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冰代表的,可以說得上是一句整個大宋有氣節的文人集團。

畢竟多次出使金國,最後還能在金人的淫威之下仗義執言,不卑不亢不肯賣國,更不願和秦檜同流合汙最終落得個慘遭殺害的人,又怎能沒有自己的氣節?更別提趙榛很清楚,大宋這個時候還沒有顯示出自己的頹軟,氣節忠君愛國之人,層出不窮。

正是一個需要自己千金買骨以示天下的時候。

上來就弄死了高俅,雖然說帶來了自己在民間的聲譽,可是同樣的,落在了文武百官,落在了士人階層的眼中,自己這算是壞規矩。

畢竟,弄死高俅可沒跟任何人透過氣。

扳倒高俅,就連梁師成都和自己起了間隙這就是鐵證。

大宋的蛋糕就那麼大,如果不能做大蛋糕就直接想著分蛋糕,趙榛當然清楚朝堂內外會如何看待自己這個攪局者。

自己身為王爺,自然是算得上一句已經有了官場的入場券。

可是大宋那麼多王爺,沒有誰規定就必須只能跟隨自己這個王爺。

分頭押注這種事兒,華夏計程車大夫們可再清楚不過了。

周允的喉嚨咕咚一動。

清卿……“王爺,你也認識若冰兄長嗎?”

周允兩眼放著光彩,清卿自然就是李若冰的字,此時的李若冰雖然說還沒有當上大官,可也算是嶄露頭角了。

小王爺不僅僅救了自己的師兄,早就和周家一脈有了淵源,此刻就連自己的好友,李若冰,小王爺都認識!周允不由感慨,這一切事情的發展和變化,就好像小王爺,就是天賜給他周家一脈的主君一般。

這就是緣分那!趙榛緩緩點頭,語重聲長的說道:“試學官第一,不畏強權,此時身在太學修史.”

“孤曾經見過他一面,只是沒想到他居然會是你的好友故交.”

聽著趙榛的話,周允連聲道:“王爺既然見過若冰兄,王爺應當知道,若冰兄是有大本事的人。

只是若冰兄缺乏資歷,而且不善鑽營,所以此時才在太學修史治學,若是王爺願意給若冰兄一個臺階,草民覺得若冰兄定然會成為王爺的左膀右臂!”

趙榛的志向,只在岳飛的面前展露過,所以周允也不知道趙榛的左膀右臂代表著什麼,象徵著什麼。

不過趙榛覺得,本來李若冰自己就想要。

固然李若冰在史書上評話裡野史中的記載並不算特別詳細,也沒有體現出李若冰的政治能耐。

但是收了李若冰代表著收了個硬骨頭的同時,還買一送一一個岳家軍頭號軍師李若虛!本就想著千金買骨的趙榛,又怎會放過這個周允送來的機會?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趙榛低聲道:“既然如此,到了汴梁之後,周允你可以去將李若冰帶到信王府邸,孤願意給他這個機會.”

“只要他能夠說服孤,有真材實料,孤定然不會讓他蒙塵,讓他大材小用.”

趙榛的話讓周允欣喜了起來。

李若冰的能耐,他自然是心知肚明,文采斐然的同時,李若冰還心懷天下。

碰上了這個願意為民做主,且有著一副除惡務盡好心腸的王爺,自然是能夠相談甚歡引為知己。

趙榛那頗為冷淡,並不是求賢若渴的態度。

也被周允理解成了如今世上欺世盜名的無能之輩層出不窮,哪怕是他周允代為引薦,信王爺也不會輕易相信,還是需要考察。

這很正常,這一點也不過分!如果小王爺連考察都不去考察,就直接說了要收下李若冰,那周允反倒會覺得小王爺不靠譜。

更別提周允很清楚自己的身份,旁的不說,哪怕他加入了信王府,他也只是一個信王府內的下屬官員,算是信王爺的幕僚。

哪有什麼資格去替信王爺做主?他又不是陳美那種能夠包辦信王府上下事物的大管事!何況郭聶的下場,可是周允眼睜睜看著的。

小王爺喜怒無常,自己還是別瞎說話為妙。

雙臂一舉,哪怕是端坐馬上,周允依舊身子不晃不搖的對著趙榛抱拳行了個禮。

“王爺,草民在這,謝過王爺厚恩,若冰兄定然不會負王爺厚望!”

即便是心裡很期待李若冰的投效,可是趙榛作為王爺的姿態,卻也依舊需要拿捏住擺足譜。

求賢若渴歸求賢若渴,可是自己不能弄壞了供需關係。

如今的李若冰已經二十五歲了,在大宋官場算是年輕。

可是對於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而言,年紀輕輕治學修史,毫無疑問是最大的浪費時間。

因為光靠著治學修史,是成不了氣候的。

滿腔惆悵,滿腔壯志,滿腔筆墨無處揮灑,李若冰的苦悶和鬱結,在一次次碰面之中,讓周允知道了個清楚。

所以在見到這個機會之後,周允立馬就給李若冰求了個見面的機會。

一行車馬,過了山丘,又過了驛館。

打頭開路的林沖樂樂呵呵的騎著馬,從前方轉了回來。

“王爺,前邊不遠就到汴梁了,咱們是繼續保持如今的速度,還是提速回師.”

“雖然韓老大在梁太尉手裡拿了令箭文書,但是梁太尉也說了,他定會不沾此事,就說是王爺的一意孤行.”

這確實是梁師成那老狐狸做的出來的事情。

令箭文書他給了,但是這事兒,這口鍋,他不背。

在一開始就撇清關係,代表著梁師成此時估計早就和趙佶說好了,更是約好了時間。

約好的時間內,趙佶興許不會有什麼動作。

可趙榛作為此時趙佶最喜歡的皇子,更是如今汴梁上下風頭最勁的王爺,趙佶怎麼會樂意趙榛脫出他的視線太長時間?趙佶有什麼怒火有什麼怨言,對著趙榛發去。

這就是梁師成的態度。

趙榛看了看林沖,緩緩的點了點頭。

說實話,此時的趙榛才算是有了時間打量這個《水滸》當中,豹頭環眼的豹子頭林沖。

一條七尺男兒,手持一杆鑌鐵長槍,長相按照這個時代的審美觀而言,確實是一條好男兒。

哪怕是臉上刺了字,這林沖卻也氣宇軒昂。

“林沖,你此前是禁軍槍棒教頭,你覺得此時我等回汴梁,可否會遇到禁軍的阻礙?”

“若有阻攔,何為?”

信王府軍大舉出動,回來的不過寥寥十餘人。

這是一個天賜良機。

但凡汴梁守城的禁軍廂軍有點心思,就可以將人攔在汴梁之外。

高俅的門生故舊,都在禁軍廂軍當中。

誰也不能保證,會不會有人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對趙榛動手。

林沖恍然一愕,眼中劃過一抹壓抑。

“王爺,若有人阻攔,來人必是陸謙!”

“還請王爺允了卑下,和陸謙生死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從成為李承乾老師開始

大毛山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