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道脈最為正統、響譽最為鼎盛的春秋風水寶地,毫無疑問就是位於大禹王朝劍南道蜀州靈寶郡的那座治世靈地玄嶽,連中央朝廷九五至尊的皇帝都要專程遣人敕建祭祀祠廟的道統七十二福地排行第一的武行山。

有北方玄天大聖真武帝君下凡親臨並享受朝拜供奉的福地武行山上面有座號稱正一派創派祖庭的巍峨大殿“龍虎宮”,中原各地不知有多少孤詣修道求長生之士心心念念著能有朝一日拜入此道家香火最是旺盛綿延的玄武聖殿之中。

天下第一仙山武行之上的道家廟宇浩如煙海,各式屋類薈萃雲集,其主要建築自然就是那座得到官方皇家大力宣揚扶持,被譽為今世“道教聖殿”的金碧輝煌且宏偉壯麗的至尊無上龍虎宮。該宮殿除了有當今中原道教最高聖人龍虎掌教張念慈坐鎮及其開門大弟子道傲徐行作輔以外,還有武學造詣頗為不俗的七名內家外家劍術完備兼修的劍修道士,分別名為宋玉晴、俞廉州、俞代延、張嵩熙、張摧山、殷禮庭和莫勝古,當中要數自取綽號“真武劍”的宋玉晴修為造詣最為高深得道,排第二的俞廉州相對宋玉晴要次上一點,其餘五人皆是難分伯仲若不死戰拼命就決計較不出什麼深淺高下。

他們乃張念慈張天師於十二年前遍遊中原大好河山後特意收攬入自家門下並用心指導培養的七個天姿絕佳的劍道人才。身為創派掌教嫡脈的親傳弟子,七人雖入門不早,但在龍虎宮內的輩分卻著實不低,聯合起來的那個頭銜稱號更是喊得響亮好聽朗朗上口,喚作“武行七劍”。

大禹武林人士只要一聊起那座道統聖地武行山,基本上都沒法繞開這武行七劍,七人七劍的聲名之流傳遠播由此可知。

這七位武行山天才劍修既然能被掌教真人龍虎張天師青眼相中還特別招收為門派嫡傳弟子,那不論秉性人品還是造化根骨無疑都是出彩得無可挑剔,單獨任何一個人專門挑出來都足可扛起中原其他地方某一頂尖宗派的大梁大鼎。天下修行道士數以萬計,試問真正能做到“一劍可令妖魔遁形湮滅,一劍可叫鬼怪無處藏身”的又能有幾人?

武行七劍每一人都內外並修且尤其擅長一門風格獨特正統的上佳劍術,各類劍招技法均有其精妙奧秘、鶴立雞群之處。兩人合力對敵則可攻守兼備威力驟增,倘若三人聯手出戰殺力猶能再上翻一倍有餘,四人等於八名劍術劍道俱高強出俗的武林劍修,五人配合的戰鬥力就可巨幅翻至單人的三十二倍左右,六人即是當之無愧的“百人敵”,如能順利集結七人七劍的完美之力,組成傳說中的道統絕強陣法“真武北斗劍陣”,那麼縱使是數百名江湖強大修士武夫持械攔在最前頭,他們仍能夠以手中劍殺出死地重圍,誓不令名號裡的那“武行”二字蒙羞覆塵!

由於這七子乃武行山龍虎宮內劍藝修為和容貌形象均能充當門面的風光人物,光有武力劍術可還遠遠不夠,是以除了長期堅持寒暑不論的刻苦習武練功修道外,掌教真人張念慈還嚴格要求他們每年二、四、六、八、十、十二月的時候都要啟程動身下山,每一個人都要獨身踏步紅塵底層江湖,做上整整一個月的好人好事。故而武行七劍近幾年差不多一半的時間待在山上,另一半的時間都在外頭仗劍遊俠快意人生。

也就是因為他們四處揚善治惡的緣故,七人在武林中的好名聲著實不小,那位被世俗百姓冠以“畫聖”二字的絕代畫師吳稻荷曾恣意揮墨繪下過一副曠世名作《疏狂圖》,圖中以深湛筆力描繪了一十八位豪俠放縱不羈的江湖武人,武行七劍七人皆有幸被其繪入那副極品丹青卷軸之中。如此一來,算上那個處在畫卷正中央且佔幅面積最大、顏色最醒目的無涯真人道傲徐行,武行山龍虎宮這一道教宗派竟足足有八名“狂俠”躋身入內。畫裡共計才只有一十八人,這一下子就給佔了半數左右的名額,民間傳言那畫聖吳稻荷自號道玄,生平最為推崇正一道教的說法倒也絕非空穴來風。

這一日午時,浮雲淡薄,冬日難得出來一次的明媚暖陽灑落人間大地,習習清風微拂臉龐,實在有說不出的舒適愜意。

通往蜀州靈寶郡武行山的某條山林小道,有七名身穿統一純白潔淨道袍,後面揹負銀亮玄鐵長劍,頭扎正規道髻別插簪子的長鬚道士為了儘快上山而選擇了這條平地山岡上的林間捷徑。路不平確是不平了些,但至少能早些時候上山去拜見掌教師父。

穿有雪白道袍的七人穿著與袍子同色的白靴,前三後四徒步行走於鬆軟綿沙的林中雪地之上。有一人處在最前面的三人正中間,也相對左右兩人更加靠前半個身位,此人身軀凜凜足八尺有餘,背脊挺拔如松,相較其餘六名負劍道士要高出小半個頭左右,相貌端莊而絲毫不乏英武豪氣,下顎須長一尺,年紀約莫有四十不惑的樣子。

七名雪袍白靴道士背劍穿行於山岡林間雪地,其畫面之華美瀟灑,端的是非同一般可入畫

中。

毋庸置疑,這七人就是當今武行山龍虎宮裡修為劍術僅次於掌教張天師和無涯真人徐行的七大劍修“武行七劍”。

為首之人姓宋名玉晴,乃是堂堂武行七劍之首,武行山崇奉北方真武大帝,他也給自己取了個威風綽號叫“真武劍”。右側腰際懸掛有一枚溫潤細膩的青玉玉佩,這是他準備等獨生子“玉面劍”宋綠書今年十六歲生日的時候親手贈送出去的生日禮物。有道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此塊珍貴玉佩無不飽含了宋玉晴對愛子宋綠書來日在武道造詣方面能超越自己的殷切期盼,想必等過段時日當他親手將此玉送出時,定然會滿臉盡是欣慰笑意的吧。

七人步履矯健的行於山岡雪地,一路直奔道統聖地武行山,已是不惑之年的“真武劍”宋玉晴忽然開口問探道:“諸位師弟,這過去的一個月裡,你們都做成了那些好人好事吶?”

七人中輩分和修為皆最低的莫勝古莫七俠癟了癟嘴,頗為無奈的率先如實道:“唉,別提了,這一個月咱運勢特差,半點兒出風頭的行俠機會都沒遇上,都不知道該怎麼回去與師父交差了。”

輩分略高於莫勝古的殷禮庭殷六俠仰頭一笑,向來心直口快從不喜拐彎抹角的他出言調侃道:“莫師弟,合著你這一個月完全就只顧喝酒吃肉了,半點正經事兒都沒做?你看看你的臉,明顯比上個月圓了一圈,這小日子過得夠享受的啊!”

武行七劍排行第七的莫勝古瞪眼叫道:“殷師哥,你別光顧著說我呀,你倒是說說你這一個月裡都幹出哪些值得稱道稱道的‘正經事’了?”

一貫自信心爆棚到可用“自負”來形容的六俠殷禮庭仰著蓄有長鬚的下巴說道:“拯救失足少女算不算正經事?我在清白江邊遇上了個叫楊無怨的年輕姑娘,她爹早年間被山裡的猛虎吃了,她媽前段日子不幸被魔派賊人抓去蹂躪致死,小小丫頭走投無路,為了填飽肚子不得以跑去青樓裡賣身掙錢,又因為身子不慎染了疾病而被妓院老鴇給趕了出來,萬念俱灰之下決意一死了之。那日是我在江畔苦口婆心費了不知道幾斤口水才將那個一心赴死的小姑娘給勸了回來,然後又自掏腰包給了她五十兩銀子讓她去找個正經的活計好好過日子,也再也別那般尋死覓活的了。莫師弟,你說我這事兒辦得正不正經?”

莫七俠不禁咧嘴一笑,道:“算,這可太正經了。話說你對她這麼好,那個姓楊的姑娘就沒給你來個以身相許啊?”

面含濃濃笑意的殷禮庭輕聲低頭咳嗦了一下,故作正經的抬頭回應道:“貧道向來不近女色,她就算執意要獻身於我,我也斷然是不會同意的。”

其餘六人聽得此話,知道這個素來花花腸子最多、油嘴滑舌桃花緣最多的殷老六擺明了是在逗大夥樂子,一齊捧場的哈哈大笑起來。接下去的時間,張摧山、張嵩熙、俞代延和俞廉州四人也都分別講述了自己在這一個月裡的經歷見聞以及各種所行好事。

張摧山張五俠很巧的碰上了個對自己一見鍾情的魔教妖女殷蘇蘇,可惜女雖有情,郎卻無意,二人到最後也沒發生什麼事情,孤男寡女間並無點滴露水情緣,甚是無趣;張嵩熙張四俠在蛇盤山化解了一場比武爭奪屠龍寶劍的廝殺鬥爭,一招劈碎寶物屠龍劍,將所有矛盾引到自己身上並全身而退,救下了幾十條武林人士的性命;俞代延俞三俠遊經泰山的時候因放鬆疏忽大意,不小心跌入了一處十分隱秘的陷阱之中,險些就要當場死於非命,最終他從深坑中掙扎勉力爬出,再花了幾劍將設計出此處陷阱的那群山中賊人盡數誅殺屠滅;俞廉州俞二俠聽聞益州白獅郡突發嚴重的澇災塌方,連夜縱馬趕赴當地災區,傾力幾劍劈得滾滾泥石洪水往上倒流,為受災百姓修築堤壩爭取到了的異常重要的寶貴時間。

最後輪到名列七劍之首的真武劍宋玉晴分享自己這一個月來的趣事和收穫了,正當宋大俠微笑著準備開講時,一個淡色紅影從前方某株樹幹的後方極速漂移閃過,由於閃得太快,竟連地面積雪都沒帶起來半點。須長一尺的中年道士宋玉晴目力觸及了一幕,頓時眉頭微微屈起,肅聲道了句:“前頭有一個紅色的影子飄了過去。”

六俠殷禮庭毫不相信的撇嘴道:“這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的,再往前行三四里路就是武行山了,這等神聖的處所,怎可能還會有紅衣阿飄的?早被道家氣數給鎮死了!”

所謂“阿飄”,即是民間老百姓對厲鬼幽魂的俗語代稱。

不去理會殷六弟的這番話,二俠俞廉州揣測猜想道:“宋師兄你看錯了吧,那莫不是隻普通的山貂?”

真武大俠宋玉晴搖了搖頭,沉著嗓子說道:“決計不是,我瞧得真切,那確乎是個紅影……”話音未落,身後即驀地傳來了七弟莫勝古的哀呼慘叫聲。

呼聲慘烈而痛苦,白袍眾人忙不迭地轉頭看去,赫然

瞧見有一頭身材奇高,體型卻相當纖瘦的紅衣“陰-晦之物”就那麼光明正大的立在莫七弟後頭,深深弓腰彎背死命啃咬著身前白袍道士莫勝古的左側肩頭!

但見嗜血兇殘的“陰物”穿有一襲扎眼鮮紅的寬鬆大袖綢衣,滿頭披散凌亂長髮,兩顆眼瞳呈無光無神的濃稠血色,渾身外露的面板極度渾厚漆黑,黑得幾乎看不清任何面部五官,無手亦無足,以四根純黑尖銳長錐作為手足。其整體形態模樣之恐怖詭絕,著實到了令人看一眼就嚇得毛骨悚然的誇張程度,饒是那七個宣傳生平以降妖伏魔為己任的龍虎宮劍修道士都由衷感到煞是可怕,後背冷汗直流,心神為其而顫。

“呔,哪裡來的妖魔鬼怪,速速放開我那莫師弟!”殷禮庭殷六俠臉色雖駭然驟變,但仍強壓住心中瘋狂上湧的懼意,立時拔劍出鞘,以劍尖指向了旁邊咬人肩膀的紅色詭異兇物,態度果斷而堅決,至少對得起他作為武行山頂尖劍修的身份和地位。

隨著那頭披有寬鬆綢緞紅衣的長髮魔兇猝然抬起腦袋,受苦挨咬的莫勝古無限悲哀的發出了一記慘痛無倫的淒厲叫聲,只因他左肩處好大一塊淋漓血肉被那魔物給連帶著衣服硬生生啃掉了!

“結真武北斗劍陣!”真武劍宋玉晴見莫師弟受傷匪輕,雷霆震怒的他扯著嗓子大喝道,“務必要盡力剷除這陰-晦邪物!”

包括左肩缺失一塊肌肉,雪衣被鮮血染紅一大片的莫勝古在內的七名白袍劍修道士悉數將負在後背的道門玄鐵寶劍掣出,緊緊握在手中,腳步飄掠騰移,當即施展出自身最拿手、最得意的武學劍法,擺開傳說中的真武北斗劍陣,將那頭雖體型骨瘦如柴,但估計少說有一丈高的紅衣陰魔團團圍了起來。

眼眸呈猩紅猙獰血色,膚若濃墨刷漆的高大紅衣陰物登時仰頭狂吼發出一聲足可震破常人耳膜的野獸般的嘶叫,黑髮肆意亂舞,紅影靈動飄閃如若一隻身體被放大了百倍的血紅蝙蝠。

無手也無足的它揮舞甩擊四根渾黑色的細長鋼鐵錐刺,金屬相撞鏗鏗震響,一邊抵禦著七名道門精悍劍修的聯合進攻,一邊往四面八方遞送著尤其詭譎莫測的強攻招式,總叫人出乎意料、防不勝防。

此處的山岡林間雪地,有七名白袍道士聯手圍攻一“團”紅衣邪魔!

那紅魔的出招和反應速度很明顯在七人之上,且每招每式都極端古怪特異,幾乎連“招式”這一稱謂都要談不上了,僅僅是單純的極快、極猛、極強橫、極霸道、極超乎尋常、極匪夷所思,一絲一毫都無法預測推演它的下一步身體動作會是怎樣。

武行七子早年就揚言自稱“一劍可令妖魔遁形湮滅,一劍可叫鬼怪無處藏身”,可眼下在林中真真正正遇到技藝超絕蓋世的“鬼怪妖魔”了,竟會是這般的張惶失措,七人難敵四“手”,戰局場面一度陷入了極為不妙的危險劣勢!

那頭長髮散亂翩翩的紅衣黑膚巨魔身形騰挪翻轉若赤蛟出海,各種不可思議的扭曲形態皆信手拈來,用於代替雙手和雙足的四根堅硬且細長的鋼鐵黑錐恰同四柄長之極矣的凌銳黑劍,一下接著一下的劈斬施發出叫人招架艱難的上乘精妙劍招。

惡魔使劍,竟是此等的力不可當,猶有戰神鬼王附體!

而且真正如同噩耗夢魘般恐怖詭異到了極點的是,那些所謂的上乘精妙“劍招”其實根本就不構成任何說得清、道得明的招式。

換言之它的每一個動作都好像是那天真孩童手握樹枝隨意打出的胡鬧招式,又好像一位早已將世間所有劍術武術都融會貫通的超級大宗師毋須使劍用劍,抬掌揮手間就可信手拈來各式全新獨創的絕妙劍招一般。

此時此刻,七名揚威中原、名頭響亮的龍虎宮道門劍修肝膽欲裂,人人心中均在恐懼驚悚的暗自猜測,那頭身高丈餘的長髮紅衣陰魔究竟是何方神聖?難不成當真是從地-府裡奔逃亡命出來的魔王惡鬼?!

隨著七對一的搏命戰鬥不斷推進繼續,七人胸中愈發堅信篤定此紅衣大怪定是踏入凡塵世間的魔怪鬼神。

若非天下無敵的魔鬼之王,豈可能在此般道門氣數壓勝之地為非作歹?

因為七弟莫勝古左肩處受了不輕的撕裂咬傷,故其出招威力以及劍招的精準度都大大受限,那座被中原道統引以為榮的真武北斗劍陣組成前就已是不夠充分完整了。粗略預計再不多時就要有一名白袍劍修道士被紅衣魔鬼的墨色長錐刺中,屆時即便不暴斃身死多半也要挨負重傷,再無持續作戰之力。

一旦有一人倒地,劍陣被破,那麼就註定會有第二個、第三個人接連遇難,直到七人無一倖存全數命喪在那頭長髮猩紅鬼物的手上!

就在情勢萬分兇惡險峻之際,一個年輕的嗓音從西面遙遙傳來:“那邊的七位前輩,我有一畫,可令鍾馗鎮鬼!”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時:唯一練氣士

下雨中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