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五、喬女平原縣有一位喬生,他的女兒又黑又醜,豁鼻子,還有一條瘸腿。

都已經二十六歲了,也沒有上門來提親的。

同城有一位穆生,已經四十歲了,剛剛死了妻子。

他非常窮,沒錢續絃,只好娶了喬女。

三年過去,生了一個兒子。

沒多久,穆生死了,家裡就更窮了,眼看飯都要吃不上,喬女只好去找母親求助。

母親十分不耐煩,喬女也氣的不願再來求幫,就只靠紡織掙點錢養家餬口。

有位孟生,也死了妻子,留下個孩子叫烏頭,才剛剛滿週歲。

他不會照顧孩子,所以著急續絃,但是媒人給他提了好些個,他都相不中。

忽然有天遇到了喬女,非常喜歡,暗中找人去提親。

沒想到喬女竟然不願意,她說道:“我這整天挨凍受飢的,若是跟了官人就能溫飽了,讓誰能不願意呢?但是我又醜又殘疾,唯獨讓自己驕傲的,就是品德還不壞。

可是讓我再嫁二夫,官人到底看上我什麼呢?”

孟生聽了她的這番話,對她是更加的傾慕了,找來媒人帶上銀子去直接找她母親。

喬母自然很開心,親自跑到女兒家離去遊說,喬女卻依然不答應。

喬母十分不好意思,便說願意把自己的小女兒嫁給孟生,眾人都覺得這樣也挺好,但孟生卻不願意。

沒過多久,孟生暴病而亡,喬女特意前去弔唁,哭得很傷心。

孟生沒有親戚,他一死,村裡的無賴就都跑去欺負他家,家裡的東西都快要給搶光了。

無賴們還計劃著該怎麼分他的田產。

孟家的僕人們也都各自偷了許多東西走了,只有一個老媽子抱著小孩在屋裡哭。

喬女打聽清楚了情況,心中非常不平。

聽說有位林生跟孟生關係不錯,就跑去他家說道:“夫妻、朋友,這是人世間的倫常大道。

我因為長相奇醜,被世人看不起,唯獨孟生能懂我。

我之前雖然拒絕了他的求婚,但是我的心已經屬於他了。

如今孟生已死,他的孩子還小,我理應報答他的知遇之恩。

但是養育孤兒容易,抵禦欺侮卻難。

若是因為他沒有父母兄弟,就坐視他家庭滅亡、幼子慘死而不出手相救,那五倫乾脆改四倫得了,不需要朋友了。

我對公子也沒有多少要求,只請你寫一紙訴狀呈給官府,至於那孩子,我願為他扶養.”

林生答應的非常乾脆:“沒問題!”

喬女便告辭回家了。

林生如約開始寫訴狀,那些潑皮無賴聽說之後非常生氣,揚言要砍死他。

林生嚇得不輕,大門緊閉不敢出門。

喬女等了好幾天也沒有音訊,便跑去詢問,結果發現孟家的田產都已經被分光了。

喬女非常氣憤,親自跑到官府去告狀。

縣官問他是孟生的什麼人,喬女說道:“我是他什麼人有什麼重要?老爺是一縣之主,斷案憑的是一個‘理’字。

如果是胡說八道,那就是至親至戚也難逃罪責;如果有真憑實據,即便是毫不相干的路人之言也是可以採納的.”

縣官覺得她說話太難聽,很生氣,當即就把她趕出了大堂。

喬女一肚子冤屈無處可申,只好跑去本地的一戶鄉紳家中哭訴。

這鄉紳正氣凜然,便替他去官府那裡告狀。

縣官一查,果然如其所言,於是就懲治了那些無賴,把被搶走的東西全要了回來。

之後眾人商量就讓喬女在孟家的宅院居住,也方便養育孤兒,喬女卻不肯。

她給孟家宅院上了鎖,讓那老婆子抱著烏頭,跟著自己回了家,單獨騰出一間房給他們居住。

凡是烏頭所需的東西,喬女便會同老婆子一起去孟家拿糧食賣錢,再給烏頭去置辦。

她自己卻從不用這錢,還是跟自己的孩子過著那窮日子,跟從前一個樣。

幾年過去,烏頭長大了,喬女還請來老師教他讀書,自己的孩子則是學著怎麼幹活。

老婆子勸她讓孩子跟烏頭一起讀書,她說道:“烏頭的花銷,那都是他自己的錢,讓我用別人的錢來教自己的孩子,我怎麼能做如此不光彩的事情呢?”

又過幾年,她幫烏頭攢下的糧食已經有好幾百石了,還給他娶了一位大家閨秀做媳婦,又給他修整了房屋,讓他回自己的宅子生活去。

烏頭哭著請求喬女搬去自己家住,喬女答應了。

可她雖然住在烏頭家,但卻依然靠紡線織布賣錢度日。

烏頭兩口子把她的紡車搶走,喬女說道:“你們怎麼這樣?我娘兩個在你家光吃飯不幹活,你讓我怎麼心裡安穩啊?”

可是紡車也拿不回來了,於是她就早起晚睡的打理烏頭家中的大小事務,還讓他的兒子去莊稼地裡巡查,如同傭人一樣。

烏頭夫妻若是犯了什麼小過錯,喬女也會毫不留情的訓斥,若是有一點沒改正,她便氣的要回自己家去。

直到夫妻兩個跪地認錯,徹底悔改,她才原諒他們。

沒過多久,烏頭考中了秀才,喬女便要回家。

烏頭不同意,還出了聘禮給她兒子娶了個媳婦。

喬女就讓兒子回自己家去住。

烏頭也知道沒法留他,就偷偷的讓人在附近村子買了百畝好地給他,才放他回去。

後來,喬女病了,又想要回家,烏頭還是不答應。

等到病重,她囑咐道:“我估計是好不了了,等我死了,一定要把我回去安葬.”

烏頭答應下來。

不多久,喬女死了,烏頭暗中拿了錢買通了她兒子,要將喬女和自己父親葬在一處。

到了下葬之日,喬女的棺材忽然變得很重,三十個人都抬不起來。

她的兒子也忽然倒地,七竅流血,痛不欲生,口中還嘟囔著:“你這不孝之子,怎麼能要賣掉自己的母親!”

烏頭一下子就明白了這是怎麼回事,趕忙跪地求饒,喬女的兒子才恢復了正常。

他們只好又把靈柩停了幾天,把穆家的舊墳修整了一番,把喬女葬在了那裡。

浦老先生點評道:因為知遇之恩,拼上身家性命去報答這種事,通常是剛烈男子才會有的行為。

這位女子有怎麼樣的見識,能夠達到如此偉大的高度?哪怕是在九方皋的眼裡,也會把她看作是一位勇武的男人吧。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好孕連連,好事都讓我攤上了?

曹十七

異星要塞

大家好我是丁真

帶著超市去修仙

起新溪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