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逍急忙扶起了布川庫子,就像是落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又竭力壓抑著激動地臉部表情全被布川庫子看在眼中。

“布川,你可真是朕的好臣子啊!朕一定要大大地嘉獎你!”

布川庫子趕忙露出感激涕零地神色,“陛下贊溢了,這一切都是應該的.”

一旁的裴嶽有些急不可耐,連忙問道:“布川,倭國何時出兵?”

“是啊,再不出兵地話就……”林逍地老丈人王明燕話出口後趕忙捂住了嘴巴,似乎自己說漏了嘴。

布川庫子眉毛一挑動,心中盤算著,看來秦國的戰況不容樂觀,不然這三個傢伙也不會急切成這副模樣了。

當即胸有成竹,布川庫子微微一笑對著林逍恭敬道:“陛下倭島距離大秦並不算太遠,乘船十天可到,只要陛下應允,布川立馬趕回倭島勸天皇陛下出兵.”

林逍這時候有些後知後覺一般,呢喃一聲:“聽聞倭人海戰很強,但咱們大秦現在要面對地是齊楚聯軍,都是陸上作戰,恐怕……”一見林逍遲疑,這次換布川庫子有些著急語氣加快了不少:“陛下且放心,我們倭人雖然常年生活在海島上,但陸戰也十分精通.”

“在我國大將軍源武藏統帥的神風營人數十萬之眾,以中原武學來計算地話都是八品武者,大將軍本人更是不輸皇貴妃的絕世強者.”

“鬼祭將軍同樣領銜著十萬騎兵,只要陛下同意,等布川回國之後立馬請天皇下令,讓兩位大將軍領軍助我大秦,屆時後大軍從荊州上岸只需補給幾日就能趕赴戰場替陛下衝鋒陷陣!”

林逍看向了裴嶽,心下一跳。

倭島居然有不遜色魚玄機的絕世強者?這倒是從未聽裴嶽這傢伙提起過,眼前這個布川庫子沒什麼修為,那因為那所謂的倭島大將軍源武藏究竟是否能夠匹敵魚玄機,真實性待定。

十萬騎兵,嘖嘖一個海島小國,居然能夠訓練出十萬騎兵來,其中目的可想而知。

心念轉動,林逍滿面驚喜,拉著布川庫子走了幾步,彷彿心中思量著,片刻後像是下定了決心:“那好!布川就命你立即返回倭島率領倭國大軍回秦國.”

“告訴你們天皇,二十萬大軍來秦作戰所有補給都由大秦負責,倭軍只管殺敵,等打下了齊楚朕一定會重重嘉賞倭國!”

布川庫子欣喜若狂趕忙壓制著激動地心情:“臣布川一定不負聖恩!”

“司馬文軒.”

林逍道。

司馬文軒笑著站了出來,林逍:“派人護送布川回國.”

司馬文軒點了點頭,擺手看向布川庫子:“布川君請.”

等到布川庫子離開大殿之後,林逍才收斂笑容返回龍椅上,群臣也沒有了先前笑容和急切,除了少數人之外,都是一副從容不迫地神情。

國子監祭酒溫蒼宇冷聲道:“小小倭島,居然也有二十萬大軍,看來還真是對我大秦垂涎三尺了.”

兵部左侍郎沉思片刻:“想要從荊州登陸,看來是準備趁我大軍和齊楚交戰之際直接威逼咸陽,陛下可絕不能做那關門打狗地行徑啊!”

“前些年倭人時常偷渡入荊州騷擾我大秦子民,如果放他們進來不能第一時間全殲的話,二十萬倭寇將會危及我大秦荊江兩州百姓.”

林逍點了點頭邪笑一聲:“眾卿擔憂,朕一清二楚,都放心吧,只要這二十萬倭寇真敢來,那就讓他們全部死在海上,一個也別想進入我大秦領土!”

“陛下聖明!”

目光看向了許漢文,林逍詢問道:“漢文,船廠一事負責的如何了?”

自從知道林君逃到了倭島之後,林逍就清楚和這傢伙早晚還要在打一場,因此一入主咸陽之後就讓身為工部尚書的許漢文在江州督造船廠生產戰船。

許漢文的辦事能力毋庸置疑,心中計算片刻之後開口道:“回稟陛下,這半年多以來,兩船廠共造戰船二十三艘,其中覆海號、天龍號兩艘主船都可容納軍士一萬人,餘下二十一艏戰船略小,但都可以容納千人.”

“覆海與天龍船體兩側可裝神武大炮二十門,餘下小戰船可裝五門,兩月前已有兩百九十門神武大炮裝載完畢,配備彈藥一萬發.”

“只要倭人敢來二十三船隨時可戰,不過我軍水師大部分都是火炮軍老卒轉去的,因為要操縱神武大炮,對於水戰並不算太熟悉.”

林逍長舒一口氣擺手道:“無妨,戰火歷來便是將士最好的訓練場,就看這布川什麼時候給咱們送餐了.”

眾人鬨然一笑,林逍之所以遲遲沒有趕赴戰事前線就是在擔憂倭寇從後方搗亂,眼下有個送人頭的倒是解決了他一樁煩心事。

只要倭人敢來,那就先破倭寇,再騰出手去與楚國來一場亡國之戰!朝會散去,司馬文軒姍姍來遲,見到林逍先是行禮,隨後才笑道:“那布川送走了,我讓兩名四品捕蛇人跟他一起去的,到時候也好聯絡.”

“做的不錯。

你和漢文還有何大人這段時間都辛苦一些,運送糧草輜重一事容不得半點差錯,眼下三營百萬軍,投入戰場的已經過半.”

“每一天的糧草耗損無比巨大,務必得跟上!”

特意被召見的戶部侍郎何守節連忙點頭表示自己一定時時督促,而後心中猶豫了半天。

林逍笑了一聲:“財神爺有什麼事情就直說吧.”

何守節聽聞一咬牙,大著膽子道:“陛下,這一戰會不會太過兇險了。

一國戰兩國時間長了我大秦財政難免捉襟見肘啊.”

他掌管著戶部,出兵這小半個月以來支出了多少他最是清楚無比,一旦秦國的錢糧不夠,那麼就真的危險了。

“朕知道.”

林逍起身目光眺向遠方:“但有些仗不打,甚至是拖上一時半刻再動手朕都會後悔終身.”

何守節嘆了口氣彎腰行禮:“陛下與太子少師弟情誼,臣明白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隋唐:我握玉而生,成中興之主

樊子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