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上,或許並不存在盡如人意的職業。

哪怕是君王這個在所有人眼中都高高在上、言出法隨,普天之下再無任何人、任何規矩能對其進行約束的頂級職業,其實也會有很多身不由己的制約。

就好比尋常百姓家都能闔家團聚的除夕夜,陳勝卻不得不遠赴徐州,直至凌晨才踏月而歸。

再比如連要飯的乞丐都能給自己放一天假休息一天的正月初一,陳勝卻不得不大清早就起身整理衣冠,率領漢廷文武百官盛裝舉行新歲祭祀大典,祭祀三皇五帝,山河大地、日月四時,祝禱漢廷今歲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完事兒了還不得不強打起精神,在漢王宮大宴群臣,笑呵呵的和一幫糟老頭子一起總結過去、展望未來。

一套例行公事走下來,回家之時又已是星河高掛。

他當然可以不理會這些瑣事,美美的在家陪著老父親和老婆舒舒服服的過個年。

甚至只要他願意,取消這些在九州大地已經不知道流傳了多久的儀式,也就只是一句話的事。

可相比偷懶會造成的一系列負面影響,很顯然委屈自己再操勞一天,是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雖然這些故老相傳的流程,在他眼中都是脫褲子放屁的表面功夫。

但這或許就是人生……為了這場盛大的宴會,漢王宮的膳夫們忙前忙後的準備了一個多月,在這個天寒地凍、萬里銀裝的時節,愣是湊齊了水陸空全家桶,外加種種在夏秋之極都不是很常見的綠蔬。

文武百官們個個都吃得滿嘴流油、酒足飯飽。

陳勝卻吃得是味如嚼蠟,滿腦子都是自家院子裡支起的那幾口大鍋裡蒸騰起的熱氣兒。

本質上,陳勝其實是個十分戀家的人。

或許是因為他死過一次,深刻的明白財富和權勢在死亡面前宛如浮雲的道理。

又或許是因為他享受過更好的,九州當下生產力水平下的大多數享受在他看來都不過爾爾。

是以相較於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當大官、掙大錢這些世俗的慾望,他其實更希望將在陳家大院那一畝三分地內虛度光陰。

當然,走到他今時今日這一步,是否出於他的本心,已經不重要了。

上千萬漢廷百姓,乃至整個九州人族的份量,已經足以推動他那顆想躺平的心,不停歇、大跨步的往前衝!躺平與責任心之間,本身就是兩碼事。

這或許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時勢造英雄。

……馬車在王廷侍衛護衛下,平穩的駛入長安坊。

車廂內剛剛脫下一身繁複冠冕袞服,只穿著一件單薄玄色內襯的陳勝,疲憊的託著下顎靠在車窗旁,目光沒有焦距的望著天空中璀璨的星河。

忽而,一股混合了中藥苦澀味、陳年粟米特有的黴味兒的淡淡食物味道,傳入他的鼻息。

他下意識的向味道傳來的方向看了一眼,就見一片反射著暗淡星光的灰濛濛白雪之中,一片斑駁的昏黃燭火光芒,透過一扇柵欄窗內傾瀉在雪地裡,熠熠閃光。

藉助積雪反射出的暗淡星光,陳勝一眼就認出了那座隱隱顯露出長方體輪廓的大屋,是一間集中抗寒的火炕大屋……陳縣雖是漢廷中樞所在之地,但無力獨自越冬的老百姓仍然佔據多數,是以陳縣內的火炕大屋並不少見。

陳勝遲疑了幾息,最後還是輕嘆了一聲,開口道:“停車.”

“籲!”

駕車的侍衛長當即勒住拉車的馬匹。

陳勝起身走下馬車,向著夜幕中唯一的那道燭火光芒行去,一眾王廷侍衛慌忙拿著火把跟上他的腳步。

他卻揮了揮手,令大部隊留在馬車周圍,只帶了兩名拿著火把王廷侍衛照亮。

火炕大屋內聲音嘈雜,並未能發現三人的接近。

屋門是開著的,掛著一張麥稈編織的厚厚草簾遮擋寒風。

陳勝挑開草簾,還未走進去,一股混合了腳臭、汗臭以及中藥苦澀味的複合熱浪,就迎面撲來。

燻得他是眼前一黑,好懸沒有背過氣去!他在心中罵了好幾句這間火炕大屋的舍長,而後硬著頭皮一步邁進屋裡,晃眼一掃。

就見屋內不下一百的黑壓壓人群分成兩群,人人手裡都拿著碗筷,裡三層外三層的圍在一起,中間熱氣騰騰的似是兩口大鍋,人人都盯著前方,“咕嘟咕嘟”的吞嚥聲此起彼伏,連有人進屋來都沒人注意到。

在兩口大鍋中間,還零零散散的坐著六個人,正忙活著。

兩人用柴刀將一些諸如樹皮、稻草、麥稈、乾柴等等毛料切細。

兩人推著石磨將切細的毛料磨成粉末狀。

兩人搖晃竹篩給石磨磨出來的不知名粉末過篩子。

分工明確、動作嫻熟。

一看就知道不是第一天干這個活計。

陳勝看了看那些褐黃色的粉末,再看了看那兩口熱氣騰騰的大鍋裡,似乎猜到了什麼。

而這時,加工粉末的那六人也注意到有人進門來,晃眼一掃,目光一下子就直了……陳縣當然也有不認得陳勝的百姓。

但長安坊作為長寧坊的門戶,這裡的百姓每日看著陳勝進進出出,極少有人不認得他。

那六人當即驚得就要跳起來行禮,卻被陳勝一邊搖頭一邊伸手虛按的制止了……他移步走到一個圍著大鍋的人群前,拍了拍身前人的肩膀,低聲道:“能讓我進去嗎?”

這人墊著腳尖,拉長著脖子盯著前邊,頭也不回的回道:“莫著急,還沒熬爛哩,可不敢吃!”

陳勝:“我就看一看.”

這人不情不願的讓開一個身位,仍舊沒回頭的嘟囔道:“看個啥,看又不頂飽……”陳勝不吭聲,悶頭擠進了人群當中。

“勞駕,讓一讓!”

“莫急,這玩意管夠……”每一個被他拍到的人,都捨不得挪開目光,都發出了相似的嘟囔聲,都側過身子該執意要前去的陳勝讓路,等到陳勝從自己身前擠過去後,才暗道這人身上的衣裳,料子咋這麼好?陳勝很順利的擠到了最前方,就見一口直徑一米多寬的大鐵鍋,安置在火炕的灶坑上,鍋裡煮著一鍋膏狀的深褐色的“食物”,一個婦人家正支著半人高的大鏟子翻動著那一鍋“食物”以防止糊鍋。

屋裡的燭火就掛在大鍋一側,大鍋裡的光線是這屋裡最明亮,藉助婦人家翻動的動作,陳勝看清鍋裡熬著的,也不全是深褐色的粉末,中間也參雜了一部分粟米,只不過總量極少。

滿滿登登的一鍋“食物”,粟米的數量頂多佔到四分之一……而且這些粟米還是不能做為軍糧使用的黴變粟米。

陳勝盯著這鍋食物看了足足有十幾息那麼久,而後才轉過頭看著掄鏟子那個婦人家,勉強的笑道:“大娘,這玩意吃了積食嗎?”

婦人家抬起頭看了他一眼,目光也一瞬間就直了,連手裡的鏟子都掄了。

周遭直勾勾盯著大鍋的人群,注意到大師傅不煮飯了,才疑惑的抬起目光,望向大師傅,再隨著大師傅的目光看向陳勝。

“咕咚.”

此起彼伏的吞嚥聲,瞬間化零為整。

空氣凝滯了好幾息後,圍在大鍋周圍的擁擠人群一下子散開,所有人面向陳勝雙膝一曲,跪了下去:“草民拜見大王,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瞬間,大屋裡的所有百姓就齊刷刷全部跪倒在地,面向陳勝叩首。

陳勝接過婦人家扔下的大鏟子,繼續翻動鍋裡的食物,頭也不回的說道:“都起來、別跪我,我們三十多萬紅衣軍子弟兵在前線拋頭顱灑熱血,為的就是大家夥兒往後都能站直了做人,你們跪我,不是敬我、乃是害我!”

跪地叩首百姓們聽言,激動的面面相覷,很快就三三兩兩的站了起來。

漢廷廢除跪拜禮,只行揖禮,他們乃是陳縣百姓,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只是乍一見到陳勝,還隔得這麼近,本能佔據了上風而已……“給我個碗.”

陳勝一邊翻動鍋裡的食物,一邊攤出一隻手來。

屋內的百姓們聞言,齊齊看了一眼自己手裡吃飯的傢伙,一瞬間,大部分百姓就自己將自己吃飯的傢伙給淘汰了……缺了口的碗,洗得再幹淨,那都是髒了大王的手!在一陣雞飛狗跳一般的混亂之後,一隻完完整整、簇新簇新,用清水仔仔細細清洗了好幾遍的土陶碗,送到了陳勝的手掌中。

不用懷疑,這隻陶碗一定是這間大屋裡最好的碗了。

陳勝接過碗,從鍋裡舀出雞蛋那麼大小的一坨,端起來吹了吹。

屋內的所有人見狀都大驚失色。

“大王不要啊!”

“大王貴體,此等腌臢吃食豈能入大王之口.”

“草民知罪,大王饒命……”陳勝仰頭抿了一口,褐色的膏狀食物一入口,一股難吃到極點的古怪味道就在他口腔裡炸開了。

那種味道……像極了小時候剝帶殼的乾花生吃,一不小心吃到了一顆被蟲蛀了的發黴花生,又苦又澀,黴味兒直衝天靈蓋兒還一口的渣滓!他強忍著這股古怪的味道,想將口裡這一口不知道能不能叫做食物的食物嚥下去,卻沒忍住嘔了一口,險些將肚子裡的食物都給吐出來……他只得將雙眼猛地一閉,像小孩兒喝中藥一樣,強行將碗裡剩餘的食物一次性全倒進了嘴裡,抻著脖子囫圇的一口嚥了下去,臉都漲得通紅了!這時,他才想到了漢王宮大宴上,那些漢王宮膳夫們精心烹製,自己卻吃得就像是完成任務一樣的菜餚。

忽然覺得,自己平日裡口號喊得震天響,其實也不過就是個“何不食肉糜”之輩罷了!好幾息後,陳勝才長長的撥出一口氣,輕輕將土陶碗擱在灶臺上,強笑道:“的確不怎麼好吃.”

大屋內漸漸平息下來,目不轉睛的盯著他的百姓們聽言,想笑,但卻又笑不出來,好些人的眼睛裡還莫名的浮起了一些亮晶晶的霧氣。

他們一點兒都不覺得自己的日子苦。

卻為陳勝來過和他們一樣的日子而感到苦。

“舍長是誰?”

陳勝又連呼了幾口氣,似是想用呼吸的方式,將口裡瀰漫的苦味兒、澀味兒和黴味兒散出去。

然而這三種味道卻像是生了根一樣,牢牢的盤踞在他的嘴裡。

一名頭髮花白,灰撲撲的袍子上打著補丁,單從外貌上看和其他人沒有什麼區別的老者,佝僂著身子快步走到陳勝面前,一揖到底:“小老兒彭仲,拜見大王,吾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所為的舍長,是和班幹部一個性質、由所在大屋百姓集體推選出來,負責和王廷對接的臨時幹部,算不上王廷的官吏,也沒有俸祿,平日裡就負責接收、清點王廷送來的各項物資,以及協助王廷的官吏管理所在火炕大屋。

例如安排人輪流守夜,定時開門窗換風,避免因為人太多,屋內氧氣消耗過快,引發大事故。

再比如,監督居住在大屋內的百姓,定期前往王廷開辦的公共澡堂洗澡,避免因為個人衛生問題引發傳染病……總之就是一個權力不大,但作用很大的臨時幹部。

陳勝雙手將其扶起來,溫和的笑道:“老人家,我有幾個問題要問問您,您如實做作答.”

花髮老者毫不猶豫的揖手道:“大王請問,小老兒一定知道啥就說啥.”

陳勝點了點頭,指著鍋裡還在咕嘟的食物問道:“我記得,入冬後陳縣所有百姓每日分配糧食四兩,雖說這四兩肯定不夠吃,但也用不著吃這個吧?而且今天是正月初一,我記得我有囑咐過王廷中的官吏,今日每人多分配一兩糧食……何至於此?”

這就是為什麼先前他無論如何也不同意李斯的削減各郡糧食配給的原因。

花髮老者面色入常的坦然回道:“回大王,王廷內配給的糧食確是每人四糧,只是咱這兒半大小崽子有些多,他們正是能吃的年紀又最經不住餓,小老兒也是實在沒法子,才以草木灰入鍋,擠出糧食給這些小崽子留著,今日過節氣的糧食,張大人也足量發到小老兒手裡,是小老兒讓大家夥兒存點糧食,才沒拿出來煮食的……小老兒知罪,請大王治罪!”

陳勝不置可否的“嗯”了一聲,將目光望向一旁發呆的百姓們。

察覺到陳勝的目光,當即就有人回道:“大王,彭二伯說得不假,王廷的糧食都發到咱手裡了,是咱自己為了給崽子們多留一口吃的,才拿草木灰入鍋的,草木灰大人吃的,小崽子可萬萬不敢吃的!”

“是啊大王,以前收成好的時候,都是一碗麥麩半碗粟米,這都是啥年景了啊,哪還能頓頓糟蹋粟米飯?那日子豈不比豐年還作孽?”

“大王,彭二伯沒有瞎說,存糧這個事兒是大家夥兒一起決定的,存下的糧食咱們是想著送到咱紅衣軍去的,咱們這些吃乾飯的,天天有粟米飯吃、有火炕睡,咱們紅衣軍的子弟兵們,可還在外邊頂著風雪殺敵呢……”“大王,馬上就開春啦,開了春就能種地了,好日子眼瞅著就快來咧.”

陳勝看著他們或堅定、或自豪、或憧憬的面龐,心頭也多了些許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都說歷史是人民創造的。

但歷史何曾屬於過人民?他們的苦難、他們的喜怒哀樂,落不到青史。

亦或者數十萬、數百萬人的性命,才能在史書之中換取屈指可數的寥寥幾個字。

就好像,他們從來都不曾存在過,是虛假的。

但陳勝看他們,每一個人都是這麼的鮮活!庶民的喜怒哀樂……也是喜怒哀樂!他沒有再問。

因為那些問題已經無足輕重。

“王廷分配給大家夥兒的糧食,大家夥兒就放心吃!”

陳勝雙眼亮晶晶的笑道:“我不會餓著我們紅衣軍的弟兄們!”

“來人,傳我命令,往縣內所有各火炕大屋一處送二十斤粟米過去.”

“來人,將這些‘食物’,分發給我們王廷的大人們都嚐嚐……都好好嚐嚐!”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凌雲之霄

尚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