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聽“風暴”二字很容易就直接將正常世界裡的氣候風暴拿出來作對比。

而實際上耀光風暴和氣候風暴還是很不一樣的。

首先最大的區別就是其範圍區別極大。

耀光風暴的波及範圍可以覆蓋數十個甚至上百個大鴻天聯盟全域大小的範圍。

其次,這裡的“風暴”其實也是有風存在的,並不是因為出現在虛空裡就不會像氣候風暴那樣有風席捲。

只不過這裡的風不是空氣的流動,而是虛空內那些狂暴侵蝕力量的流動。

宛如一輪輪帶著利齒的絞盤,相互重疊緊密的咬合在一起,又以不同的方向各自攪動,形成這裡特有的“風”一般的感覺。

也正是這種兇殘的“風”讓那些被風暴中心散發出來的世界本源能量的氣息誘騙過來的殘缺世界越陷越深,最後被撕成碎片,然後碎片會隨著這些“風”慢慢的朝中心位置聚攏。

荒天域之所以要找張硯幫忙,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要藉助張硯在之前虛空遁行時為保護域內生靈而展現過的那種腥紅的古怪能量,這種能量居然與虛空裡的暴虐一條根由,甚至不費力就能阻擋侵蝕。

要知道這種“風力”會隨著靠近中心區域而變強,荒天域雖然可以在風暴的邊緣地帶抵擋住,可邊緣地帶沒搞頭必須要往裡面去,也就必會面對兇猛的風力絞殺。

它自己肯定是扛不住的,但有了張硯這個異數就不一樣了。

其實有一點荒天域是贊同的。

它稱張硯為異數,而張硯也說過它也是世界中的異數。

兩個異數在一起,或許真會有大不一樣的演化結果。

所以,看起來荒天域偌大一個世界在做著“探險”的事情,看似很彆扭,可實際上放在這片風暴裡,這才是最穩妥的局面。

因為單靠張硯或者單靠荒天域,都在風暴裡走不遠。

兩者相結合才有探索的可能。

沿路,荒天域甚至往外丟擲了自己身上世界本源的絲絲氣息,作為標記,萬一在遇到無法繼續前進或者不得不迴避的危險時就可以沿路退回,不至於在茫茫虛空裡又沒有星標的情況下迷失方向。

“這裡的風力一下變大了好多!”

從張硯答應了荒天域的要求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個月。

茫茫的虛空里根本感受不到這一個月他們前行的距離到底是多少。

只有遠處的那一大片流星一般的風暴核心還是老樣子的掛在前方,仔細分辨會覺得似乎比之前“大了”一點點,晃眼看的話也容易忽略的變化。

唯一可以證明前行方向沒錯的就是那日益增強的“風力”。

對此張硯是感受異常敏感的。

“這屬於風暴裡的亂流,不會一直刮,過了這片後面就會恢復正常,以我們的前進速度風力正常情況下不可能增長這麼快的.”

“嗯。

你甦醒的那些訊息有夠詳細的。

就好像是仔細的研究過這種虛空災厄一般。

怎會如此?”

這是這一月以來張硯心裡最大的疑問。

或者說是好奇。

作為一個生靈。

即便是如今生命層次區域壽命的無數也還是停留在生靈的層面,不過更高層了而已。

大部分身體和意識都會有巨大的改變,可有一點始終如一,那就是對於各方面的“增強”都需要主動的獲取才可以達成。

換句話說就是沒有不勞而獲和生而知之的便宜事。

張硯的認知裡一切的收穫都是因為之前種下的“種子”。

但如今這一條認知放在荒天域身上就顯得並不是那麼合適。

一個月來,荒天域一邊小心翼翼的前行,一邊跟處於“偽合道”狀態下的張硯交流關於“耀光風暴”的訊息。

最開始張硯以為只是一些很籠統的概況,不會涉及到什麼細節方面的東西。

可很快張硯發現自己錯了。

荒天域不單單只是知道“耀光風暴”的表皮,更是清楚這表皮之下的幾乎所有細節和深層原因。

一如剛才突然出現的風力增長,荒天域就能迅速的給出解釋。

就好像曾經多次深入的研究過這種災厄的淵博學者或者說探險家一般。

這讓張硯對世界層面內部它們那些“生而便有”的認知儲備充滿了好奇和羨慕。

“這些都是觸發才會出現的訊息。

至於如何而來,我並不知道。

就好像你會自己呼吸和眨眼間一樣,或許就是屬於世界的本能?”

荒天域已經不止一次這麼回答張硯了。

不過這一次似乎荒天域的回答並沒有如之前一路上那樣被印證是正確的,而是出現了一些偏差。

那道不尋常快速增加強度的風力並沒有很快就消失並回復之前的增加幅度,而是沒有消失也沒有減弱,保持著固定的強度,從側面一直刮來,就像是突然掉入旋渦裡的一塊鐵片,一下把旋渦的兇險程度拔高了不止一倍。

“嘶......我怎麼感覺不對勁啊!這風力不像是亂流倒像是有風口在往咱們這邊吹啊!”

張硯雖然不清楚荒天域剛才的錯誤是被誤導誤觸了認知裡的訊息,還是另有原因。

但他並沒有完全就不動腦子了,危險中依舊保持著自己的判斷。

從風力的來向以及恆定的力道,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那種類似山壁裂口處刮進來的冷風的情況。

只是不知自己的這個猜測靠不靠譜。

“的確不對勁。

不過這還是亂流引起的。

只不過我們距離亂流的起始處太近,才會出現如此情況.”

和張硯的猜測不一樣,荒天域並沒有改口。

而是進一步的篤定了這時候出現的異常依舊屬於亂流的一種。

不等張硯詢問,荒天域繼續道:“輪流的形成就好像河流裡的一塊塊大石。

因為大石的攔阻,原本能夠順暢流動的水流才會出現細枝末節上的無數變化。

如果大石足夠大,那麼所改變的水流就會愈發突出,形成湍流。

這樣類比的話,你是不是就能理解我所說的眼前的情況了?”

“你是說前面有“大石”?”

“對。

應該是很大的那種。

不然不會形成這麼大的亂流,波及也不會這麼廣.”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華山學宮

下瓦仙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