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達,你不肯入仕,只為幕僚,但我仍記你之情,萬望盡力,我自盡可仰賴你也。”

曹操真誠的抱了抱拳,讓荀攸根本沒辦法拒絕,一番話在口中晃盪了許久,愣是沒法說得出來。

只能苦笑點頭,“在下,自當會盡力而為。”

“多謝,”曹操背起了手,不冷不澹的笑了笑,算是長舒了一口氣,忽然又笑了起來,“等此次大功告成,部署完畢,我若可拿下徐州,便再請你,去做個二千石。”

“我……”

荀攸一愣。

正要說話,但曹操直接抬起手止住了他,“不必急著拒絕,我知你心思縝密,才能無雙,堪稱足智多謀。”

“洞察世事,勘破人心,區區二千石,並不能讓你全力施展其能,公自可考量。”

曹操聲音沙啞而低沉,真誠之中帶著期許,但不知為何,荀攸總覺得有種……非常攝人的壓力。

洞察,勘破?!

我是不是說錯了話?!

王二遠遠地站在荀瀟之後,看著這一切。

偷偷哀嘆。

唉,您雖然沒說錯,但正因為差點說對了,才有這等下場……

還好我平常話少。

“去吧,”曹操笑了笑,“我與文伯,有話要說,至於你方才說的書信之事,我略有耳聞。”

荀攸眼睛一動,好奇的道:“主公早已知道?”

“呵呵呵,”曹擦輕鬆而笑,拍了幾下他的肩膀,自然的道:“兗州之事,我如何不知?”

“我若是無法洞察境內之事,如何為主君,又如何得知誰是忠奸?”

“兗州境內,無我不知之事,此書信全然安全,文伯應當是以商賈暗探送信,送去的是徐州郯縣外的山林村落,是也不是?”

荀瀟深鞠一躬,心中泰然自若,表情沒有動盪,“是,主公明鑑。”

荀攸頓時就放心了,原來您知道?

既然知道,怪不得,方才聽了我那番肺腑之眼,忽然給了我許多重任,此乃是勞苦功高之任。

一旦得成便可足夠勝任太守一職,可鎮一方之民,可募兵抵擋賊寇,相當於委任以軍政之權。

原來,反而是信任。

“在下,定當全力施為,為主公謀徐州。”

“好,”曹操點了點頭。

荀攸走後。

帳內王二也識趣的退了出去,和曹純兩人守在門口。

此時這裡只有曹操與荀瀟兩人。

“文伯,”曹操坐在了主位上去,荀瀟則是站在他面前微微躬身。

“主公所來,何事?”

“我聽聞,你治軍有方,虎豹騎與你現在的死士營,軍中將士對你頗為服帖。”

“此聲望傳揚多地,何不如,給你一支兵馬,你且領兵作戰如何?”

“我……”

荀瀟愣了一下,表情逐漸糾結起來,“我在父母墓前立誓,不領兵作戰,不去廝殺赴死,只為內政之臣,為主公分憂,為百姓立心。”

“好。”

曹操也不糾纏,拍了拍大腿起身就走。

徑直出了軍帳之外。

荀瀟在後深鞠一躬以示送別。

門外曹純瞪了王二一眼,算作提醒,今日之事他最好是善後。

隨後便離去。

沒人知道他們在帳內說了什麼,但當天夜裡。

荀瀟就從治中從事,升任了治所主記事掾史,負責參議記事,卸掉了他肩上的治中繁雜事務。

同時,賜鄄城內城宅院一座,府院四進出偏院,不比荀或的小。

又賞金五十,布二百匹,拜為幕府參議,每逢議事不可缺席。

同時親自派自家大兒曹昂,到府上來下令,命荀瀟負責教導曹家諸多公子小姐,御術弓馬。

一時間,荀瀟自己都在懵逼的時候。

荀或,荀攸直接到了他府上來。

三人促膝長談,一夜難眠。

深夜,新府邸。

不說金碧輝煌,但是卻傢俱俱全,石料上佳,木材極好,一看便是精心打造之地。

最弔詭的是,隔治所只有一條街而已。

曹氏的小姐若是從府中出來,到荀瀟的府院,恐怕連護衛都不需要帶。

畢竟荀瀟自己就有幾十個宿衛,還是典韋,王二統率。

現在死士營裡有多了一個副統帥,本就是夏侯家的習劍之人。

忽然入營,這本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可若是與荀瀟又升官結合來看,那就很是耐人尋味了。

“文伯,你最近到底做了什麼?”

“事出反常必有妖,我們不能一直矇在鼓裡,你的功勞……大家有目共睹,但絕不至於能如此抬愛。”

荀或端坐在荀瀟之前。

語氣依舊還很沉穩。

說話緩慢溫和,並不著急,但並非是事情沒有超出預料。

只是荀或能夠推測未來會發生什麼罷了。

“兄長會否是……思慮太多?”荀瀟眉頭緊皺,最近多是好事,但說來說去,這也只是個撰寫文職,能幹什麼?

何至於此啊!?

“若是你心中擔憂,我去向主公辭去官位便是。”

關鍵是你們能不能先回去?

夜深了,讓我寫信好不好?

為什麼,你們動不動就喜歡徹夜長談呢?是晚上才有時間嗎?

我志才兄,這個時候都已經在美人懷裡醉酒賦詩了,你們不要折磨我了!

“不,”荀或澹然搖頭,“並不是這麼簡單。”

“文伯,你處境極為危險,如今悄然成了眾失之的,只是你尚且不曾自知。”

“若你不是我的族弟,我自不用理會,可既然你我有此關聯,我又豈能置之度外。”

這番話,不是什麼真知灼見,算是荀或作為一個親人,而不是謀臣的關心。

荀瀟自然也不會再怪罪。

“我真不知,主公想做什麼,但若是此行危險,我的確可以退隱。”

荀或笑了笑,“這倒不用。”

“但,接下來,你須得勤懇做事,待秋收之後,主公攻徐,再遣典韋立功,如是可成,方能安寧。”

“不過,這段時日,不可犯錯,除張邈,陳宮,棗邸,毛玠等人之外,尚且還有不少曹氏宗親將軍,都對此頗有微詞。”

“從今日起,在拿下徐州之前,不可再貿然出頭立功,當如往常一樣,早出晚歸,安然度日……”

荀或始終認為,荀瀟看似不愛爭功,但他能與諸多軍士如此要好,被虎豹騎將士,死士營將士崇敬愛戴。

與他平日行徑有關,他雖無爭,可是他人卻因此而歸心。

再加上主公抬愛,招致此危險之境。

如此,真不知要如何才能度過。

“好啊,我本來就不喜歡出風頭!”

荀瀟頓時點頭,答應了下來。

……

同年,春夏兩季數月之久,曹氏宗親將軍在徐州附近不斷駐軍,從鄄城將兵馬放置在小沛附近。

一時間厲兵秣馬,擴充軍備,反倒是沒人再去揪著荀瀟擢升之事不放,只是些許將軍暗中略微不服。

恰巧在此時,曹操於小沛附近,打聽到了一戶商賈之家,有女初長成,鄉里聞名,便和荀瀟形容無二。

又收到了一封來自徐州琅琊的家書。

於是讓曹憲回信。

一封久違的書信,從徐州郯縣而來。

讓荀瀟頓時放下手中公務,到死士營中主帳去。

期待已久!

不過當他開啟書信的一瞬間,卻頓時愣住了。

“什麼!?”

“阿韋!和我去徐州!”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末,我擺爛回去做秦王

追熱氣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