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興二十四年,公元246年,正月。

天空上雪花飄落,大雪覆蓋了長安城。

在那漫天飛舞的雪花當中,大漢的文武核心大臣,冒著風雪來到宮門前,雙鬢髮白,白髮花白的老將披著年歲已久的大氅,順著石梯趨步而行。

“見過大將軍!”

路上侍郎、將校見到王平,皆是行禮問好,不敢怠慢。

在過去的建興二十三年之中,驃騎將軍吳班、魏延相繼病逝,王平已然成為了大漢國內的僅有的功高位重的大將。

不過其仍是謙遜,並未張揚。

他不僅是對自己,在對待家屬上,也是以嚴厲為先。

妻子何氏在王平出征之時,以他人名字購買田畝為給家中置業。

王平出征回來後知曉,對妻子何氏言,家中食邑高達數千戶,家裡根本花銷不完,縣侯名下的五十頃田畝也是需要請人耕種,方才不至於荒廢,又何必購買其他田畝。

遂讓妻子何氏將家中超出五十頃的田畝全部賣出去,又告誡家中子弟以遵紀守法為上,不得違紀亂政,有傷王氏門風。

行至宮門,侍從從王平手上接過大氅,恭敬說道:“諸將軍已在殿中,請大將軍入內.”

王平頷首示意,趨步入殿,只見姜維、廖立、費禕等文武要臣已至殿中,自己因藍田大營趕回來,比眾人慢上了些許,而陛下還未至。

半晌後,劉禪裹著絨服,從殿側入正堂,端坐榻上。

眾人見狀,跪地拜伏行禮,說道:“臣王平姜維,拜見陛下,願陛下嘉福永受,長樂未央.”

劉禪憑空虛扶眾人,說道:“起身吧!”

“謝陛下!”

眾人應聲,按高爵高低依次入座。

劉禪環視眾人,沉聲說道:“自後漢黃巾之亂,董卓亂政之後,時有甲子(六十年),天下紛爭已久。

我大漢數勝逆魏,闢地千里,今漢盛魏疲,司馬懿兵變奪權,逆魏人心思亂,朕東出降服洛陽,中原再無險阻,宜當用兵向北,定鼎天下。

不知諸卿可有何策教朕?”

大將軍王平挺直腰背,拱手說道:“啟稟陛下,臣奉詔制伐魏之策,廣納眾論,略有所得,若陛下不棄,臣可妄言一二.”

“請卿奏言!”

“臣請開中原輿圖,以為論兵!”

王平請求道。

“準!”

“諾!”

兩名侍從左右拉開殿側的帷幕,一幅碩大無比且又精細的中原輿圖,懸掛在牆壁之上。

歷經人兩漢的大一統時期,中原王朝製作地圖的能力已達到很高的水平,各種的地形圖、疆域圖、政區圖、城市圖等都能製作。

如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早期的長沙國南部地圖,其早將湘江上游的瀟水、南嶺、九嶷山地形水勢勾勒得清晰異常,與當代的地圖大體接近。

不過兩漢製圖技術並非沒有缺陷,由於不同製圖者的技術經驗不同,製圖資料存在偏差,與成體系的製圖學不能相比,更不能與後世擁有衛星等現代儀器的地圖相比。

劉禪也意識到沒有成體系的製圖學,其曾讓負責製作地圖的官吏,整合眾人的經驗以為定製,在此之下大漢輿圖的製作相對流程化,但還是有所欠缺,需要進一步改進。

畢竟製圖學是門大學問,其可不只是應用到數學,還要地理學等內容,更需要有人長途跋涉,翻山越嶺,才能製作成精密的輿圖。

而懸掛在大漢牆上的精準的中原輿圖,乃是大漢從洛陽城內搜刮出來的。

曹爽遷都之時,由於時間倉促,很多東西遺留下來,不僅有圖書還有輿圖,可謂是寶藏。

王平走到繪製著中原的輿圖前,說道:“啟稟陛下,臣以為此次伐魏,可兵出三路,北路由前將軍率河東、朔方之士,北上太原,破晉陽,折向東行,過東平郡上艾,走井陘,兵入河北,襲取常山、中山等郡.”

王平將細杆下移到潁川,說道:“南部之兵則由衛將軍指揮,其率荊湘之眾,兵發潁川,臣坐鎮洛陽,助衛將軍破潁川。

留守兵馬外,令衛將軍率將士北上與臣匯合.”

“而臣率中路主力兵馬東出,先破滎陽,入汴水,攻敖倉,在廣武北上渡過大河,兵入河內。

待與衛將軍匯合後,共破逆魏主力兵馬,屆時兵過朝歌,圍困鄴城.”

說著,王平弓腰朝向劉禪拱手,豪氣說道:“待那時,河北盡歸我大漢囊中,天下就此可寧也!至於河北幽、燕二州,河南兗、豫、青、徐四州,傳檄便可安定,不足為慮.”

別看曹魏佔據中原,領土面積那麼的大,但核心區域不過是龍興之地兗州,以及戶籍眾多的冀州。

大漢若能直接將曹魏的首都鄴城拿下,曹魏基本可以宣告滅國,地方上殘餘的州郡刺史、將軍,或遣使者讓其歸降,或是派諸軍出兵用武力解決。

聞言,劉禪精神有些振奮,不由起身下榻,走到輿圖前,問道:“我軍若伐河北,其河南逆魏軍士當如何對之?”

王平指向潁川郡,說道:“啟稟陛下,衛將軍兵破潁川后,由左將軍率湘州軍士駐紮潁川,以取兗豫二州,以對河南魏軍。

我軍主力集結,與司馬懿所率大軍對峙,當在河內,畢其功於一役.”

關興思索片刻,問道:“敢問大將軍,為何不讓前將軍率將士走河東軹關陘,兵入河內,與大將軍匯合,而是令前將軍北取晉陽,走東平,走井陘,兵入河北。

或攻上黨,直取鄴城.”

在王平的計劃中,姜維率領朔方、河東兵馬,北上攻取太原的晉陽,然後直接從東艾(今陽泉市),直接兵入河北,進攻河北的常山(今石家莊),拋棄了攻取上黨的計劃。

王平沒有回答,而是姜維出聲解釋道:“司馬懿顧及上黨地勢險要,特加固營壘,軍士防守森嚴,實難破也!而攻晉陽則是不同,其有南匈奴於內,或有機可乘.”

“維破晉陽後,河北之眾皆是南下,抵禦大將軍兵馬,彼時井陘、常山、鉅鹿等地多年無戰,必然空虛,可一戰而下。

維平定冀州北部諸郡後,率眾南下圍取鄴城,或是配合大將軍圍殲司馬懿所部.”

姜維說道。

若王平率軍破司馬懿的plana失敗,則是姜維所部就是北伐大策的planb,他將從河東出發,繞行千里,背擊空虛的冀州。

至於為何不讓姜維從軹關陘出兵也是一目瞭然,如果姜維、王平、鄧艾三軍都在河內匯合,司馬懿大軍只要堵住,此次北伐的計策無功而返。

劉禪舔了舔嘴唇,他的腎上腺素在飆升,不愧是集大漢諸將的智慧結晶,幾乎是把可各方面的因素都考慮進去了。

劉禪目光盯著輿圖上的鄴城,問道:“此戰需多少兵馬?”

王平對著劉禪,肅聲說道:“啟稟陛下,臣等以為需二十萬大軍,糾合民夫或要至四、五十萬,方可一舉滅魏.”

聽到兵馬人數,劉禪反而沉寂下來,四、五十萬的男丁幾乎是大漢總人口的十分之一,這場戰若是失敗了,大漢沒有數年的休養生息,根本恢復不過來,但若勝卻是天下一統,風險與機會並存。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狗熊嶺戰國史

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