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六、小梅蒙陰縣有一位王慕貞,是大戶人家的後代。

有一次他偶然到江浙地方遊玩,遇到一位老太太坐在路邊哭,他便上前詢問。

老太太說道:“先夫只留下一個孩子,如今卻犯了死罪,誰能想辦法救救他啊?”

王慕貞向來十分慷慨,就記下了孩子的姓名,拿出錢來上下打點,竟然給他無罪釋放了。

孩子出獄之後,知道是王慕貞救了他,雖然很感激,但是卻不明白為什麼。

於是他便親自登門而來,感激涕零的拜謝之後問了問原因。

王慕貞說道:“也沒啥,就是看你的母親可憐罷了.”

孩子非常驚訝,說道:“可是我老母已經去世很久了.”

王慕貞這下也懵了。

結果這天晚上,老太太親自來道謝,王慕貞責備她欺騙自己。

老太太說道:“那我實話跟你說吧,我其實是東山的一位老狐仙。

二十年前曾經跟這孩子的父親有過一段情緣,所以不忍心看他家絕後,最後連個給他墳頭添新土的人也沒有.”

王慕貞對老太太肅然起敬,想再問問詳細情況,老太太卻不見了蹤跡。

先前,王慕貞的妻子非常賢惠而且信佛,從來不喝酒吃肉。

還在家中收拾出一間乾淨屋子,供奉上觀音的佛像。

因為她一直沒能生兒子,所以天天在屋裡焚香禱告。

這神仙還很靈驗,動不動就給她託夢,教她驅疾避禍,所以家中的大小事務都由王妻拿主意。

後來王妻病了,還挺厲害,乾脆就把床鋪搬到了那屋中。

還在自己原來住的屋裡另又安置了一套床鋪,整日的關著門窗,似乎是等著什麼。

王慕貞對妻子的這番舉動感到很奇怪,但是看她病的這樣重,看起來都有些糊塗了,也就沒有過問。

王妻病了兩年,更加厲害了,時常一個人自己睡。

有時候從門外聽著她似乎在跟什麼人說話,開門看看,卻並沒有其他人,而且也沒了動靜。

她也沒有什麼放不下的事,就是女兒已經14歲,她就整日的催促置辦嫁妝,好趕緊讓女兒出嫁。

臨死之時,他把王慕貞叫到床前,拉著他的手說道:“我要走了!剛生病的時候,菩薩跟我說過,我因該很快就會死,因為女兒沒出嫁,這個心願難了,所以賜了我些藥,稍微延長我的壽命。

去年,菩薩要回南海之時,將其案前侍女小梅留下來照顧我。

現在我到了時候了,命薄也沒能給你生個兒子。

保兒那孩子我很喜歡,怕將來你要是娶個悍婦,令他母子流離失所。

小梅人長得漂亮,而且溫柔賢淑,你不如就娶她做繼室吧.”

原來王慕貞還有一位小妾,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名叫保兒。

王慕貞覺得妻子說的實在荒唐,說道:“你想來是敬重神靈,但是現在你說這些,不覺得有些褻瀆嗎?”

“小梅伺候我有一年多了,我們已經不分你我,而且我已經跟她商量過這事了.”

“那小梅在哪呢?”

“裡屋那不就是麼?”

王慕貞還想再問,妻子卻閉上了眼睛,溘然長逝。

王慕貞守靈直到深夜,聽到裡屋隱約傳出啜泣聲,大吃一驚,以為是鬧鬼。

把丫鬟叫來拿鑰匙開啟屋門,一看竟然是一位十六七歲的美女,身穿孝服在哭泣,想必這就是小梅了。

眾人以為這位是神仙,紛紛跪地下拜。

小梅止住了哭,把眾人挨個扶起。

王慕貞看向她,她卻低下了頭。

王慕貞說道:“如果王妻臨死之時說的不是胡話,那就請姑娘登堂,受兒女們禮拜。

如果不可,那我也不敢妄想,以免自取罪過.”

小梅聽完,也沒說話,一臉害羞的徑直走出了屋子,一直來在北面堂屋之中。

王慕貞命丫鬟將座椅面南擺放,王慕貞先拜,小梅跟著回拜;之後按照長幼尊卑,依次上前叩拜,小梅端莊的坐在椅子上受了禮。

只有小妾前來叩拜的時候,小梅趕忙起身將她扶住。

自從王妻生病臥床之後,家中的丫鬟僕人的就開始懶惰起來,已經不太有家的樣子了。

眾人叩拜完畢,都恭敬地列立兩旁。

小梅說道:“我深感夫人的盛情厚意,所以決定留在人間。

如今夫人又將大事託付於我,你們從前的過錯,既往不咎,現在開始洗心革面,為主人效力,要不然,可別說沒人管你們了!”

眾人一起望向座上,感覺就像是觀音畫像還掛在那裡一樣,還不時地被微風吹動著。

這番話讓眾人十分敬畏,都恭恭敬敬的答應著。

小梅於是開始安排出殯的細節,井井有條。

從此之後,家中大小沒有再敢偷懶的人了。

小梅從早到晚的管理著家中的大小事務,就是王慕貞有什麼事情要做,也會先跟小梅彙報之後才做。

兩人雖然一天能見好多次,但是卻從來不跟她說悄悄話。

等到喪事辦完,王慕貞想提一下婚約之事,卻又不敢直接說,便讓小妾幫忙稍稍去示意一下。

小梅說道:“夫人已經叮囑過我,我自然義不容辭,但是婚姻大事,不能草草而行。

年伯黃先生,位尊德重,可請他來主持婚禮,那一切就都聽他的.”

當時,沂水的黃太僕,已經退休閒居在家。

他跟王慕貞的父親交情深厚,以前時常來往。

王慕貞便親自去請,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述了一遍。

黃老大為驚訝,當下便跟他一同回來了。

小梅聽到訊息,便趕緊迎出來拜見。

黃老一見,驚為天人,謙遜恭敬,不敢受禮,還命人拿來許多的彩禮作為小梅的嫁妝,給他們主持完婚禮便告辭而去。

之後小梅還給黃老回了許多禮物,像對待公婆一樣,從此兩家交往更密切了。

婚後,王慕貞還是將小梅當做神人一樣的對待,就算親熱時後也一本正經的,還時不時的跟她打聽菩薩的起居飲食之類的情況。

小梅笑著說:“郎君你真是愚鈍,哪有正兒八經的神仙會下凡跟你這凡夫俗子結婚啊?”

“那你是從何而來呢?”

“這個你也不必細問了,你既然當我是神,那就把我供著好了,保證你無災無禍便是.”

小梅對待下人非常的和藹寬容,跟他們說話時總是面帶笑容。

但是奴婢們若是嬉笑打鬧之時看到她來了,卻都會趕緊安靜下來。

小梅笑著跟他們說:“你們難道還是以為我是神仙不成?我是啥神!我其實是夫人的姨家表妹,從小就很好,姐姐病了想念我,便偷偷的叫南村的王姥姥把我帶來。

只是因為姐夫的緣故,為了避男女之嫌,所以整天把我關在屋子裡,其實哪裡是神.”

但是大家卻都不信,但是時間長了,接觸的多了,發現她的行為舉止,跟普通人也沒啥區別,慢慢的關於她的傳言就沒有了。

不過對於那些頑劣不聽話的家奴,那些王慕貞連打帶罵都治不了的,對於小梅的吩咐卻都屁顛屁顛的乖乖照做。

他們還都說:“也不知道是為什麼,確實也並不是怕她,就是一看到她的樣子,心就軟了,也不忍心去違揹她的意願.”

從此家中一切井井有條,家境蒸蒸日上。

幾年時間,田地連片,糧倉萬石。

又過幾年,小妾又生了一個女孩,小梅則生了一個兒子。

兒子出生時候左胳膊上就有一個紅點,所以小名就叫小紅。

滿月時候,小梅讓王慕貞設宴招待黃太僕。

黃老送來了豐厚的賀禮,但是人卻沒來,推辭年紀大了,沒法出遠門了。

小梅於是派了兩個老婆子再去請,黃老這才來到。

把兒子抱給他看,露出左胳膊,說了他小名的緣由,又再三請教這個吉凶如何。

黃老笑著說道:“這個紅點是喜啊,我看可以再加一字,就叫喜紅吧.”

小梅非常高興,拜謝黃老賜名。

這天王家鼓樂不斷,來往的親朋好友絡繹不絕,簡直跟鬧市一般。

黃老也是在這住了三天才回去。

有一天,門外忽然來了一乘車馬,說是來接小梅回孃家。

這十來年間,從來沒聽說小梅還有孃家。

大家紛紛議論,但小梅卻像什麼也沒聽到一樣,默默地梳洗打扮,然後抱上孩子,讓王慕貞送她回去。

王慕貞便跟她一起上路了,走出二三十里,已經到了郊外,四下無人,小梅讓車停下,把王慕貞叫下馬來,悄悄的跟他說道:“郎君啊,郎君啊,咱們相聚的時間太短了,恐怕離別更長啊,這豈不是太可悲了嗎?”

王慕貞很驚訝,問她這是什麼意思。

小梅沒有直接回答,卻反問道:“你以為我是什麼人呢?”

王慕貞思索良久,長嘆一口氣說道:“不知道啊.”

“你在江南時候,曾經救過一個死囚犯,對不對?”

“是有這麼回事.”

“當年在路旁哭的那位,就是我的母親。

她感念你的恩情,一直想找機會報答。

正好夫人信佛,於是她便假裝自己是神仙,其實是為了安排我來報答你。

如今幸好給你生了這麼一個兒子,也算是有所慰藉了。

但我最近看你要開始走晦運了,這孩子如果在你家,恐怕凶多吉少,所以我用回孃家做藉口,把他帶出來,以便躲過災禍。

郎君切記,你回家之後若家中有人死掉,你就在清早雞叫第一遍的時候,便到西河柳樹堤上去。

看到有挑著葵花燈趕路的人,你就將他攔住,苦苦哀求於他,便能免除災禍了.”

“好的,我記下了。

那你什麼時候回來?”

“這個現在還說不準。

不過你若是能夠牢記我的話,那再會的日子也不會太遠的.”

說完夫妻二人拉著手哭了好一會兒,終於小梅還是上了車,疾馳而去。

王慕貞一直等到看不到車了,才調轉馬頭回家。

一晃六七年過去了,小梅一點訊息也沒有。

這一年忽然四方瘟疫流行,死了許多人,王家一個丫鬟不行染病,三天就死了。

王慕貞想起來小梅曾經叮囑他的話,對這事十分關心。

無奈當天有個場合,喝的大醉才回來。

醒來之後聽到雞叫,趕忙爬起來往大堤奔去。

看到有燈光閃爍,人似乎已經走過去了。

他便奔著燈光去追,看著像是隻有百十步遠,卻怎麼也追不上,還反倒是越追越遠了,逐漸的燈光也看不到了。

王慕貞十分懊惱悔恨,回家沒幾天就病了,很快就死了。

他家的親戚多數都是無賴,趁機就來欺負孤兒寡婦的,家裡的田產、樹木,光明正大的就給瓜分砍伐去了,王家的家境從此便開始衰落。

一年過後,保兒又死了,家中更沒有主心骨了。

無賴親戚們更加的橫行霸道,把他家的田產全都瓜分乾淨了,廄中的牛馬也全搶沒了。

還想要瓜分他家的宅子,但是小妾還住在裡面,於是便糾集了一幫人硬是把她賣給了別人。

小妾不捨得年幼的女兒,母子兩個抱頭痛哭,慘狀驚動了鄰居。

就在這危難之時,忽然聽到門外有車馬的動靜,眾人出來一看,小梅正領著兒子從車中出來。

四下看了看人多的跟菜市場似的,便問道:“這都是些什麼人?”

小妾哭著把事情的經過講述了一遍。

小梅臉色當時就變了,吩咐跟著來的僕人,把大門鎖了。

無賴們想要抗爭,卻不知怎麼沒有了力氣。

小梅又命人把他們一一綁起來,拴在走廊的柱子上,每天就給他們喝三碗稀粥。

接著命人去請黃老,這才進屋哀哭了一場。

哭完,跟小妾說道:“這都是天命使然啊。

本來我是前月就要來的,結果家母生病耽擱了,所以今天才來到。

沒想到轉眼間咱家就荒廢成這樣了.”

問及之前的丫鬟僕人,原來也都被無賴親戚們搶去了,小梅更欷歔。

第二天,丫鬟僕人們聽到小梅回來的訊息,都逃了回來,相見無不痛哭流涕。

無賴親戚們這時開始一同宣揚小梅的兒子不是王慕貞的親骨肉,小梅卻根本不搭理他們。

等到黃老來了,小梅領著兒子出門迎接。

黃老拉住孩子的胳膊,擼起他的左衣袖,那紅色的胎記清晰可見,他給眾人看了一圈,以證明這確實是王慕貞的親生兒子。

之後便詳細的清點失物,登記造冊。

黃老親自呈給了縣令,縣令把無賴們都抓了起來,各打了四十大板,並嚴厲追查失物下落。

沒幾天,田地牛馬就統統都給送回來了。

黃老看事情辦得差不多了,便告辭回去。

小梅領著孩子哭著下拜說道:“我並不是世間之人,想必叔父也是知道的。

之後這孩子還要多靠叔父照顧啊.”

黃老說道:“你放心,只要老夫一息尚存,一定不會讓他吃虧的.”

黃老回去了,小梅把家產又清查了一遍,便把兒子託付給了小妾,帶著酒和貢品去給王慕貞掃墓。

半天過去還沒有回來,命人去一看,杯盤都在,但人已經不見蹤跡。

浦老先生點評道:幫別人保留了子嗣的人,人也會來幫他延續子嗣,這看似人之常情卻實在也是天意。

家境繁盛時候,良友親朋絡繹不絕,豪車華服一同分享。

一朝人走茶涼,墳頭長新草,家境沒落之時,那些所謂的親朋好友恐怕都會避之不及了吧。

朋友雖死卻不忍忘卻,感念恩情而總想法報答,這人情嗎?這是狐狸之情啊!有這樣崇高情操的君子,我也會心甘情願的去輔佐他。

(此處原文是“倘爾多財,吾為爾宰.”

出自《史記·孔子世家》,原文的故事是說,楚昭王請孔子到楚國去,陳國和蔡國害怕孔子會幫楚國,於是派兵把孔子攔在了途中。

孔子一行人被阻攔了很久,以至於絕糧七日,很多弟子深感憂慮,但孔子卻絲毫沒有擔心的樣子。

一天,孔子問眾弟子:“難道我所堅守的大道是錯的嗎?為什麼會落到如今這個地步呢?”

弟子們的回答都不盡人意。

只有顏回堅信孔子倡導的思想是正道,眼前的這小小障礙根本不足為道。

於是孔子便說:“使爾多財,吾為爾宰.”

意思是顏回啊,你才是我真正的學生啊!倘若你哪天發達了,那我一定要去輔佐你啊!浦老先生在此借用這句話,也用來讚賞文中竭力報恩的小梅的高尚情操吧。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山海遊玄策

戍月明

修仙,從吃軟飯開始

狂封智力

於790年後

雨流夜

隨身999個老爺爺,全方位無敵

還可以再爽一點

巔峰捉妖大師

憶嶼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