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孫權尋到道路之後,大軍舍船上岸,向東前往合肥,以聚集巢湖中的水師,並準備接應殿後的兩軍。

朱桓率麾下部分部曲及孫權調配過來的其他士卒不發動進攻,而是在曹爽大營外挖掘溝壑,與其展開對峙。

留贊則在朱桓北面紮營,阻擋住南下的魏軍先鋒。

土丘之上,曹爽望著不動聲色的吳軍,疑惑問道:“吳軍不攻是為何意?”

陳泰眯著眼睛,看了半響,說道:“將軍,吳軍非是不攻,而是欲舍舟船,從它道繞過將軍嶺.”

“如何可知?”

陳泰指著吳軍計程車卒,說道:“將軍,我軍大軍合圍在前,孫權欲從我軍此處突圍,則必率軍強攻。

而朱桓卻無進攻之意,而是在挖掘溝壑,以為堅守。

故在下以為孫權必從此處而走,朱桓所部應為殿後大軍.”

曹爽蹙眉問道:“這該如何是好?”

陳泰沉吟少許,從袖口掏出合肥輿圖,在圖上指指點點,說道:“不急,將軍嶺左右有二山,往東乃是雞鳴山、往西數十里乃是李陵山(今合肥紫蓬山)。

今孫權欲要繞行,唯有繞過此二山.”

“李陵山層巒疊嶂,山勢連綿不絕,北坡緩,南山險峻,道路難行,而我軍又追擊在後。

故泰以為孫權將走雞鳴山,捨棄船隻,以朱桓為阻,向東而行.”

曹爽看著輿圖,指著合肥說道:“孫權若向東走雞鳴山,可是要入合肥城再向南,行至巢湖,脫離我軍包圍.”

“正是.”

陳泰說道。

聞言,曹爽緊攥著劍柄,說道:“若是如此,我軍豈不是辜負陛下之重任,沒將孫權大軍攔截下來,讓其繞行而走.”

陳泰揉搓著下巴,說道:“此並非壞事,滿太尉言孫權此人計謀不深,果然如此。

孫權如今留下大軍殿後,以為可讓我軍難以追擊,屆時其必大意.”

曹爽若有所思地說道:“玄伯之意,可是讓我軍舍朱桓,追擊孫權.”

陳泰嘿嘿一笑,說道:“我軍若追,朱桓將可與留贊從濡須水順流而下,豈不是讓此二人逃離生天。

故泰以為我軍可遣使讓田豫及陛下,派遣騎卒追擊孫權大軍。

我軍向朱桓大軍發起進攻,使其難以逃竄.”

陳泰的意思很簡單,孫權既然逃竄了,那麼留在此地的吳國大軍重要性,肯定比不上孫權。

不如讓東路進軍的田豫,直接南下追擊孫權,並非讓曹叡派出騎兵追擊。

而曹爽留在此地咬住朱桓,把朱桓大軍留下,不讓他撤離。

曹爽微微頷首,正聲說道:“既然如此,從玄伯之言。

我軍即刻出擊,進攻朱桓所部.”

“諾!”

……“咚~”魏軍士卒在步鼓聲中,前方士卒豎起大盾,身後的槍戟從縫隙中伸出,弓弩手手持弓弩,在步軍後集結成方陣。

整個完整的軍陣,整齊有序地朝著吳軍軍陣而去。

在對面的吳軍軍陣亦在集結,原本準備紮營駐守的朱桓,因曹爽的進攻,不得已從未完善的營寨中出陣,應戰魏軍。

吳軍甲士亦是毫不畏懼地迎來上去,擔任先鋒的是朱桓名下的精銳部曲。

隨著步鼓不斷敲響,吳軍甲士愈來愈接近魏軍軍陣。

“嗚!”

魏軍前排的刀盾手,抵達吳軍軍陣百步之時,進攻的號角聲響徹河畔。

魏軍甲士踏過原野上嫩綠的草叢,邁過上下起伏的坑窪地帶,向前衝鋒。

而在他們衝鋒之時,吳軍弓弩手早已經將箭矢射出,劃過一道道弧度,落到盾牌上,發出噼噼的聲響。

頃刻間,兩條陣線變成了曲線,兩軍衝撞在一起。

喊殺聲,哀嚎聲,甲冑、兵器的碰撞聲,充斥著將士們的耳朵,這讓他們愈發兇猛地廝殺在一起。

在他們的頭上,烏鴉們似乎嗅到了死亡的味道,蜂擁而來,盤旋在天空之上。

從午間廝殺到黃昏,兩軍這才離散,留下大片的殘肢斷臂。

烏鴉們發出‘哇—哇—’的粗劣嘶啞聲,待人群走後,這才盤旋而下,享受屍體的美味。

而屍體的猩紅的鮮血滴落在土壤上,被生長在此處的草木根莖吸收,或許未來數年生長於此的水草會更加茂盛。

在兩軍的北面,留贊率領軍隊也才和魏軍先鋒部隊廝殺結束。

朱桓、留贊為孫權的撤退,多爭取了一天的時間,也吸引到魏軍的注意力。

他們所付出的代價就是曹叡率領而來的大軍,要將把他們包圍於此全殲。

而他們的陛下雖然還有大量的魏軍騎卒正在追擊著他,但幸運的是孫權基本快要脫離了包圍網。

而替他身在中包圍網之中,卻是朱桓、留讚自己。

不過此二人又怎麼會願意束手待斃,坐等兵敗身死的結局。

是夜,朱桓與留贊等幾名軍中將校,商議尋找突圍回國的路。

帳內,朱桓將合肥附近的輿圖攤開,說道:“陛下命我等為殿後,如今我軍已吸引魏軍至此,若要路程而言,陛下離合肥不遠。

故桓以為,我軍應當思慮,突圍回國之策。

不知正明(留贊)以為如何?”

留贊微微頷首,說道:“前將軍所言不無道理。

只是前後皆是魏軍,西有李陵山,東有雞鳴山,難以逃脫。

我軍若向東而行,恐會遇見追擊陛下之魏軍,東行難取也。

而向西而行,李陵山有山峰百餘座,若無本地將士,恐難以行走.”

朱桓指了指輿圖上的李陵山,說道:“李陵山雖有山峰百餘座,道路難行,但僅對魏人而言。

我部軍士駐守濡須口多時,對淮南地勢多有熟悉。

此山山巒層疊,道路穿行眾多,非鄉人不知。

我軍入此山,便於擺脫魏軍追擊.”

說話間,朱桓看向留贊,問道:“而我軍一旦翻越此山,向西南而行,即可抵達我揚州廬江郡。

屆時,我軍則能活也。

不知正明以為如何?”

留贊見朱桓拿定主意,也不多說:“贊願從前將軍之言.”

“若無異議,你我二軍明日向西南突圍而出.”

朱桓說道。

“諾!”

與此同時,收到陳泰書信的滿寵,一邊冷笑地敲著輿圖上的李陵山,又建議曹叡派遣虎豹騎追擊向東逃竄的孫權。

對於滿寵而言,他怎麼會允許獵物從他的精心謀劃中逃離呢。

即便要走,也要脫層皮走。

(明天結束江淮劇情)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父皇,我的家底你別惦記!

龍年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