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小殿下,”道宮旋渦之前,玉清天境的接引玄光還未曾落下,建木神君回過身去,遙望著方才那大真君所在之處,神情莫名,“我等似乎已經被人惦記上了.”

季月年搖了搖頭,道:“不過是些藏頭露尾的宵小之輩,無需在意.”

光影變幻之間,清光灑落,那龐大的旋渦明暗燦光掩映,徑直將此間生靈送入了玉清天境之中。

咣!

又是一道天音震響!

玉虛宮的鈴鐺清音隱於其中,雖然微弱,卻極是清晰地傳入了諸多生靈的耳中。

仙雲漫卷之下,季月年抬首望去,但見那巍峨仙闕玉虛宮踞於重雲之上,數之不清的生靈自四方朝拜而來,清氣灑落,天機湧動,當真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天尊道場。

崑崙神山之所以能夠立足上境,正是因為其承載著玉清天境的少許道統,源源不斷地為玉虛宮供養著取自天地三界的功德造化氣運。

三十三天天庭之一的清微玉清天境,上境的崑崙神山,乃至於下境的崑崙上聖之境,正是由天境至上境,再至地境人間的玉虛宮道統傳承。

只是因為自無量量劫以來,崑崙神山日漸衰落,其所能為玉清天提供的功德氣運愈加稀少,玉清天境更是誕生出了數之不清的妖孽天驕,故而玉虛宮對於崑崙神山這裡愈加不似往常那般看重。

崑崙神山的生靈在外行走,甚至不敢提起自己所修的是玉虛宮道統,以至許多六境道場都能壓在崑崙神山頭上,使其在上境諸多洞天之間的地位越來越低。

也正是因為如此,崑崙神山才會急於佈局地境人間崑崙上聖之境的舉界飛昇,若是此事能夠成真,便可極大地提高崑崙神山的道統底蘊,使其重新回到玉清天的視線之中。

自玉虛宮灑落的清光洋洋灑灑,分化萬千,凝聚出了數之不清的懸空石臺,每一座石臺都有數丈方圓,足以容納數個生靈。

這些懸空石臺漂浮在玉虛雲海之中,便似許多密密麻麻的黑點一般,環繞著巍峨宏偉的天尊道場。

季月年與建木神君、天古都王身下亦是顯現出了一座石臺,純淨充盈的清氣漫入口鼻之間,使得神魂之上傳來陣陣清涼的氣息,就連神思心緒都有了些許通明澄澈之感。

“清虛道德真君!”

驀地,天古都王抬起頭來,望向玉虛宮之前的玉雕石柱,神情隱約有些凝重。

季月年隨其目光望去,果然見一個身著素淨道袍的年輕道人走出玉虛宮闕,面上帶著和熙的笑意,正是那日裡自己在南海所見,騎牛下界的清虛道德真君。

建木神君沉聲道:“此人所修乃是玉虛宮嫡傳,更是名震天地的混元極境生靈,即便是我,面對這廝都不敢輕易言勝.”

此建木神君乃是勾陳帝尊的血脈,更是在混元極境之中打磨無數光陰,可其對於清虛道德真君這裡,卻同樣有著不小的忌憚存在。

天古都王眯了眯眼睛,望著那雲端之上的年輕道人,道:“在三十三天天庭之中,清微玉清天乃是最重根骨資質的天境之一,元始天尊共有十六個嫡傳弟子,這清虛道德真君能夠日夜隨侍於玉虛宮,這般受其寵愛,足以證明其天資之妖孽。

而我等持界後裔只不過是憑藉血脈之故,比這廝稍稍有所不如,也不足為奇.”

建木神君笑道:“元始天尊這十六個嫡傳弟子之中,停留在混元極境的生靈怕是隻餘了這位清虛道德真君罷.”

天古都王點頭道:“在無量量劫之前,在此境佇留許久的太乙真人選擇斬卻三尸,最終卻未能登臨超脫,只得了六境聖人的修業,此時的玉虛宮一脈,混元極境之中確實只餘了清虛道德真君了.”

季月年輕聲道:“聽聞太乙真人有徒喚作‘哪吒’,此人的修業如何?”

天古都王思索片刻,道:“此人算是玉虛宮的第三代弟子,底蘊尚淺,放在地境人間尚可,可若是放在天庭與上境,卻只能堪堪排在上游,距離其師叔清虛道德真君相差不少.”

季月年微微點頭,心下已是對李靖大天王與玉虛宮一脈之間的諸多關聯愈加清楚。

李靖乃是三十三天天庭之一的天王聖境之主,敕封大天王之諱,雖然其只有六境聖人的修業,可其子哪吒卻是拜入了玉虛宮的二代弟子太乙真人門下。

而得不到玉清天重視的崑崙神山,想盡辦法交好玉虛宮的諸多二代弟子,太乙真人亦在其中。

故而李靖之女李貞英能夠下界前往崑崙上聖之境,獨佔一方六境道統修行己身,甚至就連道源六境的昆虛上聖都要顧及李貞英的想法。

“師尊有感於大劫將至,故而大開玉虛宮山門,教化眾生,凡能進入清微玉清天者,皆可聽道.”

清虛道德真君環視著天上地下密密麻麻的無數懸空石臺,作了個揖,“再過半柱香工夫,師尊便會顯化真身,降臨講法,還望諸位能夠安心聽道,以應此劫.”

此言落罷,年輕道人便走下玉雕雲柱,御風而出,落在了玉虛宮之前的一座懸空石臺之上,席地坐了下來。

諸多懸空石臺之上的生靈皆是陸陸續續安靜下來,靜待天尊顯化降臨。

季月年在懸空石臺邊緣席地而坐,感應著漫天仙神的道家源教氣息,自己所修的佛源心道竟是察覺到了些許奇妙的感應。

在金光古籍的掩藏之下,沒有任何一個生靈能夠察覺到自己的佛源氣息,神魂之上所散發而出的乃是太陰神劍所攜帶著的太陰之力,其玄黑金線長袍之上篆刻著古老繁複的日月天紋,當真是一尊九境月宮的太陰神裔。

驀地,季月年瞳孔深處的通靈業火微微顫動,金紅焰邊黑火燃燒而起,朝著數千丈之外的一座石臺望去。

那石臺之上有兩個氣勢恐怖的生靈,其中一尊混元極境的神靈肩披混天寶綾,腰跨斬妖神劍,神情肆意驕狂,正是太乙真人的得意弟子,三壇海會大天神,哪吒。

當初在五臺山界之時,季月年便藉助可以逃脫天機的古籍金光,在哪吒神魂深處種下了一縷通靈業火,故而如今才會對其氣息這般敏感。

而哪吒身旁的那尊四境聖人,卻是讓季月年這裡的神情愈加凝重了些。

那四境聖人身著玄青色的廣袖道袍,脖頸間卻是垂著一串佛珠,看上去不倫不類,極是古怪。

“惠岸行者……”

“此人曾在觀世音菩薩尊者座下修行,後來悟道天源,叛出南海,性情乖戾無比,此番更是欲要在不久之後的崑崙法會之上針對於我.”

心緒翻湧之間,季月年眸光顫動,隨後便垂下眼瞼,收回了目光。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羽途

小丸子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