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八、武技李超,字魁吾,家住淄川西郊,性格豪爽,樂善好施。

這一天,有一位僧人來在他家化緣,李超便給他拿來飯菜讓他吃得飽飽的。

和尚非常感動,說道:“貧僧乃是少林寺的,也算有一點武藝,作為報答,我就傳授給你吧.”

李超很高興,他也是愛習武之人,當下就命人收拾客房,讓和尚就在家住下了。

每天好吃好喝的招待,起早貪黑的跟他學習武藝。

就這樣過了三個月,李超的功夫練得已經非常好了,心中十分的高興。

和尚問他:“你覺得自己有長進嗎?”

“長進太大了。

這也是多虧了師傅的教導,師傅的功夫,我已經全學會了.”

和尚笑了:“那你就給我練一場我來看看.”

李超於是脫去外套,在院落之中練起來。

看他閃轉騰挪,上躥下跳,動作像猿猴一樣靈活,身體像飛鳥一般輕盈。

功夫練完,一臉驕傲的昂首而立。

和尚又一笑:“不錯不錯,既然你已經把我的功夫都學會了,那你我不如來比試一番可好?”

李超欣然應允,於是二人白開架勢,在庭院當中打鬥起來。

李超進攻非常犀利,一套拳腳如雨點般像和尚打去,期望能夠讓他露出破綻。

可和尚卻應對從容,忽然抓住了他的一個破綻,飛起一腳便把李超踢出去一丈多遠。

李超仰面跌倒在地,和尚兩手拍了拍,說道:“我的功夫,你還沒學透呢.”

李超手撐地坐了起來,滿臉沮喪,慚愧的低下頭說道:“還請師傅繼續指教.”

兩人又繼續練武,幾天之後,和尚才告辭而去。

這之後,李超的功夫就很厲害了,慢慢的名氣也打了出去。

於是開始走南闖北,遊歷四方。

也時常跟各地的高手切磋武藝,竟然一直沒有遇到對手。

這天,李超來到濟南地界,見路邊有一位小尼姑擺下場地,在此表演武藝,圍觀者非常多,他也湊進來觀看。

小尼姑練完一場,得了不少的喝彩,李超也連聲叫好。

小尼姑巡視了一番圍觀的人群,抱拳拱手說道:“小尼在此獨自表演,實在是有些寂寥。

若場中有好武之人,不妨請上前賜教一番.”

她連說了三遍,眾人面面相覷,卻沒有人出場應戰。

她說第一遍的時候,李超就已經感覺有些手癢,但是礙於對方是位女子,又是出家之人,不好意思應戰。

如今三遍問詢,他已然是站不住了,於是便出離人群,抱拳拱手說道:“小生願意一戰,還望小師傅賜教.”

小尼姑合掌還禮,擺開架勢,李超先發制人,往前一跳兩人便打在一處。

三招一過,尼姑虛晃一招跳出圈外,喊道:“壯士先停一停。

壯士用的這是少林派的功夫啊,敢問壯士師承何人?”

李超哈哈一笑,說道:“小師傅打聽我師父做什麼?我師承何人有何要緊?你我還是快些比試才是.”

“壯士即是用的少林武功,便也算是我佛家弟子,即是同門,還煩請壯士告知.”

“好吧,其實師父也未曾告知我他的名姓,只是自稱憨和尚……”李超還將那和尚的模樣描述了一番。

小尼姑抱拳拱手深施一禮,說道:“原來憨和尚是你的師傅?幸會幸會,即是如此,你我也不必比試了,小尼甘拜下風.”

李超愣了,沒想到會是這樣,但他還是想打一場,也顯示顯示自己的功夫,於是說道:“小師傅這是哪裡話來?即便他是我的師傅,那又有什麼要緊?你怎麼不戰自敗呢?你我還是比試一番吧.”

小尼姑還是不肯比試,一個勁兒的推辭,李超卻再三請戰,圍觀的人群也開始慫恿起來。

小尼姑是在推脫不過,只好說道:“你既然是憨和尚的徒弟,那你我更是同門中人了。

若要一戰倒也無妨,只不過還望壯士承讓,點到即止為好.”

“那是自然,請賜教.”

李超說完便擺起了架勢,小尼姑也拉起架勢,兩人便又鬥在一處。

李超看她身形瘦小,並沒有把她放在眼裡。

他又是年少輕狂,畢竟遊歷了這麼久也沒有遇到對手,打敗她肯定也是輕而易舉,這下在這麼多人面前肯定能露個大臉。

所以他進攻的很是凌厲,沒想到小尼姑打了一會兒又跳出圈外不打了。

李超很是奇怪,問道:“小師傅為何又停手了?”

小尼姑只是笑笑,沒有答話。

李超很不高興,於是激她:“小師傅是不是害怕了?你放心,剛剛我已經答應你點到為止,那肯定不會傷你的。

請再戰!”

小尼姑臉上略有些不悅的神色,但是接著又笑起來,也沒說話,只是擺開架勢,招手讓李超來攻。

兩人又打了三五回合,李超看準時機,飛起一腳照著小尼姑踢去,小尼姑身形一閃躲開了,接著五指併攏照著李超的腿就劈了下去。

李超頓時覺得小腿就像是被刀斧砍中了一樣,劇痛難耐,大叫一聲跌倒在地爬不起來了。

小尼姑收住招式,合掌施禮笑著說道:“小尼魯莽冒犯,還望壯士不要怪罪.”

李超滿臉通紅,捂著腿,低著頭,羞愧得無話可說。

只得花錢僱了幾個人一輛車,將自己抬上車送回了家中。

過了一個月的時間,才將腿傷養好。

後來過了一年多的時間,和尚又來在他家,李超便將這件事講給了他聽。

和尚很是吃驚,責備道:“你也是太魯莽了!你去惹她做什麼!幸虧你告訴了她你是我的徒弟,不然,你這腿非讓她打斷不可!”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超級汙染物洩漏

蘇祈情

歐陽世家:中時空傳記

歐陽天秀

望星穹之上

沐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