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只覺得自己的嫩臉此時火辣辣的疼。

前一剎他還在說自己的皇兄沒準寸功未立,可能還在整頓後勤準備等援軍就位再發動大軍團作戰。

可是下一刻,魏忠賢的話語當中展現的只有一個很赤果的現實。

那就是天啟帝未等援軍至,就已然率軍出關了。

甚至還直接擊敗了老奴酋努爾哈赤!光憑這一點,一旦訊息傳遍全國,天啟帝在軍中的聲望就要瞬間超過在位四十八年的萬曆帝!因為,萬曆帝即便是有著萬曆三大徵的武功加成,可是一場慘敗的薩爾滸,不僅僅葬送了偌大大明的對外武威,更是讓大明陷入了一個巨大的漩渦當中。

遼地,徹底成為了一個血肉磨盤,不斷的榨取大明的血液。

朱由檢這段時間監國當然不是啥都沒去管,什麼都不去學。

天啟帝跟他說過的一句話讓他一直記在心中。

那句話就是“數字是不會騙人的”。

所以朱由檢查閱了整個大明能夠查閱的萬曆年間至今卷宗,從無數的數字上,朱由檢整合出了一個血淋淋的現實。

那就是大明年年都在贏,同樣的也年年都在虧。

窮兵黷武最終導致的國家貧困,在薩爾滸慘敗之後徹底爆發開來。

遼東每年所需要的遼餉,成了逼迫著大明只能去加稅的最後一根稻草。

駱駝再大,終究會被重負壓倒。

大明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泥足巨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財政出了大簍子。

老百姓們交的稅一年比一年少,那些家財萬貫的豪紳大戶,高官貴人們,甚至就連區區進士,都有著不交稅的資格。

一旦提到要向他們收稅,那麼朝堂之上就會響徹天子與民爭利的罵聲。

大明的皇帝,累是真的累。

想要拯救大明這艘大船,朱由檢總結出來的方法就是一點。

解決財政問題!所以朱由檢也隱隱約約猜到了天啟帝的打算。

第一步,解決遼東,讓遼東成為尋常的軍鎮而不是如今的吸血鬼。

第二步,藉助解決遼東之亂的軍勢和聲威,回朝堂整頓朝綱朝政,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

第三步,以一個穩定的朝堂和強力的暴力機構,去強制推行新的法律法規,取締掉不少不合理的免稅政策,讓朝堂可以收的上稅,從根子上解決大明的財政問題。

一旦解決了財政問題,大明就還有希望,泥足巨人就還有能夠脫離泥潭的機會。

可原本的朱由檢只覺得天啟帝想要執行這些計劃和方案,起碼需要十年以上,甚至還需要二十年,三十年。

畢竟哪怕就是僅僅一個遼東,就拖了大明這麼多年。

更加別說朝堂內的弊病漏子了。

那可都是沉痾舊疾,那可都是大明這幾百年下來累積出的問題。

想要解決,哪有那麼快?朱由檢一直覺得,自己還有時間,有時間為自己的皇兄分憂。

然而當此時聽到了魏忠賢的驚駭呼聲之後,朱由檢才猛然醒悟過來。

皇兄,只爭朝夕!遼東此時已經擊敗了努爾哈赤,那麼接下來,就是平定遼東之亂!哪怕東林黨中最能吹牛的袁崇煥也說遼東需要好幾年才能平定,哪怕閣老當中最精兵事的孫承宗在遼東也只能選擇當烏龜,用鐵壁政策來對抗建奴。

朱由檢原本以為,皇兄穩固住遼東起碼也得一兩年,畢竟今年的春節,天啟帝就不在京師當中。

甚至還錯過了皇子誕生。

可朱由檢沒想到,天啟帝能夠這麼快!聽著馬車外的歡呼聲,山呼聲,朱由檢無力的坐在了馬車車廂內的椅子上。

“孤莫非,真的比皇兄差了那麼多嗎?”

心中泛起了嘀咕,朱由檢只覺得自己腦海中,記憶中的那個大哥,似乎和自己的距離越來越遠了,自己怎麼追,似乎都追不到。

難怪哪怕是自己皇兄訓練出來的侍衛,都不願意跟隨自己。

因為皇兄,比起自己,強太多了啊!此時京師裡的人近乎都被這斥候傳來的好訊息衝擊到了。

遼東,大勝!天子親自率軍追殺努爾哈赤,一口氣將建奴伸出來的爪子攆回了錦州!就是一年之前,大明在遼東的實際控制範圍,也不過就是寧遠諸堡和山海關,更多的地方雖然沒有被建奴侵佔,可也同樣大明管轄不了。

這些城堡當高第的調令發下之後第一時間就被建奴席捲,佔據。

建奴兵鋒直指寧遠,甚至如若不是袁崇煥寧死不撤,此時的建奴兵鋒就該在山海關下了!關外,徹底被建奴奪取!可如今,建奴潰敗,大敗!老奴酋都敗給了親征的天子!這說明什麼事?大明萬勝啊!薩爾滸輸了,遼瀋戰役輸了,關外地盤一丟再丟,這只是說明了一個事情,那就是大明沒有認真。

畢竟,皇帝都沒親征嘛!馬車之外,魏忠賢和張維賢面面相覷。

合著大明皇帝是神器啊!雖然說有英宗這個反面例子,可是諸如太祖成祖,諸如武宗,可都是親征大勝的!萬曆帝的三大徵,還有此前的平倭事。

好像都是皇家一力支援的來著?張維賢眯著眼。

英國公世系,可是武將世系啊!自己咋就忘了老朱家骨子裡都是流著好戰的血脈,喜歡戰天鬥地挑戰不可能呢?“新城侯!你立刻回五軍都督府,通告天下,陛下大勝!不日即將回朝!”

魏忠賢雙眼圓睜,看著張維賢笑道。

天子大勝,那麼想必即將要回來了。

畢竟都離開京師那麼久了,這可是大明的權力中樞,天下豈可一日無君?雖然如今朱由檢幹得不錯,可是監國王爺畢竟不是皇帝啊!很多事情,只有皇帝能做,監國王爺卻不能做。

更何況宮中還出了個小皇子,這可是吉兆!好訊息,終究是一針強心劑,終究是此時的大明所需要的。

然而張維賢卻搖了搖頭道:“魏公公,你覺得這一次,陛下將要做到什麼地步?”

“如果此時咱們就將陛下的好訊息通傳天下,萬一之後又遲遲沒有訊息傳回,那麼大明的局勢,將會發生更多不可預測的變化.”

“老夫建議,咱們還是收著點,等下一次陛下的訊息傳回之後,再另行通傳.”

“此時的訊息,傳給宮中,算是報喜就好!”

魏忠賢眯起眼睛,點了點頭道:“新城侯說得對,是咱家考慮不周了,就按新城侯你說的辦!”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寰宇科技帝國

1條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