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

秋高氣爽、天高地闊。

一標約有兩千之數,高舉“幽”字軍旗的幽州軍兵馬,沿著寬闊的馬道向南急行軍。

行經一處城關時,一標同樣赤巾赤甲的兵卒,阻擋了這標兵馬的去路。

“來人止步!”

關卡前的眾多赤甲兵卒,高舉槍矛遠遠的向這一標幽州軍呼喊道,“前方有犬戎細作出沒,吾等奉燕王殿下王令,封關大索犬戎細作,無關人等,禁制通行!”

“籲……”一干幽州軍將士,在山關外止步,一員身高八尺的英武青年將領,倒提一杆烏沉沉丈二大戟,打馬徐徐越眾而出。

他仰起頭,看了一眼山關上方飄揚的“燕”字、“李”字一高一矮兩杆大旗,重瞳之中怒一閃而逝。

他低喝道:“龍且!”

一員精悍的青年將領應聲打馬而出,抱拳道:“標下在!”

重瞳將領:“令這些鷹犬速速滾開!”

青年將領應了一聲,帶著十餘騎上前交涉。

重瞳將領目送一眾袍澤上前,不耐煩的將大戟的手柄握得“滋滋”作響。

適時,一員俊秀的小校湊到重瞳將領身旁,面色的低聲道:“大兄,這些鷹犬,擺明了是衝咱們來的啊!”

重瞳將領頭也不回的咬牙切齒低聲道:“我又不瞎!”

俊秀小校左右看了看,再度壓低了聲音說道:“小弟之意是……大將軍派咱們來接糧,知不知燕王府會設卡截糧?”

重瞳將領虛起雙眼沉吟了幾息,若有所思的道:“臨行前,大將軍倒是囑咐過我,萬事要以大局為重……”俊秀小校:“軍中存糧即將告罄,若是這批糧秣落入燕王府手中,吾等日後是進是退豈不便由他燕王府做主?”

重瞳將領終於偏過頭看了他一眼,不耐煩的喝道:“有話便直說,與我還吞吞吐吐的作甚!”

俊秀小校訕笑的低聲道:“小弟的意思是……這批糧秣,便是咱幽州軍的大局!”

重瞳將領愣了愣,擰著眉頭道:“你莫誑我,大將軍是這個意思?”

俊秀小校看了他一眼:“大兄之勇,全軍皆知,前幾回大將軍都未派遣大兄前來接應漢王支援的糧秣,偏偏這回一派大兄前來,咱們就遇上燕王設卡攔截……大兄不覺得,這也太巧了嗎?”

重瞳將領不確定的看著他:“大將軍多次囑咐我,當下北疆首要之務,乃是抵禦犬戎進犯,燕王府的挑釁,能忍著則忍,縱是忍不了,也不能擴大事態……”他話還未說完,俊秀小校便輕輕推了他一把:“大兄,那邊吵起來了.”

重瞳將領一定睛,便見把守關門的諸多燕王府兵,圍著龍且等人,推推嚷嚷的叫罵著,他頓時大怒,雙腿一夾馬腹就倒提著大戟趕了過去。

他剛剛趕到龍且身旁,還未來得及說話,就聽到對方為首校尉叫罵道:“區區看家護院之犬,安敢抗命不遵耶……”也不知道是不是方才俊秀小校那番言語在作怪,似這樣的辱罵,重瞳將領早在軍中燕王府一系的兵將口中,聽過無數遍,以往他都只當作狗叫聲,從不放在心上……當然,以往他們罵燕王府一系的兵將,罵得更難聽,罵得不過癮,擼起袖子幾百人上千人打上一場,也只是家常便飯。

但這一回,他卻只覺得心頭火起,握戟的手一個沒控制住,就走在了思緒前頭,帶起一道淒冷的月牙,順暢了劃過了那名燕王府校尉的脖子。

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目光呆滯的轉過頭望向那名燕王府校尉。

這名燕王府校尉,也愣愣的抬起頭,看向高頭大馬上的重瞳將領,似乎是不敢相信,他竟然敢下殺手!下一秒,斗大的頭顱滾落,落地後砸出了“咚”的一聲悶響,就像是熟的西瓜。

鮮血,從無頭屍體的胸腔之中噴出丈餘高……重瞳將領甩了甩大戟上的血珠,面無表情的晃眼掃視前方諸多燕王府兵將:“某家今日便抗命了,爾等又待如何!”

未動手之前,他心頭多少還有些顧慮。

但此刻見了血,他心中猶豫登時便消散一空!後方的俊秀小校見狀,拔出佩劍便高呼道:“燕王府欺人太甚,二三子,與燕王府拼了……”呼聲驚醒了關上關下的燕王府府兵,一時之間,箭矢與“幽州軍反了”的高呼聲,好似雨點一般往關下落,萬鈞重的關門也在“鏗鏗鏗”的絞盤轉動聲中徐徐下落。

重瞳將領好似驚濤駭浪般的礁石般,穩穩當當的佇立在關門外,烏沉沉的大戟在他掌中輕巧得宛如燈草一般,從容不迫的將關上傾瀉而下的箭雨盡數撥開……看似如同驟雨般又急又密的箭雨,於他不過春風拂面。

但那一聲高過一聲的“幽州軍反了”的高呼聲,卻好似烈火烹油般令他心頭的怒意,“嘭嘭嘭”爆炸著往上竄!老賬、新賬……今日便一併清算了!重瞳被血絲淹沒,英武的年輕將領一把扯下脖子上的“赤巾”擲於地,怒聲咆哮道:“某項籍,今朝脫離幽州軍、反出姬周,願隨著某家殺姬玄小兒以報羞辱之仇者,便隨某進擊!”

他猛地一夾馬伕,氣勢兇猛如虎的衝向關門,大戟揚起,重重的硬撼在了厚重的關門之上。

“嘭.”

包鐵的厚重關門四分五裂,重瞳將領躍馬衝入山關之內。

後方,追隨他在長城之上與犬戎鏖戰三載的兩千幽州精兵,齊聲高呼道:“願追隨軍侯,生死不相離!”

“殺!”

……遷都對於漢廷的影響,比陳勝預料中的還要大!他原以為,遷都只是換個區位條件更好的地方辦公,而且這種區位條件可能還需要兩三年時間的發酵,才能真正體現回來。

但事實上,自從漢廷遷都金陵之後,陳勝就敏銳的發現,漢廷從上到下的精氣神,都不一樣了……就像是一夜之間。

原本好似無慾無求的鹹魚官吏們,突然就開始渴望升官了。

原本只顧著眼前衣食的百姓們,突然就開始做長遠打算了。

每日從各地趕到金陵,求官圖財謀生的人,也與日俱增了。

就連他花費了大力氣振興卻依然沒有多大起色的商業體系,都像是被春風驅散寒冬的大地一樣,一下子就開始復甦了……更直觀的是,他停滯已久的氣運值,都在他入主長寧宮後,以每天兩三千的速度,開始增長!陳勝納悶兒的思索了許久,陡然醒悟過來——遷都對他而言,或許只是換個更方便的地方辦公,但對於漢廷來說,卻是擺脫草臺班子,走上正軌的標誌!他也是後來才想起來,他雖然老早就自立為王,但好像從未正式的確立過都城!是的,雖然在遷都之前,他一直都是預設以陳縣為都城。

但那只是他自己預設。

並未正式下詔,以陳縣為都城。

看似無足輕重的步驟,卻令漢地百姓對漢廷的歸屬感,出現了斷層!當然,真正的問題,其實也不在於他有沒有詔告漢地,以陳縣為都城。

而是漢廷崛起的速度太快了,百姓對於漢廷的歸屬感,還沒能培養的起來。

在沒有培養起歸屬感的大環境下,他再模糊了都城的問題,就導致了漢地的百姓對於漢廷的認知,出現了障礙。

在沒有遷都之前,哪怕是那些受過漢廷惠民政策的恩澤的百姓,對於漢廷的認知,也僅停留在:“漢王殿下很能打”,“大漢的兵馬很多”,“漢廷的官吏好像比姬周的官吏善良一些”這樣的層次。

而在正式遷都之後,漢廷的百姓開始慢慢意識到,自己不再是周民,而是漢民,都城也不再是洛邑,而是金陵……人一旦有了歸屬感,就會想安定。

有了安定的想法,就有了上進心。

一群人有了同一方向的上進心,就有了向心力,就有了凝聚力……漢廷的發展速度,自此進入了快車道。

九月初,漢地四州完成秋收,所種植六萬傾的雜交水稻,都達到了畝產兩石的標準。

自此,漢地的糧食供給雖仍捉襟見肘,但再無糧荒饑荒之憂!陳勝也嘗試在各州定點開放糧市,給正在恢復的商業體系注入一陣強心劑。

九月中旬,由梅花山莊牽頭建立的水泥廠第一批水泥下線。

金陵的建設速度開始加快速度。

四州馳道的建設也開始籌備。

九月底,陳平秘密出使搏浪軍歸來,敲定荊州歸入漢廷治下的大方向。

適時,因幷州爭奪戰還進行得如火如荼。

陳勝為了不打攪嬴政與韓信的“雅興”,暫且壓下這個訊息,隻身前往荊州給搏浪軍一眾將校授銜。

搏浪軍新任上將軍孔藂,也成為繼蒙恬和李信之後,漢廷的第三位上將銜軍團長。

至此,漢廷軍事編制,正式破百萬!實際兵力破百萬,也已是指日可待!十月初,陳驁關於項羽脫離幽州軍自立的親筆信,送入陳勝手中。

陳勝閱覽後,感嘆時也命也……同時,對於北方的局勢,越發感興趣了。

十月中旬,兗州初雪。

孔聖人化名子丘,以潁川為起點,一手持戈、一手牽牛,論道漢地。

《掄語》之說,以儒家經典之姿,於百家正名!陳勝聞之,三日未出長寧宮。

……陳勝一睜眼,就見到莊周坐在自己對面,樂滋滋的捧著一卷書籍閱讀著。

“我說莊老夫子,您老一天天這麼閒的嗎?”

他熟稔的觀想出噴射戰士套餐,一邊吃一邊吐槽:“您自個兒說,今年這都第幾次了?您當我這兒是茶館兒啊,想走就走、想來就來?”

他其實暗地裡琢磨過,為啥自己的人皇氣對這些老傢伙沒用。

最終得出了一個不太確定的結論:這些老傢伙身上的人道氣運,與他的人皇氣應當是同種同源,是以只要他們不想著傷害自己,人皇氣就對他們沒用。

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應該還是仍舊無法主動運用人皇氣,完全被動的在依靠人皇氣護體,如此,對於莊周他們這些以人道氣運為基成道的人道亞聖、聖人,自然沒什麼用。

“瞧你這話說的……”莊周沒好氣兒的撇了撇嘴:“我老人家要不來,你崽子上哪兒吃這些吃食去?”

陳勝想了想,點頭道:“也是……不過您下回來,能不能提前告訴我一聲?我也好提前準備準備啊!”

莊周嗤笑了一聲:“準備?怎麼準備?備好三萬兵馬等著給我老人家上眼藥?”

陳勝:“怎麼會呢?您來,我怎麼也得好吃好喝的供著您老!”

莊周:“少扯淡,我老人家這回來,是替孔丘來與你商議論道之事!”

陳勝縮了縮脖子,連忙道:“我又不是百家中人,論道什麼的,我就不必參加了吧?”

莊周“嘿嘿”的笑道:“所以,這不是找你商量來了麼……孔丘欲奉你為儒家第三祖,亞聖打底哦!”

陳勝愣了愣,慢慢的斂了臉上的笑意,正色道:“此事,我不允!”

莊周彷彿早就知道他的選擇,沒好絲毫意外之色的藉口道:“沒得商量?”

陳勝頷首:“我為漢王一日,此事便一日沒得商量!”

莊周抬起頭,望著明淨的天空:“你聽到吧?我早就說了,這事兒沒得談,你非要多此一舉!”

陳勝當即反應過來,也如他一般抬起頭望著天空……這回,他臉上再無任何懼色!好幾息後,莊周才低下頭來:“那我們便直接說第二件事,孔丘欲以子丘為化名,入你大漢為臣!”

陳勝擰起了眉頭,沉聲道:“目的?”

莊周搖頭:“暫時不可說,但我老人家敢以身作保,此事乃是合則兩利之事!”

陳勝搖頭:“我若不知內裡,誰做擔保都沒用,孔聖人是什麼身份,不用我說,他入我大漢為臣會有什麼影響,也不用我說,我冒不起這個險,也不想冒這個險!”

莊周“嘖”了一聲,再次抬起頭來望著天空:“要不,你親自來與他說?”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你看我姜尚有多無敵

樞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