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清如笑笑,繼續從容說道:“各個朝代對琴音色的審美追求不同,一般說來,唐朝和北宋時期的琴音,宏松透潤,而南宋、明朝時期的琴音,靜逸恬美,而元朝的琴音清亮剛勁,多半是受到了蒙古民族樂器的影響.”

“琴的音色還會因為琴的材質年份遠近而有所區別。

因材質造成的音色區別,是人力難以改變的。

所以楊時百先生說,音色有九德,其中清、圓、勻、靜,人力或可以強行偽造;但剩餘的透、潤、奇、古這四樣是無法人為偽造的.”

“但楊時百的,主要是針對唐朝和宋朝的琴而言,他認為透、潤、奇、古這四樣,只有在唐宋古琴上才會具有,唐以前的琴,該怎樣從音色去判斷年份,並沒有人能夠說清楚,傳世的古琴,並不是年代越久遠,聲音越好.”

“但至少,眼前這張琴,音色上具有透、潤、奇、古四德,顧掌門方才也聽到了,不是麼?”

你來我往,這回丟擲的問題的是許清如。

顧筠之點頭:“你說得對,聲音上至少可以表明,這是張好琴,但不代表它是漢代的琴,最多能夠設想它是唐宋時期的琴.”

許清如眸子中的光芒沉下來,饒有興趣地問:“既然從音色也無法判斷這張琴的真偽,那麼顧掌門是從灰漆和斷紋來判斷它是贗品?”

顧筠之點頭:“沒錯,斫制這張琴的人,手段很高明,斷紋和灰漆都足以以假亂真,但還是露出了馬腳.”

顧筠之說道這裡,沒有繼續,而是丟了一個眼神給許清如。

許清如明白他的意思,便接過他的話說道:“木質能夠反映時代,從所用木材的顏色、松巧程度來判斷木材的年代,是可以辦到的。

但斫制琴者,都會選用古木來斫琴,木質的年代遠早於斫琴年代,這種情況下,就要看灰漆和斷紋,因為灰漆和斷紋難以造假.”

“琴的斷紋和琴的年代有著密切的關係,主要的斷紋形狀我們也很清楚,蛇腹斷、細紋斷、流水斷、冰裂斷、梅花斷、牛毛斷等等。

一般來說,唐朝的琴,主要是蛇腹斷,但斷紋細密,而宋朝琴出現的蛇腹斷,間距寬大。

元朝和明朝的琴,會出現流水斷和牛毛斷.”

“趙希鵠那本《洞天清錄》裡提到,古琴可以以斷紋作為鑑定依據,沒有五百年,便不會出現斷紋,年代越久遠,斷紋越多。

一般來說,應該先有大斷紋,之後在大斷紋之間出現細密的小斷紋.”

“這張琴,背面出現冰裂紋,大斷紋之間出現細密斷紋,琴面還有梅花斷紋,顧掌門覺得,是哪裡有問題?”

許清如詳細說出她的看法,又將問題拋了回去。

顧筠之笑:“古琴斷紋確實難以偽造,但也不是不能偽造。

在漆胎下面先粘上一張紙,使用不久後就會出現斷紋。

還可以把做好的琴用冰凍,再用火烤,如此反覆,也會出現斷紋.”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江湖裡的那把劍

一個每天都愛笑的憨憨

男穿女尊,妻主為何那樣看我

賽博真人

帶著全系神之眼穿越羊守三

蒂蕾亞

女配的求生日記

俞柿

我在人間追夫君的日常

未醒勿擾

本是同根生

小屁多的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