律鎮江龍顏大悅,便歡心鼓舞的將鼓武送給了藍關,作為類似於保鏢存在的貼身護從,形於影不離身,就算藍關晚間就寢的時候,鼓武都會時不時經過城主屋子門口,巡視檢視,要保證萬萬不可有半個居心叵測之徒隱匿在暗處,妄圖對自家的主子不利。

藍關對自己的這個新任“保鏢”也同樣甚是喜愛,賞賜的金銀財寶和綢緞錦帛數之不盡、用之不竭,可以說是鼓武要什麼,藍城主就能給什麼。

半年前,鼓大高手想要藍關那匹從西域烏宛國得來的汗血寶馬,藍關二話沒說,立刻就把愛馬相贈,連眼睛都不曾眨一下,還笑著言稱,寶物雖美,又豈能勝得過人?鼓武於我而言,如左膀右臂,乃曠世難覓的得力干將也,區區一匹雄馬而已,不足道哉!

想必若不是藍關與妻子果眉感情篤實,無有三妻四妾,否則按照“畫眉城主”的性子,搞不好還會贈送幾房妾室當做禮物,這對武夫和主子,恐怕就要變成所謂的“連襟兄弟”了。

鼓武當然不是那種知恩不圖報的傢伙,既然深得藍關藍城主的青眼相加,那麼也沒有不為主誓死盡忠的道理,鼓大高手每日都堅持苦練內外武學,日復一日精進師父林清授予自己的那些絕世功法,拼了命提升著自身的修為底蘊,只是為了能早些時日成就舉世無雙的仙品境界。

使自己拳頭夠硬,內力夠強,徹徹底底化身成一面盾牌和一杆長矛,盾牌可為主子抵擋住全部傷害,鋼鐵之鋒可殺戮世間一切敵,保證藍關此生不受絲毫傷害,能夠安安心心做他的陽鳳城城主。

身為在江湖裡摸爬滾打的習武之人,“向死而生”這四個字是所有江湖人最起碼最基本的魄力,若無這份悍不懼死的勇氣和膽識,毫無疑問,會相當悲慘的淹死在“江湖”的深黑湖水之中。

對於小武神鼓武來說,“死”壓根就不是件多麼難以接受的困難事情,畢竟昔日跟著師父林老九苦練武功的時候,已記不清到底經歷了多少次生不如死的煎熬與折磨,肉體和精神上的持續高壓,方才磨鍊出了一身的好武藝,故而他根本就沒有怕死的可能性。

世人都道他鼓武是稀世罕有的大天才,僅僅不過三十歲左右的年紀,便已近乎快要成為仙品頂尖大高手,武學前途光明無限,說不準,未來要成為繼林清之後又一位凌駕於眾生之上的純粹武夫,不憑依點滴外物,僅憑赤手空拳打天下,一身傲骨通天徹地,有著看不起人間所有劍修和練氣士的狂傲資格,能用一雙至強拳頭證明自己的價值,成為整座北方天燭國將來的武道扛鼎之人。

但很少有人會真切瞭解到,這名姓氏稀少的武夫曾經經歷過什麼樣的地-獄生活,又付出了怎樣的誇張努力和砥礪修行,才算是“煎熬”出了這麼一份堪稱脫俗的修為能力。

他又是用了何其巨大的代價,才勉勉強強登上武學大樓,換來了這五階脫俗境大圓滿的不俗境界。

習武如上樓,一步一個血腳印!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煙雨樓題風雲錄

老屁孩日記

師尊虐我千百遍,跨域天上

虐的小楊腿啵啵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