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虛道長一抖手中的拂塵,然後繼續說道:“這件事就要從張教主退隱江湖說起了。

當年張教主冒天下之大不韙,與蒙古王女趙敏相戀。

拋下了自己的未婚妻子峨眉掌門周芷若。

而當時漢人與蒙古韃子勢同水火.”

“而這趙敏當年與任大小姐一樣,都是糾集江湖上的三教九流為己所用之人。

唯一不同的再與,任大小姐糾集三教九流之徒,是為了日月神教。

而這位趙敏郡主則是為了蒙元朝廷。

而相對於任大小姐來,這位趙敏郡主的危害更大.”

“而當時中原武林中人,有不少被這位趙敏郡主迫害過。

因此他們這段戀情自然不被大家所接受。

而後張教主在少林大鬧‘屠獅大會’後,便就此歸隱山林,遠走他方.”

“有傳言張教主當年一直在中原武林與朝廷無法企及的西域隱居。

亦有傳言說,他當年隱居在南方的大理國舊土。

不過雖然傳言甚多,但這位前輩卻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了.”

“而這位張教主的傳說,在多年之後被另外一人重新帶了回來。

這個人便是三寶太監鄭和.”

聽到此處,林平之眼前一亮。

他沒想到鄭和竟然還跟張無忌有關係。

沖虛道長繼續說道:“這位三寶太監鄭和原本姓馬,後因追隨成祖靖難有功,被賜名姓‘鄭和’。

而當時成祖靖難之時,因為當時的天子乃是建文皇帝。

而建文皇帝是太祖欽定的繼承人,名正言順,所以我中原武林眾人均倒向了建文皇帝。

跟隨李景隆將軍北伐.”

“而這位三寶太監便在之後的鄭村壩之戰中,以一人之力,力挫我中原武林群雄。

而他當時使出來的武功便是九陽神功與乾坤大挪移.”

聽到這裡,林平之不解的問道:“哦?九陽神功與乾坤大挪移?”

沖虛道長堅定地點點頭說道:“不錯!正是九陽神功與乾坤大挪移,雖然是百年前的往事了。

但當時貧道的太師父便是當時的親歷者之一。

當年貧道的太師父便跟隨幾位年長的師伯,夥同正道群雄一同前往鄭村壩.”

“而我太師叔的幾位師叔師伯,有幾人當年跟隨我武當派的前輩一同圍剿過光明頂。

也見識過當年張教主的不世神功。

而那鄭和當時在鄭村壩力戰中原武林群雄,便如同那張教主當年一般。

因此當時我武當派的先祖們大為驚駭.”

林平之此時說道:“哦?既然這位鄭和前輩有不輸張教主的神功。

那麼堪稱當時的武林第一人。

既然是武林第一人,他為何心甘情願做一個太監呢?”

沖虛道長繼續說道:“這件事就要從九陽神功的功法特性說起了。

好在是老道在這裡,這若是換了別人,恐怕還不知道如何回答林掌門。

這件事就是後話了.”

“當年鄭村壩一戰,鄭和力挫中原武林群雄,使得中原各派人馬,無人再敢與燕王爭鋒。

失去了中原武林中人的幫助,李景隆率領的朝廷官軍頓時士氣大喪。

因為在此之前,中原武林眾人是透過偵察敵情,暗殺敵軍將領,燒燬燕軍糧草的手段,策應李景隆的朝廷官軍作戰的.”

“而在鄭村壩一戰,中原武林群雄作鳥獸散,而李景隆的大軍頓時變成了‘聾子’‘瞎子’。

而之後鄭和憑藉自己高超的武功,殺入官軍的大營,焚燬了五十萬大軍的糧草。

致使李景隆率領的朝廷官軍瞬間人心大喪.”

“自古以來,兵者貴精而不貴多。

失去了糧草的供給,建文帝的官軍瞬間崩潰,兵敗如山倒。

五十萬大軍竟然被成祖的八萬大軍擊潰。

而因為失去了武林眾人的協助,之後白溝河之戰,李景隆率領的官軍更是功虧一簣。

鄭和憑藉一己之力,扭轉了整個靖難之役的走向.”

“而在成祖攻陷金陵,大勢已定之後,貧道的太師父曾經帶著林掌門一樣的疑問,前往拜訪了已經成為‘司禮監’總管,東廠廠公的鄭和。

而因為張教主與武當的淵源。

鄭和也很親切的接待了貧道的太師父.”

“而也是貧道的太師父,從鄭和的口中瞭解到了全部的真相。

當年張教主在歸隱江湖之後,便帶著妻子趙敏四處遊歷。

他們二人在西域的時候,遇到了年僅七歲的鄭和。

不!當時的鄭和應該叫做‘馬三寶’.”

“因為趙敏郡主使用過一招本派殷梨亭前輩所創的名為‘天地同壽’的劍招。

這一招是與敵人同歸於盡的狠辣招數,非不得已而用之。

此招乃是貫穿自己的胸腹,與敵同歸,已達到敵死,我重傷的招數.”

“這位趙敏郡主當年在萬安寺中學得了此招。

之後在靈蛇島上以此招重創了波斯高手。

此招雖然沒有傷及她的性命,但卻傷到了她的小腹。

以至於她此後無法再生育.”

聽到這裡,林平之點點頭。

林平之精通醫道,那一劍定然是傷到了趙敏的太陰,以至於讓她失去了生育的能力。

沖虛道長繼續說道:“因為二人婚後一直無子,便在趙敏郡主的建議之下,二人便收養了馬三寶。

並且馬三寶便拜張教主為師。

之後兩人便帶著他一同遊覽大江南北最終到了雲南.”

“而這馬三寶也是聰慧非常,武學天賦極佳。

在張教主的悉心指點下,只是少年便已經練成了不差的武功。

而他成為太監卻是另外一番造化弄人了.”

聽到這裡,林平之來了興趣。

他問道:“這是為何?”

沖虛道長回答道:“這馬三寶並不是進宮之後才做的太監。

而他是自己自宮後才成為的太監.”

聽到這話,林平之瞪大了眼睛。

林平之問道:“雖然這葵花寶典乃是三寶太監鄭和所創,但那個時候的他尚未少年。

而且少年得志正是意氣風發之時。

而且有兩門不世出的神功傍身。

他竟然狠的下來心來自宮做太監。

這其中可是有什麼較大的變故?”

林平之丟擲了自己最大的疑問,他之前修煉辟邪劍譜的時候,也遇到過跟鄭和一樣的問題。

不過林平之可不會自宮,透過自我閹割的手段來獲得力量。

而且相比之下,鄭和的才智應該遠在自己之上,他都不會自閹做太監。

想必鄭和也不會蠢到這種程度。

而且當時的鄭和有兩門神功傍身應當是最得意的時候,為什麼會自閹一刀做太監呢?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仁義真經

犀牛聖斧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