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正月之後,因為諸葛亮回朝,劉禪總算輕鬆許多。

但由於成都雨雪不斷,宮外甚是寒冷。

劉禪就算有空也只能讀書,會見大漢士人。

空曠的宮殿內十分暖和,殿中擺設兩座火爐,侍從還時不時地往裡面添柴炭,但每過一會,劉禪都會讓宮娥開啟窗戶通風。

久而久之,不由劉禪吩咐,黃皓都會計時,吩咐眾人通風。

劉禪對黃皓的情感十分複雜,劉禪入蜀開始,黃皓便跟隨身邊侍奉。

黃皓此人機靈,善於阿諛奉承。

歷史上原身就是寵信黃皓,導致蜀漢後期烏煙瘴氣。

正是基於此情感下,劉禪對黃皓心生不悅,多次十分警惕,觀其行為總感覺別有深意。

但相處久了,劉禪也放下心中不滿,畢竟歸根到底,是原身自己問題,劉禪後期昏庸是因,黃皓是果,即使沒有黃皓也有其他人。

而且黃皓有眼力勁、不多說話,感覺到自己對其的不滿,愈加小心翼翼行事,不敢越界。

此時,劉禪正與譙周交談,案上茶水微涼,黃皓便有眼力地上去更換茶水,端上新鮮出爐的糕點。

“允南(譙周字),你看朕寫得賦怎麼樣?”

劉禪從案上的巾帛交於譙周,問道。

譙周依然是衣著素樸,頭髮雜亂、油膩,但其毫不在意自己外表形象。

因此廖立私底下經常譏諷譙周,不滿劉禪對譙周甚厚。

劉禪對譙周卻是十分喜愛,譙周此人像極後世內向的學霸,不善言語,但內有溝壑。

譙周急忙吞下糕點,接過巾帛,攤開翻閱,低聲吟誦。

劉禪也不著急,品嚐案上糕點,感覺其糕點味道甚好,問黃皓道:“此糕點可是橘味,是誰的新品?”

黃皓躬腰,低垂答道:“回陛下的話,正是橘味。

不過不是後宮御廚新品,是王美人所作.”

劉禪沒有繼續說話,而是回味糕點美味,然後緩緩說道:“將其餘糕點送至內府,犒勞丞相及眾位卿家,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黃皓已經見怪不怪,劉禪隔三岔五便賞賜宮中美味於朝臣,以示厚愛。

“是!”

黃皓應聲答道。

恰好譙周誦讀完畢,將巾帛放下,面上露出一抹猶豫之色,不知如何說才不會觸怒劉禪。

劉禪見狀,笑道:“允南直說便可,朕難道無自知之明?”

譙周沉吟片刻,說道:“陛下所寫賦,較之進步甚大。

但還是隻得其形,不得於內。

詞語華麗有餘,意境不足;文采淺薄有餘,辭藻不夠.”

正如劉禪自己說的一樣,有自知之明,輕笑道:“允南還是直言不諱,朕就喜歡你此處。

朕寫賦不過一年有餘,若是能寫出好賦,可有天理乎!”

聞言,譙周指著巾帛語句,補充道:“陛下雄偉氣魄,亦然躍於其上,陛下若能苦學之,則陛下之賦並流傳於世.”

劉禪聞言,擺手道:“允南不必如此,賦小道也;朕之心,你知之!”

言畢,劉禪挑動眉毛。

譙周見劉禪直抒胸臆,不禁有些愕然,自己與劉禪經常相處,也知劉禪寫賦習經,乃是為拉攏蜀中士人。

譙周也不點破,還是緩緩說道:“陛下此言甚是,陛下禮遇士人之心,蜀中之人無不皆知。

況且陛下改進句讀(注1),對我士人習經讀文,斷句明意,幫助甚大.”

劉禪面上雖是淡然一笑,但實際心中卻暗喜不已。

當初劉禪穿越時,得原身記憶,對於漢代習讀還是習慣。

但為了彰顯其自身文化人形象,還是將標點符號拿出,傳播於武擔學宮。

武擔士人剛剛接觸還不習慣,但得益於譙周大力推行,已然讓眾士人接納。

如今,學宮中,抄寫古文書籍時,都加以標註。

“國家,侍郎董允、謁者霍弋求見.”

劉禪正欲與譙周交談時,殿中宦官通稟,打斷其閒聊之心。

“宣!”

“國家,臣先告退.”

見狀,譙周已經習慣性識趣地起身說道。

劉禪聞言也不客氣,而是起身將碟中剩餘糕點,放置提籠中,交於譙周。

譙周正欲推辭,劉禪握住其手,溫聲叮囑道:“允南勿要推辭,朕聞允南年幼家嚴早去,皆賴家慈一手撫養。

此糕點味道甚好,可交於家慈品嚐.”

譙周面露感激之情,低頭彎腰行禮,不知作何言語,唯有喃喃說道:“謝陛下!”

“慢走!”

劉禪命人將其送出宮。

待霍弋、董允覲見時,劉禪收斂表情,淡然以對,說道:“不知紹先、休昭有何事?”

董允在階下拱手說道:“國家,臣欲與紹先一同前往南中一趟.”

劉禪聽聞好奇說道:“你等二人前往南中是為何事,可是奉丞相之命?”

“臣等前往南中是為《益州民政》一書,當初臣等撰寫《益州民政》時,欲將巴、蜀、漢中、南中四地各自為一卷。

但當值南中叛亂,臣等五人只撰寫三卷,剩餘南中一卷暫未撰寫,是故臣與紹先二人慾前往南中撰寫此卷.”

董允拱手說道。

劉禪沉吟問道:“廖卿、費卿二人呢?”

“最近內府事務繁忙,加之王長史(王連)病重,缺人之下讓文偉前往內府協助理事.”

董允低沉說道。

劉禪對於董允只回答費禕去處並不奇怪。

自從董允、廖立二人,因皇子出生是否舉辦慶典一事互相爭論後,廖立便與董允不再來往。

劉禪倒是第一次聽聞王連生病,對其十分掛念,問道:“王長史何時生病,其病情如何?”

“兩日前,王長史感染風寒便一病不起。

醫者言:長史恐怕離大限之日不遠,讓其家屬準備後事.”

董允答道。

突聞王連病重,劉禪心中忍不住生出傷感之情,說道:“唉!大漢未興,難道王卿也要棄朕而去嗎!”

夷陵之戰後,大漢貧窮,府庫空虛,皆賴王連執掌鹽鐵收入度日,而且其識人有術,知人善任,提拔呂乂、杜祺、劉乾等人,現在皆是大漢良臣。

“命宮中醫者前往醫治.”

劉禪吩咐黃皓道。

劉禪又對董允、霍弋道:“路途遙遠,一切小心。

南中雖定,但仍有騷亂。

朕讓子均遣衛卒護衛你二人.”

董允、霍弋答諾退下,劉禪則是要接見剛入宮的諸葛亮。

-----------------1:漢代表示斷句的符號是“丶”和“し”“丶”用來表示較小的停頓,“し”表示較大的停頓。

“し”和“丶”漢朝人稱之為句讀。

不過這兩種符號到了宋代才逐漸推廣使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隆慶大帝

休息的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