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明代洪武年間的如意蝌蚪雲,雲頭變大,尾巴變粗變短,洪武官窯的如意雲,呈品字形排列,時代越晚,雲紋的尾巴越短越粗,而云頭越來越大.”

許清如以雲紋中的如意蝌蚪雲作為例子,詳細說明了一番,低下一片瞭然之音。

顧筠之接著補充道:“而壬字雲紋,在明朝宣德年間才開始出現,嘉靖萬曆年間最為流行。

所以當你在一件瓷器上看到壬字雲紋,那麼這件瓷器絕不可能是明宣德之前的物件.”

顧筠之這麼一補充,低下又是瞭然一片。

前排幾位坐在位置上,既對這兩位掌門人深感滿意,又對這些後生們表示失望。

這一屆徒弟,真的是太難帶了,想當年,南北派風光的時候,隨便拎一個出來,都對這些基本知識瞭如指掌。

顧筠之解釋完後,又把話語權交還給許清如,許清如便繼續講吓去:“鑑定瓷器年份的第三種方法,是看釉。

大致自戰國起,先祖便開始在陶器上掛釉,但是不同時期所使用的釉是不一樣的,在唐朝以前,多使用石灰釉,唐朝開始加入玉粉和瑪瑙粉等原料,將不同年份的瓷器置於手中撫摸,便會感到它們的手感是不同的.”

說到手感,這便真的要靠經驗來判定了。

許清如想了想,還是決定進一步解釋:“比如五代柴之器,手感會堅如鋼,而宋代的民汝器,手感如玉,如石蠟.”

她這麼一解釋,就沒有功底不深的後生再插話了,於是她繼續:“第四是看胎質。

開胎質,是為了判斷原料成因。

有些獨具風格的瓷器,我們稱之為年代器,是能夠透過它們的胎質特點迅速判斷它們的年代的,比如元代早期胎質疏鬆,明朝永樂的胎質綿中有硬,清朝康熙年間的胎質緻密。

另外,官器和民器的胎質,差別異常明顯.”

“怎麼個明顯法?”

不知道哪家的後生又不懂就問了。

這個任務又落在了顧筠之身上。

顧筠之道:“一切的官器御品,都會按照皇家要求,在原料中融入玉粉、瑪瑙粉、寶石等元素,所以官器和民器的手感區別,非常之大.”

他默默看了看提問的小青年,笑:“下次你拿著兩樣器物感受一番,便知道它們的區別有多大了.”

嚇得那後生默默地把頭縮了回去。

元老們默默嘆了口氣,這些後生也不是不用功,只是有的只喜歡紙上談兵,沒有親自實踐過,怎麼可能真正擁有鑑古的慧眼?想到這裡,他們不約而同的看向顧筠之和許清如。

顧筠之出生在鑑古世家,而且是鼎鼎大名的北派顧家,顧愷明從小就把他當作北派掌門繼承人來培養,自然是鑑古無數,閱歷豐富,可許清如是怎麼回事?據他們瞭解,許清如從小生活的環境並不可能讓她又訓練的條件,就算許誨平曾經培養過她,她也不可能接觸過很多古董,更可能搞來那麼多真品贗品讓她練習吧?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使筆記

我的天使柳神狠人千雪

春秋a

dirne

日記?還是感受

知遠風

快穿之悽慘女配的別樣人生

晚上不睡覺bxy

天道真仙

莫平欄

續香

是個修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