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她心中有愧之外。

她也想盡儘自己的“孝道”。

雖然恆山派是佛門中人,但定逸師太卻也常跟弟子們灌輸一些“儒家”的孝道思想。

恆山派的女尼們,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是尼姑的。

恆山派大部分的女尼們,不是被棄養的女嬰,便是因為家裡窮,養不起她們,便被送到了恆山派中做尼姑。

或者是遇到了什麼過不去的坎,一時心灰意冷便遁入空門的。

雖然恆山派的師太們,慈悲為懷,盡數收留了這些可憐的人。

但她們卻經常開導自己的弟子們,不要去恨自己的父母。

這些都是自己命中的定數。

要她們體量父母的難處。

告知她們萬物有靈,自然界的動物們都不會無故遺棄自己的孩子,人更不會之類的。

教她們不要去怨恨。

而且要有慈悲的心腸,用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武功去度化世間的苦難,讓這種悲劇少一些。

常常教導這種趨於慈悲化的“俠義”思想。

而恆山派弟子也不禁婚嫁,老師太們只是傳授給門下女尼們怎麼去識人。

教授她們禮義廉恥。

而不是一味的像其他的佛門那般泯滅人性,一味的持戒修身,禁男歡女愛。

讓她們終身待在恆山上做尼姑。

恆山派的女尼們若是遇到了心儀的男子,那麼便可以像儀琳一樣。

先把頭髮重新蓄起來,先帶髮修行一段時間。

之後識人清明瞭,若那男子真的是良人的話,那麼她們這些做師長的,還很樂意在佛祖,菩薩的面前祝福這對新人。

祈禱他們平安喜樂。

雖然定逸師太的脾氣暴躁了一點,但她也只是嫉惡如仇,並不是真的脾氣差。

若是對待良善之人,定逸師太便是個和藹可親的老婆婆。

儀琳是師父定逸師太一手帶大的,定逸師太身上的美好品質,她自然都學了來。

因此她也想為父母盡一盡孝道。

眼下她跟父母重逢,既然父母都願意看著她出嫁。

那麼她自然便順了父母的意了。

這一對沒有喜服,而且顯得十分蹩腳的新人,此時站在了庵堂之中的菩薩坐像前。

林平之與儀琳各自跪倒在蒲團上,對著菩薩的座像恭敬的磕了三個頭。

隨後任盈盈攙扶起林平之,鄭萼攙扶起儀琳。

兩人又來到了庵堂之外。

定逸師太此時便坐在當中,秦娟與儀和便將蒲團擺在了定逸師太的面前。

雖然這二拜應該是拜高堂。

拜儀琳的父母,不戒和尚與啞婆婆。

但對於儀琳的成長,他們這對父母不是很盡責。

儀琳是定逸師太一手帶大的,定逸師太這個師父,既是父親又是母親。

自然首先是要拜她的。

於是林平之便與儀琳對著定逸師太拜了一拜。

林平之倒也沒什麼怨言。

先不說他與儀琳成婚的事情,就單憑定逸師太的品格,還有多年來嫉惡如仇,行俠仗義的功績,便值得他這樣的晚輩尊敬。

林平之就願意拜她。

定逸師太也受得起林平之這樣的武林後進一拜。

拜完定逸師太后,定逸師太輕笑著默默地點點頭。

隨後不戒和尚跟啞婆婆坐了下來。

林平之與儀琳便再度朝這對荒唐的夫妻拜了一拜。

不戒和尚此時摸著自己的大光頭,不斷地傻笑著。

一點岳父的正經樣都沒有。

拜完岳父岳母,最後便是夫妻對拜。

林平之與儀琳也是各自朝對方一拜。

不過這一次儀琳用的不再是她小尼姑的作揖禮,而是俗家女子的“萬福禮”。

因為她嫁了人便不再是小尼姑了。

便是俗家人的娘子了。

這佛門的禮節自然就再也用不得了。

此時不戒和尚高興地站起身來大喊道:“禮成!”

而周圍其他的小尼姑們也跟著歡呼了起來。

而此時定逸師太看了她們一眼,大家也都安靜了下來。

但也都是垂著頭偷笑著。

而此時鄭萼又端著一個火盆走了過來。

林平之結過兩次婚了,他知道婚禮上有個禮節叫“邁火盆”。

不過這個禮節一般是新娘子進夫家門之前才邁的。

但眼下他跟儀琳跳過了,說媒,提親,下聘,成婚等一系列的細節。

直接就拜堂了。

這火盆定然不是讓儀琳邁的。

而另一旁的秦娟端著一個托盤走了過來,這托盤之中擺著一個文書模樣的東西。

等她走近了,林平之才看清楚上面寫的是什麼。

秦娟捧著的東西叫做“度牒”。

算是出家之人的“身份證”。

無論在哪個時代,出家人都是有官府發放的證明的。

現代的話叫“僧伽證”而這個時代叫做“度牒”。

在這個時代,度牒就相當於是一個特權證件。

做尼姑,和尚,道士之類的並不是一點好處沒有。

因為朝廷的律法規定,出家之人是不必納稅,服徭役的,而且有度牒在身的話,那麼天下的寺廟都可以旅居化一碗齋飯。

在不少的戰亂時期,這度牒可是好東西。

不少有錢人為了逃避朝廷徵發的徭役,或者是兵役,就會花費重金買來這些度牒做護身符。

恆山派雖然是江湖門派,但江湖門派之間基本都有官面上的一些背景。

畢竟江湖門派不是佔山為王的土匪,不可能不受官府戶籍的節制。

儀琳之前就是恆山派受了戒的小尼姑,她自然也是有度牒的。

而秦娟手中碰著的就是她的度牒。

定逸師太此時從托盤之中拿起了儀琳的度牒。

她笑著說道:“儀琳啊,你跟師父多年,今天是你出嫁還俗的大日子。

如今你與林掌門拜了堂,也算是真正的夫妻了。

日後你們夫妻二人一定要和睦相處。

相敬如賓才是.”

林平之此時拱手說道:“師太放心,儀琳既然已經嫁給林某,林某自然不會虧待於她.”

定逸師太此時微笑著點點頭說道:“嗯!林掌門的風度,貧尼還是知曉的。

儀琳在你的身邊,也算是有了一個好的歸宿.”

定逸師太此時又望向了儀琳,隨後囑咐道:“儀琳,你在襁褓之中的時候,便跟著為師入了佛門。

這些年來持戒修身乃是我北嶽恆山一眾弟子的榜樣。

如今你雖還俗成家,但只要持心秉正,這在家出家都是一樣的.”

“就拿林掌門的曾祖遠圖公來說吧。

當年遠圖公便是南少林的僧人,而他之後雖然還俗回家。

但他創辦福威鏢局之後,扶危濟困,樂善好施。

雖不在佛門,但行佛門之事。

為師望你以遠圖公為榜樣。

日後夫妻和睦,以仁義慈悲為本.”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是書中大反派

圍城外的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