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夕陽逐漸的沉沉落下,天色也逐漸的暗淡了下來。

伏櫻與林平之坐在篝火旁,聽著大海的潮起潮落。

伏櫻凝視著遠方的海浪說道:“我記得當初我們初次想見的時候,便是一個下午.”

林平之烤著從富寧縣買來的肉乾,他說道:“嗯!那天我從北面的那個小漁村出來,慢行至此處,在路過海灘的時候見到倭寇,便趕了過來。

之後我們兩個便相遇了.”

伏櫻的眼睛依舊凝視著大海,她繼續說道:“你說人生最美的光景,是不是兩個人初見的時候.”

林平之望著眼前的火光,他沉默了下來。

因為這個問題他也不知道怎麼回答,雖然有兩世的閱歷,但對於前生的家人之類的,他一點也想不起來。

而這輩子,他一心追求武道,也從未考慮過這種問題。

不過他還是說道:“或許吧,那種淡淡的情懷倒是很難讓人釋懷。

不過我認為最美的事情是往後幾十年的相知相守,而非是什麼初見之時.”

聽完林平之的話,伏櫻回過頭來望向了他。

伏櫻問道:“林公子,我記得我們初到富寧縣的時候,你對守城的差役說過‘本鄉本土’,而且你還做到了連官府都做不到的事情。

而且林公子出手闊綽,想必林公子應該是福建本地的大戶人家.”

林平之望著伏櫻說道:“不錯!我是福威鏢局的少鏢頭。

如果是其他的事情或許我幫不上忙,但是找一個鏢局送東西,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不過聽到“福威鏢局”幾個字,伏櫻沒什麼反應。

好似全然沒有聽說過一般。

伏櫻望著他問道:“不知道林公子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林平之說道:“不瞞姑娘,在不久的將來,我林家將有一場大難,而我此行便是前往龍泉尋一把趁手的兵器,來化解這場危難。

如今已得‘神兵’,往後的時日便是在家中勤修武藝,之後應對來犯之敵。

若無此機緣的話,你我或許不會相遇.”

不過說到這裡,林平之拿起了身邊的寶劍,然後遞給了伏櫻。

伏櫻有些奇怪,她問道:“既然林公子將來有大難,而你我結緣也因此劍。

林公子為何又將此劍還於我?”

林平之提起地上的酒壺,他飲了一口美酒後,望著伏櫻說道:“託伏姑娘的洪福,眼下我已經得到了另外一把‘劍’。

這把劍還是留給人美心善的‘善財龍女’吧.”

伏櫻有些失望的接過了自己的佩劍,看到她失望的小表情。

林平之從懷中取出了伏櫻之前贈給他的“移花寶鑑”,然後說道:“我說的‘劍’便是它。

相對於這把削鐵如泥的寶劍,伏姑娘這個‘寶鑑’對我的幫助更大。

之後一段時間我勤學苦修的話,無需此劍,也足矣應對來犯之敵.”

“伏姑娘之前說過自己武功很差,這把劍我看還是留給伏姑娘防身為好。

有了它的保護,也不用在下隨身了。

而且伏姑娘‘當劍換錢’是為了那些救那些清苦的百姓,如此我更沒有顏面心安理得的收下它了.”

伏櫻小聲的嘀咕道:“傻瓜,一把劍的保護,哪裡比得上你.”

林平之曾經修煉過“盲眼心劍”,他的聽力十分的靈敏,往日裡伏櫻偷著嘀嘀咕咕的時候,他都聽的清清楚楚。

只不過一直沒有點破而已。

“相比起在家中的時日,我倒是很喜歡和姑娘一同行走江湖的日子,只不過眼下我林家大難將至,我分不開身。

不然的話,我倒是很願意跟隨在姑娘的身邊.”

聽到林平之的回答,伏櫻知道他聽見了自己的小聲嘀咕,她一下子羞紅了臉。

不過她的臉上卻掛上了一抹微笑。

伏櫻望向他問道:“那等你的事情辦完了,是不是你就願意跟在我的身邊?”

林平之笑著回答道:“自然。

眼下父親正值壯年,鏢局的生意還無需我來打理。

而且我也將改良過的功法傳給了父親,父親已有自保實力。

林家的大難過去後,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想必會太平無事.”

“相比起那些煩人的人情世故,我倒是很嚮往和伏姑娘一起行走江湖,行俠仗義,笑傲江湖的生活.”

“這一次的事情讓我明白,一味地在家中閉門造車是不行的,出來轉轉說不定就會遇到‘有趣’的事情.”

伏櫻又問道:“是不是我去哪裡,你都願意跟我一起去?”

林平之回答道:“如是增長見聞,行俠仗義的話,那麼自然願意捨命陪美人.”

伏櫻此時再度伸出了自己的小指,然後說道:“那我們說定了!”

林平之也伸出了自己的小指,然後再度跟她拉了上去。

合章之時,兩個人都是滿含笑意的望向對方。

不過海邊的氣候總是無常的,此時一片烏雲遮掩了過來,似是要變天了。

林平之問道:“不知道,伏姑娘今後有什麼打算?”

伏櫻此時卻是搖了搖頭。

她的神情顯得十分的憂傷。

林平之問道:“怎麼了?”

不過很快伏櫻便不顧眼角的淚光,勉強著笑了起來,然後說道:“沒什麼,只不過有些想家了.”

林平之望著伏櫻問道:“不知道伏姑娘祖籍何處?”

伏櫻沒有回答,她顯得有些猶豫,她此時站起身來,望著東海之上的滔滔潮水。

她眼角的淚水終於垂落了下來。

隨後她便拂去了臉上的淚水。

她回身坐了回來,她淚眼婆娑的望著林平之,然後長出了一口氣。

她說道:“林公子,現在是時候把我的一切告知林公子了。

其實我並非中原人。

伏櫻也並非是我的真名,我的真名叫做‘服部櫻子’.”

聽到伏櫻的回答,林平之雖然有些驚訝,但並不意外。

在富寧縣的那段日子相處時間不算太長,加上瘟疫的事情讓其憂心,他也沒有多加在意。

因為之前五仙教的人與伏櫻有過接觸,因此他以為伏櫻是雲滇之人。

但之後的東南沿海一行,他們兩個真正的朝夕相守。

從一些生活小習慣上,他就已經隱隱約約的猜到了伏櫻非是中原人的身份,只不過他一直在欺騙自己,不敢去相信而已。

首先令他起疑的便是伏櫻的輕功。

伏櫻之前雖然也施展過她高超的輕功,但也僅有幾次而已,林平之沒有太多的江湖閱歷,因此沒有看出什麼門道。

但這次的東南沿海之行,伏櫻在散財的時候,頻繁的使用輕功,這才讓林平之起疑。

林平之之前跟東瀛高手猿飛日月交過手,細想之後,發現伏櫻的輕功與他極為相似,只不過似是而非,像是同宗的另外一個流派。

其次便是伏櫻平日裡的禮節,她待人十分的謙和,有禮。

她雖有剋制,但她與那些百姓們,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紀的長者們謙和談話的時候,還是有些東瀛人的小習慣,比如對人點頭,微笑,鞠躬。

不過這些都不算什麼,真正讓林平之篤定的,則是她吃飯時的習慣,雖然她飯前不會像其他的東瀛人那般做什麼“祈禱”。

但她的碗筷始終擺放的十分的整齊,平常中原俠客們吃完飯菜後,都是順手將筷子架在碗上,只有她會下意識的,將筷子整整齊齊的放在碗的旁邊。

如果只是吃完後整齊的放在碗旁邊的話,這倒不能說明什麼,但伏櫻是每次放下筷子都會整整齊齊的放在旁邊。

這是東瀛貴族的禮儀。

如果她不是有強迫症的話,那麼就說明這個飲食習慣不是中原人。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林平之很確定,伏櫻沒有強迫症。

那麼只能是後者。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念起千山滅滄海

不負晚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