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興十一年,春三月。

河西西海郡,居延澤。

居延澤,春秋時稱古稱大澤、西海,弱水流沙。

漢時匈奴居延部落遊牧於此,稱為居延澤,匈奴語居延意為‘天池’。

兩漢之際,在此設立居延屬國,管轄歸降的匈奴殘部、盧水胡部落。

大漢於此地屯田,防備北方的遊牧民族。

但隨著東漢羌亂以及東漢戰亂,到東漢末年,此處肥沃之地已經被貲虜中的匈奴部落佔據,時不時還襲擾涼州諸郡。

曹魏將居延屬國設郡,名為西海,僅轄居延一縣。

(居延漢簡出土於此)夕陽如火,晚霞紅透半邊天。

依著居延澤而落的漢軍大營,嫋嫋升起了縷縷炊煙。

若是久經行伍的將校,從中推斷出營寨駐紮著萬名騎卒。

四散的駿馬在澤邊慢行,垂首咀嚼著鮮美的春草,時不時仰天嘶鳴,驚起鳥群盤旋空中。

湖畔草原沙峰連綿起伏、猶如驚濤駭浪。

走近一看,漢軍聯軍的營地裡,鮮卑人、盧水胡人聲音熙熙攘攘,各部領著分配下來的戰利品,甚是歡愉。

到處可見被俘虜的匈奴部民,其中婦孺幼兒甚多。

婦人們一臉驚恐,緊緊地將兒子摟在懷中,瑟瑟發抖。

作為草原上的一員,她們可是知道草原上弱肉強食的規則。

戰勝者無論是漢人還是其他草原之人,自己與孩子的未來都會成為他人的奴隸,甚至自己可能會成為軍妓,任人蹂躪。

不過幸運的是,他們遇上了缺人的大漢。

魏延此次率軍出塞可是身受重任,他向諸葛亮保證為大漢遷回五千戶的胡人作為軍戶,差不多就是二萬多人,用來為大漢養馬,同時為大漢出戰。

魏延手按長劍,在鮮卑諸部及盧水胡首領簇擁下,緩緩地在營地內行走,指著周圍說道:“俘虜匈奴之民,我大漢盡取。

檀柘部財物、牛馬由你等分之。

至於居延澤此地牧場,由此次征戰出力多寡者觀之,出力多者先取水草豐盛之地,少者後分牧場.”

透過翻譯後,眾人神態各異。

盧水胡首領沮渠牧健臉色微變,魏延這個舉動看似公平,但實際上夾有私念。

鮮卑人隨軍出征人數遠多於盧水胡人,自己等部怎麼會比得過鮮卑人。

此次征討貲虜,魏延率領五千騎卒出塞,河西鮮卑發三千餘騎、歸附盧水胡沮渠氏及諸部發千餘騎併為嚮導。

三部合軍近萬騎出塞,征討居住在居延澤附近的貲虜匈奴部居延部。

看來漢人分明是想把河西鮮卑引入居延澤弱水流域(盧水),來限制自己盧水胡等部。

盧水胡顧名思義,乃是居住在盧水附近的胡人。

但若追溯其先人,盧水胡乃是投降的匈奴人。

祖先被大漢擊敗後,被遷入河西盧水一帶居住,與當地小月氏人混居,亦有部分與河湟之地的羌人混居。

東漢時,常受朝廷徵調隨大漢征戰南北,長久以往,部分人漢化,有軍功被提拔者,或與漢人通婚者。

至於盧水胡沮渠氏,匈奴有左且渠、右且渠之官,遷入大漢,便以沮渠部喚之,首領也以此為姓。

魏延瞥了眼沮渠牧健,淡淡問道:“可有意見?”

沮渠牧健微微垂首,說道:“居延澤遠離河西,離我部甚近。

不知鮮卑遷移而來,是否方便?”

鮮卑車蓋部首領嘿嘿一笑,說道:“我等部民逐水草而居,豈能有不便之禮!”

魏延輕撫鬍鬚,笑著說道:“諸位且安,此次征討叛逆,諸位皆有所得。

況且天下之大,莫非漢土;漢土之上,漢夷皆為漢民,居何處皆是一般.”

聞言,沮渠牧健也只能將不滿放到心裡,說道:“將軍所言有理!”

這是大漢定下的一個少數民族之策‘以夷制夷’。

將河西鮮卑分遷各地,監視各地的盧水胡、羌人、氐人,同時也用盧水胡、羌人、氐人反過來監視鮮卑人。

“將軍,居延首領檀柘在此!”

說話間,一個披頭散髮的胡人男子反綁著手,被漢人士卒推著過來。

“跪下!”

士卒見檀柘不跪,一腳踢在他的膝蓋處,但檀柘腿微屈,又挺直起來,骨頭甚硬!魏延擺了擺手,示意士卒退下,微眯雙眼,問道:“入犯漢涼州,掠奪漢民可知有今日否?”

檀柘抬起頭,冷笑說道:“若非沮渠牧健引路,你如何能知此處?禿瑰來將會替某報仇,勿要高興太早.”

說著,檀柘看向沮渠牧健,吐了一口唾沫,說道:“你枉為胡人之後,日後必遭天譴.”

胡人乃匈奴人自稱,亦稱天之驕子(注1);匈奴乃是大漢對胡人的蔑稱。

沮渠牧健撇了撇嘴,自己都歸附大漢上百年,居住在涼州可不是塞外匈奴貲虜。

況且這廝往日可沒少仗著兵強馬壯欺壓張掖盧水胡。

魏延看向沮渠牧健,疑惑問道:“禿瑰來乃是何人?”

“禿瑰來亦是於居延澤附近遊牧的匈奴首領,與檀柘交好。

不過六七年前,已經前往居延澤以東放牧.”

沮渠牧健說道。

鮮卑意雲部首領一臉興奮,說道:“禿瑰來此人在下知曉,其部落有千餘落,控弦之士三餘千人。

我部可願為將軍前嚮導,尋至此部.”

看來禿瑰來沒少欺壓河西鮮卑,魏延冷冷的看了眼檀柘,說道:“多謝告知餘孽。

有鮮卑引路,必能滅其部落.”

聞言,檀柘直接用匈奴語破口大罵,掙扎得要撲向魏延。

對此揚了揚手,魏延說道:“將其拖下斬首,懸其首於河西諸郡,以示大漢之威.”

“諾!”

三月,魏延在漢化盧水胡為嚮導的指引下,以河西鮮卑諸部為僕從軍,出居延澤掃蕩貲虜諸部。

四月,漢左將軍魏延大破匈奴、丁令胡聯軍,斬首六千餘級,捕虜三萬餘人,牛羊數十萬頭,馬數萬匹。

西域長史張就率西域諸國征討塞外胡阿畢師,斬首捕虜萬計。

五月,匈奴頭人禿瑰來率部請降,魏延不準,將其斬首,立其侄尉達為首領。

六月,張就遷俘虜羯胡兩千人遷往隴右,餘者分發於西域各國。

魏延劃分牧場與河西鮮卑諸部,禿髮鮮卑遷入河湟谷地放牧,車蓋、意雲、思磐等五部鮮卑遷入河西。

魏延、張就二人遷五千戶匈奴、羯胡、丁令胡入隴右。

《漢紀·二吳魏馬黃傳》:“建興十一年,初,漢平涼州,貲虜檀柘、禿瑰來及丁令胡萬餘騎攻邊縣,羯胡阿畢師侵犯諸國。

延遂上疏請與西域長史張就共擊貲虜,延與就東西進討,大破貲虜諸胡。

延、就遷降胡五千戶於隴右,為漢牧馬。

徙封金城侯,增邑六百戶,並前六百戶,共一千二百戶.”

-----------1《單于遣使遺漢書》雲:‘南有大漢,北有強胡。

胡者,天之驕子也,不為小禮以自煩。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囂張太子爺

晚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