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後,林平之便帶著她們兩個前往周圍的親友家裡拜年。

最先去的自然是自己的岳母家了。

今年新春劉夫人是最開心的一個了。

來拜年的都不是外人,雖然曲非煙是林平之的小妾,但劉夫人因為曲洋與劉正風交情深厚同生共死,她也不把曲非煙當外人。

不光是女婿,女兒們來了。

她的兒媳婦也定下來了。

劉夫人可不像林震南夫婦那麼開明,自己的兒子小二十了還沒成家。

在林平之的大舅哥劉榮金榜題名考中舉人之後,劉夫人便開始為他琢磨親事了,哪怕自己的兒子還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

而且劉榮的親事也定下來了,娶的是本地望族家的千金小姐。

眼下聘禮已經下了,女方家裡也沒有什麼異議。

這個時代成親只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看的也就是個門當戶對。

而且說結婚就是結婚,沒有其他的問題。

更沒有現代那麼多亂七八糟的事情。

什麼離婚後分割財產,冷靜期什麼的。

在這個時代,除非是男女雙方有重大的過錯。

諸如男方犯了大罪,或者是女方跟人通姦之類的。

不然不會出現“離婚”這種事。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個時代的女人敢對丈夫不忠,更別的男人勾三搭四的話,可是要浸豬籠的。

劉夫人挑選的親事並沒有選擇門當戶對的官僚,而是選了一個稍差一些的本地商人。

雖然女方家裡是商人,但卻也是很有權勢的當地望族。

畢竟眼下她一個女人支撐家業不易,若是找一個強過她家的親家公,總感覺有些應付不來,而且她也不想多給女兒,女婿添麻煩。

於是退而求其次,選了一個相貌上等,家世清白的女孩。

之後劉夫人作為長輩給了自己的女兒們,女婿,兒子們一人一千兩銀子的大紅包。

林平之三人謝過之後,便打道回府。

新春之際,衡山派的眾弟子們也都是新衣素裳。

而且這段時間在門內的眾位師叔,還有師兄們教導下。

衡山派整體的實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其實衡山派的武功底子根本不弱。

弱的是莫大先生的“英明領導”。

因為莫大行俠慷門派之慨,導致了衡山派的產業都沒了。

弟子們窮的叮噹響,為了維持生計被迫去做一些走鏢護院的營生。

長此以往都把自己的武藝荒廢了。

如今有了林平之這個新掌門做“金主爸爸”,衡山派的整體實力上升的很快。

林平之在接掌衡山派之後,跟林震南拉來了一筆投資。

拿了五萬兩銀子,投給了衡山派。

首先是把衡山派之前盤出去的地產們全都收了回來。

然後是從衣食住行出發,改變了衡山派眾弟子的生活狀態。

之前因為衡山派資金拮据,已經很多年沒有對外擴招過弟子了。

之前衡山派收徒的規矩類似於世襲制,衡山派弟子的子女自動是衡山派的弟子。

亦或者是類似於“學校”那樣,哪個大商人想讓自己的孩子習武,便給衡山派捐一筆錢,然後送孩子來衡山拜師學藝。

但現在衡山派有錢了,便改了這個規矩。

在大總管方千駒的建議和掌門夫人曲非煙的允許下,衡山派開始招收一些十歲以內可以習武的孩子們入派。

劉菁雖然才是大夫人,但她對於門派的事情不是很感興趣。

於是林平之不在家,莫大先生也不在的時候,門派的一些重要事情都是方千駒稟報,然後曲非煙裁決。

曲非煙雖然年齡也不大,平時還顯得有些“孩子氣”。

但也只是她性格好動而已,並不代表她“幼稚”,任何把她當孩子看得人,肯定會被她的“惡作劇”好好地修理。

當初她三言兩語便挑撥的定逸師太對餘滄海發難。

餘滄海這種人精老狐狸都拿她沒轍,更別說其他人了。

而且她可是魔教長老的孫女。

她年齡雖幼,但江湖經驗比一些成年人都要精深。

而且對於治理門派的見解,也是日月神教那套。

曲非煙規定的招收門派弟子的標準,那便是大門大戶衣食無憂的一律不要。

只招收那些無處可去,或者家裡養不起孩子,想把孩子送人的農家的孩子。

這是日月神教吸納教徒的標準,日月神教不似嵩山派那般,只要是有能力不管出身如何,都能收歸門下。

在日月神教,若是你只有能力,但卻是惡人的話,那麼想入教只能吃下三尸腦神丹,而且還只是成為像黃河老祖那樣的編外人物。

而日月神教徵召教徒,要麼是有其他的教徒舉薦,要麼是子嗣世襲,要麼就是要一些無處可去的孩子們。

諸如因為重男輕女,因為想生兒子,但養不起太多孩子,因此想棄養女兒的。

衡山派便將她們收入門下,一方面給他們的家裡減輕負擔,一方面讓這些女孩們有一個正經的歸宿。

還有就是一些孤苦流浪的男孩,亦或者是因為其他的什麼原因,家中無力贍養的,為了讓孩子混口飽飯送來的。

這樣招收的好處就是可以讓這些孩子們全心全意的忠誠於門派。

雖然培養的成本也很大,但比起那些有實力傍身的現成高手來,這些人更可靠,也更便宜。

畢竟收這些不滿十歲的孩子培養,雖然可能時間長點,但是他們的花銷無非是一日三餐,一年春夏秋冬的八套衣服。

加上逢年過節的一些零花錢。

而供養一個實力高強的高手,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讓自己門派的實力大增,但他的花銷更大,每個月至少百兩銀子。

雖然林平之是個有錢的冤大頭,但作為“賢妻”的曲非煙也不會這麼浪費自己丈夫的錢。

曲非煙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時候變的這麼喜歡用利益去衡量一切。

或許是被任盈盈耳濡目染吧。

而林平之這個掌門去視察的時候,看到自己的“衡山幼兒園”後有些哭笑不得。

他在新年奏報之中,看到衡山派新招收了兩百多名弟子,他還很高興,沒想到是一群小孩子。

而且三分之二還都是女孩。

知道原因後,林平之也只能感嘆這個渾濁的世道了。

畢竟在這個時代男孩是留著傳宗接代的,而且還是未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

如果不是真養不起了,恐怕也不會把自家的男孩送人。

不過林平之也同意這種招收辦法了,雖然衡山派的男女比例失調了。

但至少他給了這些小姑娘們一個歸宿。

只是以後衡山派不要變成女修門派才好。

在這個人命比草賤的年代,若是自己不收留她們的話。

好一點的或許會被賣到哪個大戶人家裡當丫鬟。

差一點的就是進青樓接客的下場。

而且留下她們也無非是給她們一個住處,一年的八套衣服,外帶一天三頓飯而已。

自己養得起。

若是不能扶危濟困的話,哪裡還敢稱什麼“俠”呢?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凡人開始長生證道

君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