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我的鼻菸壺呢?”

姬成玦一邊繫著自己的官服腰帶一邊問道。

大燕,皇子不出意外都享親王爵,自有成定式的蟒袍以備,但古往今來,但凡有志向的皇子,相較於蟒袍,更喜歡穿官服,這意味著自己在朝廷裡有差事,意味著自己不是那種純粹的閒散米蟲王爺。

六皇子觀風戶部的差事一直擔著,以皇子的身份加尚書銜會顯得吃相過於難看,破壞遊戲規則,所以,身為皇子同時又是戶部實際掌控者的姬成玦,平日上朝和在衙門裡穿的,其實是六品官服,但被刻意摘去了一些具體的樣式,差不多,就是個白板。

但姬老六倒是挺喜歡這衣服,穿得舒服,自在。

這就和鄭伯爺不喜歡穿金甲一樣,越是亮麗奪目的衣服,其在穿著舒適度上,必不可免地會打上折扣,蟒袍,也是如此。

姬老六覺得,龍袍,應該穿得也不舒服吧。

“夫君今日還要帶鼻菸壺?”

今日,是三皇子發喪的日子。

因為三皇子是為了救駕而死的,所以陛下下旨,以國喪發之。

“帶,為什麼不帶?”

“這裡.”

何思思將自己相公最喜歡的那個玉髓佛手鼻菸壺遞了過去。

姬成玦拔開塞子,對著鼻子吸了一氣,眼睛閉起,隨即緩緩張開,口中也長舒一口氣。

鼻菸壺的重點向來不在裡頭,而在外頭,不是拿來用的,而是拿來把玩和顯擺的。

姬老六坐上了張公公的馬車,馬車內,準備了今日的早食還有兩塊白布。

將白布綁在手臂和額頭上,姬成玦身子微微往後靠在車壁上。

馬車過街時,一股肉香飄散過來,是煎餃的味道。

“張伴伴,買兩份煎餃來嚐嚐.”

“好的,主子.”

張公公停下馬車,去買了兩份煎餃遞送了過來。

姬老六吃得津津有味,馬車剛到宮門口,他正好吃完。

下車時,張公公著急地提醒道:“主子,嘴,油.”

姬老六笑了笑,用官袍的袖子擦了擦嘴,隨即,將袖口向身後一甩,看著面前這座巍峨的宮門,眼睛,緩緩地眯了起來。

今日來上朝的大臣們全都綁了白布,按理說,皇子治喪,不至於這般隆重,至少,波及不到燕京的文武百官。

以往,宮內或者皇室的哪位貴人逝世,大傢伙至多這兩天禁個飲宴就是了。

“三哥啊,三哥啊………”四皇子在身邊兩個宦官的攙扶下,一邊嚎著一邊往宮門過來。

他的馬車,停得比往常要遠一些,所以步行距離,比以往也就長了不少。

姬成玦循聲轉身看過去,然後就站在那裡,面朝著自己的四哥。

“三哥啊,三哥啊………”四皇子姬成峰踉踉蹌蹌地過來,然後,他看見自己的六弟,就這麼看著他,看著他,看著他,看著他……姬成峰忽然間,有些侷促。

他不知道這股情緒源自於哪裡,但卻真真實實地在自己心裡出現了。

“四哥.”

“嗯,六弟.”

“過了.”

“………”姬成峰。

散夥飯,其實已經吃過了。

離別之情,也都在那一晚的酒裡了。

在事發之後,姬成峰不是沒有想過老三的死是否有貓膩,不,確切地說,老三的死,怎麼可能沒有貓膩!他是老早就從兵部那裡獲得了一些風聲,父皇有意再開國戰;然後,老三放出來了,然後,老三救駕死了。

這麼巧?怎麼就這麼巧?同時,他也回憶起了那一夜,老三從湖心亭出來的第二天晚上,兄弟幾個一起聚在一起喝酒為老三“洗塵”;太子沒來,只送了酒;按理說,依照太子平日的習慣,他是不會放棄這種表現出自己仁義兄友弟恭的機會的。

而老六,那一晚卻很反常地大罵沒來的太子,罵他冷血,罵他殘酷,罵他無情,後知後覺間,姬成峰忽然意識到,老六,他真的是在罵太子麼,還是在罵?老五姬成玟陪著平野伯一同離京了,因為起晚了,平野伯也沒等他,所以他火急火燎地追出城了。

所以,姬成峰現在連一個能說話的人都沒有,原本老五在時,他還不會那麼孤單。

現在老五人不在這裡,他忽然有一種好無助好心慌的感覺。

且這種感覺,在看見一臉淡定的姬成玦時,達到了頂峰。

合著,你們都猜到了,就自己被矇在鼓裡?聯想起老五離京前對自己說的“有用”“沒用”的話,姬成峰忽然覺得,老五可能也早就猜到了什麼。

這種被完全孤立的感覺,真的很不好,這種自己居然是智商窪地的認知,也真的很難讓一向心高氣傲的姬成峰接受。

但他不得不自己按著自己的腦袋,強行讓自己接受。

其實,姬成峰今兒個的眼淚,倒不完全是假的,他是真的哭出來了,並不是在演戲,也沒去塗抹生薑。

不過,並不是在為老三而哭,而是在為自己而哭。

一想到,爹弄死了他自己的一個兒子,也就是他姬成峰的同類;而另外幾個同類,居然都能提早預判到這個結果,偏偏他後知後覺;都是一個爹生的啊,憑什麼啊!姬成玦眼簾微垂,平淡道;“姬家男兒,流血不流淚,出息.”

當弟弟的這般對哥哥說話,是很沒禮數的,但這話從姬成玦嘴裡很正常地說出來,姬成峰也很正常地聽進去了。

他擦了擦眼睛,強行平復起心緒。

姬成玦則繞過了姬成峰,走到宮門外的官道上。

姬成峰有些好奇地回過頭,看向自己身後。

那裡,一群年輕官員齊齊走來,和其他大臣所不同的是,這些年輕官員身上纏綁著的,不是象徵著傷感悲哀的白布,而是喜慶的紅布。

他們沒有沉默,也沒有哀悼,他們的臉上,居然還帶著笑意。

他們大笑著,一起走了過來。

姬成峰認出了他們中不少人,這裡頭,絕大部分都是這幾年的進士出身官員。

“大膽,爾等竟敢如此放肆無禮!”

上朝時,宮門外和宮門內,都是有負責秩序的宦官存在,他們手持皮鞭,於宮門開啟上朝時揮舞,同時,也擔負著維持秩序的職責。

而後者,通常意義上,很少會被顧及到,因為能上朝的官員,都會在意自己的身份,不敢失儀。

然而,今日是三皇子發喪的日子,先來的群臣,都在哀悼,唯獨這幫人,卻穿著刺目的紅過來,笑聲不斷。

這群人的為首者,正是這幾批進士出身官員中晉升最快的胡正房,年紀輕輕已經是戶部侍郎,這裡頭,有其自身勤勉的因素在,自然也有姬成玦的因素在。

胡正房面對著眼前呵斥自己眾人的宦官,大笑道:“敢問公公,我等何來放肆之說?”

“今日乃是陛下下旨為三殿下發國喪,正當舉國同哀,爾等居然………”“讓開!”

胡正房忽然上前一步,胸膛近乎抵在了這個公公的身子。

公公下意識地後退兩步,當即意識到自己失了體面,馬上舉起自己手中的鞭子。

就在這時,公公的手被身後的一隻手抓住了,他有些惱怒地回過頭,隨即一臉愕然,因為抓住他手的,正是六殿下姬成玦。

“六殿下,您,您這,您這是………”“問清楚了再說,他們,都是國之棟樑,必然不會行無端之舉,倘若冤枉了人,這一鞭子下去,就什麼都無法挽回了.”

公公聞言,頓時一驚。

他當然清楚這群進士出身的官員平日裡有多抱團,而且也明白,未來再過個幾年,大燕朝堂上,這些進士出身的官員,他們的比重必然會越來越大。

自己先前若是一鞭子下去,皇宮的威嚴是保護住了,但他的這條小命,多半是得丟了。

公公看向姬成玦的目光裡,帶上了一抹感激。

他其實沒想到那一茬兒,真正能調動這群進士出身官員的,不正是眼前這位六殿下麼?這在大燕朝堂上並不是什麼機密,之前好幾次朝堂政爭之中,這群進士出身官員其中不少都充當了六殿下的馬前卒。

姬成玦看向胡正房,大聲道:“給孤,一個解釋.”

隨即,胡正房以下,其身後一眾身披紅帶的官員一同拱手行禮。

胡正房開口喊道:“我大燕,八百年祖宗社稷,是如何保下來的?是靠著祖祖輩輩世世代代燕地兒郎與蠻族死戰,與他國死戰,才得以庇護宗廟至今;我大燕傳統,但有外敵來犯,戰死者,發喜喪;送喪者,著紅帶;高歌曰:君且先去,君且緩行,君且待我,君且置酒,君且鋪席,我等即來!”

胡正房環視四周,扯起自己身上的紅帶子,高舉雙臂,大呼:“今,楚奴賊心不死,遣刺客行大逆之事,所幸陛下洪福齊天,所幸三殿下至誠至孝,得保我大燕至尊無恙!然,楚奴既已亮刀,吾輩燕地血性男兒,安可繼續坐視無動於衷?三殿下且先去,三殿下且緩行,三殿下且待我,三殿下且置酒,三殿下且鋪席…………”下一刻,胡正房身後一眾年輕官員齊聲大吼:“我等即來!”

此等氣勢,當真使得宮門似乎都開始微微顫抖。

這是,大燕的血性。

姬成玦的目光,緩緩地掃過他們,良久,姬成玦將自己身上的白布摘去,伸手向前,道:“可還有紅綢?”

胡正房讓開身子,後面人也讓開身子,那裡,有十多個漢子推著滿載紅帶子的板車在那裡候著。

姬成玦邁開步子,走上前,取出一根紅帶子,纏繞在自己身上。

隨即,姬成玦伸手指向了前方那一排排侯在宮門外的大臣們,道:“分發下去,一切後果,由孤承擔,今日,國喪喜辦!”

眾進士出身官員大笑著開始分發紅帶子,一大半的大臣早已被這慷慨氛圍所感染,毫不猶豫地將自己身上的白布摘去,換上了紅帶子。

大燕,甭管財政如何,國庫如何,你無法否認的是,大燕現在,是名副其實的東方第一大國!八百年來,大燕鐵騎為東方御蠻,浸養出了一股子自信的橫骨;而自從當今聖上登基以來,一場場對外戰爭的酣暢大勝,更是讓大燕子民的榮譽感和驕傲感達到了一個頂峰。

百姓如此,這些當官的自然更是如此!其實,入朝為官,為博青史留名,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主戰。

也有一些大臣,他們明顯知道這件事,沒那麼簡單。

有些高層次的大人,已經提前得到了風聲將啟國戰,然後三皇子就這般被刺殺了,且被刺殺的三皇子在前不久才剛剛從湖心亭裡給放出來。

真的,這麼巧麼?但當趙九郎從姬成玦手中接過遞送來的紅帶子披上後,宮門外,所有大臣都換上了紅帶子。

進士官員們的鼓動,皇子的推波助瀾,再加上當朝宰輔的一錘定音,根本就沒給宮門外一眾大臣們第二條路可選。

或心甘情願,或有些遲疑,但都換上了紅綢,一場國喪,即刻間變得“喜慶”起來。

大家在笑著說話,有的甚至在高唱燕地民歌,雖然有些強行,卻也營造出了一種歡鬧的氛圍。

姬成峰默默地站在姬成玦身後,他清楚,眼前的這一切,都是自己這個六弟安排的。

那個胡正房,本就是六弟的官場親信。

若是換做以往,姬成峰覺得自己肯定也會慷慨激昂,雖然他自小和老三的關係不好,確切地說,老三因為性子原因,和兄弟幾個,其實都不親近。

但饒是如此,大家畢竟是兄弟;且姬成峰和大皇子一樣,軍旅背景多一些,自然願意主動求戰以期獲得帶兵歷練的機會。

但現在,但眼下,姬成峰卻激動不起來。

他忽然覺得眼前這個六弟,像是一隻禿鷲,兄弟的屍體就在面前,他沒去悲傷,而是去啃食著兄弟身上的肉。

姬成峰害怕了,以前,他不覺得,他天真地認為,自己其實不差的,也是有機會可以去爭一爭那個位置的。

哪怕三石鄧家倒臺後,姬成峰依舊還有信心,他可以蟄伏,可以等待屬於自己的機會。

但此時,他發現自己和眼前的這個弟弟,差距,實在是太大太大了。

父皇的冷酷無情,以自己兒子為開戰藉口,已經讓姬成峰覺得無比膽寒;但自己的這個弟弟,卻像是和自己父皇一樣的人一般,哪怕是血親,只要有價值,也會盡可能地去壓榨出來。

“砰!砰!砰!”

三聲鞭響,宮門開啟。

一眾身披紅綢的大臣,步入宮門。

宮內的漢白磚面上,流淌著一道刺目的紅。

姬成峰下意識地跟著姬成玦的步伐往裡走,然後,他看見了站在那裡的太子。

太子,消瘦依舊,他站在那裡,似乎是在等著自己兄弟二人。

不,確切地說,是在等老六,和自己沒關係。

姬成玦走到太子面前,行禮。

太子站在那兒,沒回應,只是淡淡地道;“大手筆.”

“還有.”

姬成玦說道,“現在,西直門那裡,應該開始聚攏起百姓了.”

楚人派出刺客,企圖刺殺陛下,三皇子捨身救駕,死於刺客刀下。

楚人的陰狠,三皇子的純孝,以這幾樣為主題,茶館、街市以及國子監等學舍學生們地主動奔走相傳,使得這件事,在燕京城裡,已經路人皆知了。

而屬於燕人的怒火,也在頃刻間被點燃起來。

燕人,太驕傲了。

他們的鐵騎,壓制了蠻族百年,讓蠻族王庭的小王子現在都不得不伏低做小,自稱晚輩;他們的兵戈,擊垮了乾人,數萬鐵騎,一路南下,飲馬汴河邊,讓那上京除了繁華之外,也多了一抹兵鐵之聲;曾自以為也是當世強騎的三晉騎士,直接被燕人鐵騎打崩;橫行無忌的野人,也被盡數逐盡!玉盤城下望江邊,四萬楚人青鸞軍的鮮血,澆灌出來的,是燕人的痛快意氣!燕國,燕國朝廷,燕地百姓,都已經習慣了從一場勝利走向另一場勝利,勝利的慣性像是一個車輪,如果戰無不勝,誰會去厭惡戰爭?“你做得很好.”

太子說道。

太子知道,京城裡,很多產業背後的大掌櫃,就是自己眼前這個六弟。

“是父皇安排得好,停靈十日,就為了查明兇手再發喪.”

十日,已經足以把一陣風,來回吹好幾遍了。

其實,下手的不僅僅是姬成玦自己產業下的人,還有密諜司的人。

這時,宮門外,又走出了一群人,他們身著祖傳甲冑,在大宗正的帶領下,從另一個宮門入宮,匯聚向這裡。

他們,是宗室,是勳貴。

有些宗室和勳貴,已經提不動刀了,或者,根本就沒在軍中和朝中任職了,甚至,平日裡連朝會都不會來上。

但今日,卻都將祖宗曾穿過的被供奉在家祠堂許多年的甲冑和兵刃取了出來。

當然,宗室和勳貴的隊伍,氣勢上,是悲壯的,但感覺上,卻有些日暮殘年的意味。

這很正常,其實鄭伯爺也是勳貴了,但人家在幹嘛?就算是不和平野伯比了,其實宗室和勳貴之中,能上進的,基本都在軍中效力了,留在燕京城內的,的的確確是老弱病殘居多。

“這是二哥你的手筆?”

姬成玦清楚,因為自己拿宗室和勳貴的俸祿糧食開刀,導致在他們那裡,自己的風評極差,所以,他們自然而然地去主動向太子靠攏。

這是人的本能,也是一個群體的本能。

當然,姬成玦當然清楚自己這麼做的後果,只是,他依舊選擇這樣做。

公心之論先不談,正兒八經的官員,是瞧不上這群“國之蛀蟲”的,再加上姬老六也沒給百官們發那種銀票劵兒,所以,姬老六對宗室和勳貴越不好,百官這裡,他的印象,反而能得到加分。

乾國那邊的文官,動輒就主動碰瓷勳貴,就為了找個機會對他們吐一口唾沫罵一句“國之蛀蟲”。

大燕這裡的風氣雖然沒乾國那般誇張,但馬踏門閥之後,朝堂內,要麼是新科進士,要麼就是黔首出身,大家和勳貴宗室,本就是天然階級對立面。

惡了這群上不得檯面的,再把這群豬隊友推到太子身邊去,很划算。

“讓六弟你見笑了.”

“共赴國事.”

太子點點頭,幽幽道:“老三已經走了.”

老三已經走了,那就讓他走得,更有價值一些吧。

老三已經走了,他都能走,我們不好好配合父皇,不聽話的話,父皇,也能讓我們跟著老三一起走。

殺雞儆猴,人好歹殺的是雞。

父皇呢?這時,腰佩天子劍的燕皇從大殿內走了出來,在其身側,跟著魏忠河。

一時間,全場寂然。

就是姬成玦和太子也馬上走向自己該站的位置。

燕皇站在御階之上,森嚴的目光掃視全場,他一人站在那裡,就宛若山嶽橫亙於前,這,就是天子之威。

“諸位臣工,這是要做何?”

胡正房沒開口,因為這會兒,他沒有開口的資格。

此時,出列向前的,是宰輔。

趙九郎走到御階下,摘下官帽,放在身側,隨即,其本人緩緩地跪伏下來:“陛下,楚奴欺人太甚;三皇子何辜?明貴妃何辜?陛下何辜?大燕何辜?我八百年社稷宗廟何辜?今,臣請陛下降旨,發兵伐楚!”

一時間,趙九郎身後,文武百官,勳貴宗室,全都跪伏下來,齊聲喊道:“臣請陛下降旨,伐楚!”

“臣請陛下降旨,伐楚!”

聲雷震震!燕皇卻開口道;“我大燕現如今,國庫空虛.”

姬成玦跪伏上前,大聲道:“父皇,祖宗創業何其難也,先人守業何其難也,難過當下無數!祖宗賜我骨血,先人賜我精魂,骨血不可辱,精魂不可墮,國庫雖疲,我大燕兒郎熱血渾厚,自古以來,燕地不缺慷慨之士!兒臣願自降俸祿,以補前方,但求伐楚,破其郢都,毀其祖廟!燕地男子,共赴國難!”

後方,滿朝文武勳貴宗室齊呼:“臣願自降俸祿以補前方,燕地兒郎,共赴國難!”

燕皇攥緊了拳頭,走下御階,一腳將姬成玦踹翻,姬成玦被踹倒,額頭撞擊在了臺階上,破了口子,流出了血,卻馬上又跪伏了回來。

“逆子,你可知楚乃大國,我大燕連年大戰,百姓早已疲敝,再起國戰,你讓朕的百姓,何以度日?百姓,乃朕之子民,朕今日只是沒了一個兒子,朕卻不希望朕的百姓,食不果腹,家家縞素!”

太子跪伏上前,跪伏下來,朗聲道:“父皇,兒臣請父皇移駕,登西直門,看我大燕民心!”

趙九郎抬起頭,開口喊道:“擺駕,西直門!”

魏忠河臉上露出驚慌狀,自己的差事,怎麼被搶了?且陛下,還沒下旨啊,這宰輔,居然敢當著聖上的面矯詔!但魏公公馬上又露出慷慨之色,大聲道:“擺駕,西直門!”

“爾等放肆,放肆!”

百官、文武、宗室、勳貴,禁軍,簇擁著燕皇來到了西直門。

當燕皇的金吾龍纛旗幟在西直門宮牆上立起時,西直門外,人山人海望不到邊的百姓們沸騰了。

一開始,他們只是大聲地高呼,有的在高呼陛下萬歲,有的在高呼誅殺楚奴,有的在高呼為三殿下報仇,到最後,無數百姓的高呼聲,逐漸匯成一處:“伐楚!”

“伐楚!”

“伐楚!”

“伐楚!”

城牆下,堆著木柴。

有一群拄著柺杖的老者站在柴堆旁。

場面,當即安靜下來。

“楚奴欺人太甚,陛下憐我百姓,不忍靡耗國力伐楚,但想我燕地子民,對外,一直挺著腰桿兒,這話,就算是以後到了下面去,也敢當著祖宗的面對祖宗說一聲:後人未曾墮你們名聲絲毫!老朽已經七十了,要是再年輕個三四十,老朽必然披甲買馬,跟著我大燕黑龍旗幟,去讓那楚奴嚐嚐我大燕馬刀的鋒利!要是再年輕個二十,老朽必入那民夫營,為我大燕將士輸送糧秣,餵馬紮營立寨!但老朽,已經老得不行了,這身子骨,已經做不成事兒了。

老朽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走入這火堆之中,省下老朽這一口吃的,能讓前頭的兒郎們多吃一口飯,好有力氣殺敵!陛下啊,我去了,陛下,伐楚啊!”

柴堆點燃,老人徑直走入大火之中。

隨即,一個個老人先跪伏下來對著西直門宮牆上的金吾龍纛高呼三聲伐楚,隨後,主動走入大火之中。

他們,不願自己成為累贅!西直門宮牆上,太子扭頭看向站在自己身側的姬成玦。

姬成玦微微搖頭,這不是他安排的。

所以,這真的是十日之後,燕京城的這些百姓,這些老叟,自發的。

因為現在不僅僅是官員知道國庫空虛,百姓們,也被放風了,對外宣傳是,陛下因國庫空虛,不忍繼續壓榨民力發兵伐楚。

看著一個個老叟步入火堆之中,或發出慘叫,或發出大笑;金吾龍纛之下,燕皇雙手死死地攥著宮牆垛子,指尖,已然流血,淚流滿面。

此時,一同登上宮牆的百官再度下跪:“臣請陛下,發兵伐楚!”

“臣請陛下,發兵伐楚!”

宮牆下,禁軍跪伏下去:“請陛下發兵伐楚!”

“請陛下發兵伐楚!”

宮牆外,百姓們也全都跪伏下來:“伐楚!”

“伐楚!”

“伐楚!”

燕皇發出一聲怒吼,拔出天子劍,高舉,大喝道:“今朝,朕決意伐楚,不破郢都,誓不迴轉!”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瘋狂時代

哆啦美

墨韻醫情

歺筽

愛你於深海之中

藤原念音

隱孕出國,傅少他飢渴難耐

甘慄可可

晨曦救贖

開花牛肉丸

我為魔帝,誰敢不服?

戰地音樂