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管不盡天下事,但是既然遇到了,那麼能管便管上一管。

況且林平之就是為了收拾這幫倭寇而來。

不過江湖事,是非曲直難以言明。

還是要多瞭解一下為好。

一來偏聽偏信,只聽一面之詞,容易造成主觀上的誤判,致使自己被人利用。

二來多聽聽其他人的意見反覆揣摩,也可以幫助自己瞭解對方實力如何。

在老者這裡稍稍用飯之後,林平之便付了一些銀錢後便拜別了老者。

老者雖然堅持不收,但在林平之的再三規勸下,老者也只能收下。

雖然林平之給的錢不算很多,但至少也可以改善一下老人的生活,林平之見到了他院中破舊的漁網,看他臉上的傷情,恐怕幾個月出不得海了。

一名行動不便的老者,再怎麼省吃儉用恐怕也熬不過幾個月的傷病,飢餓。

並非是林平之小氣不肯多給,只不過要是給的太多的話,反而是害了這個老人。

他一個受傷的老叟,能留此性命,保下家業,全因他足夠貧窮,沒人找他的“麻煩”。

但若林平之給了他一筆“鉅款”的話,那麼這錢他也花不出去,招來別人眼紅不說,還可能被人誣陷“偷竊”,從而給他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給足了他幾個月養傷期間的花銷,又不給他帶來麻煩。

辭別老者後,林平之便牽著馬走在村子裡,他再度審視村中的慘象。

雖然他看過一遍了,但多注意一些細節總是沒有壞處的。

這個村子雖然不是很小,但也不算大。

林平之注意到了一個方才不曾察覺的細節。

那便是基本上被搶的都是普通百姓家,還有一些小有資產的農戶,至於村中一家全是磚瓦的大院,卻沒有成為倭寇的目標。

林平之注意到了他家的大門上,多為刀砍斧剁的痕跡,而門板有傾斜破裂的樣子,看樣子是被人攻擊後沒有攻破。

林平之又走訪了幾家,基本上高牆大院,或者是家裡有青壯的基本上都沒有受什麼太大的損失。

只有那些家裡人丁單薄,院牆不高,宅門不固的富農們,基本都被搶了個乾乾淨淨。

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那便是這些倭寇很急。

那些院門要想破開並沒有太大的困難,只是倭寇們很急切,他們急於搶完就跑。

亦或者是他們的人數不多,只是虛張聲勢,不敢戀戰。

林平之轉了一圈之後回到了之前遇到老者的那戶人家前,門前的白幡依舊迎著悲風搖曳著。

而院落之中的哭泣聲依舊沒有停止。

林平之此時來到了門前,雖然院門是敞開的,但是林平之並未進門,而是站在門前輕輕地敲了敲門。

若未得到主人家的允許而進院子,一來是無禮,二來便是“強盜”。

即便是花丐乞食都不得踏入門檻半步。

聽到敲門聲,一名老婦從屋內走出。

老婦穿著一身麻衣,她的臉十分的臃腫,尤其是眼泡的位置。

她揉了揉眼睛,然後用沙啞的嗓音說道:“誰啊!”

林平之說道:“在下乃是過路的旅人,如今天色已晚,想在貴府借宿一宿.”

老婦上下打量了一下林平之,然後躬身施禮說道:“不是老身不留公子,而是如今家中有喪事,不便留客.”

若是換了旁人的話,或許聽到這句話便離開了,但是林平之沒有,他是故意選在這一家的。

這是經過他仔細考量過的,因為這一家“死了人”。

相比起其他百姓們的驚懼,還有劫後餘生的喜悅,只有這家才會支援他去“報仇”。

他並不想要這家百姓們付出什麼,只是想讓他們幫忙照看行李馬匹而已。

林平之此時拱手說道:“在下乃是行走江湖的俠客,聽聞此處遭了倭寇,特意來此檢視。

見到貴府出了人命,因此特來尋訪詳情。

以便我可以清除倭寇.”

聽到這個人是來剷除倭寇的,老婦人則是眼前一愣。

此時院內一名年齡稍長林平之的青年跑了出來,他踉踉蹌蹌,滿臉含淚的撲倒在了林平之的面前。

林平之微微彎身說道:“兄臺不必如此.”

但青年好似沒有聽到林平之的話語一般,他此時用滿是傷痕的手抓著林平之的裙袍。

林平之細細的端詳著他的臉,青年鼻青臉腫的,甚是狼狽。

嘴角還有絲絲鮮血溢位,他的臉比起剛剛的老婦來還要腫的厲害的多。

他的額頭纏著一塊被血浸紅的白布,不過眼下也分不清他額頭上纏的是“孝箍”還是繃帶了。

他哽咽,用沙啞的嗓音對林平之說道:“大俠,你若是為我娘子報仇,你便是學生的再生父母,學生這輩子情願做牛做馬,來報答大俠的恩德.”

說著他便十分不理智的對著林平之磕起了頭,他的頭磕的很響,“咚咚咚”如同戰鼓一般。

林平之忙的將他扶住,然後將他提了起來。

他好像明白他頭上的傷口是怎麼來的了。

“不必如此,行俠仗義本就是我們為俠者本分.”

此時青年望著林平之說道:“大俠,只要你能為我娘子報仇,你要多少錢,學生情願變賣家產也要報答您的大恩大德.”

林平之說道:“不必.”

此時林平之看了看這間小院。

這院中如今僅有四個人,除了林平之之外,這家只剩下了青年,還有老婦,還有一名像是丫鬟的女子。

他如今這麼容易就信任林平之,並非是他相信林平之有多大的本領,而是他已經沒有了主意。

已經有些“絕望了”,這是無力的“絕望感”。

他有血海深仇卻報不了,只能跪地乞求其他人的援助。

只要有人能答應幫他報仇,他可以將任何人視為救贖。

林平之見到他的樣子,不由得心生感慨。

這一幕沒有人比他更熟悉。

“在下路過此地,聽聞倭寇行兇特來此檢視,想在貴府借住幾日,只要公子將在下這匹馬照顧好,那麼在下自當安心為本地除害.”

此時林平之從懷中拿出了一錠銀子,然後遞到了青年的手中。

“這些權且當做在下在貴府借住的花銷.”

見到林平之遞過來的銀子,青年說道:“大俠為我報仇,學生自當好生招待,又怎能收大俠的銀兩.”

林平之淡然說道:“為你報仇也是為了除暴安良,無需什麼酬謝,招待之類的。

若我為此的話,也不必冒著性命之憂來這裡了.”

林平之上下打量了一下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狼狽青年。

“聽剛剛公子所言,應是有功名的讀書人,若是公子來年高中,為官清廉,為百姓謀福祉。

便算是報答我的恩德了.”

林平之望著他淡淡的說道。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問道飛昇

黑夜丶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