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尊這是什麼意思?石頭哥,你給講講唄?”

劉蕊端著茶杯抿了一口又放下,身邊坐著她的兩位師兄,王碾和楊睿。

三人還是喜歡在靈秀樓不遠的靜心小亭裡小聚。

這裡是他們一起修建的第一座建築,也是斷崖山上第一座建築,意義不同。

王碾聽到劉蕊的問題笑了笑,往身後欄杆上一靠,說:“還能什麼意思?堵不如疏唄。

這樣一來不但可以讓那些精力過剩的弟子有一個發洩的渠道,不論是怨氣還是意氣之爭都能釋放,還能起到敦促他們努力修行的作用。

而且師尊這樣做也是不希望我們為難。

畢竟下面弟子可都是打著我們三人的名頭在扎堆的。

強行去拆散他們對我們在弟子裡的威信也有不好的影響。

其實吧,這個事情我覺得很有搞頭的。

之前在稜界歷練的時候我就覺得門下弟子的手段開始有明顯的各自分化了。

這是好事。

戰鬥或者比鬥中才能找到自己最適合的路子。

這對他們有好處.”

劉蕊聽完這才鬆了口氣,只要師尊沒有責怪他們教導無方就好。

而且順著王碾的這個想法來看,在門中舉行大比的確好處多多。

只不過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具體辦起來絕對不是那麼簡單的。

而且只要一旦開始,那就不可能只辦一次兩次,而是會每隔一段時間都要舉行。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門中的弟子會越來越多,舉辦的事情只會越來越複雜。

劉蕊想了想之後說:“照石頭哥的說法這的確是件好事。

但這件事恐怕辦起來不輕鬆,可不能光靠我們傳法堂來做吧?人手方面根本抽不開的.”

這倒不是劉蕊在躲事情。

而是她如今手裡的事情已經太多了。

若是再加上大比的事務那就很可能忙不過來。

到時候若是弄得似是而非的話還不如不弄。

“哈哈哈,師妹這話不說我也會提的。

怎麼樣木頭,我們一起搭把手吧?”

王碾笑眯眯的朝邊上坐著一直冷著臉沒有言語的楊睿問道。

相比起劉蕊,三人中楊睿的變化是最大的。

沉默寡言不說渾身那種拒人千里的氣質也愈發的濃郁。

整個人看起來給人一種冷冰冰如同一把寒光灼灼的匕首的危險感。

當然,這只是楊睿修行的“道”所帶給他的心境變化,連帶著的氣質也會有變化。

就好像劉蕊如今氣質愈發的幹練和強勢一樣,王碾也越來越看似玩世不恭氣質不羈。

這些都是道心所帶來的。

並不是說這個人的本質發生了變化。

“可以。

執法堂的事務不算多。

我門下的弟子除了修理就是自己在小院裡比試。

給他們找一些門中事務來做也好事。

不過我倒是覺得這次機會難得,為何不借機將山門裡的各堂口都搭建一個底子起來呢?山門的設定本就不只有我們三個堂口。

以前人少到可以兼著事務。

以後人多事雜,只會越來越麻煩。

以小師妹的能力尚且感到分身乏術,總不能放棄修行課業的時間就盯著這些雜事上面吧?”

楊睿對於山門裡的事情不會像他對別的事情那樣煩躁,他甚至因為事務最少,也就有更多的機會去觀察斷崖山如今的格局。

雖然小山頭見了苗頭,但這其實不是最迫切的問題。

他看來最迫切需要趁機解決的問題其實是斷崖山內部堂口不全的弊端。

每一個堂口各司其職,這才是執掌執法堂的楊睿最想要看到的結果。

因為如今三個堂口各自都兼了不少別的尚未搭建的堂口的事務。

這對執法堂來說很多事都不好下手處置。

當然,楊睿也希望給師兄和師妹以及他自己減一些負擔下來。

畢竟在山中的歲月可不是用來消磨在事務上的。

需要留出足夠的時間在修行上才行。

楊睿的這一番話讓王碾和劉蕊都贊同的點了點頭。

不過同樣的。

搭建堂口的事情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況且人手上並不是合適的時機。

劉蕊執掌著傳法堂,所以對於弟子的修為實力以及心性最有發言權。

於是就聽劉蕊具體說道:“下面弟子的修為還差點意思。

別說道丹境了,連玄脈境後期的都只有少數幾人。

這還是算上我們各自的親傳弟子的前提下。

所以這個時候就搭建新的堂口我覺得恐怕還不夠條件.”

山門裡的事務王碾師兄妹三人有全權處理的師令。

除非是實在處理不了的事情,不然他們都可以商量著辦,不需要去稟明師尊張硯。

當然,王碾他們真要是做了什麼大錯,張硯也會及時阻止就是了。

斷崖山裡幾乎不存在瞞得住張硯的事情。

楊睿不否認師妹說的這些事實,但他既然提出來,並且表示這次搞門中大比是一個好機會那就不只是提議,而是有大致的實施意向。

於是接著說:“其實用不著直接一步到位就把堂口的執掌都定下來的。

如今不是門中弟子喜歡各自拉起一些小山頭嗎?雖然打著我們三人的旗號,可實際上裡面還是有幾個領頭的弟子。

對吧?而且這些弟子也經常幫著處理一些山門中的雜務。

或者在修行上有過人之處,這才會讓被的弟子聚攏在他們身邊。

既然如此,那就放手讓他們去做就行了。

山門事務本就屬於每一個斷崖山弟子的事情。

讓他們慢慢接手,若是幹得好就重點培養。

若是幹得不好那就換掉。

沒有給他們上身份的話換起來也更容易。

甚至可以直接進行各堂口之間的定期事務輪換。

這樣更能分辨出誰最擅長在哪個堂口做事.”

楊睿的想法其實並不複雜。

他不在乎門中的事務執掌權,更是把師尊所說“山門事務弟子之事”貫徹到底了。

覺得既然早晚要有人頂上來,那何不提前就做好準備?他巴不得所有堂口都迅速的搭建起來各司其職。

甚至等他門下的親傳弟子成長起來他準備立即就把執法堂的事務都交出去。

“這個辦法很好!我看行!而且既然要做那就直接些,這次籌備門中大比的事情也可以把這些冒頭的弟子都聚起來,讓他們參與進來。

你們覺得如何?”

“嗯.”

“可以!”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九盛長歌3:鏡花水月

一個海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