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時分,曙光照耀長安城。

城內東西直道上,車軲轆在青石板上滾動著,發出咯吱的響聲,周圍百餘名漢軍鐵騎護衛左右。

諸葛亮收復河西之地後,安排輔匡、劉林、宿嘏等駐守險要後,便率大軍回師長安。

車駕內,諸葛亮盤腿而坐,在他眼前的案几上放著關中北部及河套附近的輿圖。

現在的他正要入宮求見劉禪,交換雙方近日以來的想法。

諸葛亮左手捧著溫熱的參茶,右手指在輿圖上輕敲似乎在沉思著什麼。

“上丞相到了.”

“嗯!”

諸葛亮從思緒中緩過神來,將案几上的輿圖揣入衣袖中,披上薄襖,走下車駕。

東面朝光萬丈,諸葛亮不由微眯雙眼,又看向破敗卻又高聳的未央宮北門闕玄武。

與現代坐北朝南的城市佈局不同。

春秋戰國時,齊國臨淄,鄭國新鄭,晉國新田,魏國安邑,趙國邯鄲等都城大多數是坐西朝東。

蕭何做未央宮時,亦是傳承此建築風格,東闕和北闕是正門,東闕曰蒼龍,北闕曰玄武。

按周禮所規定,西方,長老之地,尊者之位,卑幼在東,尊長在西。

尊無二上,卑有百下。

是故周之後的禮制認為西南方乃尊者之位,城市亦是如此,以西南方向為上。

如鴻門宴之中,項羽所坐的位置是西邊;未央宮在長安的西南角,而不在其他方位。

不過自從東漢之後,隨著經學解釋的變遷,城市多是坐北朝南,推崇皇權至上,天子在南郊祭祀天帝。

隨著諸葛亮步入未央宮看到四周的建築物,精通八卦的他也是為蕭何的能力感到驚歎。

其為未央宮所選之地皆乃上之上者,難怪前漢能夠如此興盛,威壓四夷,光耀天下。

諸葛亮微微上揚嘴角,低聲說道:“前漢所建長安,氣運已衰,如何能延用。

大漢當建新都,辭舊迎新,重耀於世.”

思緒間,諸葛亮已經來到白虎殿前。

未央宮大部分的宮殿如前堂、溫室、麒麟等殿已經破舊難以住人,唯有白虎殿打理後可以入住,是故劉禪便居住在此地。

諸葛亮登階之間,劉禪已從殿中出迎。

諸葛亮見到愈發年壯,卻依然待自己如此尊敬的陛下,心中頓感欣慰不已。

話雖是如此,但諸葛亮沒有居功自傲,而是順勢地拜了下去。

“臣諸葛亮拜見陛下!”

劉禪小步上前扶起諸葛亮,說道:“地寒,相父多多注意.”

“陛下仁德,老臣謝過陛下.”

諸葛亮恭敬說道。

劉禪挽著諸葛亮的手臂,走入白虎殿,感嘆說道:“未入長安,朕甚是興奮。

今入長安,朕反而並無喜悅之情,只感道路遙遠啊!”

諸葛亮看著陌生而又簡陋的宮殿,心緒難寧,抿著嘴說道:“今已復舊都,以陛下鼎盛之年,將可效光武帝中興大漢。

上可無愧於先帝,下可安黎民以治天下.”

劉禪沒有作答,而是拍了拍諸葛亮的手背,以示共勉。

劉禪正襟危坐於案几之後,說道:“如今關中已定,長安漸寧。

安定、北地、新平等郡陸續歸附,各地縣亭皆以復春耕,逆魏降人歸心於我大漢。

以相父之見,以為我大漢今後當如何治理,方可東出伐魏.”

諸葛亮沉吟少許,說道:“關中乃逆魏西北軍事重鎮,常飽受逆魏剝削,百姓多是疲弊,水利亦有荒廢。

如今又是我大漢重鎮,當不可效仿逆魏舉措。

臣以為可當挑選幹吏,治理三輔,如臣於漢中之時,興修水利,獎勵農桑.”

“以關中水土肥沃,未過數年,當能沃野千里,如蜀地般安康。

雖人口不及,但亦能積蓄糧草,供給大軍,為大軍東出之基業.”

劉禪微微蹙眉,問道:“相父可有觀魯芝所上之言。

成都地處西南,遠離中原,去洛陽三千餘里,離關中長安亦有二千里之路程。

我大漢若興兵征伐中原,其將難也。

以相父之見,我大漢當遷都?亦或建陵遷豪?”

諸葛亮捋著鬍鬚,笑道:“陛下不急。

杜恕、魯芝、顏斐三人所上呈奏疏,老臣皆以看過。

此三人,可稱為國士。

想不到關中居然有如此之士,端是令臣意想不到.”

“魯芝所言不無道理,若我大漢出東三郡,攻破武鄉郡後,便可繞過襄樊此二堅城,又可避武關之險,長驅直入南陽。

若又遣一軍攻武關,則可前後夾擊,武關自降也。

再可揮兵北上,兵鋒直逼洛陽.”

諸葛亮將魯芝上疏的內容簡單地闡述出來。

“只是或如廖立所言,恐孫權將於後,北擊我大漢南陽。

屆時我大漢,將前後皆敵,復荊州失守之例,又讓我大漢元氣大傷.”

說到此次,諸葛亮笑了笑,說道:“不過臣深入瞭解幷州虛實之後,以為河東未必有其說的如此困難.”

接著,諸葛亮從袖口內掏出輿圖,放在劉禪的案几前,說到:“陛下請看,自後漢末年以來,北地、上郡、西河、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雁門等八郡陸續淪陷於羌胡、烏桓、匈奴、鮮卑蠻夷之手.”

如今關中的北地郡並非諸葛亮口中的北地郡,關中的北地郡只有泥陽、富平二縣,是當初內遷關中,三輔劃分出去給北地郡所管轄的。

談及內遷的北地郡(今寧夏吳忠市),就不得不談及東漢的西北羌亂。

當時位於西北河湟地區的西羌與被東漢內遷到安定、北地等郡的東羌聯合反叛,導致交通斷絕,東漢面對愈來愈熱的羌亂,難以控制,只能讓在邊境的郡縣帶著百姓後撤至關中。

在此情況之下,大量的郡縣包括隴右等郡縣內遷。

直到羌亂平定之後,隴右的郡縣恢復建制,但北地郡就短暫的歸制後,又重新撤到關中。

北地傅氏的家族變遷可以看作歷史大潮流之中,一個微觀的縮影。

同時歷史的痕跡,在當今也能看到。

北地郡的郡治古稱為富平,內遷到關中亦稱此名。

陝西省的富平縣就是往日北地郡的郡治,而原本的郡治則成為吳忠市。

“及曹操統一北方之後,所能驅除部分郡縣胡人,復雁門、西河二郡,但大河以西之地,近為胡鄉,雁門淪為邊境。

鮮卑軻比能盡收匈奴故地,自雲中、五原以東抵遼水,皆為鮮卑庭。

數犯塞寇邊,幽、並苦之.”

“幷州外有強敵,致使田豫有馬城之圍,畢軌有陘北之敗。

就幷州之內而言,曹操分南匈奴為五部,但近歲以來,五部匈奴陸續合併,遂有歸於一統之貌,漸有強盛之舉。

此二胡皆可為我大漢助力也.”

諸葛亮指著東漢早期的輿圖,擲地有聲地說道。

(今天三更,求票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執掌蒼生

月光寒夜夢丶

我能靠刷影片解鎖技能點

劍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