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丞相府“殿下所言兵事有理有據,並非妄言,殿下以盡孝勞軍前往夷陵並無不可。

亮修書一份,向陛下稟明情況,殿下可先行前往,匯合子龍將軍,一同前往夷陵.”

諸葛亮輕搖羽扇,微思說道。

“不知其他隨行人員,殿下可有人選?”

劉禪按劍直腰,將早已備好人選說出:“以我之見,可讓虎賁中郎糜威、斄鄉侯從弟馬伯瞻(馬岱)、太子舍人霍弋、董允、牙門將王平等人,一併隨我東出.”

諸葛亮停下羽扇,沉吟少許,說道:“糜威善弓騎,麋芳逃亡必效死力;馬岱善騎戰,可寬扶斄鄉侯之心;王平乃成都牙門將,性格則未知.”

劉禪拱手笑道:“啟稟丞相,王平乃巴中賨人,漢中之戰時投降我軍。

我曾聽聞軍中士兵所言,王平為人勇猛而又嚴整,雖為漢化賨人,但任可一用,並安賨人之心,示我大漢胸襟.”

劉禪並不奇怪諸葛亮不知王平情況,此時諸葛亮未帶兵,而且王平現在只是軍隊中的基層。

諸葛亮輕搖羽扇,說道“善,殿下此行人員安排合理,既有心腹,又有爪牙。

敢問殿下準備何時出發前往夷陵?”

劉禪按劍直腰,沉聲說道:“兵貴神速,明早出發最好。

現已將使者備好,只等丞相允諾,我便令使者通知隨行之人準備出發.”

諸葛亮聞言,眼前一亮,手中的羽扇也停了下來,為劉禪近日的成長感到驚歎,愈發感覺太子有成明君的潛質。

諸葛亮心中不由感到寬慰,聲調上揚,說道:“看來殿下心中早有謀劃,亮亦不多言。

此行東出還望殿下小心行事。

務必要讓子龍隨護衛殿下左右,不可輕離.”

諸葛亮相似叮囑自家子嗣一般,放心不下劉禪,並囑咐眾人保護好劉禪。

劉禪一一答應,眾人也是保證連連,霍弋更是立誓:“弋必亡於太子之前.”

劉禪不禁受前身的感情影響,上去握住諸葛亮的手,真誠說道:“父皇自我記事起,幾乎連連征戰,見之甚少。

即便見到父皇,又因國事繁忙,疏於交流.”

“我與丞相名為師徒,但情同父子。

稱丞相為相父亦不為過,禪此去並無大礙。

只是禪常憂思相父日夜忙於案牘,食不按時,禪今當遠離,心難安,望相父務必按時進食!”

聞言,諸葛亮似乎也有所觸動,鼻尖放酸,頷首應道:“時辰不早,公嗣早做準備。

至於按時用食,我自當記下.”

費禕看此情景,暗中感嘆丞相處事理政果斷乾脆,性情堅毅,自己從未見過丞相如此動情。

丞相與太子情深至此,恍如子侄。

只是可惜丞相事務繁忙,至今也沒子嗣。

劉禪拱手作揖,按劍直行而出。

路過費禕時,拍了拍他的肩,說道:“文偉,每日晨晚二餐,由你親自送給丞相,不管丞相何事,務必讓丞相按時用食.”

費禕拱手作揖,答道:“諾.”

-----------成都麋府門口使者劉炳手持昭令,行至麋府正門高喊:“太子有令,請虎賁中郎接令.”

門口侍從快速進府,請出麋竺、麋威,二人見狀出門接令。

劉炳見麋威出門喊道:“麋竺、麋威接令,太子口喻:令麋威帶好所部兵馬並府上精銳部曲,保衛太子前往夷陵。

太子言:麋威乃驍將爾,此夷陵之行事關大漢東征大業,非麋威難擔任重任.”

麋竺、麋威拱手聽令,麋威雙手接令。

劉炳宣完,快速前往王平軍營宣令,拱手作揖,向麋竺告辭。

麋竺、麋威拱手回禮。

麋竺沉重的看著麋威說道:“你叔父(麋芳)叛逃吳國,以致我大漢痛失荊州、關將軍死於非命。

此次前往必要洗刷我麋氏之恥.”

麋威望著父親,因叔父叛逃意志消沉而日漸削瘦的臉龐,點了點頭,轉身命令管家挑選優秀部曲,隨後前往虎賁軍。

虎賁軍乃大漢中央禁軍,本身劉禪無權調動,但虎賁軍大半數已在劉備帳下,剩餘放置於成都交於劉禪麾下,又受諸葛亮領導,非太子詔令不可調兵。

《環濟要略》曰:漢武帝好微行,因置期門郎,與之期於殿門。

平帝改為虎賁中郎。

又曰:虎賁中郎將,秩比二千石。

虎賁中郎,比六百石。

虎賁侍郎,比四百石。

虎賁郎中,比三百石。

節從虎賁,比二百石。

皆無員數,掌宿衛侍從。

麋威點起虎賁兵馬並上部曲精銳近600人,通知各位將士,令其辰初於北門教場集合。

連夜收到軍令計程車卒,家中又是一陣雞飛狗跳。

---------------成都郡兵軍營牙門將王平,看著眼前的詔令感覺不可思議。

從漢中之戰到現在,苦等陛下調令!陛下東征,亦未隨之前往,王平似乎在懷疑陛下是否因為自己賨人身份而不用,又懷疑自己是否擁有能力,陷入自我焦慮當中。

沒想到,居然等到太子劉禪詔令,一時情緒難以言表。

而此時王平心心念唸的太子劉禪,正在前往斄鄉侯馬超府邸。

----------------斄鄉侯馬超府邸劉禪望著被馬岱攙扶的身形削瘦臉色蒼白的馬超,似乎難與印象中的錦馬超相聯絡。

馬超拱手無力道:“殿下,臣老矣,家中老小二百餘口,為曹孟德所誅略盡,嚐嚐憂思不已,臣乃不詳之人,我已知難過今年,幸得太子恩典照扶從弟岱。

今太子東行,府中精銳部曲皆可隨從弟岱護衛太子.”

劉禪看著馬超憔悴的面容,不知作何言語,最終安慰說道:“斄鄉侯,可多外出走走散散心,事已至此,難以改變.”

馬超苦笑地搖了搖頭,說道:“在下之事自知矣,多謝殿下掛念。

東行還望殿下務必小心,我曾聞夷陵戰事不利,陸遜堅守不出,久攻不克,為此我亦擔憂。

殿下多與陛下多多商討,東征士卒乃我大漢精銳,不可有失.”

聞言,劉禪直腰按劍,沉聲說道:“多謝斄鄉侯諫言。

還望斄鄉侯少些憂思,以保重身體為上,今朝中大將多亡。

待斄鄉侯康復後,自有用武之地.”

劉禪拱手作揖表示離開,馬超又讓馬岱禮送劉禪出府。

劉禪一行人回宮路上,有些沉悶。

霍弋開口冷笑說道:“原斄鄉侯害父棄家,不忠不義,沒想到還會為此憂思,陛下安能大用?殿下仁慈照護其從弟馬岱,對其已是仁德.”

劉禪不可否置地輕笑幾聲,策馬前驅!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倭:從東北開始

愛吃薯片的小梁

稱皇

兵圍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