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42年,建興二十年,九月。

夜色下的曠野寂靜異常,那陣陣夏風吹動著樹葉發出的嘩嘩聲,伴雜著昆蟲的鳴叫聲。

不知過了多久,一陣匆忙的腳步聲響起。

在冰冷月光的照射下,身披黑袍的人影從夜色中隱了出來,其間幾下布穀聲在曠野上響起。

傾之,另外一名黑袍人不知從何處冒出,顯露在對方的視線之內。

“我家妻兒如何?”

“請君放心,你之妻兒大魏皆有善待。

你長子已入宮廷內任職郎中,日後前程當非同一般也!”

“可有蜀漢軍情?”

“有,你們讓某探查的事,已全部探查完畢,具體軍情皆在此封書信之中.”

“好!”

稀稀疏疏的聲音響起,兩個人已經交換書信完畢。

“蝮蛇今後當以小心為上,切不可暴露,被漢人捉住把柄。

否則不僅是君將命喪異國,大魏亦要遭受損失.”

“善!”

二人傳遞完軍情之後,蝮蛇深嘆了口氣,消失於夜間。

蝮蛇的情報再次透過曹魏的驛站傳到鄴城中,當信使攜帶書信出現在孫資身前時,而他也亦如之前一般,將此情報告知給曹爽、司馬懿二人。

曹爽得到蝮蛇的情報,頗為之欣喜。

八個月前,他與司馬懿、夏侯玄等人得到蝮蛇關於蜀漢將要遷都的情報,眾人想法意見不同。

他的親信鄧颺、李勝二人為讓曹爽立軍威,力薦曹爽趁大漢遷都之時,征討蜀漢。

然而這一提議,因司馬懿的反對,只得暫且延後,看具體情況再議。

說實話,曹爽對鄧颺、李勝的建議,頗感到心動。

他在受領曹叡託孤重任以來,受困於其威望的不足。

在執政的早期,需要看司馬懿、蔣濟等老臣的臉色做事。

後來他雖然透過一系列的政治手段,免掉司馬懿、蔣濟等人權利,將他們他們榮養起來。

但這些老臣久仕大魏,人脈遍佈朝野,受其恩德者,不再少數,也僅僅是減少他們的權利。

而且這些僅是政治手段而已,打鐵還需自身硬,他曹爽一天缺乏軍功,便一天缺乏威望,那些老臣依舊可以指指點點。

除非自己能夠在戰場上立下軍功,方可挺直腰板,徹底的握緊大權。

因此當鄧颺、李勝等人提出讓自己率大軍征討大漢,以立軍功的主意,無疑是戳到了曹爽的內心。

如今時隔八月,他再次收到了蝮蛇的情報,他第一反應便是召集他們的心腹手下到大將軍府,商討這件事。

曹爽見眾人已到,輕咳一聲,說道:“諸位,腹蛇來信。

其已探查清楚,劉禪欲在明歲秋冬之際遷都長安。

至於荊州士卒人數也已知曉,其乃賊車騎將軍王平統率,人數約在三萬之眾。

此三萬人並非賊精銳士卒,其中過半乃我大魏荊州降卒,唯有萬人乃賊勇卒.”

頓了頓,曹爽又放出了一個不太好的訊息,說道:“然王平持節,督賊荊、湘二州軍事,其麾下軍士當不止三萬。

湘州軍事由賊前將軍鄧艾統率,兵有五萬餘眾,在大江以北軍屯。

不過鄧艾麾下五萬士卒乃新募士卒,常年軍屯,其大概並非精銳.”

“大將軍此情報可有假乎?”

夏侯玄問道。

曹爽遲疑半晌,說道:“孫資言軍情應該沒錯,蝮蛇所言甚是可信.”

由於曹叡的病故,之前曹叡安排的許多事宜基本交由他的劉放、孫資處理,是故負責蝮蛇情報一直由孫資整理。

坐在榻上的鄧颺早已經忍耐不住,拱手說道:“大將軍,此乃天賜良機也!秋冬之季,賊帝劉禪遷都長安,關中及巴蜀士卒難以調遣,唯有荊州三萬士卒以及湘州五萬士卒。

且鄧艾從得其戰報、集結兵馬至趕赴荊州戰場,至少需要二個月時間,我軍若能在二月之內擊潰荊州三萬之眾,荊州可復也.”

從機會上確實如鄧颺所言,乃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劉禪遷都長安,需要用到大量的兵馬維護治安,以及協助搬遷,甚至還有部分巴蜀士卒舉家隨遷。

在這一過程中,巴蜀及關中計程車卒確實不好呼叫,即便抽調也僅能抽調部分支援。

等到遷都完成後,方可調集大量計程車卒南下支援荊州。

而且湘州雖有五萬大軍,但臨時從反應——集結——趕路——支援等諸多繁瑣的流程,也會消耗時間。

也就是說在湘州、關中抵達救援之前,荊州戰場上只有王平統率的三萬大軍。

因此如果曹魏能趁這個時間間隙,成功地突破荊州防線,擊潰王平所部,距離收復荊州便是不遠。

曹爽剋制心中的蠢蠢欲動,詢問道:“泰初以為如何?”

夏侯玄沉吟少許,說道:“我大魏若能收復荊州,湘州懸於域外,可南聯東吳,齊攻湘州,屆時賊將退入潼關以西。

日後我大魏可依仗幷州地勢,西阻賊人,遏其東出.”

相比於鄧颺這些人為名利蠱惑曹爽出征,夏侯玄實打實地為曹魏考量,目光所見甚是長遠。

大漢攻克荊州,開啟了大漢進入中原的門戶,也藉著益州順江而下的地利優勢,攻克了湘州,把東吳變成大漢的一條狗。

如果曹魏能攻克荊州,則可以配合東吳向大漢的湘州用兵,使東吳擺脫大漢的控制,順勢還能削弱大漢的國力,失去了湘州,交州大漢也很難固守,會與東吳陷入鏖戰當中。

同時曹魏在河東向關中用兵,大漢將會深陷一北一南的戰場泥潭當中,除非大漢願意放棄領土。

畢竟幷州有威懾河北大地的作用,又何嘗沒有威懾關中的作用。

因此夏侯玄認為這次攻略荊州,可以說是關乎曹魏復興的重要一步棋。

曹爽見夏侯玄同意,暗自握了下拳頭,說道:“既然如此,我等便在劉禪遷都之時,發兵伐荊.”

說著,曹爽臉色轉為猶豫,說道:“洛陽留守郭淮、豫州刺史田豫皆與司馬懿、孫資等老臣親近,我等若欲調發他等出征,恐是不願.”

郭淮跟隨司馬懿抵禦蜀漢多年,多次起復皆因為司馬懿。

田豫與孫資為兒女親家,也會偏向與司馬懿等人。

因而這次出征,曹爽還要讓他們同意,方才能齊心協力的出征,要不然地方大將不願,朝中老臣宿將不同意,曹爽也很難強制出兵。

何晏眼珠子一轉,拱手說道:“大將軍此戰乃國之大事,還需任命徵西將軍協調司隸、豫州二地軍情,今國中唯有夏侯中護可任之,故大將軍可命夏侯中護改任徵西將軍。

然夏侯中護去後,中護軍無人可任,不如由司馬師擔任中護軍一職。

且晏素聞太傅二子司馬昭頗有文武之才,今出征乃為國戰,可命其為徵蜀護軍,輔佐夏侯中護,領其隨軍出征.”

“何如?”

曹爽聞言,其間品味一二,不由拍腿叫絕,說道:“平叔(何晏)之策,乃是上策也。

司馬懿此次端是無話可說,必定會贊成我等伐荊.”

“不敢!”

何晏露出驕傲之色,但言語間還是謙虛。

何晏雖不知兵,但對擺弄政治上的小手段頗是精通。

透過他的設計安排,平衡了司馬家與曹爽的政治利益。

夏侯玄捨棄中護軍的職位,交由司馬師擔任,他則改任徵西將軍,統率了司馬懿紮根多年的大軍。

同時還讓司馬昭擔任徵蜀護軍,作為夏侯玄的副手。

利益平衡之下,司馬懿亦是得利,與曹爽發生衝突不太可能,對於曹爽的出征也會保持預設的態度。

……《漢紀·蔣費董廖呂傳》:立兼領秘書監,中祖素聞秘書郎郤正忠義,對立而嘆曰:“朕處危難,能侍朕之左右者,正當有其一.”

立奮曰:“彼時亦有臣也!”

中祖知立秉性,笑而不語。

初立任長沙太守,權遣呂蒙襲南三郡,立脫身走。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這個贅婿有些兇

子莫負

大唐活著不容易

雒洲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