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老帶著林平之穿過後堂,過了一條迴廊之後,便來到了一幢小樓前。

這幢小樓的位置十分的獨特,小樓建在一處寬闊的大院之中,這大院四周均是守衛。

而整個院子寬闊,四周空曠,既無房屋,亦無花草樹木,無半寸遮身之處。

除了用於照明的燈柱之外,只有這一座孤零零的小樓。

小樓門前有兩名護衛。

林平之抬頭望去,只見小樓上的牌匾上書兩個大字“劍閣”。

齊老從袖中拿出了閣樓的鑰匙,開啟了房門。

“賢侄請隨老夫來.”

說著便帶著林平之走進了小樓,而身後的護衛也點燃燈火跟隨而進。

林平之這一進來算是開了眼。

這閣樓一層大大小小的擺了上百把劍,即便福威鏢局是靠著走鏢謀生的,手下豢養不少的武師,趟子手。

但林平之也從未一下見到這麼多兵器。

不過齊老的腳步並未停留,而是徑直帶著林平之繼續上樓。

見到林平之慢下來的腳步,齊老笑道:“呵呵,老夫這小樓分為三層,從上至下,收攏‘上、中、下’三種品次的寶劍,這第一層皆為下品,賢侄遠道而來,老夫自是不能以此等貨色來‘敷衍’賢侄.”

聽到齊老的話,林平之點點頭繼續跟著他向小樓之上走去。

而第二層,雖然與第一層的佈局規格相似。

但是供桌劍架上卻是空曠了許多。

第一層有上百把劍,但這一層卻只有一二十把。

很快他們便上到了第三層,而這第三層是更加的空曠了,滿樓的供桌皆是空的,整個樓層只有一把劍孤零零的擺在那裡。

齊老帶著林平之來到了這裡,齊老說道:“賢侄請看,這柄劍便是老夫這幾年來的上品。

若非看在‘福威鏢局’的‘金面’,還有貴我兩家的交情上,老夫是不會輕易示人的.”

說罷齊老便將長劍抽出,儘管燈光十分的微弱,但長劍出鞘,凜冽的寒光乍現。

縱使林平之不懂“相劍”,也可看得出這是一柄“寶劍”。

齊老此時伸出手指,輕輕地在長劍上彈了一下。

“叮~”清脆的劍鳴聲繞樑而回,不絕於耳。

接著齊老揮動長劍,劈向一旁供桌的一角,劍光閃過,桌角便滾落在了地上。

而斬斷之時,卻是一點聲音都沒有。

這第三層閣樓之中,僅有桌角落地,滾落時的“咚咚”聲。

林平之上前撫摸了一下被斬去桌角的供桌。

被長劍斬去的切面十分的光滑平整,一點毛刺都沒有。

林平之欣喜的轉過身來,對著齊老拜了三拜。

“久聞齊老盛名,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

林平之誇讚道。

齊老將長劍收回劍鞘笑道:“賢侄過獎了,老夫‘虛名’也是靠你們這些使劍的少俠們捧起來的.”

林平之望了一眼擺在供桌上的這把長劍,他問道:“齊老方才所言,所鑄名劍贈與‘有緣’之人,只是晚輩不知這‘福緣’需要幾許,才算得上‘有緣’.”

齊老輕笑一聲,一隻手別在身後,一隻手輕捋鬍鬚說道:“這要看賢侄有多少‘福緣’了.”

“果然人老成精.”

林平之心中想道。

他明白這是什麼意思,買賣這種沒有標準價格的東西,價格是不透明的。

基本都買家或者賣家先出一個價格,然後再去討價還價。

不過這出價也是十分有學問的,賣家第一次出價不能太高,那麼會讓買主知難而退。

而買家出價的話,卻也不能太低。

若是太低的話,則會讓賣家認為沒有“誠意”。

最終一拍兩散。

賣家想多賺錢,而買家想少花錢。

因此這種時候誰先出價,誰就會變的更被動。

林平之雖是福威鏢局的大少爺,但對於這種事情,也是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

不過林平之也想試著問一下。

林平之說道:“久聞齊老所鑄寶劍,向來贈與文武雙全之人。

而非只會逞強好勝,好勇鬥狠的武夫。

而晚輩不才,平素除了武功,更加喜愛詩詞,但對於詩詞之中有些不通之處,還請前輩指點.”

林平之當即開口說道:“一點光明大,三千業障深.”

林平之所言詩句乃是全真道長尹志平所作的《巫山一段雲戒無明》中的一句。

不過這首詩是誰作的,並不重要。

重要的便是詩中的“三千”兩字。

齊老身為老江湖,自然明白林平之的意思。

畢竟齊老是江湖上有名望的前輩高人,對於這種事如果直言的話,會顯得有些粗俗。

若是未達到心理預期的話,以齊老長輩的身份,還有自持的名望,也不好直接出口反駁拒絕。

這樣就談不成了,甚至會傷了齊老的面子,還有兩家不太深的“交情”。

以談詩論道,這種文雅的方式著實不錯,齊老更加的欣賞這個年輕人了。

聽到林平之的詩句,齊老眼前一亮,但是他並未動聲色,依舊是輕捋著鬍鬚。

思索了一下後說道:“賢侄所言全真派先賢的詩句雖好,但老夫平素喜好山水詩句,沒有賢侄這般‘仙風道骨’.”

林平之笑道:“呵呵,晚輩才疏學淺,還請齊老賜教.”

齊老看出了林平之對這把寶劍的喜愛。

“相去六千里,地絕天邈然.”

齊老淡淡的脫口而出。

林平之心道:“父親臨行前所給銀兩也只有五千餘兩,路上也多有花銷。

以六千買下此等寶劍,可護家族周全,倒也不算昂貴.”

只不過林平之還想還一下價格。

林平之思索了一下後說道:“齊老的這句出自大唐白居易的《寄行簡》,辭藻華麗,頗為精妙。

晚輩平素也不少拜讀白居易的高作,白居易最為出色之佳作當屬《長恨歌》.”

“但盛唐詩文,依照晚輩愚見,當以李太白為首。

而李太白同樣以‘安史之亂’為題的《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亦是長篇佳作,其中‘劍壁門高五千尺,石為樓閣九天開。

’一句,晚輩以為妙絕.”

齊老思索了一下後笑道:“妙絕!妙絕!確實妙絕!賢侄能文能武,卻為當今賢才。

老夫所鑄之劍,素來贈與英傑。

賢侄可謂是當仁不讓.”

聽到齊老同意了,林平之欣喜的說道:“齊老過獎了,晚輩方才不過是班門弄斧,在前輩面前獻醜了.”

林平之見到事情談妥了,也不再多言什麼,他便直接開門見山。

“方才進來,晚輩見這劍閣之內,名劍甚多,想必並非是齊老一人之功吧.”

林平之問道。

齊老輕捋鬍鬚說道:“這是自然,只有這中,上二層之劍是出自老夫之手。

而下層的下品之劍,皆是出自老夫那些不成器的門徒。

他們這些年來在老夫手下學藝,僅有數人可造出中品之劍,哎~~他們若能有賢侄一半的聰慧,老夫也可省下不少的心力.”

林平之此時笑道:“呵呵,齊老乃是嚴師,對門下弟子自然寄予厚望。

不過晚輩見下層名劍頗多,想來這些‘兄長’們也甚是辛苦.”

“家父常言‘多交朋友,少結冤家’。

齊老既然與家父乃是故交,那麼晚輩倒也想把這份‘交情’延續下去,也想與這些‘兄長’們結識一番.”

“但不想來的倉促,未曾備得見面薄禮,實屬慚愧。

晚輩自覺無顏面見這些‘兄長’,因此......”說著,林平之便從袖中掏出了臨行前王夫人給他的那一疊銀票。

他在路上整理了一下,他將五張一千兩的票面遞向了齊老。

林平之繼續說道:“晚輩這裡有些許銀錢,煩勞齊老代晚輩犒賞一下這些兄長。

以表晚輩心意.”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江湖之我和胖師兄

刅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