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見霍弋走了上來,將手中的韁繩交給侍從,大步向前扶住要行禮的霍弋,溫聲說道:“紹先有傷在身,無需如此,當以保養身體為上!”

霍弋弓著身子,感激說道:“多謝陛下仁慈!”

劉禪輕輕捶了捶霍弋沒受傷的肩膀,佯裝不悅說道:“朕與紹先相識二十餘載,豈能同普通君臣?紹先莫忘記,你少時打翻燈盞引火燒屋,致使先帝大怒,朕恐先帝怪罪紹先,自領此事,以為紹先遮掩.”

霍弋很有感觸地笑了笑,說道:“當時陛下仁義,弋畢生難忘也!”

劉禪在坡上踱步,感慨說道:“時光易逝,十年前,當初朕與紹先歲皆不長,東出以救先帝。

其間朕與紹先有言,紹先替朕掃蕩天下,殲滅奸人,而朕封卿為萬戶侯。

不知紹先今時可還記得當初之言否?”

霍弋跟在劉禪身旁,回憶說道:“臣記憶尤深,當初陛下遙指枝江縣,謂臣與董侍中言,劃枝江縣一分為二,封董侍中為枝侯,封在下為江侯。

又以長平侯(衛青)有例,問臣能取多少食邑。

臣當時年少自大無知,言敢領一萬六千七百零一戶食邑。

如今想來,臣甚是慚愧啊!”

“呵呵!”

劉禪扯著馬鞭,笑道:“夫少年者,如初升之陽,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

惟盛氣也,故豪壯。

是故年少不輕狂,枉為少年郎,當時如也!”

“昔長平侯僅為馬伕,得孝武皇帝賞識。

七戰七勝,掃蕩塞北,逐匈奴於萬里之外。

今紹興有破曹叡之功,又何在此低頭垂嘆。

今時之人,又何自謂不如古人乎?不可妄自菲薄,紹先宜當自強!”

劉禪說道。

霍弋點了點頭,沉聲說道:“弋當自勉!”

劉禪看了眼霍弋的手臂,說道:“朕聞卿臂、腿、背三處受重創,今恢復如何?”

霍弋指著自己的手臂,說道:“啟稟陛下,臣手臂中刀,傷及筋骨,恢復需多時。

腿與背不過瘡傷,勤換藥,少動怒即可.”

果然霍弋走路間有些不協調,劉禪察覺到他的傷勢,於是放慢腳步,直到停下。

“紹先雖勇不為虎將,但其堅韌之心,超之遠矣!”

劉禪感慨說道。

說著,劉禪轉身看向霍弋,沉聲說道:“霍紹先何在?”

霍弋精神抖擻,努力地行了一個禮,應道:“末將在!”

“賊眾我寡,將軍尋機而致勝,是夜以四面陷賊,奮強突入敵圍。

身有重創而追賊,其勇武資質,超常人所能有。

故朕特封將軍為冠軍將軍,比秩中兩千石,居四鎮之下,四徵之上也.”

劉禪從廖立手上拿過銀印龜鈕的侯印遞給霍弋,說道。

“加封將軍為江侯,食邑八百戶,又領河東太守,以彰將軍於五丈原破魏之功.”

霍弋看著眼前的縣侯印,神情激動難以控制。

陛下果從當日之言,劃枝江縣為二,設枝、江二縣,將江縣授封於自己。

半響後,霍弋低頭雙手上捧接過劉禪授予的縣侯印,沉聲說道:“臣霍弋自當萬死以報陛下恩德,必為陛下殲滅魏賊,興復漢室.”

大漢對於侯爵很是謹慎,目前縣侯也就那黃權、諸葛亮、王平、魏延少數幾人。

不論食邑大小,霍弋憑藉此功,足以領先大部分國內眾將。

不過也只是暫時而已,接下來關中之戰後,或許大漢又會多出幾名縣侯。

劉禪扶起霍弋,又重新拿過侯印,準備幫助他佩在腰間。

霍弋面露惶恐,單手推辭說道:“陛下不可,君臣有別,印弋自佩也!”

“站住!”

劉禪拉住霍弋,說道:“朕現在非天子,乃是霍紹先摯友親族,又如何不能佩之?”

“昔日,左將軍遠征河湟,朕都牽馬扶蹬;子均出征涼州之時,朕以虎威劍相送;如今為紹先佩印,又有何不可?”

說話間,劉禪將侯印系在霍弋的腰間,笑道。

“臣謝陛下!”

霍弋感動地說道。

待劉禪幫霍弋佩戴完侯印之後,劉禪左右侍從皆拱手稱呼道:“在下見過霍君侯,君侯威武安康.”

霍弋有些不適應,紅著臉口稱:“不敢!”

劉禪哈哈一笑,揮散眾人,說道:“且撤下,朕與霍將軍有親近之言要說.”

“諾!”

“請天子示下!”

霍弋應道。

劉禪看著坡下前行的漢軍士卒,說道:“今關中戰事依在,不知何事可罷。

是故朕欲讓被俘七千魏軍士卒於成國渠屯糧,但朕思慮左右竟尋不到合適之人可委以重任.”

說著,劉禪看向霍弋,蹙眉問道:“不知紹先可有舉薦之人否?”

霍弋沉吟少許,說道:“敢問陛下,剛剛董軍師可有舉薦人選?”

“有.”

劉禪也不隱瞞直接說道:“董卿舉薦上丞相帳下樊建,樊長元,朕以為不妥.”

霍弋握著腰間的帥印,思量半響,說道:“啟稟陛下,臣舉薦上丞相帳下王遷,王子登及李軌,李文逸.”

霍弋看了眼劉禪,見其臉色不變,於是繼續說道:“王遷,王子登。

乃天水郡上邽人士,其頗有治政之才,見識有度。

初為郡吏時,被馬秦州所識,舉薦於上丞相帳下。

陛下或可令其督糧!”

“至於李軌,臣便不多言。

其入軍中以來,物品輜重支度,臣多交由他掌管,可以讓文逸為副,以協王遷屯田.”

霍弋說道。

霍弋所舉薦的兩個人都是隴右士人,一個狄道人士,一個上邽人士。

顯然是參悟到劉禪的否決樊建擔任屯田職位的根本原因所在,沒讓劉禪失望。

沉默頃刻,劉禪微微頷首,說道:“紹先所舉薦二人,可以用之。

既然如此,傳令詔王遷為典農左校尉,領魏降卒於成國渠屯田;李軌為典農右校尉,協助典農左校尉治農事.”

“諾!”

就在劉禪與霍弋談話間,廖立為劉禪奉上新抵達的軍報。

“啟稟陛下,車騎將軍已逼近駱谷水,請陛下移營隨後。

渭北上丞相率大軍已攻克美陽、武功二縣,前鋒渡過姬水,將往小槐裡而去。

若下槐裡,則我軍將全光復扶風郡.”

廖立說道。

聞言,劉禪朝著霍弋笑了笑,說道:“進軍神速,或許再過一、二日,我大軍前鋒便可抵達長安城下.”

說著,劉禪揮動馬鞭,示意將汗血馬牽來,說道:“紹先傷勢如何?不知可否隨朕進軍,以復長安.”

霍弋微微弓腰,自豪說道:“弋身受三處重創,仍可追擊曹叡。

今當又如何不能隨陛下進軍長安!”

“善!傳令諸部,加快進軍速度,不要讓車騎將軍久等了.”

劉禪吩咐說道。

“諾!”

(求票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陳:幫陳叔寶的子孫打天下

白深慕雁

世界末日我打造頂級安全屋

捧玫瑰待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