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伍?!”

羅長山驚訝的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了。

捻著鬍子快步的來回走動。

臉上眉頭緊鎖,眼神裡全是思索的樣子。

看得出,剛才張硯給出的兩個辦法讓羅長山很受觸動。

前一點還好。

從蒙學中和蒙學前的娃兒裡下工夫招學生,這在之前張硯其實就跟羅長山說過。

羅長山此時也都還記得。

當時他沒有意識到招生會如此的困難,涉及到如此難解決的困頓。

所以沒有把張硯的建議當回事。

還是覺太麻煩,而且不過蒙學,到底聰慧與否也有待觀察,這樣一來時間就拉的太長了,容易形成學生中優劣共存的局面。

這與羅長山以前設想的“只收精良之才”的想法相去甚遠。

可當時是當時,現在是現在。

被困頓的現實撞得七暈八素之後羅長山不得不認真的考慮張硯提出的這個想法了。

下降學生的門檻,甚至主動去接觸那些沒有家學底蘊或者求學只是為了混口飯吃的底層百姓的娃兒。

還有可能倒貼錢,因為要建蒙學,要派教書先生。

這一條路子要是真這麼走下去,花費絕對不會少。

雖不知道效果是不是如張硯推測的那麼好。

不過能避開主力學派的禁錮,以及現在的困頓是應該沒有問題的。

吃驚的主要是後面的第二點,讓羅長山一時間需要好好的消化消化,因為太出乎意料之外了。

“沒錯,就是軍伍!如今軍伍中上下將領有七成都是出身講武院。

從小接觸到主流學派的時間也不過是蒙學以及蒙學後那三五年的短暫時間。

而後進講武院進學,學的也是謀略以及武修為主。

學識方面也是各方面都有一點,但又談不上具體的學派。

相對雜學的敵意也很小,有些甚至還帶著善意。

這方面羅前輩應該知道的。

另外,我在魚背山要塞裡幹過兩年,那裡其實已經算是南淵國內各種軍械配置最完善的地方了。

可許多時候面對妖族的攻擊依舊難以依靠軍械,只能拿命去填。

要麼就是有用的軍械數量太少,完全起不到增益一處要塞的作用。

歸結起來又有了造價太高難以普及的原因。

所以軍械之於軍伍,是一項絕對有廣闊前景以及一定備受重視的重要研究方向。

而這方面雜學一脈又有不少可以觸類旁通的地方。

若是能安下心來鑽進去,要不了多久應該就會拿得出成果來。

到時候就能站住腳,而且還是軍伍求著來.”

張硯補充著講了不少。

意思也基本上表達清楚了。

之後就看羅長山回去怎麼考慮了。

“軍械?雜學一脈的學問的確可以在那方面觸類旁通,可製造軍械去殺人......”後面半截話羅長山沒有說出來。

因為學問在雜學一脈的學家心裡向來是“純粹”的。

如今主動用去研究殺人的軍械,這一時間還有些難以適應。

但同時羅長山也明白張硯說的事的確可行的方略。

“張先生之眼界的確不一般。

兩條路子讓老夫開了眼,這就回去跟那些老頭子商量商量。

就不攪擾先生了。

告辭!”

“羅前輩請便.”

羅長山匆匆來又匆匆走。

張硯也沒繼續在書院的久留。

叫上王碾和楊睿就算下學了。

如今王碾和楊睿已經徹底玩在了一起。

“石頭哥”已經在楊睿的嘴裡喊得很自然了。

而王碾還給楊睿起了外號,叫“木頭”,說的是楊睿少有笑容,整天如小大人一樣板著個臉。

“老師,今天石頭哥說日出日落,雨打風吹皆是天地之道。

可這本就是天地常態,怎麼會跟“道”扯上關係呢?”

如今不但王碾在習讀道書,楊睿也是一樣。

其中的原因還是之前張硯擔心的。

他擔心荒天域的這方天地不會給除他以外的修士在“悟道”上幫忙作弊。

那樣的話悟道就要靠自己。

越早開始起步,底子也就越厚。

等到心智成熟之後,自然就能鋪墊出足夠境界突破的悟道所得。

至少在道丹境之前對悟道的要求都不高。

這一點張硯是有把握的。

“道之一字包羅永珍。

天地至理也存於道中。

日升日落雖然平常,可也的的確確屬於“道”的一種。

不過那不是我們的“道”而是“天道”,可以參悟卻不能隨意套用.”

“天道?那我們的道呢?”

“肚子餓就要吃東西,就是我們生靈的道,之一。

這裡面的“道”可以分成“需、求”二字......”張硯的“悟道”雖然來自於荒天域這方天地給他作弊獲得的,但卻不會消失,而是深刻的刻在他的意識當中。

他也在積極的梳理自己意識裡的這些“道理”,希望不單單是“刻下”而是能夠融會貫通到他的整個修行當中。

如今雖談不上完全吸收融匯,但至少張硯對於“道”的理解已經可以拿出來談談感受和體會了。

應付楊睿和王碾這樣的小娃兒也自然全無問題。

而在邊上的皇室侍衛也都聽著,他們也好奇的在聽,可明明聽懂了,卻又不明白這些道理還需要“悟”什麼。

日升日落而已,這不是很平常嗎?還需要悟嗎?其實不止是這些在楊睿的侍衛們看來有些莫名其妙的話,包括楊睿在課室裡所學,張硯所授的東西,幾乎事無鉅細的都被侍衛們記下來然後上報給了皇室留存和研究。

其中絕大部分的東西他們都是看不懂的。

比如那些歪歪扭扭的“數字”。

比如拗口難懂的所謂“神咒”,再比如那些人體身上根本就看不見摸不著的所謂“穴位”。

這些完全都是超出認知的東西。

就算認張硯的本事,可也沒辦法曉得這些東西是幹嘛的,有什麼用。

更讓皇室拿著從楊睿那裡得來的口述卻一頭懵的還得是那些張硯講著玩兒的“故事”。

孫悟空是誰?玉帝又是誰?嫦娥、巨靈神......說是故事,可裡面透出來的人文完全不像編造,更有前後聯絡,邏輯也基本上是一脈相承有跡可循的,並不是一個故事一個故事獨立的,而是相互間有牽扯。

有人族,有妖族,還有神,以及似乎和神一樣存在的“仙”。

關鍵荒天域裡也有許多雷同的地方。

這就不得不讓楊睿背後的南淵國皇室費神了。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九盛長歌3:鏡花水月

一個海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