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寶在廣東的西部地區,有一位叫做孫子楚的人士。

此人天生六指,性格憨厚木訥,即便是有人故意騙他,他也很容易就相信人家。

這傢伙木到什麼程度呢?舉個例子來說,比如大家請他喝酒,如果他來到時看見桌上有歌伎相陪,立馬轉身就走。

有幾個損友知道他這個毛病,便先讓妓女藏起來,請他來入座後,再偷偷地跑出來挑逗他。

你就能見他羞的面紅耳赤,滿頭是汗,還直往下淌。

這幫損友就以此為樂,罵他是又傻又呆,給他四處宣揚,還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做“孫痴”。

本地有一位大富商,這老頭家財萬貫,跟那些王侯將相的相比也不次多少。

而且他的親戚朋友也都是非富即貴、有錢有勢的人家。

他有個女兒名叫阿寶,據說長得是花容月貌,傾國傾城。

這正到了出嫁的年齡,多少達官顯貴,名門望族的子弟都來提親,但是老頭卻一個都看不上。

正巧這時候孫子楚的妻子死了,他的那些損友就給他出主意,讓他去這位老頭家裡提親。

這位也是實在,還真就請了媒人上門去了。

果不其然,老頭一聽是他提的親,想都沒想張口就給拒絕了。

畢竟他家太窮了,而且他這名聲也不好,孫痴麼,就是平常百姓也不會把自己姑娘嫁給一個痴人,何況是這樣的富貴大家。

媒人一看老頭拒絕的這麼痛快,也沒啥好說的了,便轉身告辭。

不料在院中遇到了阿寶,阿寶認得這媒人,便問道:“是哪家請你來提親的?”

“是孫子楚.”

阿寶笑了,她也聽說過這位孫痴,心中不禁有些生氣。

想這麼一個痴傻之人,家中還那樣的窮酸,竟然有臉來我家提親,我非要治治他不可!便說道:“那你就回去告訴他,我嫁他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他身上有一件東西我很不喜歡,他只有把那件東西去掉,我才會答應嫁給他.”

媒人一聽有戲,她可不知道阿寶心裡打得什麼主意,便問道:“那敢問小姐是什麼東西呢?”

阿寶說:“就是他多長的那一個手指頭.”

媒人一聽,便知道這阿寶是在這胡說八道呢,輕輕一笑,說了句告辭便離開了。

回到孫子楚家裡,告訴他這事兒沒成就要離開。

子楚實在麼不是,拉住人家非要問個緣由。

媒人被他纏的沒有辦法,便把阿寶說的那些跟他講了一遍才得以脫身。

孫子楚琢磨了一會兒,自言自語說道:“這事也不難.”

便來在後院,從柴堆旁拿了一把斧頭來在廚房。

他把斧頭在磨刀石上磨了磨,手放在菜墩上,仔細地瞄準了半天,牙一咬,心一橫。

你別說砍得還真準,齊著根就把那第六指給剁下來了。

你說這位有多實在吧,阿寶姑娘一句胡說八道的玩笑話他就楞給當真了。

十指連心啊,這十一指也不差多少。

疼得他嗷嗷叫了半天,嗓子都叫啞了。

血也流了不少,他又不會什麼醫術,不懂如何快速止血。

他這一下差點把命也交代了,休息了好幾天才緩過神來。

他便拿著那個斷指又去找那媒人,跟她說我這指頭已經剁下來了,讓她再跑一趟去阿寶家商量商量結婚的事宜吧。

媒人也沒想到這位如此的實在,嚇得不輕,一路小跑來在了阿寶家裡,把這事告訴了阿寶。

阿寶聽完也是嚇了一跳,沒想到這位還真是痴情啊,但是她當時也只是想開個玩笑,嚇唬嚇唬孫子楚而已,沒想到他就當真了,還真是名副其實的孫痴呢。

她也不能就這樣真嫁給他啊,還得再像個辦法,於是她就跟媒人說:“你回去告訴那孫子楚,這件事他做到了讓我很高興。

但是還有一件事要他做,就是要他把自己身上這股痴勁也去掉,我才能嫁給他.”

媒人也沒辦法,只好回來如實告訴了孫子楚。

孫子楚一聽有些生氣,大聲說:“誰說我痴了?我才不痴呢!”

媒人說:“我也是這麼說的啊,但是人家小姐不信啊.”

“她不信,那我去找她說理去!”

說完就要往外走。

媒人一把把他拉住:“你胡鬧呢,人家那是大戶人家,你進不進得門先不說,哪有隨便跑到人家裡去見人家姑娘的理?”

孫子楚一聽也是。

畢竟那個年代,講究的是黃花大閨女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更不能隨便見陌生男子。

那這可沒處說理了,自己沒法親自給阿寶證明不痴,這事就沒法辦了。

媒人告辭而去。

孫子楚又想,這阿寶也未必就是美若天仙的女子,還把自己身價抬得那麼高高的,給我提這麼多要求,我何必非她不娶。

於是也就不那麼痴痴的非要去求親了。

轉眼就到了清明節。

按照風俗,這天是到郊外踏青遊玩的日子,這也是那些平日難得出門的姑娘們能借口跑出來玩玩的少有的日子之一。

也正是這個原因,也會吸引一些不大正經的小青年三五成群的來看美女。

說說笑笑、對那些女子評頭論足。

孫子楚的那些損友們自然不會錯過這個好機會,還強行把他拉上了,拿話調侃他:“你難道不想去看看你那位朝思暮想的阿寶姑娘嗎?”

孫子楚知道這是這幫損友拿他開心,但是想想之前這位阿寶對他那樣的揶揄,也琢磨著應該看看這位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姑娘。

於是便欣欣然跟著這幫損友出來了。

走了沒多久,便遠遠地看見一棵樹下圍著好多不良小青年,裡三層外三層跟堵牆似的。

隱約看見圈中似乎坐著一位姑娘。

這時聽有人說道:“這一定就是阿寶了.”

等來在近前,果然就是阿寶。

孫子楚也擠在了人群中,近處一看這阿寶,真正是豔麗無雙,美貌動人。

又過了一會兒,人是越聚越多,阿寶覺得煩了,便急忙起身,在家人的簇擁下,上車走了。

這群小青年才逐漸散去,都是一副神魂顛倒的模樣,邊走還邊品評著阿寶的美豔,有的還張牙舞爪的,跟要瘋了一樣。

大夥兒走出去十來米了,覺得似乎少了一個人,回頭一看,是孫子楚,他還愣愣的在那裡站著一動不動。

喊他好幾聲,也不答應,也沒反應。

只好走回來扶著他的肩膀晃了晃他:“你丟了魂了這是?是不是讓那阿寶勾走了?”

還是沒反應。

大夥兒也是知道他平時就木訥,寡言少語的,也沒覺得很奇怪,便連拉帶拽的給他弄回家了。

到了家裡。

孫子楚徑直來在床邊,往上一躺就不起來了。

就跟喝醉了酒似的,從早睡到晚再從晚睡到早。

家人怎麼叫也叫不醒,尋思著是不是丟了魂,循著那天的路徑叫了一路也沒管用。

後來使勁的喊他,也才迷迷糊糊的說出一句:“我在阿寶家呢.”

再想問點啥,就不再說話了。

家人很是擔心,怕他就這樣睡死了,但是又想不出什麼辦法。

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還得從清明那天說起。

當時孫子楚見到了阿寶,那真是魂就被勾走了。

他看到阿寶起身離開,就感覺自己也跟著她離開了。

而且自己的身子慢慢的靠近阿寶,直到貼在了阿寶的身上,但是卻沒有人覺得奇怪,也沒有人說他。

他就這樣一直跟著阿寶回到了家裡,不論坐臥行走,他同阿寶都形影不離。

等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他就會在阿寶的夢中與她做那快樂的小遊戲,簡直是開心的就要上天了。

唯獨美中不足的就是肚子總是餓得難受,可是阿寶吃飯的時候他卻吃不到東西。

想著要不就先回家一趟吃點吧,可是卻不認得路了。

阿寶這幾天每次睡覺總是夢見跟一個男人做那種小遊戲,她就問這個男人叫什麼名字。

“我是孫子楚呀.”

那個男人說。

阿寶心中覺得奇怪,但是這樣的事卻也沒法跟別人說。

孫子楚在家躺了三天了,眼看著氣息是越來越弱,估計要完。

家裡人實在是急壞了,只好託人來到阿寶家裡,跟老頭說想來給孫子楚招招魂。

老頭笑了,說道:“平日裡我們兩家是素無往來,他的魂怎麼會丟在我的家中?”

孫家人只好親自上門拜訪,苦苦哀求,老頭才答應了他們的要求。

於是請了巫婆來在阿寶家中。

只見那巫婆手裡拿著孫子楚的舊衣服、睡過的草蓆子啥的在院子裡連蹦帶跳,嘴裡還嗚哩哇啦的念著咒語。

阿寶聽見了,出來問是怎麼回事。

家人告知了緣由,阿寶聽後心中有些害怕,不讓那巫婆四處轉悠了,徑直把她拉到了自己的屋裡。

巫婆便在屋裡又施展了一番,便轉身離開了。

這巫婆才回到孫家門口,床上那孫子楚就有了動靜,哎呦一聲爬了起來。

家裡人趕緊過來攙扶,給他餵了些水,吃了點東西,休息了大半天才緩過來。

問他這幾天是怎麼回事,他說自己是一直在阿寶家中陪伴她呢。

別人都不信,他就把阿寶屋裡的陳列擺設什麼的說了個清清楚楚,大家也就將信將疑了。

沒幾天這事就傳到了阿寶耳朵裡,她是最明白的人了,聽到孫子楚說的那些就是自己屋中的模樣,心中有些害怕,但同時也暗暗地感到這位孫子楚的用情之深。

孫子楚在家裡修養了一段時間,身體逐漸的恢復了。

但是每天不論坐臥行走,總是心神不寧,若有所思。

他也時常打探阿寶的訊息,期望著能夠有機會再見她一面。

後來他終於打聽到在浴佛節這天,阿寶會去水月寺上香。

於是他便早早的來在路邊等候,盯著來往的每一個人,直看的是目眩睛勞、頭暈眼花。

等到中午時分,阿寶才來到。

阿寶在車中撩起簾子向外張望,正好看到了孫子楚,果然就是自己那夢中之人。

心中又驚又奇,便目不轉睛的盯著他。

她這一看,把孫子楚看得是激動不已,不自覺的跟著車子就走了起來。

阿寶命丫鬟過去問他的姓名,孫子楚自然欣欣然的報上了名姓,心中更是飄飄然神魂顛倒。

但是他畢竟走路攆不上車馬,慢慢的車走遠了,他也只好轉身回家。

到家之後,這位舊病復發了,又是不吃不喝,整日的躺在床上昏睡,不停地呼喊著阿寶。

只恨自己沒法像上次一樣靈魂出竅再去到阿寶身邊。

這天,家裡養了很久的一隻鸚鵡忽然死了,他兒子還小,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便在床邊玩弄鸚鵡的屍體。

孫子楚看到了,心中暗想,我若是一隻鸚鵡也好啊,撲稜幾下翅膀就能飛到阿寶家了。

結果正想著呢,忽然發現自己真就變成了鸚鵡,原來是自己的魂魄進入了那隻死鸚鵡身體裡了。

他趕忙一個翻身,翅膀一扇就飛了起來,徑直就飛到了阿寶的屋裡。

阿寶看到屋裡忽然飛進來一隻鸚鵡,還長得挺好看,便趕忙叫丫鬟近來幫忙抓。

結果丫鬟們怎麼抓也抓不到,阿寶一看只得親自動手,結果那鸚鵡卻不跑了,乖乖的落在了阿寶的手上。

阿寶趕緊拿了根繩子拴在了鸚鵡腿上,拿著麻籽餵它玩。

阿寶叫丫鬟去拿點水來,丫鬟一離開屋子,鸚鵡就開口說話了:“姐姐不用綁著我,我是孫子楚啊.”

阿寶嚇了一跳,不過接著就明白過來怎麼回事了。

於是把繩子解開了,鸚鵡果然沒有飛走。

阿寶也是很開心,她接過水喂鸚鵡,把丫鬟又打發出去,說道:“郎君一片痴情已是深埋我心,只是如今你是鸚鵡我是人,你我如何才能將這份姻緣圓滿呢?”

鸚鵡說:“我能夠陪伴在你的身邊就心滿意足了,姻緣不姻緣的,以後再說吧.”

自此阿寶同這鸚鵡便形影不離。

阿寶站著,鸚鵡就立在她的肩頭;阿寶坐著,鸚鵡就蹲在她的膝蓋;阿寶躺著,鸚鵡就偎在她的枕邊。

而且除了阿寶,誰餵它東西它都不吃。

三天過後,阿寶命人偷偷的去孫子楚家裡打聽,結果孫子楚果然在床上躺了三天了,眼看著就快要斷氣了,只有他的胸口還有一點點的溫度,證明這位還是個活人。

阿寶覺得他可憐,便對那鸚鵡說:“你要是能再變回人,我就是死也會嫁給你.”

鸚鵡有些不相信:“你騙人.”

阿寶說:“不騙你,我發誓.”

鸚鵡低頭側目,似乎在思考什麼。

過了一會兒,阿寶坐到床上,想要上床躺一會兒,結果剛把鞋子脫下來,那鸚鵡嗖的一下就飛過來,叼起一隻鞋就飛走了。

阿寶慌忙的喊了兩聲,但是鸚鵡已經飛遠了。

阿寶便派了一個老婆子去孫家探視,孫子楚果然已經醒了。

當時孫家人見到那隻鸚鵡叼著一隻繡鞋飛進了屋裡,掉地上就死了,大家還納悶著呢,孫子楚就醒過來了。

睜開眼第一件事就是找繡鞋,拿來便揣在了自己懷裡,大家就更奇怪了。

這時阿寶派來的老婆子進來了,看了看孫子楚,問他繡鞋在哪。

孫子楚說:“那繡鞋是阿寶姑娘給我的定情信物。

請你回去代我轉告姑娘,小生是不會忘記她的千金之諾的.”

老婆子回來把情況一五一十的告訴了阿寶,阿寶覺得非常神奇,便命丫鬟故意把這些事情偷偷的洩露給了母親。

母親便來找阿寶詢問得知確有此事,便說道:“這個孫子楚我倒是聽說過,此人雖痴但確實有些才華,而且名聲也不錯。

但是家裡實在是太窮,跟古代那個司馬相如有得一拼。

咱家這幾年挑來挑去最後反而挑這麼一個女婿,怕是會讓鄉里鄉親的取笑啊.”

但是阿寶已經許下諾言,而且自己的繡鞋還在人家手裡作為定情信物,父母也沒有辦法了,只得答應了這門親事。

訊息很快傳到了孫子楚耳朵裡,這小子高興的不得了,啥病也沒有了。

老頭子怕姑娘吃苦,便相讓孫子楚搬來這裡居住,阿寶說:“女婿長住在丈人家裡不合體統,再說他家中貧窮那是眾人皆知,這樣一來難免別人恥笑。

我既然答應嫁給他,那就應該去他家,住草房、吃粗糧,忍飢受窮我也無怨無悔.”

於是這事就定了下來。

待到良辰吉日,孫子楚便把阿寶迎娶進了家門。

兩口子就跟那隔世夫妻再續前緣似的,相處的快樂和諧。

阿寶家境富裕,那陪嫁的嫁妝自然也是相當的貴重,孫家的生活條件比以前就好多了。

孫子楚是個書呆子,只知道讀書,不懂得操持家業。

阿寶則是生意人家養起來的,家教也很嚴格,不僅是個理財能手,而且持家有方,什麼事都處理的井井有條,從來不需要孫子楚操心。

這樣三年下來,逐漸的成了富裕人家。

眼看著日子越過越好了,誰知孫子楚卻忽然得了熱病,而且病情發展迅速,幾天功夫就一命嗚呼了。

阿寶傷心欲絕,整日以淚洗面,不吃不喝不睡覺,誰也勸不了,結果趁著夜深人靜的時候上吊自殺了。

幸虧家裡的丫鬟機靈,留了個心眼,時不時就過來偷偷看看阿寶的情況。

正趕上這一幕,及時救了過來,但阿寶依然是不吃不喝。

三天後,該下葬了,親戚朋友的都來了。

抬起棺材正要走呢,忽然有人聽到棺材裡似乎有聲音傳出,趕忙把棺材蓋起開,孫子楚竟然活過來了。

大夥兒把他扶出來,給他吃了點熱湯飯,看他氣色好轉了,便問他這是怎麼回事。

孫子楚說:“我死了之後,到了閻王殿,見到了閻王爺。

他看我生平樸實誠懇,便賞了我一個部曹的官。

我剛剛謝恩完畢,忽然旁邊有個人說了句:‘孫部曹的妻子就快來了。

’閻王爺聽見了,拿過生死簿看了半天,說道:‘她還不到死期,怎麼就要來了?’那人於是回答:‘她都不吃不喝三天了,最多再一天,定會飢渴而死。

’於是閻王爺轉頭對我說道:‘你妻子對你的這份深情讓我很是感動,如果就這樣讓她死掉實在是太令人心痛了。

我決定,再賜你幾年陽壽,你趕緊回家去吧!’於是閻王爺就讓一個鬼卒牽著馬把我送回來了.”

大傢伙也是很高興,阿寶自然是最開心的一位。

於是兩口子相互照顧,身體都漸漸的恢復了。

這年正是鄉試之年,開考之前,那幾位損友又想出來壞點子了。

他們一起弄了七道稀奇古怪的試題,把孫子楚從家裡喊出來,來在村西頭那個荒廢了多年的破廟裡,神神秘秘的把題拿給他,跟他說:“這是一個朋友託了好大的關係才弄到的試題,咱們交情好,才給你一份,你可千萬保密,別走漏了風聲.”

孫子楚如獲至寶,貼身藏好,等到夜深人靜時候才偷偷的一個人躲進書房,關好門窗研究題目,終於費心勞力的做好了七篇八股文章。

那些損友知道他這麼一番折騰,笑的眼淚都流下來了。

結果這年的主考正是個另闢蹊徑之人,考慮到如果從往年的題目中選題,難免會有抄襲的嫌疑,所以決定搞一點一反常理的題目出來,結果題目一出,居然跟那七題一模一樣。

那孫子楚還有差?穩穩的第一名。

第二年又中了進士,進了翰林院。

後來他的事蹟不知怎麼傳到了皇帝耳朵裡,便下詔接見了他。

孫子楚便把自己的故事一五一十的給皇帝講述了一遍。

皇帝聽得入迷,非常開心,對他是大加讚賞。

後來又召見了阿寶,給了他們許多的賞賜。

蒲老先生點評道:性格痴傻的人通常意志都十分專注,比如書痴一定善於文辭,藝痴技術一定十分高超。

世間那些落魄一事無成之人,都是些自認為不痴,自以為是之輩。

不過那些流連於煙花柳巷或是沉迷於呼么喝六之流,也算是一種痴吧。

所以說,因為過於聰明卻犯了過錯,這樣才應該是真正的痴吧(聰明反被聰明誤)。

這樣說來,這位孫子楚哪裡算得上痴呢?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應看千秋雪,薄暮臨淵行

不做白日夢c

炎神帝尊

使用者66676102

星靈皇

炾星翎

妖靈王

月暮花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