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前兩日,一般叫小除夕;奉新城的百姓們按照以往的習俗,開始在家裡擺一些小宴招待一下來拜訪的親朋,這叫別宴,同時,要在屋外點香,這叫天香。

諸夏傳承至今的禮儀,在服飾、髮式這方面,燕晉乾楚之間是有區別的,但在節日流程上,依舊保留著共通;至於說奉新城內的蠻人與野人,原本不過這些節的他們,也早就被裹挾進這相同的節奏之中。

但百姓們可以放下一年的辛勞享受這難得的歲月靜好,有些人,是無法停歇下來的。

奉新城賞月樓二樓的一處包廂內,一支來自老燕地商隊的頭目們,正聚集在這裡作宴。

他們是肯定來不及回去過年的,且還得在這裡等開年後的一批貨。

晉東商貿發達,一是因為其地處要害,掐住三方流通,二則是晉東本身的作坊群,本就是當世最緊俏商品的發源地。

貨源緊張,得競價,得排隊,年關之際,生產力本就難免下滑,商隊等貨,這是難免的事。

坐首座的商隊掌櫃舉著酒杯,和手下的這些個把頭們先回憶了一下過去一年的辛苦,再展望了一下明年的收穫,流程,還是那個流程,一通話配著一輪酒下去,氛圍也是熱烈。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後,掌櫃的喊來了歌女唱歌助興,桌上有一小半的把頭們都各自以去如廁的理由離開,但到底是去做什麼的,大家心裡都清楚。

莫說是當世了,就是在後世,這類產業也是禁之不絕的。

不過,在奉新城這裡,紅帳子也是官營,傳說背後的大掌櫃,是王府的一位女先生。

至於那位女先生和王妃的身份關係,其實風聞並不大,因為下面的百姓很難想象自家的王妃會操持這種買賣,信的人太少,這傳聞自然也就傳不開。

所以,奉新城的各式紅帳子產業裡,基本不會有什麼逼良為娼的事發生,客人在這裡,也必須謹守規矩,買賣就是買賣,誰也別想用強,誰也別想過分,主賓之間,必須客客氣氣。

但正是這種調調,反而讓奉新城的紅帳子產業,有了一種有別於它地的文化氛圍;且漸漸有了一種超過和覆蓋以往乾地著名的瘦馬和小娘子的風頭。

其實,奉新城已經很少有本地女子再進紅帳子了。

一是因為平西王爺是以大軍立晉東的,先有大軍,再有軍鎮隨後再逐步發展出城池人口各行各業,所以這裡軍漢比例很高。

和乾國當年賊配軍地位低下不同的是,在這裡,嫁給軍漢,只要是正軍,就能入標戶戶口,福利待遇太過吸引人,所以丘八在相親市場上絕對是香餑餑,一丘難求。

二是作坊裡招收女工,比如劍聖家的在生孩子前,就一直在作坊裡上工,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部分女子就業的問題;不過,外來遷入的流民,倒是一直在填補這個空缺,時不時的,還有其他地方的那種流動紅帳子,組團進入奉新城給這個行業提供新鮮血液,所以,產業倒是一直能夠維持下去。

其他人要麼在欣賞歌舞,要麼獨自去尋歡,包廂角落裡,卻有一個青年,端著酒杯默默地靠在窗邊,看著街面上人流。

掌櫃的走過來,笑著問道;“怎麼不和他們一起去高樂高樂?”

青年笑了笑,道;“家有賢妻.”

掌櫃的則道:“誰家沒有似的.”

青年點點頭,懶得解釋。

掌櫃的對這位自己手底下的青年很是客氣,青年姓吳,叫兆年,是自家東家的遠房侄子,剛投奔來不久,看樣子東家是打算著重培養他的。

“李掌櫃經常帶隊往來晉東,對這裡有什麼看法麼?”

吳兆年問道。

李掌櫃笑道:“早在平西王爺封鎮雪海關起,我差不離半年來一次,從雪海關到奉新城,每次來,感覺都會變一個樣。

當初第一次走這條路時,晉東之地除了雪海關,當真是十室九空一片白地,現如今再看看,煙火氣息,已經這般濃郁了。

在外人看來,咱大燕的平西王爺是當世軍神,但在我看來,王爺的治政地方,才真是鬼斧神工.”

吳兆年微微頷首,道:“所以,平西王府才能以晉東一隅之地,擁有如今可獨擋楚國之氣象.”

這時,樓下來了一支婚娶隊伍,吹吹打打很是喜慶。

但奇怪的是,這支隊伍裡,竟然有兩尊轎子,一尊是花轎,一尊則是青帘轎。

娶妻納妾,是這個時代的風氣,家有閒財者,納一房小的,也實屬正常,但正妻,只有一個,就是平西王府的雙王妃,那也是皇帝特賜的榮譽准許平妻。

普通人家,哪怕是豪貴門庭,也不敢這般玩的。

最有趣的是,這支隊伍竟然在這樓下大門口,停了下來,要知道,這兒可是賞月樓,名字再好聽,那也依舊改變不了這兒是煙花柳巷之地的事實。

新郎官是個很年輕的小夥子,身著甲冑,胸佩紅花。

晉東之地軍人地位高,再加上平西王爺冊封兩位王妃的那一天,也是著玄甲上禮臺,所以這兒的民間嫁娶,新郎官軍士出身的也是喜著甲冑。

李掌櫃笑道:“這是要娶娼女麼?”

吳兆年搖搖頭,道:“婚轎裡,有新娘子.”

年輕的新郎官下馬,走到婚轎前,從裡面,將頭蓋遮面的新娘子接引了出來。

“你,過來.”

李掌櫃召喚來一個手下,“下去打聽打聽,到底是什麼景物.”

“是.”

吩咐完手下後,李掌櫃對著吳兆年猜測道:“總不會娶大婦時再順路納個娼婦填房回去吧?”

吳兆年沒說話。

賞月樓下面,擠滿了人,大家都在瞧熱鬧。

沒多久,一個年輕的賞月樓裡的姑娘出來,對新郎官回了話。

新郎官面色凝重,很嚴肅地說了些什麼,隨即,牽著新娘子的手,在這大婚之日,於這賞月樓前,新婚夫婦跪在了大門口。

李掌櫃咂咂嘴,回頭看看,終於等到了自己先前派下去的人回來了。

“打聽到了麼?”

“打聽到了,掌櫃的.”

“快說說.”

“是這樣子的,掌櫃的,這新郎官兒於前些日子剛被納入了王府錦衣親衛.”

“嚯,這可是好前程.”

李掌櫃說道。

熟悉晉東情況的人都清楚,平西王爺的錦衣親衛到底是怎樣的存在,王爺外出時,基本都是以錦衣親衛護衛,王爺出征時,他們就是帥帳親衛;無論是一直當親衛,混一份與王爺的人情還是得到機會外放出去,總之,前程都是極為敞亮的。

“今日他娶的,是一名參將之女.”

“那為何要到這裡來?”

“是這樣的,掌櫃的,這新郎以前是個孤兒出身,平西王爺當初在盛樂城時,就開義學,收留孤兒入學堂。

軍中戰死的丘八亦或者是其他百姓,可以捐資入學堂,自義兒裡擇選,讓其改姓供奉牌位姓氏.”

這個模式,最早是因為戰死的丘八們的撫卹金,沒有親眷可以接收,乾脆從學堂孤兒裡選一個來承接其姓氏,撫卹金就當是給孩子的生活費了。

本質上,王府並未因此多付出什麼,撫卹金本就是該給的,這些孤兒,是瞎子早早地就定好班底要收留以作日後根基的。

所以,無非是走了個形式;但也因此吸引了不少外面的人來資助。

“這賞月樓裡有個老鴇,最早時在盛樂城就入紅帳子了,她當時捐了一筆銀子,資助了一個義兒,就是這新郎官兒。

這新郎官兒去歲時出學,在軍中歷練了一年,前不久選入了王府錦衣親衛,又得一名參將大人看重,收為乘龍快婿。

今日是他的大婚之日,但這新郎官卻執意要在今日接自己的阿母回府.”

“接他阿母,在今日?”

李掌櫃迷糊了。

“是,沒血親干係的……阿母。

其實,新郎官早先就來過好幾次,想將其阿母接出去與自己住,但這老姐們兒卻覺得自己身份會汙了他的前程,說什麼都不願意離開隨他去。

可誰成想,今兒個新郎官在大婚之日,竟然帶著新娘子來接人了,先前那老姐們兒派人傳話,給出了一筆婚慶銀子,但再次拒絕了跟他回家。

這新郎官執拗,就帶著新娘子在門口跪著了;還說,說他這條命,一半是王爺給的,日後但凡王爺所需,他將不惜為王爺豁出這條命;另一半的命,是阿母給的,自己如今成年,既已大婚,家中怎能沒有阿母坐在那裡吃一杯新媳婦奉的茶?說那老姐們兒不出來,他今日這婚,就不結了.”

李掌櫃聽完後嘆了口氣,有些唏噓地感慨道:“這新郎,倒是個忠義之人.”

說著,李掌櫃看向身側的吳兆年。

吳兆年伸手輕輕拍了拍窗邊,此時,似乎是新郎的堅持甚至是“威脅”,終於讓那位無法拒絕下去了。

從賞月樓裡,走出來一位明顯有了些年紀的女人,新郎官和新娘子起身,將她送到了另一頂轎子上。

隨即,新郎翻身上馬,意氣風發地向四周喊道:“今日起我周長安,娘和媳婦兒,就都有了!”

“好!”

“好樣的!”

四周圍觀的奉新城百姓發出了稱讚之聲,倒是沒人去譏諷嘲笑什麼。

吳兆年記得,當年曾有一位乾國的大官為躲避仇家迫害,流落到島上,當了自己三年的老師後病故。

他曾對自己說過一句話,至今都記憶猶新。

他說,所謂的路不拾遺,民風淳樸,上下有信,忠孝禮儀,都是在活水中養出來的,而大乾,已然是死水一潭之姿態了。

且看如今奉新城之民風,再看當下燕國之勢,晉東之勢,吳兆年終於理解了那位老師這句話的含義。

自己北上時,遇到了自己的阿弟吳襄,自己那個倒黴的弟弟,曾在乾國時被平西王所俘,後又得放生。

在阿弟的形容裡,平西王爺是一個真正的梟雄。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自入晉東以來所見所看,哪裡是什麼梟雄,翻遍史書,又有哪家開國君主在發家立業時,能有這位平西王爺這般踏實穩固的?可惜了,燕晉之地太遠,吳家又在海上,此等投注之機會,不是吳家願不願意湊上去的問題了,而是人家,屑不屑在此時正眼瞧你?思慮之間,吳兆年這才留意到李掌櫃還在看著自己,當即笑道:“是個好男兒啊.”

……“是個好孩子.”

王爺正在練箭,聽著肖一波彙報著今日奉新城發生的一些新鮮事。

一箭射出,正中靶心;王爺又問道;“他丈人是哪家?”

“是徐參將.”

“哦,有點印象.”

王爺繼續張弓搭箭,“他作何反應?”

本以為挑中一個前途不可限量的乘龍快婿,而且還是父母雙亡的孤兒,自己閨女嫁過去也不用受公婆的氣被立規矩;誰曉得半路殺出一個親家,而且還是那樣的身份。

“氣得不輕.”

“哈哈.”

王爺笑了,這一箭,射偏了一點,但依舊是中靶心紅圓了,“然後呢?”

“徐參將本想帶人去要個說法的,但被金總兵攔下了.”

“金術可也在?”

“在那兒吃席的.”

“哦.”

王爺清楚,既然金術可在,那位參將,就翻騰不起來了。

鄭凡又射出一箭,而後放下硬弓,扭了扭脖頸,吩咐道:“以王府的名義,送一份賀禮過去.”

“屬下遵命.”

“另外,讓麗箐送一件頭飾,給新郎官的阿母送去.”

“屬下明白.”

“最後,讓仙霸持孤的王令,取鞭上那位徐參將的門,替孤抽他十鞭子。

沒眼力見兒的東西,心裡再不痛快也得給憋在心裡不是,他家閨女就比他懂事兒多了.”

其實,這裡頭的意思還有很多。

抽丈人,賞女婿,本就有將這件事擴大化的意思,有利於塑造社會風氣嘛不是。

再者,義兒軍是王府未來發展之根本,自己既是這些義兒的王爺,也是他們的山長,自己得護著他們。

小時候,是護著他們吃穿,長大後,是護著他們的面子;這樣,他們才會心甘情願地為你……賣命。

當然了,王爺的想法沒那般市儈,徐參將心裡不痛快,但自己抽他十鞭子做個表態,他臉上就有光了,同僚不僅不會嘲笑他,還會羨慕他得到一個品行好且得王爺看重的好女婿。

抽鞭子,不叫個事兒,都是軍中丘八,被王爺踹一腳這叫疼愛。

肖一波下去做事了;這時,瞎子手裡拿著信箋走了過來。

“主上,海東吳家派人來了,是混跡在商隊裡過來的,人已經到咱奉新城了.”

“哦,你去見他吧.”

海東吳家,鄭凡還真沒興趣現在去見,吳家是乾國海上的皇商,在海上勢力很大,但卻又遊離於諸夏大局之外。

說句不好聽的,吳家還沒乾國西南的某個大土司管用。

真要用到吳家的時候,也得是大燕軍隊徹底打破乾國北方,將乾國打成南乾時,吳家才能真正派上用場,但那也是敲敲邊鼓斷斷南乾朝廷財源的用處罷了。

“好.”

瞎子應下了,然後拿起信箋,“主上,還有兩件事,是燕京的事.”

“說.”

“燕京那邊傳來訊息,明年要改元了.”

“又改?”

“畢竟去年還是打了仗的,再改個元,也算是求一個好兆頭.”

“哦,叫什麼?”

“盈安.”

“還真是通俗易懂的年號啊.”

王爺笑著說道。

這年號一看就是,皇帝打算大力恢復民生,積蓄國力充實各級府庫什麼的。

瞎子也在旁邊陪著笑。

“還有一件事呢?”

“其實是兩件事,不過咱們先收到皇帝的密旨了,但大訊息,應該過陣子會傳來.”

“我看看.”

鄭凡伸手接過信,掃了一眼。

前頭,小六子的廢話,鄭凡直接掠過了。

內容主要在後頭三段話。

第一段是:姓鄭的,我家皇后想兒子了,我也想我兒子了,我兒子在晉東過得還好麼?“畜生.”

第二段是:姓鄭的,我在皇宮裡住著好無聊啊,不像以前,還能被父皇貶著到處溜溜彎,現在我看到皇宮裡的金磚碧瓦,就犯惡心了。

第三段是:所以,我打算親自來接我兒子回家,接兒子時,我也能逛逛看看。

鄭凡皺了皺眉頭,道:“皇帝這是,要東巡?”

“是.”

其實,瞎子很想回一句:咱們可以讓他變成東狩。

畢竟,皇帝一來,太子本就在咱這裡,得,天家父子倆齊活兒了。

古往今來,哪個藩鎮造反時,能有這等天胡開局?但瞎子沒這麼說,因為他清楚主上不會同意的,尤其是在那皇帝這般坦蕩,且諸夏還未一統的時候,所以,瞎子就不自討沒趣了。

好在,他還有鄭霖可以期待,而且,有更長的時間可以享受這個過程。

“他是真在皇宮待膩了,想出來散散心麼.”

“屬下覺得,皇帝是……”“是什麼?”

“是想您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重生1950年何雨柱!

愛吃鮮奶的千紫藍

挖機人生

挖機小玉

重生:成為陰鷙少年的心尖寵

小徐財源滾滾

反派:都在練武,憑什麼你修仙?

海岸的貓

七個反派能讀心

莓窩

那個桃花仙

山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